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区控制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5:27: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区控制电磁炉。


背景技术:

2.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加热的典型器具,其基本原理是在线圈内通入高频交变电流,利用电磁效应产生交变磁场,当磁的良导体被置于该交变磁场内时,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以涡流的形式存在,使载流子运动而产生热量,从而对被加热对象进行加热。
3.电磁炉实现了非接触式加热,且无明火,是一种清洁安全的热能产生方式,且相对于其它常规形式的能量转换方式,电磁转换的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利用率极高。按规格的不同,电磁炉可以分为小型电磁炉和大型电磁炉,其中小型电磁炉为一般家庭使用较多,而大型电磁炉一般用于商业用途。
4.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电磁炉,通常只有一个加热区,对于小型电磁炉单一加热区无影响,但是对于大型电磁炉,由于使用时往往不会使用到电磁炉的整个加热区,导致电磁炉的绝大部分区处于不做功的工作状态,影响了整体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区控制电磁炉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至少一个问题。
6.本实用新型实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区控制电磁炉,所述多区控制电磁炉包括面板、框架、安装架以及电磁加热板;
7.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框架顶面,用于放置被加热器具;
8.所述框架设置为四面围挡结构;
9.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安装架的上侧设置有若干块并排设置的电磁加热板,所述电磁加热板与所述安装架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下侧还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数量以及位置与所述电磁加热板对应;所述安装架上与所述风机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风孔。
11.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支杆以及套设于所述支杆上的弹性;
12.所述电磁加热板上与所述支杆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支杆的上端连接;
13.所述安装架正对所述支杆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支杆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螺钉连接。
14.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前后左右四侧开设有通风窗。
15.优选地,所述框架的上端边缘向外翻边,所述面板与所述通过所述翻边与所述框架连接。
16.优选地,相邻两块所述电磁加热板之间的间距小于15mm。
17.优选地,所述面板采用玻璃、陶瓷或者微晶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作。
18.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板包括上板、下板、线圈以及磁条;
19.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正对设置,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均采用导热材料制作;
20.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
21.所述磁条设置有若干,位于所述下板的底面,呈环形阵列布置;
22.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均采用导热云母材料制作。
23.优选地,所述线圈设置为环形螺旋线形式,且相邻两圈线圈之间的间隙由圆心往外逐渐增大;
24.所述相邻两圈线圈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隔离材料。
25.优选地,所述线圈的两端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穿透所述下板延伸到所述下板的下表面后,通过所述安装架上开设的通孔与控制系统连接。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区控制电磁炉通过设置若干个电磁加热板,利用每个电磁加热板的单独控制可以实现加热区的分区控制,应用于大中型电磁炉,可以节约器件的损耗,提高整体使用寿命,且控制更为灵活多样,适用不同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区控制电磁炉的爆炸结构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板的立体结构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板正视图(移除上板);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板的后视图。
31.附图中:1、面板;2、框架;3、电磁加热板;31、上板;32、下板;33、线圈;34、隔离材料;35、磁条;4、弹性连接件;5、安装架;6、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34.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区控制电磁炉,所述多区控制电磁炉包括面板1、框架2、安装架5以及电磁加热板3;
35.所述面板1设置于所述框架2顶面,用于放置被加热器具;
36.所述框架2设置为四面围挡结构;
37.所述安装架5设置于所述框架2内,所述安装架5的上侧设置有若干块并排设置的电磁加热板3,所述电磁加热板3与所述安装架5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4连接。
3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面板1优选为一体式结结构,面板1在电磁场内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或者产生的感应电流较小而可以忽略不计,面板1上可以放置被加热器具,而板上还可以印刷上如加热区域标识、小心烫伤提示等。
3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框架2以及安装架5利用板材通过切割、折弯、拼接等工艺制作,面板1与框架2通过螺钉或者其它现有连接方式连接。
