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支撑柱及其应用的多功能篷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0:26: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或天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柱及其应用的多功能篷。


背景技术:

2.帐篷或天篷,一般指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等以供临时商务应用、休闲、居住等的篷子。现有的帐篷或天篷往往需要复杂的立柱结构、顶棚结构相配合,实现张紧篷面的效果,具体如专利号为zl201620172594.9、zl99813405.8等中国专利公开的方案等。上述方案的帐篷或天篷复杂的立柱结构、顶棚结构不便于户外携带、组装等,且上述方案的帐篷或天篷形态、尺寸在生产后就确定,即需要帐篷就购买帐篷,需要遮阳天篷就另外购买天篷,功能单一,使用成本高。
3.再如专利号为zl201720441092.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具有可调弯曲角度的支撑杆的帐篷,包括支撑主杆以及覆盖固定于支撑主杆上的帐篷布,支撑主杆包括两根支撑分杆,所述支撑分杆的中部杆体之间相互铰接固定,所述支撑分杆的两个自由端均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支撑分杆与活动杆之间设有弯曲调节机构,所述弯曲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螺栓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均设置为圆盘式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垂直贯通盘体的螺纹孔,螺栓紧固件穿过两个所述连接头上的螺纹孔。但是该方案虽然涉及可弯曲杆状结构以及可相对转动的连接机构,但是该方案的还是传统的帐篷结构,即该方案通过中部杆体之间相互铰接固定来形成帐篷顶面的支撑棚架,而后再在该支撑分杆铺设篷面;因此该方案在帐篷支撑结构上还是传统的立柱结构、顶棚结构相结合的方案,支撑结构依然重量大、使用不便,且该结构的帐篷也是生产后即确定形态、尺寸,功能单一。
4.再有现有用高弹材质做成篷面,而后在帐篷搭建时将,篷面铺设于地面并依靠与篷面一体成型的带状结构固定四角,再通过至少两个杆状体撑起篷面,由于篷面四周固定,因此杆状体撑起后篷面自然延展紧绷,进而得到一个简易帐篷。但是该结构极不牢靠,仅适合小空间且简单遮阳用,仅适用于如沙滩、户外休闲时简单遮阳,在如野营、商用等领域适用性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柱及其应用的多功能篷,以解决现有的帐篷或者天篷结构复杂、功能单一等问题。
6.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多功能篷的支撑柱,包括至少两个杆体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机构,杆体由上往下依次装配,相邻的两个杆体均通过一个连接机构可相对转动连接。至少一个上述杆体为可弯曲结构设置,该可弯曲为弹性形变。位于底部的该杆体的底端安置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位于顶部的杆体的顶端与多功能篷的篷面连接。该支撑柱通过杆体的弹性形变张紧篷面。
8.进一步地:
9.上述杆体包括第一杆体以及第二杆体,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通过上述连接机构可相对转动连接。上述第二杆体底端安置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第一杆体顶端与多功能篷的篷面连接。
10.上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张紧连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邻设置,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以张紧连杆为轴可相对转动设置,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用于连接上述第一杆体且另一个用于连接上述第二杆体。上述第一连接部由侧连接部以及中间连接部构成,中间连接部设于侧连接部与上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上述张紧连杆沿侧连接部、中间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排布方向延伸且贯穿侧连接部、中间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设置,侧连接部与中间连接部夹设于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外。上述张紧连杆用于控制上述侧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
11.与上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上述第一杆体或者上述第二杆体与第二连接部相对固定装配。与上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可与第一连接部相对移动和/或转动装配,该相对移动的移动方向为沿该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的长度方向,该相对转动的旋转方向为绕该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中轴线定轴转动。
