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淤泥承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22:58: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淤泥承接装置。


背景技术:

2.淤泥井是淤泥处理环节中的重要设施。目前,一般采用直接倾倒的方式向淤泥井中直接输送淤泥,但是,大块的淤泥容易堵塞在淤泥井的开口处,导致后续输送不畅,需要边疏通边输送,操作上耗费人力物力,淤泥输送速度也比较缓慢;同时,淤泥井的长时间暴露也容易导致周围环境中的杂物也进入淤泥井中,给淤泥的后续处理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淤泥承接装置,旨在避免淤泥输送时在淤泥井的进口处堵塞,同时避免淤泥井在非倾倒工况下长时间暴露。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淤泥承接装置,包括:
5.淤泥斗,用于与淤泥井对接;
6.盖板结构,所述盖板结构盖设于所述淤泥斗的顶部开口处,且一侧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淤泥斗转动连接;
7.驱动结构,连接于所述盖板结构,所述驱动结构通过驱动所述盖板结构转动以控制所述淤泥斗开闭;以及
8.切割结构,设于所述淤泥斗的顶部开口处,所述切割结构形成有通道,相邻的所述通道之间形成有切割部,所述切割部用以在淤泥流通的同时分割淤泥,所述通道用于使经过分割的淤泥穿过。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10.驱动支架,支撑于预设平面之上;
11.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盖板结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支架。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支架包括:
13.主杆,底端用于与所述预设平面连接,所述伸缩驱动件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杆的顶端;以及
14.两个斜支杆,所述斜支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预设平面,两个所述斜支杆分别支撑于所述主杆的相对两侧,且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伸缩轴线与两个所述斜支杆的长轴位于通一平面之内。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割结构包括切割格栅,所述切割格栅的格栅条为所述切割部,所述切割格栅的格栅孔为所述通道。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割格栅的格栅条的顶部形成有切割刃。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结构包括:
18.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淤泥斗转动连接,所述
驱动结构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盖板;以及
19.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盖板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盖板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淤泥斗的顶端滚动配合。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盖板朝向所述淤泥斗的一侧板面设有与所述第二盖板对应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驱动结构通讯连接。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淤泥斗包括:
23.料斗本体,所述盖板结构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料斗本体,所述切割结构设于所述料斗本体的顶部开口处;
24.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进口对接于所述料斗本体的下端开口,所述输送管道的出口用于与淤泥井对接;以及
25.输送泵,设于所述输送管道上。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淤泥斗顶部开口的外周设有柜式围挡。
27.本技术提供的淤泥承接装置,通过淤泥斗与淤泥井对接,增加了倾倒对接开口的面积,方便倾倒;同时,在淤泥斗的进口处设置切割结构,使大块的淤泥能被分割成小块后再落入淤泥斗,有效避免了淤泥流通过程中发生淤堵的问题,无需操作人员进行疏通作业,节省了人力物力;另外,通过设置能够开合的盖板结构,在非倾倒工况下可以保持淤泥斗进口受到有效遮挡,避免杂物落入淤泥井。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淤泥承接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的淤泥斗、切割结构、盖板结构和柜式围挡的装配结构俯视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的淤泥斗和切割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采用的切割结构和支撑台的装配而机构俯视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结构剖视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淤泥承接装置的局部结构主视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00、淤泥斗;110、料斗本体;120、输送管道;130、输送泵;
36.200、盖板结构;210、第一盖板;220、第二盖板;230、第二转轴;240、滚轮;250、限位开关;
37.300、驱动结构;310、驱动支架;311、主杆;312、斜支杆;320、伸缩驱动件;
38.400、切割结构;410、通道;420、切割格栅;421、格栅条;422、切割刃;
39.500、第一转轴;
40.600、支撑台;
41.700、滚槽;
42.800、柜式围挡;
43.900、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淤泥承接装置进行说明。所述淤泥承接装置,包括淤泥斗100、盖板结构200、驱动结构300和切割结构400;淤泥斗100用于与淤泥井对接;盖板结构200盖设于淤泥斗100的顶部开口处,且一侧通过第一转轴500与淤泥斗100转动连接;驱动结构300连接于盖板结构200,驱动结构300通过驱动盖板结构200转动以控制淤泥斗100开闭;切割结构400设于淤泥斗100的顶部开口处,切割结构400形成有通道410,相邻的通道410之间形成有切割部,切割部用以在淤泥流通的同时分割淤泥,通道410用于使经过分割的淤泥穿过。
