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6:38: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新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机。


背景技术:

2.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其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空气排出至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空气送入室内,使得室内空气能够保持洁净和健康。
3.但相关技术中,新风机控温性能较差,难以准确满足室内温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改善新风机的控温性能。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风机,其包括:
6.壳体,壳体上设有新风口、送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壳体内设有彼此分隔的新风腔、送风腔、回风腔和排风腔,新风腔和排风腔分别通过新风口和排风口与室外连通,送风腔和回风腔分别通过送风口和回风口与室内连通;
7.全热交换器,设置于壳体内,连通新风腔和送风腔,并连通回风腔和排风腔;
8.第一风机,设置于壳体内,并驱动新风流动;
9.第二风机,设置于壳体内,并驱动排风流动;
10.换热器,设置于送风腔内;和
11.内循环风门,设置于回风腔和送风腔之间,用于控制回风腔和送风腔是否连通,以控制进入回风腔的回风是否经由内循环风门流至送风腔中。
12.在一些实施例中,
13.壳体内设有第一驱动腔,第一风机设置于第一驱动腔内,第一驱动腔沿着回风由回风腔至送风腔的流动方向布置于内循环风门与送风腔之间,内循环风门通过控制回风腔与第一驱动腔之间是否连通,来控制回风腔与送风腔是否连通;和/或,
14.壳体内设有第二驱动腔,第二风机设置于第二驱动腔内,第二驱动腔与排风腔之间连通,并与回风腔之间设有旁通风门,旁通风门通过控制回风腔和第二驱动腔是否连通,来控制回风是否不经过全热交换器而直接从排风口排出。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在纵向上层叠布置,并在第一横向上至少部分地重叠,第一横向为新风口与送风口的并排布置方向,纵向为与第一横向和第二横向垂直的方向,第二横向为新风口和排风口的并排布置方向。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设有回风通道,回风通道通过回风腔与回风口连通,回风通道与第二风机在纵向上并排布置,并在第一横向上至少部分地重叠,回风通道与第一风机在第二横向上并排布置。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分别与新风腔和送风腔连通,第二流道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分别与回风腔和送风腔连通,在纵向上,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位于第一风机所在的一侧,第一出口
和第二出口位于第二风机所在的一侧。
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机沿着新风由新风腔至送风腔的流动方向布置于全热交换器与送风腔之间;和/或,第二风机沿着回风由回风腔至排风腔的流动方向布置于全热交换器与排风腔之间。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设有排风通道,全热交换器通过排风通道与第二风机连通,排风通道沿纵向位于全热交换器的一侧,纵向为与第一横向和第二横向垂直的方向,第一横向为新风口与送风口的并排布置方向,第二横向为新风口和排风口的并排布置方向。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沿着纵向并排布置,在纵向上,全热交换器位于第一风机所在的一侧,排风通道位于第二风机所在的一侧。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机和/或第二风机为卧式离心风机。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23.新风风门,设置于新风口处,以控制新风口的开闭;
24.排风风门,设置于排风口处,以控制排风口的开闭;
25.第一滤网,设置于新风口与全热交换器之间的流路上;
26.第二滤网,设置于回风口与全热交换器之间的流路上;
27.第三滤网,设置于第一风机与换热器之间的流路上。
28.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新风机可以实现内循环模式和混风模式,更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因此,可以有效改善新风机的控温性能。
29.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新风机去除第一端板时的立体示意图。
32.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新风机去除第一端板时的俯视示意图。
33.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新风机去除第二端板时的仰视示意图。
34.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新风机去除第二侧板时的立体示意图。
35.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新风机去除部分第一侧板时的立体示意图。
36.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新风机去除整个第一侧板时的立体示意图。
37.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内循环风门的立体示意图。
38.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新风和回风流经全热交换器时的流路示意图。
39.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新风的流路示意图。
40.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回风流向排风口时的第一部分流路示意图。