12.上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分离弹簧,分离弹簧两端分别顶持上述中间连接部与上述第二连接部。上述侧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变大时,上述分离弹簧通过自身的形变恢复令中间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先于侧连接部与中间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发生改变。
13.上述连接机构还包括操控手轮,操控手轮位于上述第二连接部背离上述中间连接部所在位置的一侧或者位于上述侧连接部背离中间连接部所在位置的一侧设置。该张紧连杆首端装配于第二连接部与侧连接部中的一个,张紧连杆尾端贯穿侧连接部、中间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且与上述操控手轮螺纹连接。
14.应用上述一种支撑柱的一种多功能篷,包括上述支撑柱以及篷面,支撑柱安置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篷面由支撑柱张紧架设。上述篷面附设有连接点位,篷面通过连接点位与上述支撑柱连接。该支撑柱设有至少一个。上述连接点位设有至少三个。
15.上述杆体的可弯曲结构为杆体的主体部分由弹性形变材质一体成型或者为杆体中带有弹性连接构件。上述支撑柱设于上述篷面位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的投影面内或者投影面外。位于底部的该杆体附设有支立组件,位于底部的杆体底端通过支立组件安置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位于顶部的杆体顶端与上述连接点位连接。
16.上述连接点位中至少三个围成该多功能篷的顶面,位于该多功能篷顶面外的篷面向下折合形成多功能篷的侧挡。
17.一种多功能篷还包括地垫,地垫铺设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位于多功能篷侧挡处的上述篷面与上述地垫可拆卸连接。
18.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9.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篷面由支撑柱和/或辅助安装部张紧架设,即在第一杆体与篷面连接后,通过连接机构改变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在连接机构处的夹角,从而令第一杆体和/或第二杆体发生弹性形变,利用该弹性形变张紧该篷面,从而令篷面形成一个用于遮
蔽风雨﹑日光等的结构。该结构利用弹性形变来维持篷面的局部乃至全部处于张紧状态,从而省略了现有帐篷、天篷的顶面棚架结构,优化了多功能篷的支撑结构的设置,降低多功能篷整体的部件重量,提升多功能篷的使用便利性以及降低其生产、使用成本。再者,该结构中,由于多功能篷顶面为篷面张紧形成而非固定的棚架支撑,即可以通过选取某些连接点位连接支撑柱来形成多功能篷的顶面,而多余的篷面可以向下弯折形成侧挡,即轻易就能实现改变多功能篷形态、尺寸。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为至少两个杆体的结构,三个及三个以上的杆体方案本质上为两个杆体方案的类推,因此此处以两个杆体的方案进行优点阐述,三个及以上杆体方案优点为两个杆体方案优点的延伸,此处不再赘述。
20.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地垫的设置,配合篷面与地垫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实在如将多功能篷至少一个侧面封闭,乃至可以实现将多功能篷的所有侧面均封闭而形成如野营帐篷的结构,进一步拓展了多功能篷的功能性,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1.第三,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杆体通过支立组件安置,而支立组件本领域常见的如折叠底座、配重底座、钻地组件,乃至露营地专门的固定支立组件等等均能应用,结构常见、适用性强。
22.第四,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将第一连接部拆分为侧连接部与中间连接部的结构,再配合张紧连杆控制侧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即实现张紧连杆可以用于对侧连接部与中间连接部之间的间距、中间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的控制,侧连接部与中间连接部之间的间距改变可以令第一连接部与夹设于其内部的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之间的夹紧连接状态发生改变,中间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的改变可以令中间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在二者的邻接面受压的力大小发生改变,即张紧连杆可以同时实现对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的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转动角度的控制。