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受热均匀的茶叶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5 19: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受热均匀的茶叶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茶叶是我国的重要饮料,茶叶内含有咖啡碱、单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茶叶在杀青后需要干燥。
3.传统的茶叶晒干,风干效率低下,晾晒方式笨拙,效率低,大型的烘干设备,离心设备造价高,对茶叶不适用,还有的茶叶干燥都是采用炉灶,以煤或者干柴作为热源,在炉灶上进行烘干,堆放一层厚厚的茶叶,有烟熏味道,影响口感,加热时间长,均匀性差,色泽不均,影响茶叶品质,并且不能实现对茶叶的残渣进行收集,导致茶叶的质量不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受热均匀的茶叶烘干装置。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受热均匀的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箱、电机、固定杆、加热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底座水平设置,所述固定箱竖向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电机水平设置在固定箱的一侧,所述固定杆设置在电机和底座之间,所述电机通过固定杆与底座连接,所述加热机构和搅拌机构设置在固定箱内;
6.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组件和筛分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杆和搅拌单元,所述转杆水平设置在固定箱内,所述转杆通过固定箱安装在电机上,所述转杆上设有若干出气孔,各出气孔均匀设置;
7.所述搅拌单元有若干个,各搅拌单元沿着转杆的外圈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杆和搅拌球,所述搅拌球设置在转杆的一侧,所述搅拌杆设置在转杆和搅拌球之间,所述搅拌球通过搅拌杆与转杆连接;
8.所述筛分组件设置在转杆的下方,所述筛分组件包括滤网板和第一弹簧,所述滤网板水平设置在固定箱内,所述第一弹簧有两个,两个第一弹簧分别设置在滤网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滤网板和固定箱的底端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滤网板连接,所述滤网板的另一端与固定箱内部的底端连接;
9.所述转杆中空设置,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转杆内,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杆、定位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加热杆水平设置在转杆内,所述加热杆与转杆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加热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内,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弹簧、定位杆和限位块,所述定位杆水平设置在固定箱远离电机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定位杆与加热杆同轴设置,所述加热杆靠近定位杆的一端上设有竖向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有两条条形限位槽,两条限位槽关于凹槽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限位块有两块,两块限位块分别设置在定位杆的两侧,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所述定位杆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加热杆和固定箱一侧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定位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
加热杆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箱一侧的内壁连接;
10.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转杆靠近电机的一端内,所述移动组件与加热杆远离定位杆的一端连接。
11.为了实现对加热杆的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连接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轴承座、从动杆和丝杆,所述轴承座设置在固定箱靠近电机一侧的内壁上,所述从动杆设置在轴承座的一侧,所述丝杆设置在加热杆和从动杆之间,所述从动杆的一端与丝杆连接,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固定箱一侧的内壁连接,所述丝杆的与从动杆同轴设置,所述加热杆远离定位杆的一端设有与丝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丝杆伸入螺纹孔内,所述丝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12.为了使得转杆内部的热空气更好的散发出去,所述从动杆上设有桨叶,所述桨叶安装在从动杆上。
