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0:59: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


背景技术:

2.纺织品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产品,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加,对纺织品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返丝纺织品是众多纺织品中的一种,在返丝纺织品生产的过程中对于温度以及湿度的要求较高,常常需要通过温湿度控制设备对车间的温湿度进行调节;
3.经过检索发现,目前专利申请号201821333514.9的一种多丽格面料生产用温湿度控制装置,通过设置通孔等一系列结构,达到了控制湿度和温度的效果;
4.但其仍有不足之处:在从工作台喷射出的气流流速较快,需要大量的水分才能维持装置本体内部的湿度,节能效果较差;
5.在同时需要升温以及加热时,在风扇叶的转动下,气流携带着水雾喷出,水雾与电热棒的接触时间较短,热交换效率不高,使用不便;
6.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以解决上述装置的不够节能以及热交换效率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够节能以及热交换效率不佳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包括箱体、水箱和水泵,箱体的右侧上方安装有保湿用的水箱,箱体的右侧下方安装有调节湿度用的水泵;
9.箱体的顶部上方安装有节能的导流板,箱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热交换效率高的加湿组件。
10.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顶部开设有呈矩形阵列的通孔,通孔的横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
11.优选的,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导流罩、连通管、喷头、横板和电热管;所述导流罩安装于箱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导流罩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12.优选的,所述喷头共七个,七个所述喷头等距安装于连通管的底部。
13.优选的,所述横板嵌入设置于导流罩的底部,所述横板为致密的蜂窝状结构。
14.优选的,所述电热管安装于横板的底部,所述电热管为螺旋状结构。
15.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温湿度传感器、风机与控制面板,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箱体的内部顶端中心处,所述风机安装于箱体的内部底端,所述控制面板安装于箱体的正面。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该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通过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内部设置有横
截面为倒梯形的通孔,气流在经过导流板时,受到流通截面面积减小的影响,气流的流速大大减缓,能够更均匀的充实箱体,节省水的用量,达到节能的效果。
18.2、其次,该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通过设置有加湿组件,加湿组件的内部设置有横板,横板为蜂窝状结构,气流穿过横板时受到阻碍其流速放缓,水雾充分与电热管进行热交换之后穿过横板,达到提高加热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沿a-a处剖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中:箱体1、温湿度传感器101、风机102、控制面板103、水箱2、水泵3、导流板4、导流罩501、连通管502、喷头503、横板504、电热管505。
具体实施方式
24.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包括箱体1、水箱2和水泵3,箱体1的右侧上方安装有保湿用的水箱2,箱体1的右侧下方安装有调节湿度用的水泵3;
25.箱体1的顶部上方安装有节能的导流板4,箱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热交换效率高的加湿组件。
26.进一步的,导流板4的顶部开设有呈矩形阵列的通孔,通孔的横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通孔其下端面的横截面积相较于上端面大大减小,气流在导流板4底部向上流通时,根据文丘里效应,气体的流速因为流通截面面积的增加而减小,整个气流在流经导流板4内部的通孔时流速大大降低,因此能够减少气流的流速,并且均匀的使气流充实箱体,节省水的用量,达到节能的效果。
27.进一步的,加湿组件包括:导流罩501、连通管502、喷头503、横板504和电热管505;导流罩501安装于箱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导流罩501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28.通过导流罩501对其底部上升的气流进行导向,使其流向电热管505,便于气流去电热管505进行热交换。
29.进一步的,喷头503共七个,七个喷头503等距安装于连通管502的底部,连通管502与水泵3的输出端相连通,水泵3的进水端设置于水箱2内部,水泵3将水泵至喷头503处,喷头503用于雾化水流,增加箱体1内部的湿度,达到加湿的效果。
30.进一步的,横板504嵌入设置于导流罩501的底部,横板504为致密的蜂窝状结构,气流穿过横板504时受到蜂窝结构的阻碍其流速大大降低,设置于横板504底部的电热管505能够充分的与水汽进行热交换,达到节能的效果。
31.进一步的,电热管505安装于横板504的底部,电热管505为螺旋状结构,由电热管505对箱体1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达到调节温度的效果。
32.进一步的,箱体1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01、风机102与控制面板103,温湿度传感器101安装于箱体1的内部顶端中心处,风机102安装于箱体1的内部底端,控制面板103安装于
箱体1的正面;
33.风机102使水汽以及热量能够在箱体1内部自由流通,通过温湿度传感器101检测箱体1内部的温湿度,并通过喷头503、电热管505、风机102的配合,维持箱体1内部的温湿度。
34.其中,温湿度传感器101、风机102、控制面板103、水泵3与电热管505的均设置有与之匹配的电源,温湿度传感器101、风机102、水泵3与电热管505的信号接收端均与控制面板103的信号发射端信号连接,控制面板103是用于装置整体其余电子元件的组合及编程,是实现智能控制的单元。
35.工作原理:
36.首先,启动水泵3,将水箱2内部的水泵至喷头503处,经过喷头503的雾化之后喷出,增加箱体1内部的湿度,然后,启动电热管505,对空气以及水雾进行加热,风机102转动时使加热之后的水汽以及热空气在箱体1内部自由流通;
37.接着,水汽受到横板504的阻隔,充分与热气混合之后缓慢从横板504内部穿过,到达导流板4处,最终,在导流板4的通孔作用下,气流的流速被进一步减缓,使得箱体1内部的温湿度可长时间维持。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包括箱体(1)、水箱(2)和水泵(3),箱体(1)的右侧上方安装有保湿用的水箱(2),箱体(1)的右侧下方安装有调节湿度用的水泵(3);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顶部上方安装有节能的导流板(4),箱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热交换效率高的加湿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的顶部开设有横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导流罩(501)、连通管(502)、喷头(503)、横板(504)和电热管(505);所述导流罩(501)安装于箱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导流罩(501)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503)共七个,七个所述喷头(503)等距安装于连通管(502)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504)嵌入设置于导流罩(501)的底部,所述横板(504)为致密的蜂窝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505)安装于横板(504)的底部,所述电热管(505)为螺旋状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01)与风机(102),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01)安装于箱体(1)的内部顶端中心处,所述风机(102)安装于箱体(1)的内部底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包括箱体的顶部上方安装有节能的导流板,箱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热交换效率高的加湿组件;该种可自动调节返丝温湿度装置,通过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内部设置有横截面为倒梯形的通孔,气流在经过导流板时,受到流通截面面积减小的影响,气流的流速大大减缓,能够更均匀的充实箱体,节省水的用量,达到节能的效果。达到节能的效果。达到节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康 杨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丝绸之路丝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7
技术公布日:2022/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