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3:31: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移动终端设备已经进入到全面屏的时代,随着技术与应用的迭代,人们对大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当前各种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尺寸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就是携带非常不方便,进而,如何使得移动终端设备在携带时有更小的体积,使用时有更大的显示区域成为了技术人员研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4.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壳、第二壳、卷轴、柔性显示屏和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层叠设置且两者滑动连接。所述卷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壳内。柔性显示屏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固定连接,另一端收卷在所述卷轴上。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之间,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杆和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中的一个,所述导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中的另一个。其中,在所述第二壳相对所述第一壳滑动时,所述卷轴能够释放或者收卷所述柔性显示屏以调节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面积。
5.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中,第一壳和第二壳层叠设置且滑动连接,柔性显示屏的一端与第二壳连接,另一端收卷在第一壳内的卷轴上,在第二壳相对第一壳滑动时,卷轴能够释放或者收卷柔性显示屏,从而使得柔性显示屏收卷在卷轴上的部分可以展开至第一壳外或者将柔性显示屏展开在第一壳外的部分收卷至卷轴上,从而达到调节移动终端的显示面积的目的。而导向组件的设置可以引导第一壳和第二壳之间的滑动以保证第一壳与第二壳之间的稳定滑动。如此,通过设置导向组件可对一壳和第二壳之间的滑动进行导向。同时设置卷轴来收卷和释放柔性显示屏从而在第一壳和第二壳相对滑动时调节移动终端的显示面积。在需要便于携带时,可将第二壳滑动至与第一壳重叠的位置从而使得卷轴收卷柔性显示屏,此时,显示面积较小,移动终端的整体体积较小,在用户需要较大的显示面积时,可通过滑动第二壳从而使得卷轴释放柔性显示屏以扩大显示面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感。
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8.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9.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10.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1.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2.图5是图4中的移动终端沿a-a方向的剖视图;
13.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第一壳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4.图7是图6中移动终端在vii处的放大示意图;
15.图8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滑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9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安装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10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卷轴和卷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9.移动终端100;
20.第一壳10、本体11、滑动槽111、卡槽112、端盖12、安装件13、安装腔131、限位柱132、第一限位槽1321、弧形引导部14;
21.第二壳20;
22.卷轴30、第二限位槽31;
23.柔性显示屏40、第一部分41、第二部分42;
24.导向组件50、滑动件51、弹性臂511、弹性凸起5111、导杆52、安装座521;
25.回复机构60、卷簧61。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7.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28.请参阅图1-图3,图1是移动终端100收回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移动终端100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移动终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包括第一壳10、第二壳20、卷轴30、柔性显示屏40和导向组件50。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层叠设置且两者滑动连接。卷轴30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壳10内。柔性显示屏40的一端与第二壳20固定连接,另一端收卷在卷轴30上。导向组件50设置在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之间,导向组件50包括导杆52和与导杆52滑动连接的滑动件51,滑动件51固定连接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中的一个,导杆52固定连接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中的一个。其中,在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滑动时,卷轴30能够释放或者收卷柔性显示屏40以调节移动终端100的显示面积。