41.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回风流向排风口时的第二部分流路示意图。
42.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回风流向排风口时的立体示意图。
43.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新风机处于全热交换模式时的流路示意图。
44.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新风机处于旁通模式时的流路示意图。
45.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新风机处于内循环模式时的流路示意图。
46.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新风机处于混风模式时的流路示意图。
47.图1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结构简图。
48.附图标记说明:
49.10、新风机;
50.1、壳体;11、新风口;12、送风口;13、回风口;14、排风口;15、新风腔;16、送风腔;17、回风腔;18、排风腔;191、第一驱动腔;192、第二驱动腔;193、新风通道;194、排风通道;195、回风通道;1a、第一端板;1b、第二端板;1c、第一侧板;1d、第二侧板;1e、第三侧板;1f、第四侧板;
51.2、全热交换器;21、第一入口;22、第一出口;23、第二入口;24、第二出口;25、第一流道;26、第二流道;
52.31、第一风机;32、第二风机;
53.4、换热器;
54.51、新风风门;52、排风风门;53、内循环风门;54、旁通风门;55、框架;56、阀板;57、开口;
55.61、第一滤网;62、第二滤网;63、第三滤网;
56.71、第一检修门;72、第二检修门;
57.8、控制器;81、存储器;82、处理器;83、通信接口;84、总线;
58.h、纵向;l、第一横向;w、第二横向。
具体实施方式
59.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60.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61.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62.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公开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63.图1-图16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公开新风机的结构。
64.为了方便描述,首先利用图1中的坐标系对方位和位置关系进行定义。其中,坐标轴l表示第一横向l,也可称为第一方向l、第一水平方向l或左右方向l;坐标轴w表示第二横向w,其与第一横向l垂直,也可称为第二方向w、第二水平方向l或前后方向w;坐标轴h表示纵向h,其与第一横向l和第二横向w均垂直,也可称为第三方向h或上下方向h。
65.参见图1,新风机10包括壳体1、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32和全热交换器2。
66.其中,壳体1为全热交换器2、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等新风机10的其他结构部件提供安装基础。参见图1-5,壳体1上设有新风口11、送风口12、回风口13和排风口14,且壳体1内设有彼此分隔的新风腔15、送风腔16、回风腔17和排风腔18。其中,新风腔15和排风腔18分别通过新风口11和排风口14与室外连通,送风腔16和回风腔17分别通过送风口12和回风口13与室内连通,也就是说,新风腔15通过新风口11与室外连通,送风腔16通过送风口12与室内连通,回风腔17通过回风口13与室内连通,排风腔18通过排风口14与室外连通。
67.具体地,参见图1-5,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口11和送风口12沿着第一横向l并排布置,排风口14和回风口13也沿着第一横向l并排布置,此时,新风口11和排风口14布置于壳体1的沿第一横向l的第一端,送风口12和回风口13布置于壳体1的沿第一横向l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同时,新风腔15和送风腔16沿着第一横向l并排布置,回风腔17和排风腔18也沿着第一横向l并排布置。并且,新风腔15和排风腔18沿着第二横向w并排布置,送风腔16和回风腔17沿着第二横向w并排布置。可见,第一横向l为新风口11与送风口12之间、新风腔15与送风腔16之间、回风口13与排风口14之间以及回风腔17与排风腔18之间的并排布置方向;第二横向w为新风口11与排风口14之间、新风腔15与排风腔18之间、回风口13与送风口12之间以及回风腔17与送风腔16之间的并排布置方向。
68.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用作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1内部,用于驱动气流流动。其中,第一风机31用于驱动新风流动。新风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由新风口11流向送风口12。第二风机32用于驱动排风流动。室内空气在第二风机32的作用下由回风口13流向排风口14,实现向室外的排风。
69.全热交换器2设置于壳体1内,用于实现新风和排风之间的全热交换过程。全热交换器2连通新风腔15和送风腔16,使得进入新风腔15的新风能到达送风腔16,进而能经由送风口12进入室内。同时,全热交换器2连通回风腔17和排风腔18,使得进入回风腔17的回风能到达排风腔18,进而能由排风口14排出至室外。其中,参见图8-9以及图11,全热交换器2的用于供新风流经的流道称为第一流道25,用于供回风流经的流道称为第二流道26。第一流道25具有第一入口21和第一出口22,第一入口21与新风腔15连通,第一出口22与送风腔16连通,同时,第一入口21和第一出口22之间连通,如此,第一流道25将新风腔15和送风腔16连通。第二流道26具有第二入口23和第二出口24,第二入口23与回风腔17连通,第二出口24与排风腔18连通,同时,第二入口23和第二出口24连通,如此,第二流道26将回风腔17和排风腔18连通。并且,第一流道25和第二流道26彼此交叉。
