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2-22 23:26: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力配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用电量的增大和用电设备的强度增加,人身触电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3.通常,人体触电的两种主要形式:一是直接触电,即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带电体的电流经人体流入大地;二是间接触电,即人体意外接触绝缘外皮有损坏的带电设备或输电线路,而带电设备或输电线路的绝缘外皮脱落会导致产生剩余电流,一旦剩余电流较大就会引起人体触电或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基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接地方式模拟方法能够模拟产生的剩余电流大小,从而降低剩余电流的产生概率,减少剩余电流引发的系统故障。
4.然而,相关技术中缺乏一种能够有效的模拟不同直流系统的接地方式的方法,不能有效地降低直流剩余电流的产生概率、减少直流剩余电流引发的系统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直流剩余电流的产生概率,从而有效地减少直流剩余电流引发系统故障的一种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7.根据各直流系统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获取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8.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不同故障场景对应不同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之间的组合;
9.基于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直流系统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获取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包括:
11.获取各直流系统的不同故障场景时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和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
12.获取各直流系统的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
13.根据各直流系统的系统电压,确定各直流系统的人体等效电阻;
14.将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和人体等效电阻,确定为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包括:
16.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对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进行模拟仿真,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
17.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确定为安全评估电流。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包括:
19.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
20.根据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中对应的安全系数,包括:
22.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电流阈值,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
23.根据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确定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中对应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包括安全评估电流和触电事故类型的发生概率。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电流阈值,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包括:
25.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和直流剩余电流分别与第一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参考候选故障场景;
26.根据各直流系统的参考候选故障场景,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主回路正和负极线路电流分别与第二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包括:
28.将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中,满足预设的系数筛选条件的候选接地方式,确定为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2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
30.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各直流系统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获取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31.评估模块,用于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不同故障场景对应不同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之间的组合;
32.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3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34.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根据各直流系统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获取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根据各直流系统
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基于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该方法中,因不同故障场景对应不同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之间的组合,所以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然后基于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最佳的接地方式,通过考虑不同的接地方式和不同的触电事故类型,并对不同的接地方式和不同的触电事故类型通过组合的方式进行全面分析,实现了基于不同直流系统选择最佳的接地方式,从而避免了直流系统运行时,线路可能会产生直流剩余电流的概率,从而减少了直流剩余电流引发的系统故障。
附图说明
36.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37.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8.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40.图5a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41.图5b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42.图5c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43.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44.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45.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曲线图;
46.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47.图10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48.图11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49.图1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50.图13a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51.图13b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3c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4a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54.图14b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55.图14c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56.图15a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57.图15b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58.图15c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59.图1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60.图17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61.图18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6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63.本技术提供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中,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任何领域的设备,例如,电力设备,或者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等,本技术实施例对计算机设备的类型不作限定。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数据库用于存储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的相关数据。该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其他设备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