29.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中,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层叠设置且滑动连接,柔性显示屏40的一端与第二壳20连接,另一端收卷在第一壳10内的卷轴30上,在第二壳20相
对第一壳10滑动时,卷轴30能够释放或者收卷柔性显示屏40,从而使得柔性显示屏40收卷在卷轴30上的部分可以展开至第一壳10外或者将柔性显示屏40展开在第一壳10外的部分收卷至卷轴30上,从而达到调节移动终端100的显示面积的目的。而导向组件50的设置可以引导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之间的滑动以保证第一壳10与第二壳20之间的稳定滑动。如此,通过设置导向组件50可对一壳和第二壳20之间的滑动进行导向。同时设置卷轴30来收卷和释放柔性显示屏40从而在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相对滑动时调节移动终端100的显示面积。在需要便于携带时,可将第二壳20滑动至与第一壳10重叠的位置从而使得卷轴30收卷柔性显示屏40,此时,显示面积较小,移动终端100的整体体积较小,在用户需要较大的显示面积时,可通过滑动第二壳20从而使得卷轴30释放柔性显示屏40以扩大显示面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感。
30.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1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或者其它便携式电子装置。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以移动终端100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31.具体地,第一壳10可以为移动终端100的主体部分,第一壳10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移动终端100的众多功能元件皆可以安装在第一壳10内,例如,电池、主板、摄像头、扬声器等功能元件。第一壳10可以由金属、玻璃等质硬的材料制成,进而能够对其内部的功能元件起到保护作用。第一壳10外观形状可大致呈矩形状,其外部的四周边角可以平滑过渡处理,进而更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能够具有更好的手感体验。
32.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壳20可以设置在第一壳10的上方,第二壳20与第一壳10重叠设置。第二壳20可以相对第一壳10向远离第一壳10的方向滑动,此时,部分第二壳20与第一壳10仍可以处于重叠状态,另一部分伸出于第一壳10且与第一壳10不重叠。第二壳20也可大致呈矩形状,进而便于第二壳20与第一壳10之间的滑动。第二壳20可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40与第二壳20固定连接的部分,进而使得用户在触按柔性显示屏40时不会产生凹陷形变,对柔性显示屏40起到保护的作用。其中,第二壳20的厚度可以相对小于第一壳10的厚度,进而能够减小移动终端100的整体厚度,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33.如图3和图5所示,卷轴30可以为柱状结构,便于柔性显示屏40的收卷和释放。卷轴30可以设置在第一壳10的端部,具体可设置在第一壳10远离第二壳20的一端。卷轴30的直径小于第一壳10的厚度,进而不会对柔性显示屏40的收卷和释放产生影响。
34.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5.柔性显示屏40可以采用塑料基板,而非常见的玻璃基板,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柔性显示屏40也可以采用玻璃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基板。柔性显示屏40可以通过薄膜封装技术在塑料基板的背面粘贴保护膜进而使得柔性显示屏40能够更好地进行弯曲,不会轻易折断。
36.柔性显示屏4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其中,第一部分41可以设置在第二壳20相背于第一壳10的一侧,即可以为第二壳20的上方,第二部分42可以收卷在卷轴
30上,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无痕连接或者说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为一体结构。第一部分41的一端可以连接在第二壳20远离第一壳10滑动方向的一侧,第二部分42可收卷在卷轴30上。
37.如图1所示,当第二壳20和第一壳10全部重叠时,第一部分41位于第二壳20的上方,第二部分42收卷在卷轴30上,此时,只有第一部分41露出并且用于显示,显示面积较小,第二壳20与第一壳10全部重叠,便于携带。如图2所示,当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向远离第一壳10方向滑动时,第一部分41在第二壳20的带动下随之滑动,同时能够带动第二部分42运动以使卷轴30逐渐释放第二部分42,从而使得第二部分42逐渐伸出于第一壳10以增大显示面积,满足用户对更大显示面积的需求。
