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9:45: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油基钻井泥浆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石油和天然气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基钻井泥浆,在2021版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油基钻井泥浆属于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其内含有硫化物、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气味较大的有毒有害物质,若未经有效处理,会对生产场地和周围环境造成环境危害。目前国内外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焚烧法、固液分离法、生物处理法、溶剂萃取法和热化学清洗法等。
3.在实现上述处理的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油基钻井泥浆处理效率低,难以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油基钻井泥浆处理效率低,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该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包括分离子系统、热脱附子系统、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换热子系统、不凝气处理子系统与污水处理子系统。分离子系统用于对油基钻井泥浆进行固液分离。热脱附子系统与分离子系统相连接。热脱附子系统用于对分离子系统排出的固体进行热脱附处理。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与热脱附子系统相连接。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用于对热脱附子系统排出的高温混合气进行油水分离。换热子系统与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相连接。换热子系统用于向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产生的水进行冷却处理。不凝气处理子系统与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相连接。不凝气处理子系统用于对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排出的不凝气进行净化处理。污水处理子系统与分离子系统以及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相连接。污水处理子系统用于对分离子系统分离出的水以及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排出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在对油基钻井泥浆处理时,泥浆在分离子系统中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并分离得到固体、油与水。该分离出的油回用至钻井液配置系统。分离出的固体进入热脱附子系统进行热脱附处理产生高温混合气。该高温混合气在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中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并产生污料、水、油与不凝性气体。该油回用至钻井液配置系统。该水进入换热子系统进行冷却与循环利用。该不凝性气体排入至不凝气处理子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后外排。分离子系统分离得到的水与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排出的污料在污水处理子系统中进行净化处理得到水。由上述可知,油基钻井泥浆经过逐级的处理,最终将油基钻井泥浆处理为达标的水。本技术的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效率高,处理后的水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8.可选地,分离子系统包括振动筛、除砂机、除泥机、固控离心机与碟式离心机。振动
筛具有泥浆进料口、第一液体出料口与第一固体出料口。泥浆进料口用于接收油基钻井泥浆。第一液体出料口用于排出油基钻井泥浆经过振动筛分后的液体。第一固体出料口用于排出油基钻井泥浆经过振动筛分后的固体。除砂机具有第二液体进料口、第二液体出料口与第二固体出料口。第二液体进料口用于接收第一液体出料口排出的液体。第二液体出料口用于排出除砂后的液体。第二固体出料口用于排出固体。第二液体进料口与第一液体出料口相连。除泥机具有第三液体进料口、第三液体出料口与第三固体出料口。第三液体进料口用于接收第二液体出料口排出的液体。第三液体出料口用于排出经过除泥后的液体。第三固体出料口用于排出固体。第三液体进料口与第二液体出料口相连。固控离心机具有第四液体进料口、第四液体出料口与第四固体出料口。第四液体进料口用于接收第三液体出料口排出的液体。第四液体出料口用于排出经过离心分离出的液体。第四固体出料口用于排出离心分离出的固体。第四液体进料口与第三液体出料口相连。碟式离心机具有第五液体进料口、第一出油口、第一出水口与第五固体出料口。第五液体进料口用于接收第四液体出料口排出的液体。第一出油口用于排出分离出的油。第一出水口用于排出分离出的水。第五液体进料口与第四液体出料口相连。
9.可选地,分离子系统还包括甩干机与高速离心机。甩干机具有第一固体进料口、第六固体出料口与第五液体出料口。第一固体进料口用于接收第一固体出料口排出的固体。第六固体出料口用于排出甩干后的固体。第五液体出料口用于排出分离出的液体。第一固体进料口与第一固体出料口相连。高速离心机具有第六液体进料口、第七固体出料口与第六液体出料口。第六液体进料口用于接收第五液体出料口排出的液体。第七固体出料口用于排出离心分离出的固体。第六液体出料口用于排出离心分离出的液体。第六液体进料口与第五液体出料口相连。第六液体出料口与第五液体进料口相连。
10.可选地,热脱附子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和热脱附装置。螺旋输送机具有上料口与下料口。上料口用于接收第六固体出料口、第七固体出料口、第五固体出料口、第四固体出料口、第三固体出料口以及第二固体出料口排出的固体。下料口用于排出固体。上料口分别与第六固体出料口、第七固体出料口、第五固体出料口、第四固体出料口、第三固体出料口以及第二固体出料口相连。热脱附装置包括加热腔、搅拌器、驱动电机与加热器。加热腔具有脱附进料口、脱附出料口与混合气排气口。脱附进料口用于接收下料口排出的固体。脱附出料口用于排出经过脱附处理后的残渣。混合气排出气用于排出脱附处理产生的废气。脱附进料口与下料口相连。搅拌器安装于加热腔内,搅拌器用于对加热腔内的固体进行搅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搅拌器转动。加热器安装于加热腔上,加热器用于对加热腔的内部进行加热。
11.可选地,热脱附装置还包括微差压力表与热电偶。微差压力表用于脱附进料口与混合气排气口压力检测。微差压力表安装于脱附进料口与混合气排气口处。热电偶用于对加热器加热温度的检测。热电偶安装于加热腔外。
12.可选地,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包括喷淋塔与油水分离装置。喷淋塔具有喷淋塔入口、塔顶出口与喷淋塔出口。喷淋塔入口用于接收混合气排气口排出的废气。塔顶出口用于排出不凝性气体。喷淋塔出口用于排出经过喷淋形成的混合液。喷淋塔入口与混合气排气口相连。油水分离装置具有混合液进口、排油口、排污口与排水口。混合液进口用于接收喷淋塔出口排出的混合液。排油口用于排出分离出的油。排污口用于排出油水分离后剩余
的污料。排水口用于排出分离出的水。混合液进口与喷淋塔出口相连。
13.可选地,换热子系统包括循环水泵、换热器与冷却塔。循环水泵具有吸水口与第二出水口。吸水口用于接收排水口排出的水。第二出水口用于排出水。吸水口与排水口相连。换热器具有入水口、第三出水口、冷却液入口与冷却液出口。入水口用于接收第二出水口排出的水。第三出水口用于排出降温后的水,并向喷淋塔内提供喷淋所需的水。冷却液入口用于导入冷却液。冷却液出口用于排出与水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却液。入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相连。冷却塔用于对冷却液降温。冷却塔具有入口与出口。入口用于接收冷却液出口排出的冷却液。出口用于排出冷却后的冷却液。入口与冷却液出口相连。出口与冷却液入口相连。
