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9:17: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


背景技术:

2.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是指在漏气后仍然可以长时间或者暂时稳定行驶的轮胎,当发生漏气或爆胎时,该轮胎能够防止车辆失控和侧翻,且配备该轮胎的车辆无需配备备胎,减轻整车重量,减少制造成本。但现有的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整体的支撑性能依然不够理想,尤其是低气压或者0气压的情况下无法保证车辆的长时间正常运行;并且使用过程中胎侧容易发生胎侧鼓包或胎侧断现象,严重影响轮胎的整体寿命和行驶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解决现有技术中,低气压或0气压的情况下,轮胎支撑性能不理想的技术问题,从而增加轮胎安全行驶时间兼顾提升乘坐舒适性。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包括气密层和帘布层,所述气密层外侧与帘布层内侧位于胎面处贴合,所述气密层外侧位于胎侧及胎肩处铺设有支撑胶,所述帘布层内侧位于胎侧及胎肩处与支撑胶外表面贴合,支撑胶沿径向的截面呈月牙形。
5.可选的,所述支撑胶的截面为类梯形的四边形,支撑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边一、边二、边三及边四,所述边二与边三的夹角为8-15
°
,所述边二靠近胎面设置,所述边四和边三的夹角为锐角,所述边一两端到边三的距离之差为0-5mm,所述边二端部到边三的距离小于等于边四到边三的距离。
6.可选的,所述帘布层外侧位于胎侧处铺设有补强层。
7.可选的,所述补强层外侧铺设有三角胶。
8.可选的,所述三角胶的截面包括首位依次连接的外边、内边及底边,所述内边包括与外边连接的上内边和与底边连接的底内边,所述外边为外突曲边,所述上内边和底内边均为内凹曲边,所述外边的半径为200-350mm,所述上内边的半径为50-100mm,所述底内边的半径为500-900mm,所述外边与上内边的交点到底边的距离为15-30mm,所述底内边与上内边的交点到底边的距离为5-15mm,所述三角胶设有腰线,腰线与底边平行,腰线经过底内边与上内边的交点,腰线与底边的长度比为(0.65-0.8):1。
9.可选的,所述三角胶远离胎面的一侧穿设有若干钢丝圈。
10.可选的,所述帘布层包括第一帘布层和第二帘布层,所述第一帘布层内侧位于胎面处与气密层外侧贴合,第一帘布层内侧位于胎侧及胎肩处与支撑胶外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帘布层内侧与第一帘布层外侧贴合,所述补强层与第二帘布层外侧位于胎侧处贴合,第二帘布层远离胎面的一侧卷覆所述三角胶,第二连线层的端侧卷覆至胎侧处,所述第一帘布层端侧卷覆至胎肩处,所述气密层远离胎面的一侧贴合所述第一帘布层,第一帘布层外侧位于胎侧处铺设有子口胶,子口胶远离胎面的一侧卷覆所述气密层,所述第一帘布层外
侧位于胎肩处铺设有侧胶,侧胶远离胎面的一侧子口胶粘接,侧胶与子口胶粘接处的外侧设有第一凸环。
11.可选的,所述帘布层外侧位于胎面处铺设有带束层,带束层外侧铺设有冠带层,冠带层外侧铺设有基部胶,基部胶外侧铺设有胎面胶,胎面胶内侧位于胎肩处与侧胶外侧粘接,所述胎面胶外侧位于胎肩处铺设有翼胶,翼胶外侧设有第二凸环。
12.可选的,所述侧胶外侧呈环状均匀开有若干散热槽。
13.可选的,所述束带层的带线与胎面行进线的夹角为24-34
°

14.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包括气密层和帘布层,所述气密层外侧与帘布层内侧位于胎面处贴合,所述气密层外侧位于胎侧及胎肩处铺设有支撑胶,所述帘布层内侧位于胎侧及胎肩处与支撑胶外表面贴合,支撑胶沿径向的截面呈月牙形。其通过在气密层与帘布层之间位于胎侧和胎肩处设置支撑胶,对轮胎进行有效支撑,有效提升其漏气或爆胎导致的低气压或0气压状态时的支撑性能,进一步通过设置其径向截面呈月牙形,优化其力学性能,有效对轮胎的胎肩和胎侧进行强化,增加轮胎的整体挠度和载荷。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的径向剖面示意图的放大图;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的侧胶外表面的局部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的支撑胶处于自然状态时的截面示意图;