13.为了实现对从动杆的转动,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从动杆上,所述驱动单元位于轴承座和桨叶之间,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限位单元,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从动杆上,所述第一齿轮与从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为内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一齿轮上,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圈与转杆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14.为了实现对加热杆的往复移动,所述从动杆上设有环形定位槽,所述限位单元设置在定位槽内,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杆、抵靠板、波珠螺丝和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有两个,两个限位环均套设在从动杆上,所述限位环位于定位槽内,所述限位环与定位槽一侧的内壁连接,所述抵靠板设置在定位槽内,所述波珠螺丝设置在定位槽内部的底端,所述抵靠板与波珠螺丝抵靠,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抵靠板和第一齿轮的内壁之间,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伸入定位槽与抵靠板连接,所述限位杆位于两个限位环之间,所述限位杆与限位环滑动连接。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受热均匀的茶叶烘干装置通过搅拌机构实现对主体的搅拌,增大主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烘干效果,同时通过滤网板实现对主体的筛分,提升主体的质量,这里通过加热机构实现对主体的均匀受热,防止主体受热不均,而影响主体的质量,与现有的加热机构相比,该加热机构通过定位组件实现对加热杆的定位,通过移动组件实现对加热杆的移动,同时通过桨叶加快转杆内部的空气流速,从而使得转杆内部的热空气更好的向着固定箱内流出,并且这里通过波珠螺丝和第二弹簧的回复力实现对加热杆的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对主体的均匀受热,这里通过同一驱动源实现对多个机构的联动,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受热均匀的茶叶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的受热均匀的茶叶烘干装置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1的a部放大图;
20.图4是本发明的受热均匀的茶叶烘干装置从动杆和限位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座,2.固定箱,3.电机,4.固定杆,5.转杆,6.搅拌杆,7.搅拌球,8.滤网板,9.第一弹簧,10.加热杆,11.第二弹簧,12.定位杆,13.限位块,14.轴承座,15.从动杆,
16.丝杆,17.桨叶,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限位杆,21.抵靠板,22.波珠螺丝,23.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2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23.如图1所示,一种受热均匀的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箱2、电机3、固定杆4、加热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底座1水平设置,所述固定箱2竖向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电机3水平设置在固定箱2的一侧,所述固定杆4设置在电机3和底座1之间,所述电机3通过固定杆4与底座1连接,所述加热机构和搅拌机构设置在固定箱2内;
24.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组件和筛分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杆5和搅拌单元,所述转杆5水平设置在固定箱2内,所述转杆5通过固定箱2安装在电机3上,所述转杆5上设有若干出气孔,各出气孔均匀设置;
25.所述搅拌单元有若干个,各搅拌单元沿着转杆5的外圈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杆6和搅拌球7,所述搅拌球7设置在转杆5的一侧,所述搅拌杆6设置在转杆5和搅拌球7之间,所述搅拌球7通过搅拌杆6与转杆5连接;
26.所述筛分组件设置在转杆5的下方,所述筛分组件包括滤网板8和第一弹簧9,所述滤网板8水平设置在固定箱2内,所述第一弹簧9有两个,两个第一弹簧9分别设置在滤网板8的两端,所述第一弹簧9位于滤网板8和固定箱2的底端之间,所述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滤网板8连接,所述滤网板8的另一端与固定箱2内部的底端连接。
27.这里当需要对主体进行烘干时,首先将主体放置在固定箱2内,这时运行电机3,电机3驱动转杆5转动,转杆5驱动搅拌杆6转动,搅拌杆6驱动搅拌球7转动,从而实现对主体的搅拌,增大主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烘干效果,这里通过搅拌组件的运行实现对主体的移动,从而减轻滤网板8上的主体的重力,这时通过第一弹簧9的回复力实现对滤网板8的微振动,这时通过滤网板8即可实现对主体的筛分,通过滤网板8的震动,提升筛分效率,提升主体的质量。
28.如图2

4所示,所述转杆5中空设置,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转杆5内,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杆10、定位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加热杆10水平设置在转杆5内,所述加热杆10与转杆5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加热杆10远离电机3的一端内,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弹簧11、定位杆12和限位块13,所述定位杆12水平设置在固定箱2远离电机3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定位杆12与加热杆10同轴设置,所述加热杆10靠近定位杆12的一端上设有竖向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有两条条形限位槽,两条限位槽关于凹槽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限位块13有两块,两块限位块13分别设置在定位杆12的两侧,所述限位块13位于限位槽内,所述定位杆12通过限位块13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1设置在加热杆10和固定箱2一侧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弹簧11套设在定位杆12上,所述第二弹簧11的一端与加热杆10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1的另一端与固定箱2一侧的内壁连接;
29.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转杆5靠近电机3的一端内,所述移动组件与加热杆10远离定位杆12的一端连接。
