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植物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2022-02-22 18:40: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植物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大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目的就是要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在环境治理和环境污染控制中,植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杀虫剂、化肥、农药的使用范围扩大化影响下,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是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因此农业的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统一,实现绿色农业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题,植物保护剂是以这一主题为理念而研制的生态型产品。
3.植物保护剂的使用对于害虫的防治有着积极的作用,其目的就是在提高品质、产量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农业化学品的潜力和作用,进行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达到减少农药用量和农药残量、降低成本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植物保护剂对于植物的作用效果不一,例如有些植物保护剂的成分会抑制植物生长,有些无法与农业化学品一起应用的问题。
4.另外,现有技术的植物保护剂着重于关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功效,化学植物保护剂利用的主要是化学药剂,其灭杀虫害的能力普遍性较强,但是对环境友好性较差,其在虫害防治的同时,其成分进入生态环境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稳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得了一种环境友好、抑制植物病虫害、促进植物生长的植物保护剂,且植物保护剂能够与农业化学品一起施用。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植物保护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羧甲基壳聚糖,60-70%;聚乙二醇,5-10%;灭虫杀菌物料,10-20%;保湿物料,3-8%;乳化剂,2-4%;沥青,0%或3-6%;表面活性剂,0%或1-3%。
8.优选的,所述灭虫杀菌物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烟叶废料,15-20份;艾叶,5-10份;陈皮5-10份;苦参,35-50份;苦楝皮,25-40份;鱼藤,10-15份;肉桂酸,10-20份;苯乳酸,10-20份。
9.优选的,所述灭虫杀菌物料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将烟叶废料、艾叶、陈皮、苦参、苦楝皮和鱼藤加入至水中并水提2-3h后,过滤得滤液并冷却至室温,加入肉桂酸和苯乳酸并混合均匀,得到灭虫杀菌物料。
10.优选的,所述聚乙二醇的黏度为40-80mpa
·
s。
11.优选的,所述保湿物料选自凡士林或松节油或二者的混合。
12.优选的,所述乳化剂选自op-10乳化剂、司盘80、吐温85中的一种。
13.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一种。
14.本发明还保护了植物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1)称量: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羧甲基壳聚糖,60-70%;聚乙二醇,5-10%;灭虫杀菌物料,10-20%;保湿物料,3-8%;乳化剂,2-4%,备用:
16.(2)将乳化剂加入至水中配置成溶液,然后加入羧甲基壳聚糖、聚乙二醇、保湿物料和步骤(1)的灭虫杀菌物料并混合均匀,得到植物保护剂。
17.优选的,还包括如下步骤:
18.(1)称量:沥青,0.05-0.1%;表面活性剂,1-3%,备用:
19.(2)将沥青加热至140-160℃后冷却至80-100℃,然后向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混合料并混合均匀,得到植物保护剂。