64.在大多的电气火灾事故中,事故的原因不仅仅是设备的超负荷运行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发生短路等,还可能是设备在运行时由于设备绝缘外皮脱落而导致剩余电流现象。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降低直流剩余电流的产生概率,从而有效地减少直流剩余电流引发的系统故障。
65.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具体地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其执行主体可以为处理器,也可以为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成为处理器的部分或者全部。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6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本实施例涉及的是根据各直流系统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获取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基于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的具体过程;该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67.s201,根据各直流系统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获取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68.直流系统是变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额定主要任务是给继电保护装置、断路器操作、各类信号回路提供电源,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否,关系到继电保护及断路器能否正确动作,会影响变电站乃至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69.可选地,直流系统包括:低压直流系统和高压直流系统。
70.其中,低压直流系统是应用与水力、火力发电厂,各类变电站和其它使用直流设备的用户,为给信号设备、照明、应急电源及断路器分合闸操作提供直流电源的电源设备,它是一个独立的电源,不受发电机、厂用电及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并在外部交流电中断的情况下,保证由后备电源-蓄电池继续提供直流电源的重要设备。
71.高压直流系统主要用于输电,是西电东输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是直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影响着直流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包括电压、电阻、电流等。
72.本技术实施例适用的直流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列举得低压直流系统和高压直流系统。
73.实际应用中,不同直流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和不同触电事故类型。
74.其中,接地指的是为了防止电力或电子等设备,以及保护人体遭雷击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目的是把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
75.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接地方式,按照保护接地的形式区分,可包括但不限于it接地方式、tt接地方式和tn接地方式等。
76.其中,在上述三种接地方式中,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电源)系统对地关系,例如,i表示所有带电部分绝缘,t表示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字母表示用电装置外露的可导电部分对地的关系,例如,如t表示设备外壳接地,它与系统中的其他任何接地点无直接关系;n表示负载采用接零保护;还包括第三个字母,第三个字母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的组合关系,例如,tn-c中c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tn-s中s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严格分开的。
77.如图3所示,图3为it接地方式的示意图,it接地方式的i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进行接地保护。
78.tt接地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第一个符号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tt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4所示,图4为tt接地方式的示意图。tt接地方式的特点为: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
79.tn接地方式是将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带电部分直接电气连接,tn接地方式的带电部分直接接地,按其保护线形式,tn接地方式又分为:tn-c接地方式、tn-s接地方式和tn-c-s接地方式等。
80.其中,tn-s接地方式是把工作零线和专用保护线严格分开的接地方式,称作tn-s接地方式,在tn-s接地方式中,整个系统的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如图5a所示,图5a表示tn-s接地方式的示意图。
81.tn-c接地方式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npe表示,在tn-c接地方式中,整个系统的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如图5b所示,图5b表示tn-c接地方式的示意图。
82.tn-c-s接地方式兼有tn-c接地方式和tn-s接地方式的特点,在tn-c-s接地方式中,整个系统有一部分的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如图5c所示,图5c表示tn-c-s接地方式的示意图,tn-c-s接地方式可以用于配电系统末端环境较差或有对电磁抗干扰要求较严的场所,例如,在建筑施工临时供电中,如果前部分是tn-c方式供电,而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方式供电系统,则可以在系统后部分现场总配电箱分出pe线。
83.实际应用中,按照电气设备的状态,触电事故类型可分为两类(a类、b类),如图6所示,输电线路完好,带电设备接地良好时,人体可以安全接触用电设备,或者触碰低压输电线路,但当输电线路的绝缘外皮因老旧而脱落等原因造成输电线路存在不安全隐患时,人体触碰输电线路,电路中的电流经人体接地,造成接地故障,这种事故将严重危害人体生命安全,将其定义为a类事故;而当用电设备虽然经过了接地保护,但由于设备内部绝缘性能
下降以及带电体意外搭连等原因,设备通过金属外壳或其他导电材料接地,人体意外接触设备金属外壳也可能引起电击事故,定义此类故障为b类事故。
84.基于上述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可以获取到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85.一种实施例,基于不同的接地方式和不同触电事故类型,可以预先设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并进行存储,基于此存储的运行参数,在使用时可直接获取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获取的方式可以是直接从历史数据库中获取的。
86.另一种实施例中,获取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的方式时,可以通过多次试验数据,根据综合实验数据实时进行确定,从而得到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87.s202,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不同故障场景对应不同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之间的组合。
