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适应不同定子叠厚绕线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20:50: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工业电机定子绕组绕线机上的一种自动适应不同定子叠厚绕线模具。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电机电工机械领域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定子叠厚种类越来越多变,目前工业电机定子绕组绕线设备基本都是手动旋转来实现绕线模间距变化,从而来适应不同叠厚的定子。其缺点在于工业电机定子内孔以及外径尺寸都大于其他类型电机,绕线模相比于其他电机定子绕线模尺寸加大很多,通过人工调节模间距难度太大,安全性、便利性都无法得到保证。同时由于并绕根数增多,线径增大,以致线成型时的拉力也增大,导致绕线结束后,线圈无法快速落入嵌线机头中,影响嵌线质量以及设备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适应不同定子叠厚绕线模具。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适应不同定子叠厚绕线模具,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皮带连接,中间轴上端设从动轮、下端设斜齿轮,中间轴通过轴承安装在上板上;上板上设轴承固定座支撑螺纹轴,螺纹轴两端分别与固定在前模固定板上的前模螺套固定座内的左旋螺纹套和固定在后模固定板上的后模螺套固定座内的右旋螺纹套螺纹螺纹配合;前模固定板和后模固定板上端与固定在上板上的导轨滑块连接,前模固定板和后模固定板下端分别与绕线前模与绕线后模固定。
5.由于采用上述工作方案:工作时伺服电机通过皮带传动实现主动轮从动轮之间的动作传输,模具上端从动轮通过胀套与中间轴实现同步转动并通过轴承实现润滑及导向作用;中心位置处,中间轴与下端齿轮胀紧实现同步转动,下端齿轮与螺纹轴中间端斜齿轮啮合后在左右旋螺套的作用下实现前后绕线模开合的动作,以此来实现不同叠厚的自动调整;绕线前模与后模通过前、后模固定板与导轨相连,导轨固定于上板下端;
6.有益效果:该装置在满足绕线模具绕线及与嵌线机头配合完成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又进一步实现了自动调整不同叠厚的创新性动作,在实现快速调整的同时灵活应用了齿轮啮合结构,巧妙将繁琐的换模流程通过优化设计结构完美实现,简化了换模流程,节省人工成本,在大型电机定子换模的情况下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在线圈绕制结束后,通过合模使线圈快速落入机头中,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自动化程度,符合产业加工的需求,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7.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9.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10.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11.图中:1、绕线前模2、绕线后模3、后模固定板4、左旋螺套5、右旋螺套6、前模螺套固定座7、轴承固定座8、螺纹轴9、斜齿轮10、中间轴11、涨紧环12、主动轮13、从动轮14、伺服电机15、上板16、前模固定板17、后模螺套固定座。
12.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4.参考图1-图3,一种自动适应不同定子叠厚绕线模具:
15.伺服电机14通过减速机与主动轮12连接,主动轮12与从动轮13皮带连接,中间轴10上端设从动轮13、下端设斜齿轮9,中间轴10通过轴承安装在上板15上;上板15上设轴承固定座7支撑螺纹轴8,螺纹轴8两端分别与固定在前模固定板16上的前模螺套固定座17内的左旋螺纹套4和固定在后模固定板3上的后模螺套固定座6内的右旋螺纹套螺纹5螺纹配合;前模固定板16和后模固定板3上端与固定在上板15上的导轨滑块连接,前模固定板16和后模固定板3下端分别与绕线前模1与绕线后模2固定。
16.动力装置伺服电机14与主动轮12以及减速机配合使用提供动力,并通过皮带将动力传至从动轮13;从动轮13通过胀套配合与中间轴10实现同步转动;下端中间轴10再次利用胀套锁紧与中心处直齿轮实现同步转动,斜齿轮9与直齿轮相啮合实现螺纹轴8的转动,螺纹轴8左右两端分别配有左旋、右旋反方向螺纹,从而实现前后绕线模的同时开合动作;
17.上述自动调整叠厚绕线装置中,绕线前模1与绕线后模2固定于前模固定板16上,后模固定板3与导轨滑块相连,导轨固定于上板上;螺纹轴8通过螺套固定座6与前模固定板16和后模固定板3相连来实现自动调整叠厚的连贯动作。
18.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适应不同定子叠厚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14)通过减速机与主动轮(12)连接,主动轮(12)与从动轮(13)皮带连接,中间轴(10)上端设从动轮(13)、下端设斜齿轮(9),中间轴(10)通过轴承安装在上板(15)上;上板(15)上设轴承固定座(7)支撑螺纹轴(8),螺纹轴(8)两端分别与固定在前模固定板(16)上的前模螺套固定座(17)内的左旋螺纹套(4)和固定在后模固定板(3)上的后模螺套固定座(6)内的右旋螺纹套螺纹(5)螺纹配合;前模固定板(16)和后模固定板(3)上端与固定在上板(15)上的导轨滑块连接,前模固定板(16)和后模固定板(3)下端分别与绕线前模(1)与绕线后模(2)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适应不同定子叠厚绕线模具。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皮带连接,中间轴上端设从动轮、下端设斜齿轮,中间轴通过轴承安装在上板上;上板上设轴承固定座支撑螺纹轴,螺纹轴两端分别与固定在前模固定板上的前模螺套固定座内的左旋螺纹套和固定在后模固定板上的后模螺套固定座内的右旋螺纹套螺纹螺纹配合;前模固定板和后模固定板上端与固定在上板上的导轨滑块连接,前模固定板和后模固定板下端分别与绕线前模与绕线后模固定。简化了换模流程,节省人工成本,在大型电机定子换模的情况下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下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下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 李君 林俊岐 隋茵 王东明 吴训友 栾光 王雷 刘亚庆 于舟 马金丽 吴会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中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2/2/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