70.基于上述设置,彼此之间存在温差和压差的新风和回风在流经全热交换器2时,可以呈现传热传质现象,实现全热交换过程。例如,夏季运行时,新风从排风获得冷量,温度降低,同时被排风干燥,含湿量降低。再例如,冬季运行时,新风从排风获得热量,温度升高。可见,基于全热交换器2的全热换热过程,新风可以从排风中回收能量。
71.可见,利用全热交换器2对新风和排风进行换热,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送风温度。然而,受限于新风与排风之间的温差和压差大小,全热交换器2只能在较小范围内调节送风温度,且难以实现较精细的温度控制过程。影响新风机10的整体控温性能。
72.针对上述情况,本公开对新风机10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改善新风机10的控温性能,使得新风机10能够更有效地调节送风温度。
73.参见图1-4,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新风机10不仅包括壳体1、全热交换器2、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同时还包括换热器4和内循环风门53。其中,换热器4设置于送风腔16内。内循环风门53设置于回风腔17和送风腔16之间,用于控制回风腔17和送风腔16是否连通,以控制进入回风腔17的回风是否经由内循环风门53流至送风腔16中。
74.通过在送风腔16中增设换热器4,使得流入送风腔16中的气体可以在流经换热器4时,与换热器4中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其中,换热器4中的换热介质可以为水等液体。换热器4可以与压缩机系统(图中未示出)连通。
75.通过在回风腔17和送风腔16之间增设内循环风门53,使得回风腔17与送风腔16之间可以连通或断开,从而可以控制由回风口13进入回风腔17的回风,是否流向送风腔16,与换热器4换热。
76.基于所设置的换热器4和内循环风门53,新风机10可以实现内循环模式和混风模式。
77.其中,内循环模式是指,室内回风经由回风口13进入新风机10后,不再流向排风口14,而是流入送风腔16,流经换热器4,之后经由送风口12回到室内,实现室内空气内循环的工作模式。相应的气体流路示例性地在图15中示出。参见图15,处于内循环模式时,不向室内通入新风,而仅对回风进行内循环,此时,若换热器4开启,则新风机10整体起到空调室内机的作用,通过利用换热器4对回风进行温度调节,可以实现对室内空气温度的有效调节。其中,不通入新风,可以通过在新风口11处设置用于控制新风口11开闭的新风风门51,来控制实现。这种换热器4开启的内循环模式,尤其适用于有室内温度调节需求,但室外空气存在污染等质量问题的情形,可以在不引入室外新风的同时,实现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调节,满足室内调温需求。
78.混风模式是指,在向室内送入新风的同时,将回风一起引入室内,使得新风和回风混合后,一起流至送风腔16中,与换热器4换热,之后经由送风口12流至室内的工作模式。相应的气体流路示例性地在图16中示出。参见图16,处于该混风模式时,既向室内通入新风,也将回风引入室内,新风和回风一起在换热器4处换热后,流向室内,这样,与仅向室内通入新风的情况相比,可以更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
79.因为,与仅新风流经换热器4的情况相比,引入回风后,流经换热器4的风量增大,流经换热器4后送入室内的空气流量增大,同时室内空气流动增强,因此,送入室内的空气可以更快速且充分地到达室内各个角落,更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温度,这一点在室内空间较大,新风量较小时,尤为明显。
80.并且,与仅新风流经换热器4的情况相比,引入回风后,由于回风温度与室内实际温度一致,与目标温度之差较小,新风与回风混合后,混合风的温度与目标温度之差与新风自身与目标温度之差相比变小,因此,在新风和回风一起流经换热器4时,换热器4可以快速地将气体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实现对送风温度的有效调控。例如,假设室外温度为35℃,室内目标温度为22℃,室内实际温度为27℃,仅通入新风的情况下,新风在流经换热器4前温度为32℃,那么,这种情况下,仅通入新风,就难以将室内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难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而基于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内循环风门53打开,将室内回风引向送风腔16,使室内回风和新风混合后,一起流经换热器4,32℃的新风与27
°
的回风混合后,混合风温度低于新风原本的温度32℃,例如大致为28℃,如此,混合风在流经
换热器4时,换热器4只需提供较小的换热量,即可快速地将气体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22℃,满足用户需求。
81.可见,混风模式,与仅新风流经换热器4的情况相比,可以方便地对全屋温度负荷进行处理,更快速地将送风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
82.另外,混风模式与内循环模式相比,也具有一定优势。例如,由于与内循环模式相比,混风模式时,送入室内的不仅是室内回风,还有室外新风,而新风更加新鲜纯净,因此,更有利于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使得室内空气含氧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83.混风模式可以在室内温度不达标的情况下启用,尤其可以在有室内温度调节需求,且室外空气质量较好,但仅依靠向室内送新风,难以使室内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情形。
84.可见,基于所设置的内循环风门53和换热器4,新风机10既能够实现内循环模式,也能够实现混风模式,工作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多样的实际需求,并且,无论内循环模式,还是混风模式,均可以利用换热器4与进入送风腔16内的气体(回风或回风与新风的混合风)的换热,来对送风温度进行调节,更高效且更精细地满足室内热负荷的处理需求,因此,可以有效提升新风机10的控温性能。
