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多功能水生态修复船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6:05: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水生态修复船。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小型湖泊或者小型坑塘用于在城市中出现,用于收集城市雨水排水的蓄水池或作为景观供人观赏。有部分坑塘中会流入生活污水和其他污水,造成水质污染。目前处理污水的设备一般采用超磁分离水体净化设备。现有的超磁分离水体净化设备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其一,水站式超磁分离水体净化设备,上述采用水站式投资大,建设工期长,占用土地,需要接电源;其二,采用集装箱式超磁分离水体净化设备,需要占用土地,需外接电源,需要铺设较长的管道,需要人员经常巡视管道,确保运行安全。
3.上述两种超磁分离水体净化设备都是固定在岸上,通过管道将污水抽上来,经处理后的水再经管道流入坑塘中。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其一,将污水抽到较高的岸上,能源消耗大,处理效率低;其二,抽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固定在水池的某个位置,由于流体流动的原理,容易在坑塘内形成死角,处理效果差;其三,超磁分离水体净化设备只能解决水体cod、tp指标,改善水体溶解氧和重金属离子则需要再配备相关设备,占用更多人力和空间,耗用额外的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以处理效果好、节约能源、水池不留死角、处理效率高的多功能水生态修复船。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生态修复船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包括船体,在所述船体上设置有超磁分离水体净化设备,所述超磁分离水体净化设备包括进水管、泵体、净化处理本体和排水管,在所述进水管内部设置有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静电吸附膜,所述静电吸附膜与所述进水管的轴线方向平行。
7.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8.在所述船体下方设置有高溶氧发生器,所述高溶氧发生器包括水泵、直管段和变径段,所述变径段包括圆锥收敛部、圆筒喉部和圆锥扩散段,在所述圆筒喉部侧面设置有与氧气管道连通的氧气进口,在所述圆筒喉部两端设置有中部带有通孔的固定盘,在两个所述固定盘之间连接有聚四氟乙烯膜管,在所述聚四氟乙烯膜管外侧的圆筒喉部内侧形成储气腔;
9.在所述船体上设置有光伏发电系统。
1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水生态修复船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船体,在所述船体上设置有超磁分离水体净化设备,所述超磁分离水体净化设备包括进水管、泵体、净化处理本体和排水管,在所述进水管内部设置有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静电吸附膜,所述静电吸附膜与所述进水管的轴线方向平行,船体通过拖
车等运输工具运输到待处理的污水池中,开始处理,处理完成后,可以将该船体运输到另一个需要处理的污水池中,运输更加方便,不需要占用陆地空间,不建造房屋,不对陆地绿化造成破坏,不需要对场地进行平整;处理时,开动泵体,污水从进水管进入净化处理本体内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经排水管排出,污水处理时不需要提升太高,节约了能源,排水管向外排水过程中,为船体移动提供了前进动力,在不需要另行提供船体动力的情况下船体向前移动,船体不固定在某个地方,处理效率高,处理面积大,不会留死角;在进水管中设置有静电吸附膜,可以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其二,由于在所述船体下方设置有高溶氧发生器,所述高溶氧发生器包括水泵、直管段和变径段,所述变径段包括圆锥收敛部、圆筒喉部和圆锥扩散段,在所述圆筒喉部侧面设置有与氧气管道连通的氧气进口,在所述圆筒喉部两端设置有中部带有通孔的固定盘,在两个所述固定盘之间连接有聚四氟乙烯膜管,在所述聚四氟乙烯膜管外侧的圆筒喉部内侧形成储气腔,水泵抽进来的水经直管段、圆锥收敛部、固定盘的通孔进入聚四氟乙烯膜管中,然后经圆锥扩散段流出,在流经圆筒喉部内部的聚四氟乙烯膜管时,在聚四氟乙烯膜管中形成负压,氧气管道中的氧气经氧气进口进入到聚四氟乙烯膜管外部的圆筒喉部中的储气腔中,因聚四氟乙烯膜管中的水流动过程中,内部形成负压,储气腔中的气体透过聚四氟乙烯膜管进入到管内,在聚四氟乙烯膜管内壁面形成多个细微气泡,聚四氟乙烯膜管管内的水流动时有一定的剪切力,会将细微气泡剪切的更小,最后经圆锥扩散段排出,水中的气泡直径小,不容易上浮,增大了水中溶解氧含量,这样,水中的氧气含量增加,当然氧气管道中也可以通入空气;其三,由于在所述船体上设置有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为船上的设备提供电能。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生态修复船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支撑架处的进水管截面图;
13.图3为高溶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生态修复船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生态修复船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生态修复船包括船体1,在船体1上设置有超磁分离水体净化设备2,超磁分离水体净化设备2包括进水管21、泵体22、净化处理本体23和排水管24,在进水管21内部设置有支撑架3,在支撑架3上设置有静电吸附膜4,静电吸附膜4与进水管21的轴线方向平行。
16.多功能水生态修复船通过拖车等运输工具运输到待处理的污水池中,开始处理,处理完成后,可以将该船体运输到另一个需要处理的污水池中,运输更加方便,不需要占用陆地空间,不建造房屋,不对陆地绿化造成破坏,不需要对场地进行平整。处理时,开动泵体22,污水从进水管21进入净化处理本体23内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经排水管24排出,污水处理时不需要提升太高,节约了能源,排水管向外排水过程中,为船体移动提供了前进动力,在不需要另行提供船体动力的情况下船体向前移动,船体不固定在某个地方,处理效率高,处理面积大,不会留死角;在进水管21中设置有静电吸附膜4,可以有效去除重金属离
子。
17.在船体1下方设置有高溶氧发生器5,高溶氧发生器5包括水泵51、直管段52和变径段53,变径段53包括圆锥收敛部531、圆筒喉部532和圆锥扩散段533,在圆筒喉部532侧面设置有与氧气管道54连通的氧气进口55,在圆筒喉部532两端设置有中部带有通孔56的固定盘57,在所述固定盘57之间连接有聚四氟乙烯膜管58,在聚四氟乙烯膜管58外侧的圆筒喉部内侧形成储气腔59,水泵抽进来的水经直管段52、圆锥收敛部531、固定盘57的通孔56进入聚四氟乙烯膜管58中,然后经圆锥扩散段533流出,在流经圆筒喉部532内部的聚四氟乙烯膜管58时,在聚四氟乙烯膜管58中形成负压,氧气管道54中的氧气经氧气进口55进入到聚四氟乙烯膜管58外部的圆筒喉部中的储气腔59中,因聚四氟乙烯膜管中的水流动过程中,内部形成负压,储气腔中的气体透过聚四氟乙烯膜管进入到管内,在聚四氟乙烯膜管内壁面形成多个细微气泡,聚四氟乙烯膜管管内的水流动时有一定的剪切力,会将细微气泡剪切的更小,最后经圆锥扩散段排出,水中的气泡直径小,不容易上浮,增大了水中溶解氧含量,这样,水中的氧气含量增加,当然氧气管道中也可以通入空气。
18.在船体1上设置有光伏发电系统6,可以为船上的设备提供电能。
19.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生态修复船结构相同或相似,就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