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化仓库用托盘小车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1:17: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钣金智能生产自动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化仓库用托盘小车。


背景技术:

2.在生产运输领域,运输较多的货物时,托盘小车可以高效地完成任务,在外部驱动装置配合柔性吊索的作用下牵引板车在工作平面上运动,实现对货物的运输。当没有人力看护或者机械牵引时,如果工作平面具有一定角度或者人为、机械触碰,板车易受到影响从而移动,限位效果不佳,有生产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托盘小车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托盘小车限位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仓库用托盘小车。
4.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仓库用托盘小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自动化仓库用托盘小车,包括车身、牵动组件以及限位块,车身在运动方向上分为牵升部以及随动部,所述牵动组件包括牵升件以及脚轮,所述牵升件设置于所述牵升部上,所述脚轮设置于所述随动部上远离牵升部的一端;所述牵动组件有两组,两组所述牵动组件对称于运动方向中轴线设置;所述限位块与牵动组件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块固接在所述脚轮靠近牵升件一侧的车身上,所述限位块底面低于所述脚轮低位所在的水平面。
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限位块的下底面低于所述脚轮的低位,当解除牵升力时,车身高位会受到重力自然下落从而带动限位块下落至工作平面上,以使车轮悬空对板车限位;当对牵升件提供牵升力时,车身逐渐倾斜至限位块悬空、脚轮落地,板车顺势运动;传统的对托盘小车进行限位时,通常需要将其开至限位区或对板车上安装的限位装置进行额外的控制,相较于传统的方式,本技术具有限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效果。
7.可选的,两个所述牵升件设置在运动方向上远离随动部的牵升部一端,两个所述脚轮分别设置在随动部垂直于运动方向的两侧。
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牵升件与对应的脚轮分别位于车身运动方向的两端,二者之间的距离较远,牵升件受力将车身拉高时,转动力矩更大,只需较小的牵升力即可将车身抬起,起到了便于牵升板车的效果。
9.可选的,两个所述牵引件设置于所述随动部上垂直于运动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脚轮分别设置在随动部垂直于运动方向的两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驱动装置配合吊索向牵升件提供牵升力的过程中,吊索能在车身垂直于运动方向的两侧起到一定程度上的限位效果,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向承重面垂直于运动方向的两侧滑落,起到了提升运输稳定性的效果。
11.可选的,两组对称于垂直运动方向中轴线设置的牵动组件组成双向牵动机构,所述双向牵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双向牵动机构对称于运动方向中轴线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驱动装置配合柔性吊索将牵引件吊起时,顺势牵引车身在车身运动方向中轴线上向车身的高位所在方向运动,通过对双向牵升组件上不同位置的牵升件分别提供牵升力,可以分别将运动方向所在中轴线上相反的两侧车身牵升,从而起到可以双向运动的效果,只需要更换驱动组件连接的牵升件的位置,就可以在工作平面上双向的往复运动,提升了小车双向运动的便捷度。
13.可选的,所述车身具有隔挡件以及供货物放置的承重面,所述隔挡件固接在车身上隔离脚轮与承重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脚轮的上侧固接有一块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位于所承载的货物与所述脚轮之间,将货物与脚轮分隔开,防止货物碰到脚轮而产生安全事故。