85.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有第一驱动腔191,第一风机31设置于第一驱动腔191内,第一驱动腔191沿着回风由回风腔17至送风腔16的流动方向布置于内循环风门53与送风腔16之间。内循环风门53通过控制回风腔17与第一驱动腔191之间是否连通,来控制回风腔17与送风腔16是否连通。
86.在上述设置方式中,内循环风门3位于回风腔17与用于容置第一风机31的第一驱动腔191之间,可以通过控制回风腔17与第一驱动腔191之间是否连通,来控制回风腔17与送风腔16是否连通,进而控制回风是否流至送风腔16中,与换热器4换热。该情况下,由于回风在从回风腔17流向送风腔16的过程中,可以流经第一风机31,因此,一方面,第一风机31可以对回风向送风腔16的流动起到驱动作用,使回风更顺畅地流向送风腔16,另一方面,回风和新风可以在第一风机31处发生混合,使得二者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混合得更加均匀,因此,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新风与回风的混合气体可以在流经换热器4时,更均匀且充分地与换热器4换热,从而可以更准确高效地将送风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进一步提升新风机10的控温性能。
87.另外,参见图1-3以及图5-6,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有第二驱动腔192,第二风机32设置于第二驱动腔192内,第二驱动腔192与排风腔18之间连通,并与回风腔17之间设有旁通风门54,旁通风门54通过控制回风腔17和第二驱动腔192是否连通,来控制回风是否不经过全热交换器2而直接从排风口14排出。
88.在上述设置方式中,第二驱动腔192用于容置第二风机32,并且,该第二驱动腔192用作排风过程的旁通风道,其与回风腔17之间的通断关系由旁通风门54来控制。基于此,在需要时,可以控制旁通风门54打开,使进入回风腔17的室内空气,不流经全热交换器2,而直接从第二驱动腔192流向排风腔18,并最终从排风口14流出至室外,实现不经全热交换器2的排风过程。这种不经全热交换器2的排风过程所对应的新风机10的工作模式,可以称为旁通模式。
89.处于旁通模式时,由于排风不经过全热交换器2,即可排出至室外,因此,排风阻力
较低,排风顺畅性更高。由于工作于旁通模式时,回风不与新风换热,即排出至室外,因此,这种旁通模式尤其适用于室内外温差较小的情形(例如过渡季节),因为,在过渡季节等室内外温差较小的情况下,即使新风不与回风在全热交换器2处换热,对室内温度的影响也不大,从而采用旁通模式,可以在不过分影响室内温度的情况下,实现更加顺畅高效地排风过程。
90.并且,上述设置方式中,直接将用于容置第二风机32的第二驱动腔192作为旁通风道,而未另外设置其他专门的旁通风道,好处在于,一方面,结构较为简单,有利于简化风道结构,减小新风机10的整体尺寸,另一方面,旁通排风过程中,第二风机32可以驱动室内空气流向排风口14,实现更加顺畅高效地旁通排风过程。
91.可见,基于所设置的第二驱动腔192和旁通风门54,新风机10可以基于较为简单紧凑的结构实现旁通模式,且可以顺畅高效地进行旁通排风。旁通模式与前述基于换热器4和内循环风门53的内循环模式及混风模式,可以切换启用,以更加灵活地满足实际需求。
92.为了进一步减小整机尺寸,参见图1以及图8-11,在前述各实施例中,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可以在纵向h上层叠布置,并在第一横向l上至少部分地重叠。作为示例,在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分别设置于第一驱动腔191和第二驱动腔192的情况下,参见图8,第一驱动腔191和第二驱动腔192在纵向h上并排布置,并在第一横向l上至少部分地重叠,使得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在纵向h上并排布置,并在第一横向l上至少部分地重叠。
93.其中,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在纵向h上层叠布置,使得二者不位于同一层,而是位于不同层,形成一种双层布置方式。如果以纵向h为上下方向,则此时,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上下布置,形成上下双层布置形式。
94.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在第一横向l上至少部分地重叠,意味着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在第一横向l上不完全错开,二者不再布置于壳体1的沿第一横向l的两端。
95.可见,基于上述设置,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采用在第一横向l上部分重叠且在纵向h上分层的双层布置方式,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不再采用位于壳体横向两端的布置方式,因此,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机组空间,减小新风机10在第一横向l上的尺寸(可以称为长度),实现对整机尺寸的有效减小。
96.并且,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采用在第一横向l上部分重叠且在纵向h上分层的双层布置方式,只需一个内循环风门53和一个旁通风门54,即可同时满足内循环模式、混风模式和旁通模式的工作需求,而无需另外专门设置一个风门,来调节实现混风模式,这不仅有利于简化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减少风门所占用空间,缩小机组整体尺寸。
97.在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采用上述双层布置方式的情况下,作为示例,参见图1和图5,壳体1内设有回风通道195,回风通道195通过回风腔17与回风口13连通,回风通道195与第二风机32在纵向h上并排布置,并在第一横向l上至少部分地重叠,回风通道195与第一风机31在第二横向w上并排布置。这样,第一风机31与回风通道195并排布置在上层,第二风机32布置于二者的下层,整个布局较为简单紧凑。
98.另外,在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采用上述双层布置方式的情况下,作为全热交换器2的一种布局方式,参见图8,在壳体1的纵向h上,全热交换器2的第一入口21和第二入口23位于第一风机31所在的一侧,同时,全热交换器2的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4位于第二风机32所在的一侧。这种情况下,如果以纵向h为上下方向,并以第一风机31相对于第二风