上述张紧连杆对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的连接的控制,如侧连接部与中间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变大,即可实现令第一连接部松开其对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的夹紧连接,进而可以令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发生相对位移和/或者相对转动,再配合张紧连杆对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转动角度的控制,令通过张紧连杆一个结构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之间发生多个维度的调整,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23.第五,上述第四中的一个结构即可在实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转动角度的控制控制的同时实现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可与第一连接部相对移动和/或转动装配的控制,即极大地提升了支撑柱的使用便利性。具体如,在第二杆体安置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邻接面所在平面,即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对转动所处的平面可能不适于令第一杆体顶端朝向背离篷面主体所在位置移动,此时通过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与第一连接部相对转动即可轻易解决。而在多功能篷搭设时,也得随时调整第一杆体顶端的水平高度等,此时通过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与第一连接部相对移动即可轻易解决。再者,如太阳移动导致阳光照射角度改变、风向改变等情况下,通过需要调整多功能篷顶面的几何形状以及倾斜方向,上述可移动乃至可移动可转动的结构,均能更加便利地进行调整。
24.第六,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控制张紧连杆松开与侧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限制,一般是为了松开第一连接部对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的夹紧状态或者为了解除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之间邻接面的转动限制,而解除转动限制一般需要凸起、凹陷结构
分离,即需要较大行程且需要位移到一定位置才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分离弹簧的设置,将控制张紧连杆松开与侧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限制后产生的间距分配给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之间,便于实现解除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相对转动之间限制的操作。而松开第一连接部对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的夹紧状态令第一杆体或者第二杆体可以相对第一连接部移动,仅需稍微位移即可实现,分离弹簧的存在并不会影响该操作,相反,由于分离弹簧的顶压,可以防止侧连接部与中间连接部突然分离导致整个多功能篷受自身重力等影响急速下降产生危险。
25.第七,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通过杆体的弹性形变张紧篷面,在遇到风吹、物体由篷面上方砸落等问题时,杆体的弹性形变中无论是其弹性形变加剧方向或者其弹性形变恢复方向均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即不管是支撑柱还是篷面被外界因素干扰,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篷均可通过杆体的弹性形变来进行应对,进而提升多功能篷的使用稳定性,也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篷面因为风吹等因此被过度张紧等而导致篷面撕裂等问题。
附图说明
26.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篷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实施例三中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篷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实施例四中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篷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图5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实施例五中本实用新型的篷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34.实施例一:
35.参考图1,一种多功能篷,包括支撑柱、辅助安装部2以及篷面3,支撑柱安置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篷面3由支撑柱和/或辅助安装部2张紧架设。上述支撑柱包括至少两个杆体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机构4,杆体由上往下依次装配,相邻的两个杆体均通过一个连接机构4可相对转动连接。至少一个上述杆体为可弯曲结构设置,该可弯曲为弹性形变。位于底部的该杆体的底端安置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位于顶部的杆体的顶端与多功能篷的篷面3连接。
