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20:17: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建筑的安全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是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质量,而建筑物质量与住户的安全和满意程度息息相关。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低、极限拉应变小,当其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干燥收缩、化学收缩、碳化收缩等原因引起体积收缩而产生的内应力超过其本身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必然开裂,其结构的抗渗性遭到破坏。因此,建筑工程的抗渗防水,是建筑物使用功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拌合前或拌合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混凝土外加剂品种较多,功能各异。使用各种不同品种的外加剂, 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如提高硬化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可补偿混凝土干缩 , 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改善混凝土的耐腐蚀性、提高耐久性等。由于外加剂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其中,防水剂是混凝土外加剂中的一种,混凝土防水剂可以减少孔隙和堵塞毛细通道,降低混凝土吸水性,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使其防水憎水作用增加,渗水和吸水量减少,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防水功能,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水塔、水池、屋面、地下室、隧道、桥梁等防水工程内部或外部密封防水。
4.目前建筑市场应用的防水剂虽然种类繁多,但主要分:粉剂和液体防水剂两 种。粉剂防水剂和膨胀剂等掺入混凝土中主要起到抗裂防水作用,若采用泵送施 工混凝土则必须复合其它的外加剂,如泵送剂、减水剂等才能满足施工技术要求。除此之外,需专人投料、粉尘大、劳动强度高、易因计量不准而引发工程质量事故等也是粉体防水剂在应用时常出现的问题。国内应用的液态防水剂,主要有脂肪酸类及无机铝盐类防水剂等,掺入量约为2-3%。它们掺入混凝土中主要起到防水抗渗作用、不具有泵送、膨胀等功效,应用较粉体防水剂方便。但目前的液态防水剂功能比较单一,如在混凝土泵送施工须复加泵送剂或减水剂等外加剂。
5.在混凝土防水剂方面,科研人员也一直在不断的进行研究,检索到相关的文献如:申请号为 201710396085.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防水剂,该混凝土防水剂,由伊利石粉、粉煤灰、明矾、熟石灰和过磷酸钙组成,采用该发明的防水剂,应用于混凝土中,在抗水性能方面,其相关参数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15%以上,尤其适用于建筑物顶楼防水,以及建筑物厨卫防水,以及隧道等经常受压力水作用的工程和构筑物,无需采用额外的防水处理。又如,申请号为201610381867.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抗裂防水剂及其制备
方法,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粉煤灰,30~40份;煤矸石,25~35份;高岭土,20~30份;硅酸钠,5~15份;硫酸钠,6~10份;硫酸铝,8~10份;硅酸钙,6~8份;三乙醇胺,4~6份;十二烯基丁二酸和钼酸钠共6~8份,十二烯基丁二酸和钼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5~7:1。该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抗裂防水剂能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变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渗等级。
6.虽然目前建筑市场上的防水剂产品种类繁多,但是成分复杂且功能较为单一,且现有防水剂使用时大都需要添加膨胀剂、纤维等,施工成本高。而随着混凝土行业的迅速发展,具有单一抗渗防水功能的防水剂和膨胀剂已经无法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和地下人防工程逐年增多。由于工程结构的大型化、复杂化及混凝土生产和施工技术日趋向机械化、现代化和商品化发展,对于掺入混凝土中的刚性防水材料提出了更多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防水剂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集防水、抗渗、抗裂、高效减水、缓凝、保塑、微膨胀、抗冻耐久和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混凝土液态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防水剂不仅能够改善混凝土的结构,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其密实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砂浆的防裂抗渗、耐久性、抗腐蚀性以及抗冲磨、抗冻融性能,而且还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减少泌水,有效减少混凝土塌落度的损失,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聚醚多元醇4%~5%;聚乙二醇3%~5%;丙烯酸7%~8%;酸 维c混合物4%~8%;氢氧化钠2%~3.6%;氯化铁1.2%~4%;引气剂0.4%~0.6%;糖3%~6%;氯化铝1.2%~4%;水余量。