88.不同故障场景对应着不同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之间的组合,例如,接地方式有it接地方式、tt接地方式和tn-s接地方式三种,而触电事故类型有上述实施例中的a类事故和b类事故两种触电事故类型;那么故障场景包括it接地方式和a类事故、it接地方式和b类事故、tt接地方式和a类事故、tt接地方式和b类事故、tn-s接地方式和a类事故、tn-s接地方式和b类事故。
89.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是一种评估所属场景下的直流系统是否安全的电流参数,安全评估电流包括在直流系统的线路上的电流。
90.一种实施例,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其确定的方式可以通过神经网络模型确定,将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经过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直接输出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
91.另一种实施例,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其确定的方式可以通过matab仿真模拟各直流系统的不同场景,从而得到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
92.s203,基于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93.根据上述实施例得到的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其目标接地方式是根据多种接地方式和故障事故类型得到的一种最佳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进而减少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
94.一种实施例,基于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其确定的方式可以是,根据预先配置好的算法脚本确定,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作为该算法脚本的输入,直接调用该算法脚本,即可得到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95.本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根据各直流系统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获取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基于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该方法中,因不同故障场景对应不同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之间的组合,所以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然后基于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
最佳的接地方式,通过考虑不同的接地方式和不同的触电事故类型,并对不同的接地方式和不同的触电事故类型通过组合的方式进行全面分析,实现了基于不同直流系统选择最佳的接地方式,从而避免了直流系统运行时,线路可能会产生直流剩余电流的概率,从而减少了直流剩余电流引发的系统故障。
96.基于前述任一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根据各直流系统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获取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包括以下步骤:
97.s701,获取各直流系统的不同故障场景时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和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
98.接地电阻是电流由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再经大地流向另一接地体或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它是用来衡量接地状态是否良好的一个重要参数,接地电阻可分为电源侧接地电阻和负载侧接地电阻。其中电源侧接地电阻是电源侧的工作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是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的工作接地电阻。
99.不同的接地方式对应的电源侧接地电阻是不同的。具体地,在it接地方式中,电源侧接地电阻应设置成高阻抗接地,而tt接地方式和tn-s接地方式可以设置小电阻值接地。
100.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是根据设备金属外壳漏电而专门设置的一个电阻。
101.触电事故类型不同,对应的负载侧接地电阻和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也是不同的。具体地,在a类事故对应的是人体触碰到因绝缘外皮老旧而脱落的输电线路发送的触电事故,所以a类事故不设置负载侧接地电阻和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b类事故对应的是人体触碰到漏电的设备金属外壳产生的触电事故,所以b类事故设置负载侧接地电阻和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
102.一种实施例,获取各直流系统的不同故障场景时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和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的方式,可以是各直流系统经过明确规定的电阻值,直接通过该规定得到各直流系统的不同故障场景时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和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
103.另一种实施例,获取各直流系统的不同故障场景时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和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的方式,还可以是根据历史数据库存储的电阻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后得到各直流系统的不同故障场景时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和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
104.s702,获取各直流系统的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
105.电源电压,即路端电压,或电源输出电压;系统电压是各直流系统明确规定的一个电压值;线路阻抗是在输电线路上设置的一个对电流具有阻碍作用的电阻;负载阻抗是对设备金属设置的一个具有阻碍作用的电阻。根据各直流系统的不同,获取的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也是不同的。
106.可选地,获取各直流系统的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的方式可以是各直流系统根据实际应用的要求确定的数值;获取各直流系统的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的方式还可以是各直流系统明确定义的数值。
107.s703,根据各直流系统的系统电压,确定各直流系统的人体等效电阻。
108.人体电阻的大小是影响触电后人体受到伤害程度的重要物理因素。
109.一种实施例,根据上述得到的各直流系统的系统电压,确定各直流系统的人体等
效电阻。人体在触碰绝缘外皮有损坏的带电设备或输电线路时,会对带电设备或输电线路形成一个阻碍,即可看做是一个电阻,根据系统电压-人体等效电阻曲线图,可以确定该电阻值的大小,该电阻就是人体等效电阻。如图8所示,图8是系统电压-人体等效电阻曲线图,在375v电压的触电事故下,人体等效电阻约为720ω。
110.s704,将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和人体等效电阻,确定为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111.一种实施例,根据上述的得到的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和人体等效电阻,确定为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其确定的方式可以是将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和人体等效电阻的参数值直接看做是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即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就是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和人体等效电阻。
112.另一种实施例,根据上述的得到的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和人体等效电阻,确定为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其确定的方式还可以是将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和人体等效电阻,通过预设的运行算法运行,确定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113.本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首先获取各直流系统的不同故障场景时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和各直流系统的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然后根据各直流系统的系统电压,确定人体等效电阻,将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和人体等效电阻,确定为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该方法中,通过各直流系统的不同和各故障场景的不同,确定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了基于不同直流系统选择最佳的接地方式,从而避免了直流系统运行时,线路可能会产生直流剩余电流的概率,从而减少了直流剩余电流引发的系统故障。