30.为了实现对加热杆10的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连接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连接
单元包括轴承座14、从动杆15和丝杆16,所述轴承座14设置在固定箱2靠近电机3一侧的内壁上,所述从动杆15设置在轴承座14的一侧,所述丝杆16设置在加热杆10和从动杆15之间,所述从动杆15的一端与丝杆16连接,所述从动杆15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14与固定箱2一侧的内壁连接,所述丝杆16的与从动杆15同轴设置,所述加热杆10远离定位杆12的一端设有与丝杆16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丝杆16伸入螺纹孔内,所述丝杆16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31.为了使得转杆5内部的热空气更好的散发出去,所述从动杆15上设有桨叶17,所述桨叶17安装在从动杆15上。
32.为了实现对从动杆15的转动,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从动杆15上,所述驱动单元位于轴承座14和桨叶17之间,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和限位单元,所述第一齿轮18套设在从动杆15上,所述第一齿轮18与从动杆1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9为内齿轮,所述第二齿轮19套设在第一齿轮18上,所述第二齿轮19的外圈与转杆5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9与第一齿轮18啮合。
33.为了实现对加热杆10的往复移动,所述从动杆15上设有环形定位槽,所述限位单元设置在定位槽内,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杆20、抵靠板21、波珠螺丝22和限位环23,所述限位环23有两个,两个限位环23均套设在从动杆15上,所述限位环23位于定位槽内,所述限位环23与定位槽一侧的内壁连接,所述抵靠板21设置在定位槽内,所述波珠螺丝22设置在定位槽内部的底端,所述抵靠板21与波珠螺丝22抵靠,所述限位杆20设置在抵靠板21和第一齿轮18的内壁之间,所述限位杆20的一端与第一齿轮18连接,所述限位杆20的另一端伸入定位槽与抵靠板21连接,所述限位杆20位于两个限位环23之间,所述限位杆20与限位环23滑动连接。
34.这里电机3转动驱动转杆5转动,转杆5驱动第二齿轮19转动,第二齿轮19驱动第一齿轮18转动,第一齿轮18驱动限位杆20转动,限位杆20驱动抵靠板21转动,使得抵靠板21在定位槽内滑动,从而实现对第一齿轮18的限位,并且这时的抵靠板21是与波珠螺丝22抵靠的,这时通过抵靠板21和波珠螺丝22的配合,实现对从动杆15的转动,从动杆15驱动丝杆16转动,这里因为丝杆16与加热杆10是螺纹连接的,所以这时即可实现对加热杆10的移动,这里因为加热杆10是通过限位块13和定位杆12的配合实现对加热杆10的定位的,防止加热杆10的转动,从而使得加热杆10向着定位杆12的方向移动,这时的第二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这里当加热杆10移动至预设位置时,这里的波珠螺丝22的限位力小于第二弹簧11的回复力时,这时波珠螺丝22就会与抵靠板21分离,这时通过第二弹簧11的回复力即可实现对加热杆10的回复,从而使得加热杆10移动至初始位置,从而实现对加热杆10的往复移动。
35.这里通过从动杆15的转动,同时驱动桨叶17转动,通过桨叶17加快转杆5内部的空气流速,使得转杆5内部的热空气更好的向着固定箱2内流出,从而实现对主体的均匀受热,这里通过同一驱动源实现对多个机构的联动,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
36.这里当需要对主体进行烘干时,首先将主体放置在固定箱2内,这时运行电机3,电机3驱动转杆5转动,转杆5驱动搅拌杆6转动,搅拌杆6驱动搅拌球7转动,从而实现对主体的搅拌,增大主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烘干效果,这里通过搅拌组件的运行实现对主体的移动,从而减轻滤网板8上的主体的重力,这时通过第一弹簧9的回复力实现对滤网板8的微振动,这时通过滤网板8即可实现对主体的筛分,通过滤网板8的震动,提升筛分效率,提升主体的质量。
37.这里电机3转动驱动转杆5转动,转杆5驱动第二齿轮19转动,第二齿轮19驱动第一齿轮18转动,第一齿轮18驱动限位杆20转动,限位杆20驱动抵靠板21转动,使得抵靠板21在定位槽内滑动,从而实现对第一齿轮18的限位,并且这时的抵靠板21是与波珠螺丝22抵靠的,这时通过抵靠板21和波珠螺丝22的配合,实现对从动杆15的转动,从动杆15驱动丝杆16转动,这里因为丝杆16与加热杆10是螺纹连接的,所以这时即可实现对加热杆10的移动,这里因为加热杆10是通过限位块13和定位杆12的配合实现对加热杆10的定位的,防止加热杆10的转动,从而使得加热杆10向着定位杆12的方向移动,这时的第二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这里当加热杆10移动至预设位置时,这里的波珠螺丝22的限位力小于第二弹簧11的回复力时,这时波珠螺丝22就会与抵靠板21分离,这时通过第二弹簧11的回复力即可实现对加热杆10的回复,从而使得加热杆10移动至初始位置,从而实现对加热杆10的往复移动。
38.这里通过从动杆15的转动,同时驱动桨叶17转动,通过桨叶17加快转杆5内部的空气流速,使得转杆5内部的热空气更好的向着固定箱2内流出,从而实现对主体的均匀受热,这里通过同一驱动源实现对多个机构的联动,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
39.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受热均匀的茶叶烘干装置通过搅拌机构实现对主体的搅拌,增大主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烘干效果,同时通过滤网板8实现对主体的筛分,提升主体的质量,这里通过加热机构实现对主体的均匀受热,防止主体受热不均,而影响主体的质量,与现有的加热机构相比,该加热机构通过定位组件实现对加热杆10的定位,通过移动组件实现对加热杆10的移动,同时通过桨叶17加快转杆5内部的空气流速,从而使得转杆5内部的热空气更好的向着固定箱2内流出,并且这里通过波珠螺丝22和第二弹簧11的回复力实现对加热杆10的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对主体的均匀受热,这里通过同一驱动源实现对多个机构的联动,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
40.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