9.上述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中,所述的酸 维c混合物是磷酸/草酸/醋酸和维生素c按照1:1的重量配比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10.上述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中,所述的引气剂包括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或脂肪醇硫酸钠中的一种。
11.上述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中,所述的糖为白糖、赤砂糖或糖蜜。
12.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百分含量的配比取各原料备用,按照聚醚多元醇 聚乙二醇:水为1:1的重量比例将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和水置于反应釜中,于30-50℃下混合搅拌2-3小时;按照1:1的重量比例将丙烯酸溶于水中,得到丙烯酸溶液,采用滴漏法向装有聚醚多元醇和聚乙烯醇的反应釜中进一步滴加丙烯酸溶液,搅拌混合1-2小时,然后进一步将酸 维c混合物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搅拌1.5-2小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解混合,得到半成品;(2)在半成品中依次加入氯化铁、引气剂、糖、氯化铝和余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成品。
13.本发明中将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与其他原料一起混合制备防水剂,能使混凝土具有高的减水率,有效地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提高水泥粒子的分散效果,并控制坍
落度损失,延长混凝土的施工时间,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后期强度。
14.本发明所用到的丙烯酸(c3h4o2)主要起到吸附水泥颗粒以及一定的减水作用,将丙烯酸用于混凝土中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减少泌水,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耐久性能,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土塌落度的损失,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而且和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混合后的丙烯酸进一步制成的防水剂,对防水效果起到的作用非凡,不是一般的防水剂能够相比的。
15.本发明中所用到的维生素c,维生素c中含有的大量的强极性官能团羧基和羟基,这些基团通过吸附、分散、润湿等表面活性作用,对水泥颗粒提供分散和流动性能,并通过减少水泥颗粒间摩擦阻力,降低水泥颗粒与水界面的自由能来增加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起到一定的保塑效果。维生素c结构中含有羟基,具有减水效果,它与丙烯酸复配使用,可以提高减水率,降低成本。
16.本发明所用到的氯化铁具有增强和早强作用,氯化铁可与水泥水化反应时析出的氢氧化钙产生化学反应,其生成物氢氧化铁等胶体充混凝土内部孔隙,阻塞及切断了混凝土毛细通道,改善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生成的氯化钙对水泥熟料矿物的激化作用,易溶性物转化为难溶性物以及降低析水性等作用而对混凝土起到增强密实作用,提高其抗渗性,能持续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早期有相当高的抗渗能力。将氯化铁用于混凝土制备中,能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抗腐蚀性和防水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等级,配制得到高密度、高抗渗的防水混凝土。
17.本发明所加入的引气剂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防水抗渗性及耐久性;更能有效防止商品混凝土中水泥的二次吸附,减小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引气剂能使混凝土拌合物泌水性减少,同时大量封闭的微气泡的存在堵塞或隔断了混凝土中毛细管渗水通道,改变混凝土的孔结构,使混凝土的抗渗性得到提高。
18.糖是有机物,有机表面活性剂能吸附于水泥矿物表面,使包围在水泥颗粒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止了水分子向未水化的水泥粒子内部进行扩散,延缓了水泥熟料颗粒,从而达到缓凝的目的。本发明中所用的原料-糖,对混凝土有缓凝和减水的作用。
19.本发明所用到的氯化铝掺入水泥砂浆中,在凝结硬化过程中能形成不透水的复盐,起到填充密实作用,从而提高砂浆的抗渗作用。水泥砂浆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留下许多毛细通道和孔隙,水的渗透就是通过这些毛细通道和孔隙进行的,氯化铝加入水泥砂浆后,可与水泥水化反应时析出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活性很高的氢氧化铝,然后进一步生成氯铝酸盐水化物,与加入的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以及丙烯酸一起,使胶体数量增加,填补水泥砂浆在硬化过程中形成的毛细通道和孔隙,提高防水性,并产生一定的膨胀,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减少开裂,使混凝土密实早强、耐压抗渗、抗冻防水,从而提高了提高水泥石的密实性和混凝土的抗渗性,达到防水抗渗的目的。
