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功能公共卫生杀菌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2:39: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公共卫生杀菌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2.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3.存在以下问题:
4.1、当前的公共卫生杀菌消毒装置,未使用完的消毒液以及清洗后的废水容易残留在装置中,导致在下一次使用时配比不准,以及更换消毒液种类时,容易造成不同消毒液的混合导致杀菌消毒效果不足。
5.2、当前的公共卫生杀菌消毒装置,用于喷洒消毒液的喷筒不方便拆卸,使用起来不够灵活,功能不够齐全。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公共卫生杀菌消毒装置,解决未使用完的消毒液以及清洗后的废水容易残留在装置中与用于喷洒消毒液的喷筒不方便拆卸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公共卫生杀菌消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外壳的上端面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面插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上端面螺纹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端面设置有耳座,所述耳座的内侧面插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的上端面螺纹安装有喷雾筒,所述喷雾筒的下端面设置有铆柱,所述铆柱的外表面套接有螺套。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上端面插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侧面插接有出水管。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内侧面卡接于封隔板,所述封隔板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储液腔与螺纹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内侧面转动安装有搅拌架,所述封隔板的内侧面靠近储液腔的一侧、喷雾筒的内侧面与出水口的内侧面均设置有电磁阀。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螺纹安装有把手,所述外壳的上端面远离把手的一侧设置有梯形台。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梯形台的内侧面分别插接有进水管与设置有料盒,所述料盒与储液腔之间设置有l形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底部靠近出水口的一侧向下倾斜,所述外壳的底部远离出水口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加热片与水泵,所述外壳的内壁靠近加热片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下端面螺纹安装有刹车轮,所述喷雾筒靠近把手的一侧焊接有握把,所述喷雾筒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提手与点触式按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公共卫生杀菌消毒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多功能公共卫生杀菌消毒装置,通过设置外壳,由于外壳底部是向出水口倾斜的,使得外壳中的消毒液以及清洗后的废水全部可以从出水口处流出,确保废水不会残留在外壳中,避免使用时配比不准,以及防止造成不同消毒液混合导致杀菌消毒效果不足。
16.2、该多功能公共卫生杀菌消毒装置,通过设置螺套,能够与t形杆进行螺纹固定,从而将喷雾筒固定在外壳上,能在室外公共场所一边移动本装置一边进行消毒,也可在室内时将喷雾筒取下对死角处进行消毒,使用起来更为灵活,功能更加齐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套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图。
21.图中:1、外壳;2、出水口;3、轴承;4、安装盘;5、电动推杆;6、耳座;7、t形杆;8、喷雾筒;9、铆柱;10、螺套;11、固定套;12、出水管;13、封隔板;14、储液腔;15、电机;16、把手;17、梯形台;18、进水管;19、料盒;20、l形管;21、加热片;22、水泵;23、温度传感器;24、刹车轮;25、搅拌架;26、握把;27、提手;28、点触式按钮;29、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公共卫生杀菌消毒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2,外壳1的上端面设置有轴承3,轴承3的内侧面插接有安装盘4,安装盘4的上端面螺纹安装有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的上端面设置有耳座6,耳座6的内侧面插接有t形杆7,t形杆7的上端面螺纹安装有喷雾筒8,喷雾筒8的下端面设置有铆柱9,铆柱9的外表面套接有螺套10。