20.本发明还保护了植物保护剂在制备抗虫杀菌植物保护剂中的应用。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22.1、本发明的植物保护剂由羧甲基壳聚糖、聚乙二醇、灭虫杀菌物料、保湿物料和乳化剂制成;其中,羧甲基壳聚糖是由海洋动物的贝壳加工而成,因此是一种安全的、环境友好的原料,聚乙二醇为环境友好型、可食用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保湿物料为凡士林或松节油,均为环境友好型保湿剂,灭虫杀菌物料为中药提取物和苯乳酸,因此本技术使用的原料均为绿色原料,在施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23.羧甲基壳聚糖和聚乙二醇共混后,可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而凡士林或松节油均为粘稠性材料,其不仅具有保湿作用,而且便于将植物保护剂稳定附着在植物表面,继而提升灭虫杀菌物料对植物的作用效果,乳化剂实现灭虫杀菌物料和保湿物料混合在一起,继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液;同时聚乙二醇即具有亲水性又具有亲油性,进一步促进了灭虫杀菌物料和保湿物料的相容性。
24.2、本发明的灭虫杀菌物料由烟叶废料、艾叶、陈皮、苦参、苦楝皮、鱼藤、肉桂酸和苯乳酸制成,烟叶废料、艾叶、陈皮、苯乳酸共同作用用于杀菌,苦参、苦楝皮、鱼藤、肉桂酸共同作用用于杀虫;且本技术使用的原料为中药提取物和苯乳酸,苯乳酸存在于天然蜂蜜中,本技术采用了无毒的生物植物保护剂,在施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
25.3、本发明的植物保护剂可以单独用做杀菌剂进行杀虫灭菌操作,也可以与肥料混合使用,由于本技术的植物保护剂不仅水溶性好,而且与有机溶剂也互溶,因此在使用植物保护剂后,再将肥料喷施于叶面表面,有效提升了肥料的叶面附着的能力,继而促进肥料在植物表面的作用效果,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肥料喷施的用量。
26.4、本发明的植物保护剂含有少量的沥青和表面活性剂,沥青为有机胶凝材料,少量沥青的掺杂有效提升了覆膜的稳定性,继而有效降低了因雨水冲刷导致的植物保护剂作用效果差的技术缺陷,且由于原料中含有聚乙二醇、保湿物料和乳化剂,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形成了水包油的状态,有效克服了沥青水溶性差的技术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
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28.实施例1
29.一种植物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1)称量: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羧甲基壳聚糖,70%;聚乙二醇,5%;灭虫杀菌物料,15%;凡士林,8%;op-10乳化剂,2%,备用:
31.(2)灭虫杀菌物料的制备:
32.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烟叶废料,15份;艾叶,10份;陈皮10份;苦参,35份;苦楝皮,40份;鱼藤,10份;肉桂酸,20份;苯乳酸,20份;
33.将烟叶废料、艾叶、陈皮、苦参、苦楝皮和鱼藤加入至水中并水提2h后,过滤得滤液并冷却至室温,加入肉桂酸和苯乳酸并混合均匀,得到灭虫杀菌物料;
34.(3)将op-10乳化剂加入至水中配置成溶液,然后加入羧甲基壳聚糖、聚乙二醇、凡士林和步骤(2)的灭虫杀菌物料并混合均匀,水的量以恰好溶解为准,得到植物保护剂。
35.实施例2
36.一种植物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7.(1)称量: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羧甲基壳聚糖,63%;聚乙二醇,6%;灭虫杀菌物料,20%;松节油,8%;司盘80,3%,备用:
38.(2)灭虫杀菌物料的制备:
39.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烟叶废料,17份;艾叶,6份;陈皮9份;苦参,42份;苦楝皮,30份;鱼藤,12份;肉桂酸,15份;苯乳酸,15份;
40.将烟叶废料、艾叶、陈皮、苦参、苦楝皮和鱼藤加入至水中并水提2.5h后,过滤得滤液并冷却至室温,加入肉桂酸和苯乳酸并混合均匀,得到灭虫杀菌物料;
41.(3)将司盘80加入至水中配置成溶液,然后加入羧甲基壳聚糖、聚乙二醇、松节油和步骤(2)的灭虫杀菌物料并混合均匀,水的量以恰好溶解为准,得到植物保护剂。
42.实施例3
43.一种植物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4.(1)称量: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羧甲基壳聚糖,60%;聚乙二醇,10%;灭虫杀菌物料,20%;凡士林,6%;吐温85,4%,备用:
45.(2)灭虫杀菌物料的制备:
46.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烟叶废料,20份;艾叶,5份;陈皮5份;苦参,50份;苦楝皮,25份;鱼藤,15份;肉桂酸,10份;苯乳酸,10份;
47.将烟叶废料、艾叶、陈皮、苦参、苦楝皮和鱼藤加入至水中并水提3h后,过滤得滤液并冷却至室温,加入肉桂酸和苯乳酸并混合均匀,得到灭虫杀菌物料;
48.(3)将吐温85加入至水中配置成溶液,然后加入羧甲基壳聚糖、聚乙二醇、凡士林和步骤(2)的灭虫杀菌物料并混合均匀,水的量以恰好溶解为准,得到植物保护剂。
49.实施例4
50.一种植物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1)称量: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羧甲基壳聚糖,60.9%;聚乙二醇,5%;
灭虫杀菌物料,20%;松节油,8%;司盘80,3%;沥青,0.2%;表面活性剂,0.1%,备用:
52.(2)灭虫杀菌物料的制备:
53.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烟叶废料,17份;艾叶,6份;陈皮9份;苦参,42份;苦楝皮,30份;鱼藤,12份;肉桂酸,15份;苯乳酸,15份;
54.将烟叶废料、艾叶、陈皮、苦参、苦楝皮和鱼藤加入至水中并水提2.5h后,过滤得滤液并冷却至室温,加入肉桂酸和苯乳酸并混合均匀,得到灭虫杀菌物料;
55.(3)将司盘80加入至水中配置成溶液,然后加入羧甲基壳聚糖、聚乙二醇、松节油和步骤(2)的灭虫杀菌物料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水的量以恰好溶解为准;将沥青加热至150℃后冷却至90℃,然后向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混合料并混合均匀,得到植物保护剂。
56.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4均制得了具有害虫防治能力且环境友好的植物保护剂,且实施例1-3的效果平行,下面以实施例2和实施例4的植物保护剂为例,与现有技术的杀虫剂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所示:
57.(1)杀虫作用效果
58.以粘虫为供试对象,以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为供试试剂,对植物保护剂的杀虫作用进行室内效果对比研究:
59.供试对象:室内以蔬菜叶片累代饲养,得到的粘虫3龄幼虫;
60.培养条件:将粘虫在室内处理后置于培养皿内,于温度22
±
3℃,湿度60~80%的养虫室内培育;
61.试验设计:分别采用质量份数为48%毒死蜱乳油、质量分数为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质量分数为5%的实施例2的植物保护剂、质量分数为5%的实施例4的植物保护剂,从蔬菜幼苗的三叶期开始涂药,涂完叶子的1天、3天、7天、10天、15天采摘叶子,放冰箱保存备用;
62.采用载毒叶碟法的方式,采集直径为1cm的叶片,每个叶片接入3龄幼虫1头,置于25℃的温度条件下保湿培养,24h后检查各处理死亡数,计算校正死亡率,死亡判断标准为:轻碰虫体后,完全不动者或足轻微弹动者为死虫;按照常规死亡率计算方法进行校正死亡率的计算,毒性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63.表1 不同材料对粘虫毒性测试结果对照表
[0064][0065]
注:a、b分别表示0.05水平相同药剂处理之间的差异;
[0066]
表1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植物保护剂在最初的一周内,其作用效果略低于有机杀虫剂的作用效果,原因在于:有机杀虫剂的作用速度较快,能够快速灭杀害虫,而随着时间的延长,于10-15天后,本技术的植物保护剂作用效果逐渐显现,原因在于:大量的中药成分逐渐于粘虫体内累积,并作用于粘虫,且保湿物料和沥青均具有粘附的作用,此时灭虫杀菌物料不易于随时间的延长而消散于空气中,实现了灭虫杀菌物料的缓释作用,所以药效逐渐显现,且作用效果逐渐优于现有技术的有机杀虫剂;因此本技术制得的是一种能够长期使用的、杀虫效果优异的、可替代有机杀虫剂的植物保护剂。
[0067]
(2)本发明还对实施例2的样品进行了对粘虫毒力测试实验,试验方法同上,不同之处仅在于,将实施例2植物保护剂的质量分数由5%分别替换为1%、3%、7%、9%,结果如下所示:
[0068]
表2 不同浓度对粘虫毒性测试结果对照表
[0069][0070]
注:a、b分别表示0.05水平相同药剂处理之间的差异;
[0071]
可见,随植物保护剂浓度的增大,其灭虫效果呈直线上升,农户可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成本口考虑进行不同浓度的溶液配置;但是对比来看,稀释的浓度太小灭虫效果不佳,浓度太高造成成本浪费,稀释至质量分数达到5-10%于成本和作用效果考虑较为合适。
[0072]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4使用了沥青,所以需要对本发明实施例4施用后的安全性进行监测,具体监测方法为:对连续施用五年本发明实施例4制得的植物保护剂进行土壤苯并芘含量的测定,具体如表3所示:
[0073]
表3 土壤苯并芘含量的检测报告
[0074][0075]
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4制得的植物保护剂对土壤和环境安全,适宜于被长期使用。
[0076]
下面采用本发明的植物保护剂进行大田试验,并研究与肥料共同作用后的肥效,研究方法为:先于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常规的基肥施肥,然后于植物生长期间向叶面喷施追肥;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为按照常规施肥方法和常规量向大白菜叶片表面喷施的追肥;设置实验组,试验组于植物生长期间分别先向叶面播洒植物保护剂,植物保护剂分别选自实施例2和实施例4,然后喷施与对照组等量且相同的追肥,并使得追肥喷施于植物保护剂的上方,结果如表4所示:
[0077]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肥效对比研究
[0078][0079][0080]
结果表明,在施加植物保护剂后有效提升了大白菜的亩产量,原因在于,植物保护剂中的保湿物料和沥青均具有粘性,对追肥具有黏结作用,能够保持追肥于叶片表面长久稳定附着,以提升肥料的作用效果,继而提升作物的产量。
[0081]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