20.本发明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的防水机理如下: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性材料,从微观结构上看属于多孔体,这些空隙是造成混凝土渗、漏水的主要原因。将本发明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掺入混凝土后, 防水剂剂中的部分成分与水泥中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多种胶体及晶体物质,堵塞混凝土内的毛细通道和空隙,降低混凝土的空隙率,提高其密实性,同时生成具有一定膨胀性的结晶体,不但具有填充、堵寒毛细空隙的作用,并产生一定的膨胀性,减少或消除混凝土体积收缩。
21.本发明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掺入混凝土后,能增强水泥粒子表面的活性,使混凝土的匀质性较好,并形成密集的结晶体网络结构防水体,使大体积混凝土收缩整体化,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由于使用本发明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产品使水泥粒子表面活性增强,减少混凝土的吸水量并大幅度的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能够使用水量减少20%以上,并延缓混凝土的初凝、终凝时间,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22.本发明产品的技术性能为: a.掺混凝土胶凝料重量的2.2~2.5%;b.凝结时间:初凝≥3h,终凝≤10h; c.抗压强度:不低于基准混凝士;d.减水率:≥20%; e.限制膨胀率:水中7d≥0.020%,空气中21d≥-0.010%。
23.使用方法为:掺量为胶凝料的2.2-2.5%(后浇带建议掺量3.0%),减水率可达20-30%,对于特殊水泥、砂石等材料可以适当超出掺量范围。为满足工程要求并优化掺量,应使用工地材料进行适配。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于现有防水剂产品,本发明产品是采用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丙烯酸、维c、氯化铁、糖以及氯化铝等原料进行复配制备得到的一种集防水、抗渗、抗裂、高效减水、缓凝、保塑、微膨胀、抗冻耐久和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该防水剂与混凝土材料结合力强,能有效阻止水泥混凝土的离析现象,在混凝土中加入本发明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不仅能够改善混凝土的结构,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其密实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砂浆的防裂抗渗、抗冲磨和抗冻融性能,增强混凝土的防水性、耐久性以及抗腐蚀性能,而且还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减少泌水,有效减少混凝土塌落度的损失,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25.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是一种无毒、无腐蚀性、无污染、无味的绿色环保液态防水剂,可满足大流态防水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技术要求,该产品的指标均符合jc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的技术要求。采用该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进行结构自防水,可完全取消传统的建筑结构外防水。与传统防水材料相比,该产品施工方便、防水工程造价低、不受气候影响、可缩短工期。
26.本发明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用于建筑结构自防水效果好,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抗渗等级,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工程、楼面、机场跑道、混凝土路面的公路、桥梁、隧道、地下室、码头、水电厂大坝等建筑结构自防水,也能够适用于海洋工程建筑结构的防水。
附图说明
27.图1为基础型c30混凝土试块组的混凝土试块在渗透压为0.7mpa和1.1mpa时的试块内部渗水情况;图2为掺有本发明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的c30混凝土试块在渗透压达1.20mpa,抗渗试验结束后的混凝土试块内部渗水情况。
28.图3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3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防水剂产品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实施例1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聚醚多元醇4%;聚乙二醇5%;丙烯酸7%;酸 维c混合物4%;氢氧化钠2.5%;氯化铁1.2%;引气剂-烷基磺酸钠0.4%;白糖4%;氯化铝4%;水67.9%;所述的酸 维c混合物是磷酸和维生素c按照1:1的重量配比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百分含量的配比取各原料备用;按照聚醚多元醇 聚乙二醇:水为1:1的重量比例将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和水置于反应釜中,于30℃下混合搅拌3小时;按照1:1的重量比例将丙烯酸溶于水中,得到丙烯酸溶液,采用滴漏法向装有聚醚多元醇和聚乙烯醇的反应釜中进一步滴加丙烯酸溶液,搅拌混合1小时,然后进一步将酸 维c混合物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2小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解混合,得到半成品;(2)在半成品中依次加入氯化铁、引气剂、白糖、氯化铝和余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成品。