机32所在的方位为上,以第二风机32相对于第一风机31所在的方位为下,则第一入口21和第二入口23布置于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4的上方,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4位于第一入口21和第二入口23的下方,第一入口21和第二入口23与第一风机31一样,均位于上层,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4与第二风机32一样,均位于下层。这样布置,更方便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与全热交换器2配合,分别驱动新风和排风流动,且有利于减小新风机10整体在纵向h上的尺寸(可以称为厚度)。
99.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可以布置于全热交换器2的上游或下游。
100.例如,参见图9,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机31沿着新风由新风腔15至送风腔16的流动方向布置于全热交换器2与送风腔16之间,此时,第一风机31沿着新风流动方向布置于全热交换器2的下游,并位于送风腔16的上游,这样,与第一风机31位于全热交换器2上游的情况相比,新风可以更加均匀地流经全热交换器2,这有助于实现新风与排风在全热交换器2处更均匀的全热交换过程。
101.再例如,参见图11,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风机32沿着回风由回风腔17至排风腔18的流动方向布置于全热交换器2与排风腔18之间,此时,第二风机32沿着排风方向布置于全热交换器2的下游,并位于排风腔18的上游,这样,与第二风机32位于全热交换器2上游的情况相比,新风可以更加均匀地流经全热交换器2,这有助于实现新风与排风在全热交换器2处更均匀的全热交换过程。
102.可见,将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中的至少一个布置于全热交换器2的下游,有利于实现新风与回风在全热交换器2处更均匀的全热交换过程。其中,当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均布置于全热交换器2的下游时,新风和回风均能较为均匀地流经全热交换器2,因此,二者之间的换热更加均匀充分,可以更有效地回收排风能量。并且,当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均布置于全热交换器2的下游时,也更便于实现前文提及的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之间的在第一横向l上部分重叠且在纵向h上分层的双层布置方式。
103.在第二风机32位于全热交换器2下游时,参见图8和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有排风通道194,全热交换器2通过排风通道194与第二风机32连通,排风通道194位于全热交换器2的沿纵向h的一侧。具体来说,当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沿着纵向h并排布置时,在纵向h上,全热交换器2位于第一风机31所在的一侧,排风通道194位于第二风机32所在的一侧,此时,如果以第一风机31相对于第二风机32的方位为上,以第二风机32相对于第一风机31的方位为下,则全热交换器2与第一风机31一起位于上侧,排风通道194与第二风机32一起位于下侧。
104.基于上述设置,可以在不过分增大整机厚度(即新风机10沿纵向h的尺寸)的情况下,方便地将全热交换器2与位于全热交换器2下游的第二风机32进行连通,实现对机组空间的更充分利用。
105.接下来结合图1-16所示的实施例对公开予以进一步地说明。
106.如图1-1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新风机10包括壳体1、全热交换器2、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32、内循环风门53、旁通风门54和换热器4。
107.其中,由图1-5可知,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大致呈立方形,并包括第一端板1a、第二端板1b、第一侧板1c、第二侧板1d、第三侧板1e和第四侧板1f。第一端板1a和第二端板1b沿
着纵向h相对布置。第一侧板1c和第二侧板1d沿着第二横向w相对布置。第四侧板1f和第三侧板1e沿着第一横向l相对布置。第一侧板1c、第二侧板1d、第三侧板1e和第四侧板1f依次首尾相接,作为壳体1的围板,形成中空且两端敞开的立方形空间。第一端板1a和第二端板1b分别连接于围板的沿纵向h的相对两端,对立方形空间的敞开的两端进行封闭。
108.第三侧板1e上设有新风口11和排风口14。新风口11和排风口14沿着由第二侧板1d至第一侧板1c的方向依次布置,并均与室外连通。第四侧板1f上设有送风口12和回风口13。送风口12和回风口13沿着由第二侧板1d至第一侧板1c的方向依次布置,并均与室内连通。如此,新风口11和排风口14布置于壳体1的沿第一横向l的同一端,送风口12和回风口13布置于壳体1的沿第一横向l的另一端,且新风口11与送风口12之间以及回风口13与排风口14之间均沿着第一横向l并排布置,同时,新风口11与排风口14之间以及送风口12与回风口13之间均沿着第二横向w并排布置。其中,如图1所示,新风口11处设有新风风门51,以控制新风口11的开闭,进而控制是否经由新风机10向室内引入新风。并且,如图6所示,排风口14出设有排风风门52,以控制排风口14的开闭,进而控制是否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
109.壳体1内被钣金件等分隔出多个腔,包括新风腔15、送风腔16、回风腔17、排风腔18、第一驱动腔191和第二驱动腔192。
110.其中,新风腔15和送风腔16沿着由第三侧板1e和第四侧板1d的方向依次布置,并彼此间隔,分别位于壳体1的沿第一横向l的两端。排风腔18和回风腔17沿着由第三侧板1e和第四侧板1d的方向依次布置,并彼此间隔,位于壳体1的沿第一横向l的两端。同时,新风腔15与排风腔18沿着由第二侧板1d至第一侧板1c的方向依次布置,并彼此间隔,分别位于壳体1的沿第二横向w的两端。送风腔16和回风腔17沿着由第二侧板1d至第一侧板1c的方向依次布置,并彼此间隔,分别位于壳体1的沿第二横向w的两端。如此,在第一横向l上,新风腔15与排风腔18位于壳体1的同一端,送风腔16与回风腔17位于壳体1的另一端。在第二横向w上,新风腔15与送风腔16位于壳体1的同一端,回风腔17与排风腔18位于壳体1的另一端。新风腔15与回风腔17之间以及送风腔16与排风腔18之间呈对角布置。