15.可选的,所述承重面侧缘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中可插接的装配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包括插接于所述定位孔的安装部以及凸出于所述承重面上侧的定位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承重面转角处布置定位孔并配套设置有定位杆,托盘小车在上料时,货物侧边抵接在所述定位杆上,对货物放置的位置进行了定位,便于后续工序中处理货物;在运输货物时,定位杆抵接在货物上对货物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货物滑落的效果。
17.可选的,还包括下挡板,所述下挡板底面所在的水平面位于承重面下侧,且位于脚轮低位所在的水平面上侧,所述下挡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下挡板分别固接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两侧的车身上,所述限位块固接于所述下挡板底面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承重面与脚轮低位所在的平面之间设置下挡板,并将限位块固接于下挡板的底面上,使得限位块竖直方向上的厚度较小;当板车放置于工作平面时,若平面上有障碍物,下挡板受到障碍物的抵触,板车倾斜以提醒工作人员排出车底的障碍物;传统的板车难以发现车底的障碍物使得装载好货物开始运输后会与障碍物发生碰撞颠簸造成生产事故;相较于传统的方案,本技术能够检测到板车放置态时车底的障碍物,起到进一步减少生产事故的效果。
19.可选的,所述限位块低位和对应的脚轮低位之间所成的夹角α小于1
°

2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脚轮定义有悬空态以及运动态,车身与工作平面的倾斜角为小于1
°
时所述脚轮为悬空态,车身与工作平面的倾斜角不小于1
°
时所述脚轮为运动态。悬空态时限位块抵接在工作平面上,车轮悬空,板车难以运动;运动态时,车轮滚动抵触在工作平面上,限位块与悬空,板车向着车身高位所在的一侧水平运动;现有的运货小车倾斜运动时倾斜角度较大,货物受到的重力沿倾斜方向分解为货物的滑动力较大,本技术中运动态时车身倾角仅为1
°
,货物受到滑动力较小,起到了提升货物放置的稳定性的作用。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所述限位块的下底面低于所述脚轮的低位,当驱动组件解除牵引力时,车身高位会受到重力自然下落从而带动限位块下落至工作平面上,以使车轮悬空对板车限位;当对牵升件提供牵升力时,车身逐渐倾斜至限位块悬空、脚轮落地,板车顺势运动;传统的对托盘小车进行限位时,通常需要将其开至限位区或对板车上安装的限位装置进行额外的控制,相较于传统的方式,本技术具有限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效果。
23.2.当驱动装置配合柔性吊索将牵引件吊起时,顺势牵引车身在车身运动方向中轴线上向车身的高位所在方向运动,通过对双向牵升组件上不同位置的牵升件分别提供牵升
力,可以分别将运动方向所在中轴线上相反的两侧车身牵升,从而起到可以双向运动的效果,只需要更换驱动组件连接的牵升件的位置,就可以在工作平面上双向的往复运动,提升了小车双向运动的便捷度。
24.3.通过在承重面与脚轮低位所在的平面之间设置下挡板,并将限位块固接于下挡板的底面上,使得限位块竖直方向上的厚度较小;当板车放置于工作平面时,若平面上有障碍物,下挡板受到障碍物的抵触,板车倾斜以提醒工作人员排出车底的障碍物;传统的板车难以发现车底的障碍物使得装载好货物开始运输后会与障碍物发生碰撞颠簸造成生产事故;相较于传统的方案,本技术能够检测到板车放置态时车底的障碍物,起到进一步减少生产事故的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仰视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脚轮与限位块所成夹角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仰视图;
30.图中,1、车身;11、承重面;12、隔挡件;13、下挡板;14、定位孔;15、活动杆;151、定位部;
31.2、牵动组件;21、牵升件;22、脚轮;
32.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化仓库用托盘小车。