114.基于前述任一个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包括以下步骤:
115.s901,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对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进行模拟仿真,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
116.剩余电流是人体发生触电事故后,电流从设备金属外壳或输电线路通过人体流到大地,使主回路的正极线路电流和负极线路电流的大小不相等,此时电流的瞬时矢量合成的有效值称为剩余电流。
117.触电电流就是人体触电后流过人体的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是电力系统中主回路流过正极和负极的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就是在直流系统中人体触电后检测到的直流剩余电流。
118.一种实施例,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对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进行模拟仿真,其模拟仿真的方式可以是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通过matlab的simulink搭建电路仿真图,将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作为仿真参数,进行仿真,得到仿真结果,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
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确定的方式是在主回路的正极和负极线路分别安装电流检测模块检测主回路的正负极线路电流,在人体等效电阻处安装触电电流模块,以检测人体触电电流的大小,计算主回路正负极的差值,得到直流剩余电流。
119.另一种实施例,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对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进行模拟仿真,其模拟仿真的方式还可以是通过电路模拟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通过在电路模拟仿真软件中搭建电路仿真图,将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作为仿真参数,进行仿真,得到仿真结果,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
120.s902,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确定为安全评估电流。
121.一种实施例,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确定为安全评估电流,确定的方式可以是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直接看做是各直流系统的安全评估电流。其中,各直流系统的不同故障场景均有一个安全评估电流。
122.本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对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进行模拟仿真,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确定为安全评估电流。该方法中,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对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进行模拟仿真,得到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的安全评估电流,实现了基于不同直流系统选择最佳的接地方式,从而避免了直流系统运行时,线路可能会产生直流剩余电流的概率,从而减少了直流剩余电流引发的系统故障。
123.基于前述任一实施例,如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124.s1001,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
125.根据上述实施例得到的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可选地,候选接地方式是通过预设的算法得到的候选接地方式,并且,候选接地方式至少存在一个;安全系数是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一个安全指数,它反映了接地方式的安全指数。
126.一种实施例,确定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的方式,可以是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将安全评估电流代入预设的函数中,得到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
127.另一种实施例,确定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的方式,还可以是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的,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经过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最后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
128.s1002,根据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129.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是各直流系统中不同故障场景,通过模拟仿真得到的
一种最佳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
130.一种实施例,根据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确定的方式可以是通过预设的算法确定,将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作为预设算法的输入,通过运行算法,各直流系统输出一种接地方式,该接地方式就是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131.本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首先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然后根据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该方法中,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在至少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然后根据上述安全系数,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实现了基于不同直流系统选择最佳的接地方式,从而避免了直流系统运行时,线路可能会产生直流剩余电流的概率,从而减少了直流剩余电流引发的系统故障。
132.基于前述任一实施例,如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中对应的安全系数,包括以下步骤:
133.s1101,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电流阈值,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
134.预设的安全电流阈值是各直流系统能够承受的电流值,能够保证人体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胁、减少系统发生火灾事故的风险;候选故障场景是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电流阈值,筛选出的满足预设的安全电流阈值的故障场景。
135.一种实施例,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电流阈值,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确定的方式可以是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与预设的安全电流阈值进行判断,如果满足预设的安全电流阈值条件,那么就确定为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
136.可选地,安全电流阈值可以是一个定值,也可以是一个区间值。
137.s1102,根据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确定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中对应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包括安全评估电流和触电事故类型的发生概率。
138.触电事故类型的发生概率是在所属的直流系统中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概率;安全系数是选择该种接地方式的安全指数。
139.根据上述实施例得到的候选故障场景,通过候选故障场景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确定直流系统在候选接地方式中对应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包括安全评估电流和触电事故类型的发生概率,可选地,将安全评估电流与触电事故类型的发生概率代入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就可以直接得到对应的安全系数;触电事故的发生类型可以是通过历史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得到的。其中,安全评估电流包括触电电流、直流剩余电流、主回路线路正负极电流。