111.新风口11连通室外与新风腔15,以引入室外新风。送风口12连通送风腔16与室内,以向室内送风。回风口13连通室内与回风腔17,以引出室内空气。排风口14连通排风腔18与室外,以向室外排气。
112.第一驱动腔191和第二驱动腔192分别用于容置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第一驱动腔191和第二驱动腔192沿着纵向h分层布置,且二者均沿第一横向l布置于新风腔15和排风腔18与送风腔16和回风腔17之间,并在第一横向l上完全重叠,使得二者在纵向h上正对布置。其中,第一驱动腔191与第二驱动腔192相比,更靠近第一端板1a,第二驱动腔192与第一驱动腔191相比,更靠近第二端板1b,也就是说,第一驱动腔191与第二驱动腔192沿着由第一端板1a至第二端板1b的方向依次布置,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上下正对的两层布置方式。
113.如图1-3以及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均为卧式离心风机,二者分别设置于第一驱动腔191和第二驱动腔192中,形成上下正对的双层布置方式。第一风机31的出风口朝向送风腔16,与送风腔16连通,以驱动气流流至送风腔16中,进而经由送风口12流入室内。第二风机32的出风口朝向排风腔18,与排风腔18连通,以驱动气流流至排风腔18中,进而经由排风口14流出至室外。
114.全热交换器2设置于壳体1中,并位于新风腔15与第一驱动腔191之间以及排风腔
18与第二驱动腔192之间,使得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分别沿着送风方向和排风方向位于全热交换器2的下游。
115.如图4、图8-9以及图10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2大致呈六面体形,内部设有彼此交叉的第一流道25和第二流道26。第一流道25的入口和出口分别称为第一入口21和第一出口22,第二流道26的入口和出口分别称为第二入口23和第二出口24。其中,如图8所示,第一入口21和第一出口22之间以及第二入口23和第二出口24之间分别呈对角布置,同时,第一入口21和第二入口23相对于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4靠近第一端板1a,使得第一入口21和第二入口23位于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4的上方。具体来说,在纵向h上,第一入口21和第二入口23与第一驱动腔191大致处于同一层,形成第一层流道,而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4位于第一层流道的下方,形成第二层流道。
116.其中,如图4和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入口21与新风腔15连通,以实现第一流道25与新风腔15的连通。并且,结合图2可知,第一入口21与新风口11之间设有第一滤网61,这样,第一滤网61位于新风口11与全热交换器2之间的流路上,可以对流向全热交换器2的新风进行过滤。第一滤网61可以为中效滤网,以通过对新风进行中效过滤,来实现对新风有效净化。
117.继续参见图4和图8,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出口22通过新风通道193与第一驱动腔191连通,以实现第一流道25与第一驱动腔191的连通,进而实现第一流道25与送风腔16的连通。新风通道193由下至上地倾斜布置,可以由钣金件分隔得到。
118.另外,结合图4、图8和图10可知,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入口23通过回风通道195与回风腔17连通,以实现第二流道26与回风腔17的连通。回风通道195由下至上地倾斜布置,可以由钣金件分隔得到。在纵向h上,回风通道195位于第二驱动腔192的靠近第一端板1a的一侧,与第一驱动腔191位于同一层,并与第一驱动腔191沿着第二横向w并排布置,位于第一驱动腔191的沿第二横向w的靠近回风腔17的一侧。并且,结合图2可知,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入口23与回风口13之间设有第二滤网62,这样,第二滤网62位于回风口13与全热交换器2之间,可以对流向全热交换器2的回风进行过滤。第二滤网62可以为粗效滤网,这样更适应回风杂质较少,洁净度较高的特点。
119.继续参见图4和图8,第二出口24通过排风通道194与第二驱动腔192连通,以实现第二流道26与第二驱动腔192的连通,进而实现第二流道26与排风腔18的连通。在纵向h上,排风通道194位于全热交换器2的靠近第二端板1b的一侧,或者说位于第二出口24和第一出口22远离第二入口23和第一入口21的一侧,形成第三层流道。排风通道194水平延伸,可以由钣金件分隔得到。
120.回到图1,在该实施例中,换热器4整体设置于送风腔16中,位于第一风机31的出风口与送风口12之间,用于与由第一风机31流至送风腔16中的气体换热,使得进入送风腔16中的气体在与换热器4中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之后,才经由送风口12流向室内。并且,结合图2可知,在该实施例中,换热器4与第一风机31的出风口之间设有第三滤网63,以对由第一风机31流向换热器4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气体中的杂质堵塞换热器4,影响换热器4的换热性能和换热效果。作为示例,第三滤网63为高效滤网,以对流向换热器4的气体进行高效过滤,更可靠地保证流向换热器4的气体的清洁程度。
121.内循环风门53和旁通风门54分别布置于回风通道195与第一驱动腔191之间以及
回风腔17与第二驱动腔192之间。具体来说,内循环风门53布置于第一驱动腔191的朝向回风通道195的一侧侧壁上,其通过控制回风通道195与第一驱动腔191是否连通,来控制回风腔17与送风腔16之间是否连通,进而控制是否将回风引至送风腔16中,实现内循环模式或混风模式。旁通风门54布置于第二驱动腔192的朝向回风腔17之间的侧壁上,其通过控制回风腔17与第二驱动腔192是否连通,来控制是否经第二驱动腔192所对应的旁通风道,进行不经全热交换器2的排风,实现旁通模式。