35.实施例1:
36.参照图1和图2一种自动化仓库用托盘小车,包括车身1、双向牵动机构和限位块3。车身1的上表面具有承重面11,以用于放置货物。双向牵动机构用于控制车身1能够向两个相对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移动。限位块3对应双向牵动机构设置,以使车身1在装卸货物时限制移动。
37.车身1由多个方钢纵横交错成以大体呈矩形网格框架状设置。车身1沿一可运动的方向分为牵升部和随动部,在本实施例1中,车身具有中轴线,中轴线的延伸方向与车身的运动方向相同。
38.双向牵动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双向牵动机构分别设置于车身运动方向的两端。每组双向牵动机构包括两组牵动组件2,同一双向牵动机构内的两组牵动组件2对称设置于车身1中轴线的两侧。每组牵动组件2包括安装于牵升部的牵升件21以及安装于随动部的脚轮22。牵升件21可以为吊环等具有孔洞的零件,从而便于通过吊钩等装置施加拉力。对牵升件21施加倾斜向上的拉力,即可拉动脚轮22移动以使车身1移动。
39.在本实施例1中,牵升件21设置在运动方向上远离随动部的牵升部的一端,牵升件21设置垂直于运动方向上的方钢侧壁,具体的,牵升件21包括开设于方钢侧壁且槽口向下
的槽孔,还包括固接于槽孔上的加强块,加强块封闭槽孔侧壁的开口,以使得牵升件21能承受较大的局部负载。
40.对应的,脚轮22设置在随动部垂直于运动方向的侧壁上,脚轮22的转轴垂直于运动方向以使得脚轮22转动方向所在的平面与运动方向平行。
41.参照图1和图3,每个牵动组件2对应配置一个限位块3。在单组牵动组件2内,与该牵动组件2配合的限位块3固接在车身1上,且位于脚轮22靠近牵升件21一侧。限位块3向下延伸出车身1下端面的长度大于脚轮22向下延伸出车身1下端面的长度,从而使得限位块3抵触于地面上,脚轮22能够悬置于地面。限位块3低位和对应的脚轮22低位之间的连线与车身1的下端面之间所成的夹角α小于1
°
,从而控制脚轮22悬置于地面时,脚轮22与地面的距离不会过大,以使车身上牵升件21无需受到过多的拉力即可切换至能够移动的状态。
42.为了减少货物因放置倾斜等因素而可能导致的接触脚轮22,每个脚轮22均对应配置有一个隔挡件12,隔挡件12固接于车身1上该脚轮22所在的一侧且位于该脚轮22的正上方,从而使得隔挡件12能够用于隔离脚轮22以及承重面1。隔挡件12在脚轮22厚度方向的厚度大于脚轮22的厚度。
43.为了防止板车底部存在障碍物造成生产事故,车身1侧壁贴近脚轮22设置有下挡板13,下挡板13底面所在的水平面位于承重面11下侧与脚轮22低位所在的水平面之间,下挡板13的数量为两块,两块下挡板13分别固接在车身1垂直于运动方向的两侧。
44.为了便于货物在承重面上的安装,车身1承重面11侧缘的方钢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4,多个定位孔14成“l”型布置在相邻的侧缘方钢上。
45.每个定位孔14中均可拆卸地装配有活动杆15。具体地,活动杆15包括用于与定位孔14插接配合的安装部以及一体成型于安装部上端的定位部151,活动杆15上安装部与定位部151交界处设置有凸缘。凸缘半径大于定位孔14的半径,以使得安装部插接于定位孔14中时活动杆凸出于定位孔14上侧便于抵触板材进行定位。
46.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脚轮附近对应设置限位块,限位块的底面低于脚轮的底面。解除牵引力时,车身高位会受到重力自然下落从而带动限位块下落至工作平面上,以使车轮悬空进而对板车限位;当对牵升件提供牵升力时,车身逐渐倾斜至限位块悬空、脚轮落地,板车顺势运动。
47.实施例2:
48.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牵动组件的安装位置不同。
49.在本实施例2中,牵升件21设置于运动方向上远离随动部的一端的方钢上,且牵升件21固接于方钢侧壁上贴近限位块3处。牵升件21为带槽孔的实心钢块,槽孔位于实心钢块底面,实心钢块贯穿下挡板13且钢块底面所在的水平面位于限位块3底面所在的水平面上侧。
50.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当对牵升件提供牵升力时,车身逐渐倾斜至限位块悬空、脚轮落地,板车顺势运动,吊索能在车身垂直于运动方向的两侧起到一定程度上的限位作用,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向承重面垂直于运动方向的两侧滑落,起到了提升运输稳定性的效果。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