140.一种实施例,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是:
141.s=(iae/80 iar/80)
×
pa (ibe/80 ibr/80)
×
pb max(ialz,ialf)/1.5*in max
(iblz,iblf)/1.5*in
142.其中,s为安全系数,iae、iar、pa分别为a类触电事故发生时仿真计算得到的触电电流、直流剩余电流和触电事故类型的发生概率,ibe、ibr、pb分别为b类触电事故发生时仿真计算得到的触电电流、直流剩余电流和触电事故类型的发生概率,max为最大值求解算子,in为额定系统运行电流,ialz、ialf分别为a类触电事故发生时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iblz、iblf分别为b类触电事故发生时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
143.本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电流阈值,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根据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确定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中对应的安全系数。该方法中。该方法中,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包括安全评估电流和触电事故类型的发生概率,根据安全评估电流和触电事故类型的发生概率,确定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一种表示了各直流系统的各接地方式的安全指标,因此实现了基于不同直流系统选择最佳的接地方式,从而避免了直流系统运行时,线路可能会产生直流剩余电流的概率,从而减少了直流剩余电流引发的系统故障。
144.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如图1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电流阈值,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包括以下步骤:
145.s1201,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和直流剩余电流分别与第一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参考候选故障场景。
146.一种实施例,第一预设安全阈值是人体触电时人体能够承受的一个安全电流,当触电电流和直流剩余电流的值超过80ma时,就会威胁人体的生命安全,80ma是人体生命安全电流,即第一预设安全阈值为80ma。
147.可选地,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和直流剩余电流均与第一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当满足各直流系统的各接地方式的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和直流剩余电流均小于第一预设安全阈值时,则各直流系统的故障场景就为该系统的参考候选故障场景。例如,当存在it接地方式和a类事故、it接地方式和b类事故、tt接地方式和a类事故、tt接地方式和b类事故、tn-s接地方式和a类事故、tn-s接地方式和b类事故共6种故障场景时,若存在it接地方式和a类事故不满足触电电流和直流剩余电流的值均小于第一预设安全阈值时,那么参考候选故障场景为tt接地方式和a类事故、tt接地方式和b类事故、tn-s接地方式和a类事故、tn-s接地方式和b类事故。
148.s1202,根据各直流系统的参考候选故障场景,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主回路正和负极线路电流分别与第二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
149.一种实施例,第二预设安全阈值是判断线路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一个标准,当主回路正极和负极的电流至少一个40a时,表示存在过流现象,当主回路正极和负极的电流均不小于40a时,表示线路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因此将第二预设安全阈值设为40a。
150.可选地,根据上述实施例得到的各直流系统的参考候选故障场景,将参考故障场景下的主回路正极和负极的线路电流分别与第二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当满足各接地方式的不同参考故障场景下的主回路正极和负极的线路电流均小于第二预设安全阈值时,那
么各直流系统的参考故障场景就是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例如,参考候选故障场景为tt接地方式和a类事故、tt接地方式和b类事故、tn-s接地方式和a类事故、tn-s接地方式和b类事故,当tt接地方式和a类事故不满足主回路正极和负极线路电流均小于40a,那么候选故障场景就是tn-s接地方式和a类事故、tn-s接地方式和b类事故。
151.本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通过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和直流剩余电流分别与第一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参考候选故障场景,根据各直流系统的参考候选故障场景,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主回路正和负极线路电流分别与第二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该方法中。该方法中,通过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和剩余电流与第一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剔除了威胁人体生命安全的接地方式,然后各直流系统在参考候选故障场景下的主回路正极和负极电流与第二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剔除了线路会发生异常状态情况的接地方式,因此实现了基于不同直流系统选择最佳的接地方式,从而避免了直流系统运行时,线路可能会产生直流剩余电流的概率,从而减少了直流剩余电流引发的系统故障。
152.基于前述任一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包括:将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中,满足预设的系数筛选条件的候选接地方式,确定为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153.预设的系数筛选条件是能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中筛选候选接地方式的条件,一种实施例,预设的系数筛选条件可以是一个函数,将各直流系统所有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全部作为函数的输入,最后调用函数输出一个安全系数,此安全系数对应的各直流系统候选接地方式就是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154.另一种实施例,预设的系数筛选条件还可以是一个神经网络模型,将各直流系统的所有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经过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最后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155.还有一种实施例,预设的系数筛选条件也可以是将各直流系统所有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各直流系统的安全系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候选接地方式就是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156.为了更好的理解前述任一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给出了具体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的实现方式。
157.当tt系统发生a、b类触电故障时,示意图如图13a所示。电源侧接地电阻r0取值为4ω,电源正负极线路电阻r1取值为0.15ω,负载电阻r4取值为100ω,应用电源正负极线路上测得的电流差值等效模拟剩余电流装置(res idual current device,rcd)的测量值,即剩余电流检测模块表示人体触电事故发生后系统内的正负极母线线路电流,根据正负极母线线路电流得到直流剩余电流,由此对系统回路做出的等效电路图如图13b所示。
158.a类事故中负载设备正常运行,人体意外直接接触输电线路,导致人体触电事故。按人体效应电阻曲线,根据电压对人体电阻等效取值,在375v电压触电事故下,人体电阻约为r5=720ω。b类事故中,设备金属外壳漏电,人体接触设备金属外壳时触电,负载侧接地电阻r2取值为10ω,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r3取值为0.037ω。
159.由此搭建如图13c所示的仿真电路图进行a、b两类故障的直流剩余电流特性模拟,触电电流模块模拟了触电事故发生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对a、b类触电事故进行仿真,所测得的正极母线线路电流大于负极母线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分别为517.1ma、26.651a,触电电流分别为517.1ma、366.4ma。在单点故障发生时产生的触电电流高于威胁人体生命安全电流(80ma),剩余电流超过300ma,存在引发系统火灾安全事故风险。