122.基于该实施例的设置方式,新风机10结构简单紧凑,整体尺寸较小,空间利用率较高,且具有全热交换模式、旁通模式、内循环模式和混风模式等多种新风工作模式以及制冷、制热、除湿和送风等多种空调工作模式,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新风负荷处理和室内热负荷处理,实现新风引入、室内净化和冷暖温控等多种功能。
123.其中,如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新风机10在第一横向l上形成三段式结构,并在纵向h上形成三层式结构。其中,第一横向l上的三段式结构,在图8中用四条竖向虚线来分隔表示,分别为由新风口11至第一驱动腔191和第二驱动腔192的第一段,第一驱动腔191和第二驱动腔192所对应的第二段,以及由第一驱动腔191和第二驱动腔192至送风口12的第三段。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也可称为前段、中段和后端。在纵向h上形成的三层式结构,在图8中用四条水平虚线来分隔表示,分别为全热交换器2的第一入口21和第二入口23所在的第一层,全热交换器2的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4所在的第二层,以及位于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4的远离第一入口21和第二入口23的一侧的第三层。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也可称为上层,中层和下层。这三层的划分,主要是针对三段中的前段而言。
124.新风机10整体采用上述三段三层的布局方式,不仅长度尺寸较小,同时厚度尺寸也较小,可以在不显著增加机组厚度的前提下,减小整机长度尺寸,实现对机组空间的充分利用,有效减小整机尺寸,进而方便整机安装。
125.另外,基于该实施例的设置,新风流动路径和排风流动路径分别如图9和图10-11所示。
126.其中,图9示出新风由新风口11经由送风口12流至室内的整个流路。为了方便区分,在图9中,用加黑粗实线对整个新风送风过程中气体的流动通道(可以称为送风流道)予以标示,并用带箭头的线对送风过程中气体的流向予以标示。如图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当需要向室内送入新风时,可以将第一风机31打开,并将新风风门51打开,使得室外新风在第一风机31的驱动下,依次流经新风口11、新风腔15、全热交换器2的第一流道25、第一驱动腔191、送风腔16和送风口12,流至室内。其中,在流经全热交换器2时,参见图8,可以与流经全热交换器2的流向室外的室内空气进行全热交换。并且,在流经送风腔16的过程中,新风流经换热器4,可以与换热器4中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在换热器4的作用下,进行制冷或制热等温湿度调节过程。可见,在整个室内送风过程中,新风可以依次经全热交换器2和换热器4的两次换热。
127.图10-11示出了室内空气由回风口13经由排风口14流至室外的整个流路。为了方便区分,在图10-11中,用加黑粗实线对整个排风过程中气体的流动通道(可以称为排风通道)予以标示,并用带箭头的线对排风过程中气体的流向予以标示。如图10-1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当需要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时,可以将第二风机32打开,并将排风风门52打开,且将旁通风门54和内循环风门53关闭,使得室内空气在第二风机32的驱动下,依次流经回
风口13、回风腔17、回风通道195、全热交换器2的第二流道26、排风通道194、第二驱动腔192、排风腔18和排风口14,流至室外。其中,由于排风腔18与第二驱动腔192的进风口在第二横向w上位于全热交换器2的不同侧,因此,在整个排风过程中,气体会经历在全热交换器2第二横向w两侧的流动过程。为了方便理解,在图10和11中,分别用带箭头的实线和带箭头的虚线来表示排风过程中气体在流至排风通道194前后的两段流动路径。若以图10中的前后为前后,则排风过程中,如图10所示,室内空气先进入位于前侧的回风腔17,之后流经同样位于前侧的回风通道195,流向全热交换器2,然后,如图11所示,朝后侧流动,经由排风通道194流至第二驱动腔192中,并在第二驱动腔192中由后向前流动,之后,如图10所示,在流至第二驱动腔192的出风口时,折弯,流至排风腔18中,并最终由排风口14排出。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图12中进一步用带箭头的实线示出了室内空气在流向全热交换器2时的流动路径。
128.基于前面结合图9-12对新风送风过程和排风过程流路的介绍,接下来对新风机10的四种新风工作模式,即全热交换模式、旁通模式、内循环模式和混风模式,分别予以介绍。
129.其中,全热交换模式时,新风风门51和排风风门52均打开,内循环风门53和旁通风门54均关闭,且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开启,使得室外新风被送入室内,室内空气被排出至室外。图13示出了该模式下的气体流动路径,其中带箭头的实线a和虚线b分别表示新风和排风的流动路径。参见图13,并结合9可知,处于全热交换模式时,新风的流动路径为:新风口11——新风腔15——第一滤网61——全热交换器2——新风通道193——第一风机31——第三滤网63——换热器4——送风口12。同时,参见图13,并结合图10-12可知,排风的流动路径为:回风口13——回风腔17——回风通道195——第二滤网62——全热交换器2——排风通道194——第二风机32——排风腔18——排风口14。该过程中,新风和排风在流经全热交换器2时,换热换湿,回收排风热量。整个过程中,根据是否有进一步的控温需求,换热器4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当有进一步的控温需求时,换热器4可以开启,使得从全热交换器2流出的新风可以在流经换热器4时,与换热器4中的换热介质换热,进行制冷或制热,进一步改变温度。
130.旁通模式时,新风风门51、排风风门52和旁通风门54均打开,内循环风门53关闭,且第一风机31和第二风机32开启,使得室外新风被送入室内,室内空气经旁通通道被排出至室外。图14示出了该模式下的气体流动路径,其中带箭头的实线a和实线b分别表示新风和排风的流动路径。参见图14,并结合图9可知,处于旁通模式时,新风的流动路径为:新风口11——新风腔15——第一滤网61——全热交换器2——新风通道193——第一风机31——第三滤网63——换热器4——送风口12。同时,参见图14,排风的流动路径为:回风口13——回风腔17——第二风机32——排风腔18——排风口14。该过程中,根据是否有控温需求,换热器4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当有控温需求时,换热器4开启,使得新风在流经换热器4时,可以与换热器4中的换热介质换热,进行制冷或制热,实现温度调节。