46.本实施例提供的淤泥承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淤泥斗100与淤泥井对接,增加了倾倒对接开口的面积,方便倾倒;同时,在淤泥斗100的进口处设置切割结构400,使大块的淤泥能被分割成小块后再落入淤泥斗,有效避免了淤泥流通过程中发生淤堵的问题,无需操作人员进行疏通作业,节省了人力物力;另外,通过设置能够开合的盖板结构200,在非倾倒工况下可以保持淤泥斗100进口受到有效遮挡,避免杂物落入淤泥井。
47.具体的,盖板结构200的主体部分可采用不锈钢材质,以适应露天环境,延长其使用寿命。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及图6,驱动结构300包括驱动支架310和伸缩驱动件320;驱动支架310支撑于预设平面之上;伸缩驱动件32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盖板结构200,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驱动支架310。
49.本实施例中的预设平面可以是地面,也可以是其他人工建造的平台。
50.考虑到淤泥井的使用环境,可将淤泥斗100埋设于地下,如图1所示,使淤泥斗100的顶部开口基本与地面900平齐即可,地面900即为预设平面,驱动支架310支设于地面900之上,方便设置伸缩驱动件320。
51.若淤泥斗100设置于地面之上,则可搭设操作平台,使淤泥斗100的顶部开口与操作平台的作业面基本平齐即可。
52.可选的,伸缩驱动件320为伸缩液压缸,通过外接的液压泵控制自身的伸缩动作。伸缩液压缸的动力强劲,能承受较重的盖板结构200,满足盖板结构200的开合转动需求,同时,其结构简单,动作连续性好,开关动作更加流畅。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驱动支架310包括主杆311和两个斜支杆312;主杆311底端用于与预设平面连接,伸缩驱动件320的端部转动连接于主杆311的顶端;斜支杆312的一端连接于主杆311,另一端连接于预设平面,两个斜支杆312分别支撑于主杆311的相对两侧,且伸缩驱动件320的伸缩轴线与两个斜支杆312的长轴位于通一平面之内。本实施例通过三个杆体构成支架,并且两个斜支杆312能在伸缩驱动件320受到反作用力的平面上提供有效支撑,避免主杆311倾倒,且驱动支架310整体结构简单,用料少,使用成本较低。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至图6,切割结构400包括切割格栅420,切割格栅420的格栅条421为切割部,切割格栅420的格栅孔为通道410。本实施例的切割结构400为格栅式的结构,结构简单,布置方便,且能将淤泥切割呈体积较小的块体,能更加有效的避免发生
淤堵。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为了方便放置切割格栅420,淤泥斗100内部的顶端还设有多个支撑台600,多个支撑台600沿淤泥斗100顶部开口的周向间隔分布,支撑台600用于支撑切割格栅420。图4中的虚线部分即为支撑台600。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5,为了提高切割效率,切割格栅420的格栅条421的顶部形成有切割刃422。切割刃422不仅能提高切割能力,还能通过其斜面对淤泥进行导流,避免淤泥积存在格栅条421的顶部。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盖板结构200包括第一盖板210和第二盖板220;第一盖板210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500与淤泥斗100转动连接,驱动结构300的驱动端连接于第一盖板210;第二盖板220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230与第一盖板210远离第一转轴500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转轴230平行于第一转轴500。本实施例的盖板结构200位折叠式的盖板,当第一盖板210向上摆转的时候,第二盖板220的一侧上提,另一侧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下垂,使得开启后的盖板220呈折叠的状态,盖板结构200开启后占用外部空间较小,开合更加稳定,同时对倾倒淤泥设备的空间影响较小,使得淤泥倾倒设备能更加容易的与淤泥斗100对接。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为了使第二盖板220的动作更加平稳,第二盖板220远离第二转轴230的一侧设有滚轮240,滚轮240与淤泥斗100的顶端滚动配合。滚轮240在开合过程中始终与淤泥斗100的顶部接触,对第二盖板220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第二盖板220远离第二转轴230的一侧因缺少约束而随意晃动。需要理解的是,为了使滚轮240在开合过程中始终与淤泥斗100的顶部接触,第二盖板220的宽度与第一盖板210的宽度基本相同。
5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淤泥斗100的顶端开设有与滚轮240适配的滚槽700,滚轮240与滚槽700滚动配合。滚槽700能在滚轮240的轴向上限制滚轮240的位置,避免滚轮240跑偏而不能有效支撑于淤泥斗100的顶面。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第一盖板210朝向淤泥斗100的一侧板面设有与第二盖板230对应的限位开关250,限位开关250与驱动结构300通讯连接。当盖板结构200完全开启后,第二盖板220能接触到限位开关250,限位开关250被第二盖板220触发后,生成停机信号,驱动结构300能根据停机信号停止动作,避免盖板结构200过度翻转。本实施例能在盖板结构200开启到位后自动控制驱动结构300停机,操作更加方便可靠,有效避免了设备的损坏。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至图3及图6,淤泥斗100包括料斗本体110、输送管道120和输送泵130;盖板结构200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料斗本体110,切割结构400设于料斗本体110的顶部开口处;输送管道120的进口对接于料斗本体110的下端开口,输送管道120的出口用于与淤泥井对接;输送泵130设于输送管道120上。料斗本体110直接与淤泥倾倒设备对接,经过切割的小块淤泥进入料斗本体110之后,在料斗本体110的导向之下进入输送管道120,在输送泵130的增压作用下最终进入淤泥井。本实施例通过输送泵130对淤泥的输送提供动力,使得淤泥能更快捷的进入淤泥井,进一步避免淤堵。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及图2,淤泥斗100顶部开口的外周设有柜式围挡800。柜式围挡800对作业人员起到仿作作用,避免在作业过程中距离淤泥斗100过近,同时,柜式的结构还能作为存储之用,例如存放一些日常的维护工具,需要检修维护的时候无需长距离的转运工具,节省人力物力。
63.具体的,为了避免在倾倒过程中与淤泥倾倒设备发生干涉,柜式围挡800设置在淤泥斗100上与第一转轴500相邻的两侧,在与第一转轴500相对的一侧可不设置柜式围挡800,如图2所示。当然,柜式围挡800的具体分布方式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6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若淤泥斗100埋设在地下,则柜式围挡800设置在地面900之上。
6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