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的三角胶处于自然状态时的截面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0-气密层;11-帘布层;111-第一帘布层;112-第二帘布层;12-三角胶;121-外边;122-内边;1221-上内边;1222-底内边;123-底边;124-腰线;13-侧胶;131-第一凸环;132-散热槽;14-钢丝圈;15-带束层;16-冠带层;17-基部胶;18-胎面胶;181-第二凸环;19-子口胶;20-支撑胶;21-边一;22-边二;23-边三;24-边四;30-补强层;40-第一受力区;41-第二受力区。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包括气密层10和帘布层11,所述气密层10外侧与帘布层11内侧位于胎面处贴合,所述气密层10外侧位于胎侧及胎肩处铺设有支撑胶20,所述帘布层11内侧位于胎侧及胎肩处与支撑胶20外表面贴合,支撑胶20沿径向的截面呈月牙形。
27.通过在气密层与帘布层之间位于胎侧和胎肩处设置支撑胶,对轮胎进行有效支撑,提升其漏气或爆胎导致的低气压或0气压状态时的支撑性能,防止轮胎过度变形,使汽车能够正常行驶,进一步通过设置其径向截面呈月牙形,优化其力学性能,有效对轮胎的胎肩和胎侧进行强化,增加轮胎的整体挠度和载荷。
28.需要说明的是,该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具备两处主要受力区,分别为第一受力区40和第二受力区41。
29.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对支撑胶20的具体形状做出解释,所述支撑胶20的截面为类梯形的四边形,支撑胶20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边一21、边二22、边三23及边四24,所述边二22与边三23的夹角为8-15
°
,所述边二22靠近胎面设置,所述边四24和边三23的夹角为锐角,所述边一21两端到边三23的距离之差为0-5mm,所述边二22端部到边三23的距离小于等于边四24到边三23的距离。
30.通过控制边二22与边三23的夹角为8-15
°
,能够保证帘布层11贴合前基本保持水平,且使贴合处过渡均匀,有效避免应力集中,提成0气压状态下的耐久性能。通过控制边一21两端到边三23的距离之差为0-5mm,使边二22到边四24过渡均匀,避免应力集中,提成0气压状态下的耐久性能。通过控制支撑胶的形状及尺寸,将轮胎的缓冲区进行上移,使轮胎的缓冲区靠近胎面移动,使位于胎侧与胎肩的交界处的第一受力区40的应力向两边分散,减轻应力集中,保证轮胎行驶时胎侧具有足够强度并增加轮胎行驶时的舒适感。
31.为了进一步提升轮胎的支撑性能,所述帘布层11外侧位于胎侧处铺设有补强层30。通过设置补强层30,对支撑胶进行辅助支撑,同时强化第二受力区41的支撑性能,缓冲第二受力区41的应力集中现象。
32.需要说明的是,补强层30采用纤维帘布或钢丝帘布制备,帘布裁断角度为15-55
°
,控制该角度范围能够增加轮辋装配线附近部位的强度,减缓0气压状态下运行时的产热,是轮胎能够运行更远的距离,增加使用安全性。
33.为了进一步强化轮胎远离胎面的一侧的结构强度,所述补强层30外侧铺设有三角胶12。通过设置三角胶12,对轮胎整体形状进行有效支撑,同时从外侧对补强层30进行支撑,提升胎侧的挠度。
34.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对三角胶12的具体形状做出解释,所述三角胶12的截面包括首位依次连接的外边121、内边122及底边123,所述内边122包括与外边121连接的上内边1221和与底边123连接的底内边1222,所述外边121为外突曲边,所述上内边1221和底内边1222均为内凹曲边,所述外边121的半径为200-350mm,所述上内边1221的半径为50-100mm,所述底内边1222的半径为500-900mm,所述外边121与上内边1221的交点到底边123的距离为15-30mm,所述底内边1222与上内边1221的交点到底边123的距离为5-15mm,所述三角胶12设有腰线124,腰线124与底边123平行,腰线124经过底内边1222与上内边1221的交点,腰线124与底边123的长度比为0.65-0.8:1。
35.通过控制外边121与上内边1221的交点到底边123的距离为15-30mm,有效降低三角胶的高度,使轮胎0气压行驶时的应力点下移,提升舒适性,并且增加胎侧曲挠空间。通过控制底内边1222与上内边1221的交点到底边123的距离为5-15mm,并且控制腰线124与底边123的长度比为0.65-0.8:1,有效增加三角胶12下部厚度,从而增加胎圈部位的强度。通过设置外边121的半径为200-350mm、上内边1221的半径为50-100mm、底内边1222的半径为500-900mm,即可保证三角胶12下部的强度,又可保证三角胶12上部与成型鼓曲线吻合,减少胶料流动,分散应力,提升0气压耐久性能。通过控制上述尺寸,使三角胶12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散热性能,降低曲挠量,减少曲挠生热。
36.为了进一步稳定轮胎的整体形状,所述三角胶远离胎面的一侧穿设有若干钢丝圈14。通过设置钢丝圈14,对轮胎的整体形状进行稳固,并对三角胶12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补强层30的位置进行固定,进一步提升第二受力区41的结构性能。