131.内循环模式时,新风风门51、排风风门52和旁通风门54均关闭,内循环风门53打开,且第一风机31开启,第二风机32关闭,使得不向室内送入新风,也不向室外排风,而仅是进行室内空气的内循环。图15示出了该模式下的气体流动路径,其中带箭头的实线b表示循环风的流动路径。如图15所示,处于内循环模式时,循环风的流动路径为:回风口13——回风腔17——回风通道195——内循环风门53——第一风机31——送风腔16——送风口12。该过程中,换热器4可以开启,以对循环风进行制冷、制热或除湿,调节室内空气的温湿度。
132.混风模式时,新风风门51、排风风门52和内循环风门53均打开,旁通风门54关闭,且第一风机31、第二风机32和换热器4均开启,使得室外新风被送入室内,且室内空气经两路,一路与新风一起,流经换热器4后,流至室内,另一路则流向室外。图16示出了该模式下的气体流动路径,其中带箭头的实线a和实线b分别表示新风和回风的流动路径,且实线b的两个分叉分别表示流向室内和室外的两部分回风的流动路径,可以分别称为混风的流动路径和排风的流动路径。参见图15,新风的流动路径和排风的流动路径分别与全热交换模式时的新风流动流经和排风流动路径相同,而混风的流动路径与内循环模式时的循环风的流动路径相同,具体来说,新风的流动路径为:新风口11——新风腔15——第一滤网61——全热交换器2——新风通道193——第一风机31——第三滤网63——换热器4——送风口12;排风的流动路径为:回风口13——回风腔17——回风通道195——第二滤网62——全热交换器2——排风通道194——第二风机32——排风腔18——排风口14;混风的流动路径为:回风口13——回风腔17——回风通道195——内循环风门53——第一风机31——第三滤网63——换热器4——送风口12。该过程中,新风一方面在流经全热交换器2时,与排风进行换热换热,另一方面,在流经第一风机31时,与混风混合,之后一起流向换热器4,与换热器4中的换热介质交换热量,使得可以在向室内提供新风的同时,解决一部分室内热负荷问题,更快速地将室内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
133.全热交换模式、旁通模式、内循环模式和混风模式这四种新风模式,可以满足不同的通风需求。例如,全热交换模式,可以适用于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天气情况。旁通模式,可以适用于过渡季节。内循环模式可以适用于室外空气状态恶劣,不适合引进新风的情况。混风模式可以适用于有快速控温需求的情况。在这四种新风模式中,若换热器4开启,则根据实际需求,换热器4可以进行制冷、制热或除湿等各种空调调节方式,满足室内温湿负荷处理需求。
134.可见,该实施例的新风机10,可以在全热交换模式、旁通模式、内循环模式和混风模式等不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工作方式灵活多样,且不仅可以满足新风负荷需求,还可以满足室内热负荷需求,控温性能更好。
135.需要说明的是,在四种新风模式下,虽然新风风门51、排风风门52、内循环风门53和旁通风门54的开闭状态实际有所变化,但在图13-16中,并未相应示出,图13-16中仅示出了新风风门51、排风风门52、内循环风门53和旁通风门54的打开状态。
136.其中,新风风门51、排风风门52、内循环风门53和旁通风门54的开闭可以通过转动或移动来实现。例如,图7示出了一种转动开闭的内循环风门53的结构。如图7所示,该内循环风门53包括框架55和阀板56,框架55上设有开口57,阀板56可转动地设置于开口57出,并通过转动,来控制开口57的开闭,进而实现对气体流道开闭的控制。
137.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新风机10,结构紧凑,使用灵活,且控温性能较好。
138.基于本公开实施例的新风机10,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控制器、新风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139.其中,控制方法包括,将内循环风门53打开,使经由回风口13进入回风腔17的回风经由内循环风门53流至送风腔16中,与送风腔16中的换热器4换热,并从送风口12进入室内。并且,一些实施例中,在使经由回风口13进入回风腔17的回风经由内循环风门53流至送风腔16中时,还使新风流至送风腔16中。
140.控制器8包括存储器81和耦接至存储器的处理器82,处理器82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81中的指令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
141.例如,参照图17,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8包括存储器81、处理器82、通信接口83以及总线84。存储器81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82耦合到存储器81,并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器131存储的指令执行实现前述各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存储器81、处理器82以及通信接口83之间通过总线84连接。
142.存储器81可以为高速ram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等。存储器81也可以是存储器阵列。存储器81还可能被分块,并且块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处理器82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143.新风系统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新风机10和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器8。
144.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
145.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