38.需要注意的是,当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向远离第一壳10方向滑动时,第二部分42在第二壳20的带动下伸出于第一壳10,而第二部分42没有第二壳20的抵持且与第一壳10之间会形成一定间隔,进而在触按时可能会对柔性显示屏40造成损坏。由此,柔性显示屏40朝向第二壳2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支撑钢片,支撑钢片能够增加柔性显示屏40的刚度,使得在第二壳20向远离第一壳10方向滑动时,触按第二部分42也不会发生形变而对柔性显示屏40造成损坏或影响柔性显示屏40的显示效果。
39.如图4-图8所示,导向组件50主要用于对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的滑动进行引导以及对滑动方向进行限制,使得第二壳20只能朝远离第一壳10的方向或者靠近第一壳10的方向滑动。导杆52可以为竖直的杆状结构,具体可以为圆柱形杆状结构或者为方形杆状结构等。滑动件51可以为形成有与导杆52配合的滑槽的滑块。导杆5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导杆52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滑动件51的数量可以与导杆52的数量相对应设置。例如,导杆52可以设置为一个,滑动件51也可以设置为一个,则导杆52和滑动件51可以分别安装在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相对应的中间位置;导杆52可以设置为两个,相对应地,滑动件51也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导杆52分别平行设置在第一壳10的两侧,两个滑动件51分别设置在第二壳20上相对应的位置。本技术对导杆52的截面形状、滑动件51的形状以及导杆52和滑动件51的数量不做限制。
40.导杆52可以固定连接在第一壳10上,相对应地,滑动件51可以固定连接在第二壳20上。其中,滑动件51和导杆52之间可以为滑动连接,滑动件51可以套设在导杆52上,进而滑动件51只能在导杆52上滑动,即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只能沿导杆52的方向滑动。当然,也可以为滑动件51固定连接在第一壳10上,导杆52固定连接在第二壳20上。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两者相互配合能够对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即可。
41.请参阅图4-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10形成有滑动槽111,导杆52设置在滑动槽111内且与第一壳10固定连接,滑动件51套设在导杆52上且与第二壳20固定连接,滑动件51能够沿导杆52在滑动槽111内滑动。
42.如此,导杆52和滑动件51设置在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之间,且导杆52和滑动件51可以在滑动槽111中相对滑动,不会对移动终端100的整体厚度造成影响。
43.具体地,滑动槽111可以为竖直的槽型结构,导杆52能够完全容置在滑动槽111的内部。滑动槽111的形状可以与滑动件51的形状相配合,滑动件51套设在导杆52上且容置在滑动槽111内进而滑动件51能够在滑动槽111内沿导杆52的方向滑动。滑动槽111的数量可以与导杆52和滑动件51的数量相对应,且多个滑动槽111之间也可以为相互平行设置。
44.由于导杆52和滑动件51设置在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之间,使得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之间会预留有导杆52和滑动件51的安装空间,进而将会增大移动终端100的整体厚度。滑动槽111的设置能够使得导杆52和滑动件51容置在第一壳10内,进而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之间不需要再预留导杆52和滑动件51的安装空间即能够实现导杆52和滑动件51的安装并对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的滑动进行导向,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能够贴合滑动,减小了移动终端100的整体厚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45.请参阅图3-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向组件50还包括安装座521,安装座521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等元件)固定安装在滑动槽111内,滑动槽111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座521,导杆52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安装座521内。
46.如此,安装座521使得导杆52能够更稳定地安装在滑动槽111内,且能够与第一壳10通过紧固件进行拆卸,便于对移动终端100的维护。
47.具体地,安装座521可以设置在滑动槽111的两端,安装座521上形成有与导杆52相配合的安装孔,导杆52可以通过安装孔进行固定。安装座521固定在滑动槽111内后,安装座521的上表面不会凸出于滑动槽111,进而不会影响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之间的相互滑动。安装座521可以通过紧固件实现连接,例如,可以在安装座521上设置有螺孔,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