37.优选地,钢丝圈采用多层的六边形设计,相比普通轮胎增加4-8根钢丝。通过控制上述钢丝圈层数和根数,增加胎圈对整个胎体的支撑,提升轮胎和轮辋的适配性,防止低气压及0气压的运行状态下轮胎轮辋分离。
38.为了进一步提升轮胎的挠度,所述帘布层11包括第一帘布层111和第二帘布层112,所述第一帘布层111内侧位于胎面处与气密层10外侧贴合,第一帘布层111内侧位于胎侧及胎肩处与支撑胶20外表面贴合,所述第二帘布层112内侧与第一帘布层111外侧贴合,所述补强层30与第二帘布层112外侧位于胎侧处贴合,第二帘布层112远离胎面的一侧卷覆所述三角胶12,第二连线层112的端侧卷覆至胎侧处,所述第一帘布层111端侧卷覆至胎肩处,所述气密层10远离胎面的一侧贴合所述第一帘布层111,第一帘布层111外侧位于胎侧处铺设有子口胶19,子口胶19远离胎面的一侧卷覆所述气密层10,所述第一帘布层111外侧位于胎肩处铺设有侧胶13,侧胶13远离胎面的一侧子口胶19粘接,侧胶13与子口胶19粘接处的外侧设有第一凸环131。通过设置帘布层11卷覆三角胶12,对三角胶12进行双面卷覆固定,通过设置侧胶13与子口胶19粘接,从而使轮胎胎侧形成包括支撑胶20和补强层30在内的多层卷覆内层加外层的多层结构,通过硫化使该结构成为一体后,能够有效提升轮胎胎侧的支撑性能和挠度。通过设置第一凸环131,一方面能够对轮辋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第二受力区41的挠度,辅助支撑胶20和补强层30进行胎侧的支撑。
39.优选地,第一凸环131位于补强层30中线处。通过控制该设置位置,进一步优化第一凸环131与补强层30的相对位置,对第二受力区41的力学性能进行进一步提升。
40.为了对胎面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所述帘布层11外侧位于胎面处铺设有带束层15,带束层15外侧铺设有冠带层16,冠带层16外侧铺设有基部胶17,基部胶17外侧铺设有胎面胶18,胎面胶18内侧位于胎肩处与侧胶13外侧粘接,所述胎面胶18外侧位于胎肩处铺设有翼胶,翼胶外侧设有第二凸环181。通过设置包括带束层15、冠带层16、基部胶17以及胎面胶18形成多层结构的胎面,并使胎面胶18与侧胶13粘接,将带束层15、冠带层16和基部胶17包覆于其内,有效提升胎面刚性,提升0气压状态下运行的耐久度和安全性。当轮胎缺气时,胎面向内挤压,从而挤压支撑胶20位于第一受力区40处发生弯曲,此时第二凸环181能够有效补强支撑胶20位于第一受力区40的部分的刚性和挠度,以提升轮胎的支撑性能。
41.为了提升轮胎的使用寿命,所述侧胶13外侧呈环状均匀开有若干散热槽132。通过开设散热槽132,增加行驶中散热面积与散热速度,减少热量的累计,同时可减少材料的使
用,聚热低,可降低轮胎重量,从而提高轮胎使用寿命。
42.优选地,散热槽132深度为1-3mm。
43.为了优化轮胎的受力情况,所述束带层15的带线与胎面行进线的夹角为24-34
°
。通过控制上述角度,是轮胎的受力点进一步合理分配,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上述角度范围能够优化胎面的硬度,改变胎面印痕形状,在行驶中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提升舒适性。
4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撑式缺气保用轮胎,其通过在气密层与帘布层之间位于胎侧和胎肩处设置支撑胶,并使三者硫化贴合,对轮胎进行有效支撑,提升其漏气或爆胎导致的低气压或0气压状态时的支撑性能,防止轮胎过度变形,使汽车能够正常行驶,进一步通过设置其径向截面呈月牙形,优化其力学性能,有效对轮胎的胎肩和胎侧进行强化,增加轮胎的整体挠度和载荷。通过控制支撑胶的形状及尺寸,将轮胎的缓冲区进行上移,使轮胎的缓冲区靠近胎面移动,使第一受力区40位于胎面与胎肩的交界处,保证轮胎行驶时胎侧具有足够强度并增加轮胎行驶时的舒适感。通过设置补强层30,对支撑胶进行辅助支撑,同时强化第二受力区41的支撑性能,缓冲第二受力区41的应力集中现象。通过设置三角胶12,对轮胎整体形状进行有效支撑,同时从外侧对补强层30进行支撑,提升胎侧的挠度。通过设置钢丝圈14,对轮胎的整体形状进行稳固,并对三角胶12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补强层30的位置进行固定,进一步提升第二受力区41的结构性能。通过控制上述钢丝圈层数和根数,增加胎圈对整个胎体的支撑,提升轮胎和轮辋的适配性,防止低气压及0气压的运行状态下轮胎轮辋分离。通过设置帘布层11卷覆三角胶12,对三角胶12进行双面卷覆固定,通过设置侧胶13与子口胶19粘接,使轮胎胎侧形成包括支撑胶20和补强层30在内的多层卷覆内层加外层的多层结构,通过硫化使该结构成为一体后,能够有效提升轮胎胎侧的支撑性能和挠度。
45.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