36.继续参考图1,上述杆体包括第一杆体11以及第二杆体12,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通过连接机构4可相对转动连接。上述第一杆体11与上述第二杆体12中至少一个为可弯曲结构设置,该可弯曲为弹性形变。上述第二杆体12底端安置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该支撑柱通过第一杆体11和/或第二杆体12的弹性形变张紧篷面3。上述篷面3附设有连接点位31,篷面3通过连接点位31与上述第一杆体11顶端和/或上述辅助安装部2连接。本实施例以杆体设有两个进行举例,在如第二杆体12地方依次再通过连接机构4设置第三杆体、第四杆体等等,均可参考本实施例的两个杆体设置方式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该篷面3为柔性材质的篷面3,如篷布或者如pg涤纶混纺布,通常可带有自洁、防紫外线、防水等涂层。而上述连接点位31为开设于篷面3的通孔结构,一般为避免连接点位31处篷面3撕裂,连接点位31
处常设置有如塑料环、铜环等。
37.继续参考图1,上述辅助安装部2为可以不设置,也可以在有需要时,配合支撑柱张紧篷面3。常见的辅助安装部2如带地钉的连接绳等,将连接点位31与地插、多功能篷设置处其他结构(如房车、建筑外墙等)连接,用以配合张紧篷面3。具体来说,该支撑柱设有a个,辅助安装部2设有b个,上述连接点位31设有c个,a≥1,c≥3,即连接点位31得至少有三个非共线的,才能面状乃至多面状且与水平面不垂直的遮挡面。当a=1或者a=2时,b≥1,该连接点位31中的至少三个与支撑柱和辅助安装部2连接。当a≥3时,b≥0,连接点位31中的至少三个与支撑柱和/或辅助安装部2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篷拓展性强,在上述构思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任意组合拓展,本具体实施方式后续实施例也将描述部分使用场景。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篷面3为三角形且在篷面3三个角设置连接点位31,其中一个连接点位31与第一杆体11连接,两个连接点位31与辅助安装部2连接。
38.参考图2,上述连接机构4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42、张紧连杆43、导向组件、分离弹簧45、限位组件46以及操控手轮47,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42相邻设置,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42以张紧连杆43为轴可相对转动设置,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42中的一个用于连接上述第一杆体11且另一个用于连接上述第二杆体12。该连接机构4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42分别连接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至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杆体11且第二连接部42连接第二杆体12,还是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杆体12且第二连接部42连接第一杆体11,可以根据需要配合第一杆体11、第二杆体12中的可弯曲结构设置进行选择。具体的,本实施采用第一杆体11与第二连接部42相对固定地装配于第二连接部42,第二杆体12可与第一连接部相对移动和转动装配地装配于第一连接部。且第一杆体11、第二杆体12外沿均为圆柱状设置,第一杆体11主体部分为由弹性形变材质一体成型地可弯曲结构,该弹性形变材质常见如竹质、木质、金属材质、纤维材质、注塑材质等。第一杆体11形态上可以为柱状、空心管状甚至整体呈螺旋状等。第二杆体12则为具有一定刚性的管状,当然,也可以对第二杆体12进行如带长度调节等进一步改进。
39.继续参考图2,上述第一连接部由侧连接部411以及中间连接部412构成,中间连接部412设于侧连接部411与上述第二连接部42之间,上述张紧连杆43沿侧连接部411、中间连接部412与第二连接部42排布方向延伸且贯穿侧连接部411、中间连接部412与第二连接部42设置,侧连接部411与中间连接部412夹设于上述第二杆体12外。上述张紧连杆43用于控制上述侧连接部411与第二连接部42之间的间距。该张紧连杆43为螺纹杆结构,该张紧连杆43首端装配于第二连接部42与侧连接部411中的一个,张紧连杆43尾端贯穿侧连接部411、中间连接部412、第二连接部42且与上述操控手轮47螺纹连接,即操控手轮47位于上述第二连接部42背离上述中间连接部412所在位置的一侧或者位于上述侧连接部411背离中间连接部412所在位置的一侧设置。张紧连杆43与操控手轮47内的螺母结构通过螺纹连接结构来将施加于操控手轮47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沿张紧连杆43长度方向的移动。而通过操控手轮47与张紧连杆43另一端端部之间的距离改变实现对侧连接部411与第二连接部42之间的间距的控制。
40.继续参考图2,上述第二连接部42、上述侧连接部411与上述中间连接部412均开设有一个容置通孔401,容置通孔401的孔径与张紧连杆43外径相配适设置,张紧连杆43通过容置通孔401贯穿侧连接部411、中间连接部412与第二连接部42。为便于设置,张紧连杆43