30.实施例2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聚醚多元醇4.5%;聚乙二醇4%;丙烯酸7.5%;酸 维c混合物5%;氢氧化钠3%;氯化铁2.5%;引气剂-烷基苯磺酸钠0.5%;糖蜜4%;氯化铝3%;水66%;所述的酸 维c混合物是草酸和维生素c按照1:1的重量配比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31.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百分含量的配比取各原料备用,按照聚醚多元醇 聚乙二醇:水为1:1的重量比例将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和水置于反应釜中,于40℃下混合搅拌2.5小时;按照1:1的重量比例将丙烯酸溶于水中,得到丙烯酸溶液,采用滴漏法向装有聚醚多元醇和聚乙烯醇的反应釜中进一步滴加丙烯酸溶液,搅拌混合1.5小时,然后进一步将酸 维c混合物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1.8小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解混合,得到半成品;(2)在半成品中依次加入氯化铁、引气剂、糖蜜、氯化铝和余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成品。
32.实施例3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聚醚多元醇4%;聚乙二醇4%;丙烯酸8%;酸 维c混合物8%;氢氧化钠3.6%;氯化铁4%;引气剂-脂肪醇硫酸钠0.6%;赤砂糖6%;氯化铝4%;水57.8%;所述的酸 维c混合物是醋酸和维生素c按照1:1的重量配比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33.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百分含量的配比取各原料备用,按照聚醚多元醇 聚乙二醇:水为1:1的重量比例将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和水置于反应釜中,于50℃下混合搅拌2.5小时;按照1:1的重量比例将丙烯酸溶于水中,得到丙烯酸溶液,采用滴漏法向装有聚醚多元醇和聚乙烯醇的反应釜中进一步滴加丙烯酸溶液,搅拌混合2小时,然后进一步将酸 维c混合物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1.5小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解混合,得到半成品;(2)在半成品中依次加入氯化铁、引气剂、赤砂糖、氯化铝和余量的水混合搅拌均
匀,得到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成品。
34.实施例4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聚醚多元醇5%;聚乙二醇5%;丙烯酸8%;酸 维c混合物8%;氢氧化钠3.6%;氯化铁4%;引气剂-脂肪醇硫酸钠0.6%;糖蜜6%; 氯化铝4%;水55.8%;所述的酸 维c混合物是磷酸和维生素c按照1:1的重量配比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35.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百分含量的配比取各原料备用,按照聚醚多元醇 聚乙二醇:水为1:1的重量比例将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和水置于反应釜中,于45℃下混合搅拌2小时;按照1:1的重量比例将丙烯酸溶于水中,得到丙烯酸溶液,采用滴漏法向装有聚醚多元醇和聚乙烯醇的反应釜中进一步滴加丙烯酸溶液,搅拌混合1.6小时,然后进一步将酸 维c混合物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1.8小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解混合,得到半成品;(2)在半成品中依次加入氯化铁、引气剂、糖蜜、氯化铝和余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成品。
36.实施例5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聚醚多元醇4.5%;聚乙二醇4.5%;丙烯酸7.6%;酸 维c混合物7%;氢氧化钠3.2%;氯化铁3.5%;引气剂-烷基磺酸钠0.6%;白糖5.5%; 氯化铝3%; 水60.6%;所述的酸 维c混合物是草酸和维生素c按照1:1的重量配比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37.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百分含量的配比取各原料备用,按照聚醚多元醇 聚乙二醇:水为1:1的重量比例将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和水置于反应釜中,于50℃下混合搅拌2小时;按照1:1的重量比例将丙烯酸溶于水中,得到丙烯酸溶液,采用滴漏法向装有聚醚多元醇和聚乙烯醇的反应釜中进一步滴加丙烯酸溶液,搅拌混合1.5小时,然后进一步将酸 维c混合物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2小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解混合,得到半成品;(2)在半成品中依次加入氯化铁、引气剂、白糖、氯化铝和余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成品。