48.请参阅图3、图5和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滑动件51上设置有弹性臂511,滑动槽111的内壁上形成有卡槽112,弹性臂511能够在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滑动至预设位置时与卡槽112配合以锁定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
49.如此,弹性臂511和卡槽112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对滑动件51在预设位置处进行锁定,即能够使得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滑动时,使得第二壳20在预设位置处锁定。
50.具体地,弹性臂511可以为具有弹性力的弹性件,弹性臂511能够在一定的压力下发生形变并且在撤去压力后恢复形状,例如,弹片、弹柱等。其中,弹性臂511上可以形成有弹性凸起5111,弹性凸起5111的形状可以与卡槽112的形状相配合。弹性臂511可以设置在滑动件51的两侧,卡槽112可以设置在滑动槽111内壁的两侧。
51.当滑动件51受到外力在滑动槽111内滑动时,弹性凸起5111抵持在滑动槽111的内壁上,滑动槽111内壁会对弹性凸起5111施加压力使得弹性臂511在内壁的挤压下发生形变。
52.当弹性凸起5111在滑动件51的带动下滑动至卡槽112处时,滑动槽111内壁对弹性臂511则会释放压力而使其恢复形状,进而使得弹性凸起5111卡合在卡槽112内,使得滑动件51在该位置处锁定,即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在该位置处锁定。
53.当需要解除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的锁定时,需要沿第二壳20的滑动方向施加推力,使得第二壳20带动滑动件51滑动,滑动凸起在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由卡槽112内移出抵持在滑动槽111的内壁,进而可以解除第一壳10和第二壳20之间的锁定。
54.其中,“预设位置”可为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全部重叠时所处的位置,还可以为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远离以使柔性显示屏40完全展开时所处的位置。当然也可以为所述两个位置之间的任一位置,本技术对于预设位置不做限制。
55.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卡槽1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槽112沿第二壳20的滑动方向间隔形成在滑动槽111的内壁上。
56.如此,第二壳20可以在多个位置处锁定,进而可以控制柔性显示屏40的显示面积,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应用不同的显示区域,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57.具体地,卡槽112主要用于与弹性臂511配合而对第二壳20进行锁定,使得第二壳20不会随意滑动。卡槽1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等。其中,卡槽11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使得第二壳20在相对第一壳10重叠时保持最小的体积或者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完全展开时保持最大的显示面积。卡槽112的数量也不宜过多,卡槽112过多会影响用户在滑动时的使用体验。本技术对于卡槽112的数量不做限制,可根据第二壳20的滑动距离、图像的显示比例等多种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58.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重叠,柔性显示屏40的第二部分42收卷在卷轴30上时,卡槽112可以开设在弹性臂511上的弹性凸起5111所对应的位置,进而可以使得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在该位置处锁定以保持移动终端100的最小体积。
59.在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向远离第一壳10方向滑动至最大距离,柔性显示屏40的第二部分42完全展开在第一壳10外时,卡槽112还可以开设在弹性臂511上的弹性凸起5111所对应的位置,进而可以使得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在该位置处锁定以保持移动终端100的最大显示面积。
60.请参阅图3-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回复机构60,回复机构60连接卷轴30,回复机构60用于给卷轴30施加回复力以使柔性显示屏40保持收卷在卷轴30上的趋势。
61.如此,回复机构60使得柔性显示屏40保持收卷在卷轴30上的趋势,进而使得柔性显示屏40始终处于张紧的状态,不会在其收卷或释放时产生褶皱而发生损坏。
62.具体地,在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全部重叠时,柔性显示屏40的第二部分42收卷在卷轴30上,回复机构60对卷轴30具有回复力以使第二部分42保持收卷在卷轴30上的趋势;在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向远离第一壳10的方向滑动时,需要克服回复机构60的回复力带动第二部分42逐渐从卷轴30上释放,进而卷轴30对柔性显示屏40的回复力可以使得柔性显示屏40保持平展且张紧的状态,不会发生褶皱;在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向靠近第一壳10的方向滑动时,回复机构60的回复力可以带动第二部分42收卷回至卷轴30上。