可以为常见的螺栓,具体如六角螺栓,张紧连杆43的螺头位置卡入侧连接部411或者第二连接部42的容置通孔401端部。而由于第二连接部42与第一杆体11连接,在调整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夹角时,往往需要一手手扶第一杆体11而另一手再来旋转操控手轮47,因此优选将第一杆体11与操控手轮47分别设于第二杆体12两侧,即将张紧连杆43的螺头设于第二连接部42内。具体的,第二连接部42的上述容置通孔401位于背离中间连接部412的一端端部呈与张紧连杆43螺头匹配的六角孔状,张紧连杆43螺头嵌入该六角孔状结构内。相应的,操控手轮47位于上述侧连接部411背离中间连接部412所在位置的一侧且操控手轮47侧面与侧连接部411侧面邻接。
41.继续参考图2,上述分离弹簧45两端分别顶持上述中间连接部412与上述第二连接部42。上述侧连接部411与第二连接部42之间的间距变大时,上述分离弹簧45通过自身的形变恢复令中间连接部412与第二连接部42之间的间距先于侧连接部411与中间连接部412的间距发生改变。具体的,上述分离弹簧45套设于上述张紧连杆43外。该中间连接部412的容置通孔401邻近第二连接部42的一段以及该第二连接部42的容置通孔401邻近中间连接部412的一段为弹簧容置处,容置通孔401在弹簧容置处的孔径增大设置,容置通孔401在弹簧容置处的孔径与分离弹簧45的外径相配适设置。即分离弹簧45容置在该弹簧容置处且其两端分别抵接与容置通孔401的孔径改变处。上述导向组件用于限制上述侧连接部411与上述中间连接部412发生以上述张紧连杆43为轴的相对转动。具体的,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孔441与导向柱442,导向孔441设于上述侧连接部411与上述中间连接部412中的一个且导向柱442设于侧连接部411与中间连接部412中的另一个。上述导向柱442呈多棱柱设置,上述导向孔441与导向柱442对应设置,导向柱442卡入导向孔441内设置。
42.继续参考图2,上述侧连接部411与上述中间连接部412分别附设有一个弧形夹板413,弧形夹板的开口截面呈圆弧状设置,两个弧形夹板的开口相向设置。该侧连接部411与该中间连接部412通过上述弧形夹板夹设于上述第二杆体12外。即第二杆体12外周沿呈大致圆柱状,而弧形夹板为具有与第二杆体12外壁接近的弧形开口状,当然为提升夹设效果,弧形夹板内还可以设置防滑结构、柔性垫等等。而由于弧形夹板仅夹设于第二杆体12外,即弧形夹板可沿第二杆体12升降。而第二连接部42附设有连接管421,连接管421一端固设于第二连接部42且另一端开设有盲孔结构的连接孔。上述第一杆体11端部固定插设于上述连接孔内,如第二连接部42连连接管421直接注塑在第一杆体11端部,也可以如第一杆体11插入连接孔内再通过铆钉固定等。当然,有必要时,也可以参考第一连接部将第二连接部42拆成两个部件,通过如弧形夹板的结构来连接第一杆体11。
43.继续参考图2,上述限位组件46设于上述中间连接部412与上述第二连接部42之间的邻接面,限位组件46通过分别设于中间连接部412与第二连接部42且相互配合的凸起与凹陷结构来限制上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42之间的相对转动。具体如,限位组件46为设于中间连接部412的呈辐射状排布均匀排布、单条截面呈大致三角形的凹陷配合设于第二连接部42的呈辐射状排布均匀排布、单条呈三棱柱状的凸起的结构。通过三棱柱状凸起卡入中间连接部412的凹陷实现对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42之间相对转动的限制,而当中间连接部412与第二连接部42侧面分离至一定间距,即可解除上述限制。
44.参考图1、图2,上述支撑柱设于上述篷面3位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的投影面内或者投影面外。本实施例采用支撑柱设于投影面外进行描述。该篷面3张紧后,该第一杆体11和/
或第二杆体12的可弯曲结构弯曲且其弯曲后形成的弧形结构开口朝向多功能篷内。上述第二杆体12附设有支立组件121,第二杆体12底端通过支立组件121安置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该支立组件121为本领域常见的如折叠底座、配重底座、钻地组件,乃至露营地专门的固定支立组件121等等均能应用,结构常见、适用性强。图1为采用折叠结构的支立组件121以及支撑柱设于篷面3位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的投影面外进行演示。该第一杆体11顶端端部附设有顶连接部111,顶连接部111中部设有环形连接凹槽,连接凹槽用于卡住上述连接点位31。为进一步提升使用安全性,顶连接部111附设有一个可拆卸盖帽112,可拆卸盖帽112在连接点位31与顶连接部111连接后将连接点位31卡在顶连接部111处。该支撑柱的应用为先将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通过连接机构4调整为具备一定夹角,绑紧辅助安装部2后,通过连接机构4增大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之间夹角令篷面3张紧且第一杆体11弯曲形变。
45.实施例二:
46.参考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
47.1.本实施例的第二杆体12顶端固设于第二连接部42,第一杆体11可移动、转动地装配于第一连接部。
48.2.本实施例的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均为可弯曲结构设置。
49.3.本实施例的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的可弯曲结构为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中部均带有弹性连接构件101,该弹性连接构件101为弹簧。
50.实施例三:
51.参考图4,一种多功能篷,包括四个支撑柱以及篷面3,支撑柱安置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篷面3呈大致方形,四个角由支撑柱张紧架设。上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杆体11、连接机构4以及第二杆体12,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通过连接机构4可相对转动连接。该连接机构4与实施例一的连接机构4一致。上述第二杆体12为可弯曲结构设置,该可弯曲为弹性形变。第二杆体12为由弹性形变材质一体成型地可弯曲结构,该弹性形变材质常见如木质、金属材质、注塑材质等。而第一杆体11为常见的刚性金属管。上述第二杆体12底端安置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上述篷面3附设有四个连接点位31,该篷面3、第一杆体11顶端的顶连接部111、连接点位31等均与实施例一中结构一致。
52.继续参考图4,上述支撑柱设于上述篷面3位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的投影面内。该篷面3张紧后,该第一杆体11和/或第二杆体12的可弯曲结构弯曲且其弯曲后形成的弧形结构开口朝向多功能篷内。上述第二杆体12附设有支立组件121,第二杆体12底端通过支立组件121安置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该支立组件121为钻地组件。该支撑柱的应用为先将第二杆体12沿一定角度倾斜钻入地面,通过连接机构4令顶连接部111插入连接点位31,再配合连接机构4改变第一杆体11、第二杆体12夹角以及推动第一杆体11、第二杆体12令第二杆体12弯曲且张紧篷面3。通过令第二连接部42沿第二杆体12移动的方式,令篷面3整体呈略微倾斜的蝶状结构。该篷面3结构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篷面3结构具有更多调整维度,具体篷面3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其中,篷面3为柔性材质,为便于对篷面3几何面的理解,图4采用平直线条进行简单示意。
53.实施例四:
54.参考图5,一种多功能篷,包括四个支撑柱、篷面3以及地垫5,支撑柱安置于该多功
能篷应用处,地垫5铺设于多功能篷应用处,篷面3由支撑柱张紧架设。地垫5为户外野营领域常见的地垫5,为了对地垫5进行点位,地垫5还可以通过地钉等固定定位。上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杆体11、连接机构4以及第二杆体12,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通过连接机构4可相对转动连接。该连接机构4与实施例一的连接机构4一致。上述第一杆体11为可弯曲结构设置,该可弯曲为弹性形变。第一杆体11为由弹性形变材质一体成型地可弯曲结构,该弹性形变材质常见如木质、金属材质、注塑材质等。第二杆体12为常见的刚性金属管、棍。上述第二杆体12底端安置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上述第二杆体12附设有支立组件121,第二杆体12底端通过支立组件121安置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该支立组件121为钻地组件,该支立组件121为户外野营常见的旋转钻子结构。
55.参考图5、图6,上述篷面3附设有四个连接点位31,篷面3呈大致正方形,四个连接点位31位于篷面3中部,四个连接点位31位于以篷面3正方形几何中心为中心的正方形的四个角。该连接点位31为由织带扭转交叉后连接于篷面3形成的绊子结构,该连接如粘接、针车缝合等,该绊子结构在织带交叉处设有带铜环的连接通孔结构,该绊子结构在织带扭转处呈用于手拉的提手结构。该第一杆体11的顶连接部111与实施例一中的顶连接部111一致。顶连接部111与该连接点位31在铜环处的连接方式也与实施例一中一致。
56.参考图5,上述支撑柱设于上述篷面3位于该多功能篷应用处的投影面外。该支撑柱的应用为先将第二杆体12沿一定角度倾斜钻入地面,通过连接机构4令顶连接部111插入连接点位31并锁紧盖帽,再配合连接机构4改变第一杆体11、第二杆体12夹角以及推动第一杆体11令第一杆体11弯曲且张紧篷面3。位于四个连接点位31围成的区域内的篷面3为多功能篷顶面,而其他篷面3向下弯折,形成一个下敞口结构。关于该篷面3的弯折,详见实施例五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同理,上述地垫5由地钉固定四个角后向上弯折,形成一个上敞口结构,且地垫5弯折后的顶沿与篷面3弯折后的底沿可拆卸连接(如拉链、纽扣、魔术贴等)。其中,篷面3、地垫5为柔性材质,为便于对多功能篷最终形态的理解,图5、图6采用平直线条进行简单示意。
57.实施例五:
58.参考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仅在于:
59.本实施例的连接点位31由实施例四的四个增加至十六个,多出的十二个连接点位31可以在多功能篷应用时自由选择、组合以形成不同的形态、尺寸的多功能篷,当然也可以通过增减支撑柱数量乃至引入上述辅助安装部2来进一步拓展多功能篷的应用场合。
60.继续参考图7,为避免重复描述,实施例四中未涉及篷面3弯折折合的,因此本实施例进一步描述该相关结构。具体的,该篷面3设有四条第一拉链301以及八条第二拉链302,四条第一拉链301分别设于篷面3四周周沿中部,第一拉链301用于篷面3与地垫5之间连接,八条第二拉链302按照一公一母分四组,四组第二拉链302分别设于篷面3的四个角,第二拉链302用于篷面3四周向下折合后将篷面3的四个角沿篷面3对角线折合并用拉链固定,进而形成下敞口结构的四个角的边线。其中,图7中用虚线表示了篷面3弯折的折痕所在位置。
61.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