38.实施例6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聚醚多元醇5%;聚乙二醇5%;丙烯酸7%;酸 维c混合物6.5%;氢氧化钠3%;氯化铁2.6%;引气剂-脂肪醇硫酸钠0.5%;赤砂糖4.5%; 氯化铝3.2%;水 62.7%;所述的酸 维c混合物是 醋酸和维生素c按照1:1的重量配比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39.所述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百分含量的配比取各原料备用,按照聚醚多元醇 聚乙二醇:水为1:1的重量比例将聚醚多元醇、聚乙二醇和水置于反应釜中,于30-50℃下混合搅拌2.5小时;按照1:1的重量比例将丙烯酸溶于水中,得到丙烯酸溶液,采用滴漏法向装有聚醚多元醇和聚乙烯醇的反应釜中进一步滴加丙烯酸溶液,搅拌混合1.5小时,然后进一步将酸 维c混合物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1.5小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解混合,得到半成品;(2)在半成品中依次加入氯化铁、引气剂、赤砂糖、氯化铝和余量的水混合搅拌均
匀,得到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成品。
40.实施例7一、将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进行质量检测,得出的检测报告如下表1所示。样品状态:液体、无异常;检验依据:jc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41.检验结论:该批产品按jc474-2008《砂浆、混凝土防水剂》标准中混凝土防水剂合格品的性能指标要求判定合格。
42.二、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效果研究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产品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效果实验(1)实验材料:按照表2中所列各物质及重量配比,准备好实验用的水泥(田阳)、矿粉、磨细石粉、机制砂等各原材料。
43.(2)试块制备:根据表2所列的原料配合比例,分别配制基础型c30混凝土试块和掺有本发明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的c30混凝土试块。将各原料按照配合比例,倒入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混凝土均匀,震动成型,制作混凝土抗渗标准试块,放入试块模具养护等待凝固,分别制作6-12块试块,试块成型后24小时拆模,送入标准养护室养护28天。
44.注:基础型c30混凝土试块中不含本发明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其所用的外加剂为市售的聚羧酸减水剂,所用的增效剂为市售的增效剂(如三乙醇胺类的增效剂);掺有本发明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的c30混凝土试块所用的外加剂即为本发明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
45.(3)实验步骤:分别将制好的2组不同类型的混凝土试块,放入抗渗仪,按抗渗仪的操作流程来操作,根据gbj82-1985第5章进行抗渗实验。当渗透压达到1.20mpa时,恒压8h卸下试件。破型后,在底边均匀取10点,用钢直尺测量渗水高度,取平均值,精确至mm。7天和28天各做一组,一组3块取平均值。
46.(4)其他条件:实验室温度20
±
5℃,湿度没要求 ;混凝土试块养护温度20
±
2℃,湿度95%以上。强度对比,在同一批原材料,同一环境,同一批人,同样的养护条件下进行对比。
47.(5)实验结果:逐个测量混凝土试块的渗水情况。取每组试块的渗水高度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精确至mm。本实验中基础型c30混凝土试块和掺有本发明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的c30混凝土试块的渗水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
48.图1为基础型c30混凝土试块组的混凝土试块在渗透压为0.7mpa和1.1mpa时的试块内部渗水情况。从图1可见,基础型c30混凝土试块组的试块在渗透压为0.7mpa时即出现渗水现象,在渗透压为1.1mpa时,从破型后的试块可见,试块内部已完全渗水(渗水高度见箭头指示部分)。图2为掺有本发明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的c30混凝土试块在渗透压达到1.20mpa,抗渗试验结束后的混凝土试块内部渗水情况。从图2可见,掺有本发明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c30的混凝土抗渗性能良好,抗渗完成1.2mpa,试验结束,3个抗渗试块无一渗水,破开3个试块渗水高度均未达到试块高度的一半(渗水高度见箭头指示部分)。经过实验对比可见,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产品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掺有本发明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的混凝土抗渗效果显著。
49.掺有本发明多功能混凝土防水剂的混凝土特征:1.黏聚性,保水性明显优于基础型,且阻力小,适合用于超高层,或长管路,复杂管路的使用。
50.2.用于建筑结构自防水效果好,适用于地下室、隧道、桥梁。
51.3.抗渗性能良好,c30抗渗完成1.2mpa试验结束,3个抗渗试块无一渗水,破开3个试块渗水高度均未达到试块高度的一半。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