24.本实施方案中,出水口2是消毒液未使用完时以及清洗产生的废水的放出口,轴承3使喷雾筒8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电动推杆5可使喷雾筒8升高,便于操作人员可以将喷雾筒8的最大倾角调节至更大,耳座6使喷雾筒8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螺套10能够与t形杆7进行螺纹固定,从而将喷雾筒8固定在外壳1上,能在室外公共场所一边移动本装置一边进行消毒,也可在室内时将喷雾筒8取下对死角处进行消毒,使用起来更为灵活,功能更加
齐全。
25.具体的,外壳1的上端面插接有固定套11,固定套11的内侧面插接有出水管12。
26.本实施例中,固定套11将出水管12固定在在外壳1上,出水管12与水泵22相接,是消毒液流入喷雾筒8的通道。
27.具体的,外壳1的内侧面卡接于封隔板13,封隔板13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储液腔14与螺纹安装有电机15,电机15的内侧面转动安装有搅拌架25,封隔板13的内侧面靠近储液腔14的一侧、喷雾筒8的内侧面与出水口2的内侧面均设置有电磁阀29。
28.本实施例中,封隔板13将消毒液与储液腔14以及电机15隔开,电机15为搅拌架25的转动提供动力,搅拌架25的转动能够搅拌消毒液,使消毒液的混合更加充分,电磁阀29控制出水口2、喷雾筒8以及储液腔14的通止。
29.具体的,外壳1的外表面螺纹安装有把手16,外壳1的上端面远离把手16的一侧设置有梯形台17。
30.本实施例中,把手16方便操作人员推动本装置,梯形台17的斜面是安装数显屏以及操作按键的地方。
31.具体的,梯形台17的内侧面分别插接有进水管18与设置有料盒19,料盒19与储液腔14之间设置有l形管20。
32.本实施例中,进水管18方便将外部水源导入本装置内部,料盒19便于向储液腔14中倾倒消毒液,l形管20将料盒19中的消毒液导入储液腔14中。
33.具体的,外壳1的底部靠近出水口2的一侧向下倾斜,外壳1的底部远离出水口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加热片21与水泵22,外壳1的内壁靠近加热片21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3。
34.本实施例中,外壳1底部向出水口2倾斜使得外壳1中的消毒液以及清洗后的废水全部可以从出水口2处流出,确保废水不会残留在外壳1中,避免使用时配比不准,以及防止造成不同消毒液混合导致杀菌消毒效果不足,加热片21加热消毒液,水泵22将消毒液输送至喷雾筒8中,温度传感器23检测消毒液的温度变化。
35.具体的,外壳1的下端面螺纹安装有刹车轮24,喷雾筒8靠近把手16的一侧焊接有握把26,喷雾筒8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提手27与点触式按钮28。
36.本实施例中,刹车轮24使本装置能够移动,在使用时可以刹住使本装置不能移动,握把26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喷雾筒8,提手27便于操作人员提起喷雾筒8,点触式按钮28控制喷雾筒8中的电磁阀29的运行。
37.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5、电机15、加热片21、水泵22、温度传感器23、点触式按钮28与电磁阀29均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电动推杆5的型号为dytz1000,电机15的型号为ys5612,加热片21的型号为bnmz04,水泵22的型号为isw40-160,温度传感器23的型号为ds18b20,点触式按钮28的型号为ds-213,电磁阀29的型号为2w08-65。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要使用的浓消毒液倒入料盒19中,消毒液经l形管20流入储液腔14,启动储液腔14处的电磁阀29,使消毒液通过封隔板13流在外壳1底部,然后通过进水管18向本装置中加水,然后启动电机15以及加热片21,使搅拌架25开始转动从而搅拌消毒液,同时加热片21对消毒液进行加热,充分搅拌后,握住把手16推
动本装置进行移动,然后启动水泵22,水泵22将消毒液泵入出水管12中,并按下点触式按钮28,使喷雾筒8中的电磁阀29打开,使消毒液从喷雾筒8中喷出,当操作人员在室外公共场所进行杀菌消毒时,可一边握住把手16一边握住握把26,可一边推动本装置一边使喷雾筒8对准公共场所各个地方,当操作人员在室内使用时,也可以拧动螺套10将喷雾筒8取下,能够对死角处进行消毒,使用起来更为灵活,功能更加齐全,消毒后,启动出水口2处的电磁阀29,使未使用完的消毒液全部流出,关闭出水口2处的电磁阀29,加入清水同时启动电机15,将本装置内部进行清洗,清洗后再次打开出水口2处的电磁阀29,使废水流出,外壳1底部向出水口2倾斜使得外壳1中的消毒液以及清洗后的废水全部可以从出水口2处流出,确保废水不会残留在外壳1中,避免使用时配比不准,以及防止造成不同消毒液混合导致杀菌消毒效果不足。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