63.请参阅图3-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回复机构60包括卷簧61,卷簧61的一端连接卷轴30,另一端连接第一壳10,卷簧61用于给卷轴30施加回复力。
64.如此,卷簧61的一端连接卷轴30,另一端连接第一壳10,进而卷轴30可以在卷簧61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相对第一壳10转动,以使柔性显示屏40保持收卷在卷轴30上的趋势。
65.具体地,卷簧61可以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并产生回复原状的回复力且卷簧61能够在较小的空间里持续提供较大的回复力,以使得柔性显示屏40可以保持收卷的趋势。当然,卷簧61也可以为发条弹簧等弹性件,本技术不做限制。卷簧61的一端连接在卷轴30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壳10上以使卷轴30可以相对第一壳10转动。同时,第二部分42的一端连接在卷轴30上,卷簧61可以对卷轴30提供回复力使其转动,进而第二部分42可以在卷簧61的回复力作用下收卷在卷轴30上。
66.在第二壳20相对第一壳10向远离第一壳10方向滑动时,第二壳20带动第一部分41滑动,进而带动第二部分42克服卷簧61的回复力伸出第一壳10外,卷簧61的回复力对卷轴30提供转动的力以使卷轴30拉动柔性显示屏40使其保持平展的状态。同时,当第二壳20相
对第一壳10滑动至锁定状态时,在弹性臂511和卡槽112的配合下,第二壳20不会在卷簧61的回复力下被拉回。
67.请参阅图5、图9和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10包括本体11、端盖12和安装件13,第二壳20层叠设置在本体11上,端盖12固定安装在本体11的一端,安装件13安装在端盖12上,卷轴30设置在端盖12内且与安装件13可转动地连接,卷簧61设置在安装件13上,卷簧61的一端连接安装件13,另一端连接卷轴30。
68.如此,端盖12和安装件13的设置使得卷轴30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便于对卷轴30进行维护,端盖12可以起到保护以及装饰的作用。
69.具体地,端盖12可以安装在卷轴30所在的一端,端盖12包覆于卷轴30且与卷轴30之间预留有一定的空间用于柔性显示屏40的收卷,端盖12可以与本体11可拆卸安装,进而在卷轴30出现故障时便于对其进行维护。安装件13可以设置在端盖12的两侧且安装件13的具体位置可以与卷轴30的两端相对应。
70.请参阅图9和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件13形成有安装腔131,安装腔131内形成有限位柱132,卷簧61安装在安装腔131内且套设在限位柱132上,卷簧61的一端与限位柱132连接,卷簧61的另一端与卷轴30连接。
71.如此,安装腔131可以限制卷轴30的转动,限位柱132可以固定卷簧61以使卷簧61可以有固定的受力点对卷轴30施加回复力。
72.具体地,安装腔131的形状可以与卷轴30两端的形状相匹配,安装腔131的中心可以与卷轴30的轴线相对应,卷轴3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安装腔131内且能够在安装腔131内沿其轴线转动。
73.限位柱132可以形成在安装腔131的中心位置,卷簧61的一端连接在限位柱132上,限位柱132固定不动,即卷簧61连接限位柱132的一端固定不动。卷簧61的另一端连接在卷轴30上,进而卷轴30的转动可以使得卷簧61产生形变,以使卷簧61的回复力会作用在卷轴30上,卷轴30对柔性显示屏40以保持收卷的趋势。
74.请参阅图9和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限位柱132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1321,卷轴30上形成有第二限位槽31,卷簧61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槽1321配合,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槽31配合以使卷簧61能够给卷轴30施加回复力。
75.如此,第一限位槽1321和第二限位槽31可以对卷簧61进行固定限位,卷簧6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限位柱132和卷轴30上以使卷簧61稳定地对卷轴30施加回复力。
76.具体地,第一限位槽1321可以开设在限位柱132的中心位置,卷簧61的一端可以卡合在第一限位槽1321内。第二限位槽31可以开设在卷轴30端部的外周侧,卷簧61的另一端可以卡合在第二限位槽31内。第一限位槽1321和第二限位槽31使得卷簧61固定在卷轴30和安装件13之间,以使得卷簧61可以对卷轴30施加回复力进而对柔性显示屏40保持收紧的趋势。
77.请参阅图3-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10的端部形成有弧形引导部14,弧形引导部14位于卷轴30上方,柔性显示屏40绕过弧形引导部14后收卷在卷轴30上。
78.如此,弧形引导部14的设置使得柔性显示屏40在收卷和释放的过程中不会被第一壳10的棱角处磨损而影响柔性显示屏40的显示效果。
79.具体地,弧形引导部14可以设置在第一壳10上卷轴30所在的一端。弧形引导部14
主要用于引导柔性显示屏40的收卷和释放。弧形引导部14朝向柔性显示屏40的面呈圆弧面,进而柔性显示屏40在滑动过程中不会磨损。弧形引导部14朝向卷轴30的一面与卷轴30具有一定的间隔,进而便于柔性显示屏40收卷在卷轴30上。同时,弧形引导部14与端盖12之间也存在一定间隔,以使柔性显示屏40能够由间隔处滑动。
8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