4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板与框架2通过螺钉连接,框架2的四边上开设有用
于螺钉连接的孔。当然,两者还可以通过如焊接等方式连接,此为可选的具体实现方式。
4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磁加热板3优选为设置一排,面板1上正对每块电磁加热板3喷涂有加热区,使用时被加热器具可以放置于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加热区上进行加热,不使用的加热区工作。
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区控制电磁炉通过设置若干个电磁加热板3,利用每个电磁加热板3的单独控制可以实现加热区的多区控制,应用于大中型电磁炉,可以节约器件的损耗,提高整体使用寿命,且控制更为灵活多样,适用不同的使用场景。
43.优选地,所述安装架5下侧还设置有风机6,所述风机6的数量以及位置与所述电磁加热板3对应;所述安装架5上与所述风机6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风孔。
4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架5上开设的通风孔与风机6出风面的形状对应,具体可以设置为若干个环形阵列的开口,开口可以设置两层。
45.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4包括支杆以及套设于所述支杆上的弹性;
46.所述电磁加热板3上与所述支杆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支杆的上端连接;
47.所述安装架5正对所述支杆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支杆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螺钉连接。
4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或者搬运过程中,利用弹性连接件4对电磁加热板3进行缓冲减震,防止电磁加热板3的碰撞损坏。
49.优选地,所述框架2的前后左右四侧开设有通风窗。
5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架5与框架2、面板1之间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安装空间,电磁加热板3位于该安装空间内,通过风机6向该安装空间吹入流动的空气实现散热,吹入的空气从上述通风窗排出,实现空间的流动。
51.优选地,所述框架2的上端边缘向外翻边,所述面板1与所述通过所述翻边与所述框架2连接。
5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外翻边可以增大面板1与框架2之间的连接的面积,使面板1的放置更为平稳。
53.优选地,相邻两块所述电磁加热板3之间的间距小于15mm。
5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地,相邻两块电磁加热板3的间距小于10mm。本实用新型中的每块电磁加热板3均采用定频控制,通过调整电流的大小实现输出功率的调整,此时相邻电磁加热板3之间的电磁干扰小,可以减小相邻两块电磁加热板3之间的间距,从而使面板1能够充分利用。
55.优选地,所述面板1采用玻璃、陶瓷或者微晶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作。
5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面板1采用微晶面板1。
57.优选地,如图2-4所示,所述电磁加热板3包括上板31、下板32、线圈33以及磁条35;
58.所述上板31与所述下板32正对设置,所述上板31与所述下板32均采用导热材料制作;
59.所述线圈33设置于所述上板31与所述下板32之间;
60.所述磁条35设置有若干,位于所述下板32的底面,呈环形阵列布置;
61.所述上板31与所述下板32均采用导热云母材料制作。
6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板31与下板32的板面正对设置,线圈33设置于两板之间,形成两板夹持线圈33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使线圈33与上下板32充分接触,从而使线圈33上的热量更易于传递到上下板32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下板32均采用导热材料制作,且这种导热材料应当为磁以及电的不良导体,仅使用其导热功能,避免材料本身的电磁特性对线圈33的工件产生干扰。
6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板31的底面还设置有磁条35,磁条35呈环形阵列布置,设置磁条35可以线束线圈33产生的磁感线,形成磁轭的作用。
6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热云母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同时不会对线圈33的磁场产生影响。进一步地,可以采用压合板,例如上板31与下板32中的任意一块,由云母压合板制作,云母压合板的上下表面均为云母层,上下层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粘合层,粘合层同样具有很好的导热能力,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利用云母片相对较高的强度,另一方面减少了云母材料的使用。
65.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线圈33设置为环形螺旋线形式,且相邻两圈线圈33之间的间隙由圆心往外逐渐增大;
66.所述相邻两圈线圈33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隔离材料34。
6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圈33为单根(由多股线芯拧成)呈环形螺旋绕制而成,且两邻两圈线圈33之间的间隙由内而外逐渐增大,此可以消除由于线圈33密度的原因导致的不同直径处磁场强度不同的问题,使得磁场更为均匀,从而使加热更均匀,避免热量过于集中于锅底中心;且相对于线圈33紧密绕制的方案,可以节约导线的使用量。
6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邻线圈33之间设置有隔离材料34,隔离材料34可以是隔离电、磁或者热量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优选为磁性隔离材料34,从而避免相邻线圈33之间的磁场干扰。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隔离材料34与线圈33均可以采用粘合剂与上下板32连接。
69.优选地,所述线圈33的两端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穿透所述下板32延伸到所述下板32的下表面后,通过所述安装架5上开设的通孔与控制系统连接。
7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