160.当it系统发生a、b类触电故障时,示意图如图14a所示。电源侧接地电阻r0响应系统接地方式,取值为10000ω,由此对系统回路做出的等效电路图如图14b所示。同样搭建如图14c所示的仿真电路图进行a、b两类故障的直流剩余电流特性模拟。对a、b类触电事故进行仿真,所测得的正极母线线路电流大于负极母线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分别为35ma、37ma,触电电流分别为34.93ma、0.5143ma。剩余电流和触电电流均低于80ma,对人体危害程度不大、相对安全。
161.当tn-s系统发生a、b类触电故障时,示意图如图15a所示。a类事故相较于图13a存在pe线模拟,b类事故中设备负载金属外壳漏电,金属外壳通过与电源侧引出的pe接地线一起接地,故而引入额外线路阻抗r1取值为0.15ω,由此对系统回路做出的等效电路图如图15b所示。搭建如图15c所示的仿真电路图进行a、b两类故障的直流剩余电流特性模拟。对a、b类触电事故进行仿真,所测得的正极母线线路电流大于负极母线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分别为238.8ma(线路电流4a左右)、36.7a(正极电流超过40a,断路器过流脱扣),触电电流分别为517.1ma、509.6ma。单点故障发生时产生的触电电流高于威胁人体生命安全电流(80ma),剩余电流超过300ma,存在引发系统火灾安全事故风险。
162.综上实施例所得结果,对比不同接地方式下产生的触电电流和剩余电流大小,选择安全可靠的接地方式。对于tt接地方式下的a类触电事故,触电电流与人体电阻、负载电阻有关;it接地方式下的a类触电事故中,因为电源侧通过高阻电阻接地,所以触电电流小,不至于危及生命安全,此时触电电流与电源接地电阻、人体电阻和负载电阻都有关系,故而产生的触电电流较小;tn-s接地系统中,a类故障发生时因为pe接地线与设备金属外壳相连,此时的触电电流也如tt接地方式一样较大,危及人体安全。在b类故障中,tt、tn-s接地方式下产生的触电电流依然较大,人体危害性较强,同时线路中产生超过20a的直流剩余电流,直流系统和线路存在火灾风险隐患,极大可能使线路断路器脱扣,过大的直流剩余电流也将影响线路安全。it接地方式下发生b类事故的触电电流只有0.5ma左右,远低于安全阈值。因此,同时兼顾供电安全、实现成本的角度,在上面提到的三种接地方式中,在所考虑系统中单点故障发生时推荐选择安全的it接地方式。
163.如图1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本实施例以存在a类故障事故、b类故障事故为例,该实施例包括:
164.s1601,依据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分别设定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其中,需要接地方式为各直流系统可供选择的接地方式。
165.s1602,根据各直流系统设定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和负载阻抗。
166.s1603,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触电事故类型选择配置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其中,a类触电事故不配置,b类触电事故配置。
167.s1604,根据系统电压参数确定人体等效电阻;
168.s1605,基于各直流系统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根据上述各直流系统的运行
参数,开展多类型触电事故的模拟仿真,得到流经人体等效电阻的触电电流、线路阻抗的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和直流剩余电流。
169.其中,触电电流大小由触电模块记录,线路阻抗的主回路正和负极线路电流数值由剩余电流检测模块记录;依据主回路线路正负极电流进行做差计算得到直流剩余电流。
170.s1606,重复步骤s1601-s1605,得到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触电事故类型条件下的触电电流及剩余电流数据;
171.s1607,对各直流系统的每一组触电电流、剩余电流按安全阈值80ma进行比较,在两者电流均小于80ma时,得到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接地方式。
172.s1608,将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接地方式的主回路正和负极线路电流与对应线路正常运行状态比较,判断是否发生过流条件,若没有发生过流,则得到各直流系统的参考接地方式。
173.s1609,根据各直流系统的参考接地方式在不同故障事故类型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线路正负极电流和直流剩余电流,以及各直流系统发生故障事故的概率,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参考接地方式的安全系数。
174.s1610,根据各直流系统的参考候选接地方式的安全系数,各直流系统中最小的安全系数对应的参考接地方式就是各直流系统的最佳接地方式。
175.本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中各步骤,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前面各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实施例中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176.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中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实施例中的流程图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177.另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装置,如图1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装置1700包括:获取模块1701、评估模块1702和确定模块1703,其中:
178.获取模块1701,用于根据各直流系统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获取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179.评估模块1702,用于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不同故障场景对应不同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之间的组合;
180.确定模块1703,用于基于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18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获取模块1701包括:
182.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直流系统的不同故障场景时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和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
183.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直流系统的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
184.等效单元,用于根据各直流系统的系统电压,确定各直流系统的人体等效电阻;
185.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和人体等效电阻,确定为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18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评估模块1702包括:
187.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对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进行模拟仿真,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
188.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确定为安全评估电流。
18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确定模块1703包括:
190.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
191.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19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四确定单元包括:
193.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电流阈值,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
194.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确定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中对应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包括安全评估电流和触电事故类型的发生概率。
19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确定子单元包括:
196.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和直流剩余电流分别与第一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参考候选故障场景;
197.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各直流系统的参考候选故障场景,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主回路正和负极线路电流分别与第二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
19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五确定单元包括:
199.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将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中,满足预设的系数筛选条件的候选接地方式,确定为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200.关于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201.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
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确定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20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203.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204.根据各直流系统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获取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205.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不同故障场景对应不同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之间的组合;
206.基于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207.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208.获取各直流系统的不同故障场景时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和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
209.获取各直流系统的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
210.根据各直流系统的系统电压,确定各直流系统的人体等效电阻;
211.将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和人体等效电阻,确定为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212.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213.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对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进行模拟仿真,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
214.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确定为安全评估电流。
215.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216.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
217.根据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218.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219.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电流阈值,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
220.根据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确定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中对应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包括安全评估电流和触电事故类型的发生概率。
221.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222.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和直流剩余电流分别与第一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参考候选故障场景;
223.根据各直流系统的参考候选故障场景,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主回路正和负极线路电流分别与第二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
224.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225.将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中,满足预设的系数筛选条件的候选接地方式,确定为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226.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227.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228.根据各直流系统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获取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229.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不同故障场景对应不同的接地方式和触电事故类型之间的组合;
230.基于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231.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232.获取各直流系统的不同故障场景时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和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
233.获取各直流系统的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
234.根据各直流系统的系统电压,确定各直流系统的人体等效电阻;
235.将电源侧接地电阻、负载侧接地电阻、设备金属外壳漏电电阻、电源电压、系统电压、线路阻抗、负载阻抗和人体等效电阻,确定为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
236.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237.根据各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对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进行模拟仿真,确定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
238.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主回路正负极线路电流,直流剩余电流确定为安全评估电流。
239.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240.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确定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
241.根据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确定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242.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243.根据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电流阈值,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
244.根据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下的安全评估电流,和预设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确定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中对应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包括安全评估电流和触电事故类型的发生概率。
245.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246.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触电电流和直流剩余电流分别与第一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参考候选故障场景;
247.根据各直流系统的参考候选故障场景,将各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主回路正和负极线路电流分别与第二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确定各直流系统的候选故障场景。
248.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249.将各直流系统在至少一个候选接地方式对应的安全系数中,满足预设的系数筛选条件的候选接地方式,确定为各直流系统的目标接地方式。
250.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25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252.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25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