14.可选地,不凝气处理子系统包括气处理装置、活性炭吸附罐与风机。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腔体与折流板。第一腔体用于接收塔顶出口排出的不凝性气体。第一腔体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进气口用于接收塔顶出口排出的不凝性气体。出气口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气体。进气口与塔顶出口相连。折流板用于去除不凝气气体中的雾沫与粉尘。折流板安装于第一腔体中。进气口位于折流板下方。出气口位于折流板上方。活性炭吸附罐具有吸附入口与吸附出口。吸附入口用于接收出气口排出的气体。吸附出口用于排出经过活性炭吸附处理的气体。吸附入口与出气口相连。风机具有吸风口与出风口。吸风口用于接收吸附出口排出的不凝性气体。出风口用于排出气体。吸风口与吸附出口相连。
15.可选地,污水处理子系统包括隔油装置与气浮装置。隔油装置具有入料口与排料口。入料口用于接收排污口排出的污料与第一出水口的水。排料口用于排出经过隔油处理的水。入料口分别与排污口以及第一出水口相连。气浮装置包括壳体与刮渣机。壳体具有依次相连通的搅拌腔、气泡接触腔、分离腔与收集腔。搅拌腔用于对加入的药剂与水搅拌混合。气泡接触腔与分离腔用于油与水的分离。收集腔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水,并向喷淋塔内提供喷淋所需的水。刮渣机安装于分离腔顶部,刮渣机用于处理水中的废渣。
16.可选地,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还包括储料子系统。该储料子系统包括刮板输送机、储料仓与夹套。刮板输送机具有输料入口与输料出口。输料入口用于接收脱附出料口排出的残渣。输料入口与脱附出料口相连。输料出口用于将残渣排入至储料仓内。夹套安装于刮板输送机外。夹套具有夹套进口与夹套出口。夹套进口用于接收出口排出冷却后的冷却液。夹套出口用于排出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液。夹套进口与出口相连。夹套出口与入口相连接。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中的处理子系统的一种模块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离子系统的一种模块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离子系统的另一种模块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脱附子系统的一种模块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的一种模块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子系统的一种模块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凝气处理子系统的一种模块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子系统的一种模块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料子系统的一种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8.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石油和天然气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基钻井泥浆,在2021版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油基钻井泥浆属于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其内含有硫化物、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气味较大的有毒有害物质,若未经有效处理,会对生产场地和周围环境造成环境危害。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以对该油基钻井泥浆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排放要求。
31.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该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包括分离子系统100、热脱附子系统200、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300、换热子系统400、不凝气处理子系统500与污水处理子系统600。
32.其中,分离子系统100对油基钻井泥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水、油与固体。由于热脱附子系统200与分离子系统100相连接。分离子系统100排出的固体排入热脱附子系统200中进行热脱附处理,并产生高温混合气体。而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300与热脱附子系统200相连接。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300对热脱附子系统200排出的高温混合气进行油水分离,得到水、油与不凝性气体。换热子系统400与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300相连接。换热子系统400用于向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300产生的水进行冷却处理。不凝气处理子系统500与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300相连接。不凝气处理子系统500用于对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300排出的不凝气进行净化处理,并达到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子系统600与分离子系统100以及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300相连接。污水处理子系统600用于对分离子系统100分离出的水以及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300排出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以此得到的水达标排放以及回用。
3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连接可以为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相连接的两个子系统可以不用完全接触。也可以通过管道直接相连通。
34.例如,分离子系统100与热脱附子系统200可以通过管道直接连接。在此情况下,分离子系统100排出固体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热脱附子系统200的固体入口相连通。或者分离子
系统100排出的固体通过传送带或转运车输送至热脱附子系统200的固体入口。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在对油基钻井泥浆处理时,泥浆在分离子系统100中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并分离得到固体、油与水。该分离出的油回用至钻井液配置系统。分离出的固体进入热脱附子系统200进行热脱附处理产生高温混合气。该高温混合气在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300中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并产生污料、水、油与不凝性气体。该油回用至钻井液配置系统。该水进入换热子系统400进行冷却与循环利用。该不凝性气体排入至不凝气处理子系统500进行净化处理后外排。分离子系统100分离得到的水与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300排出的污料在污水处理子系统600中进行净化处理得到水。由上述可知,油基钻井泥浆经过逐级的处理,最终将油基钻井泥浆处理为达标的水。本技术的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效率高,处理后的水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36.由上述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可以对该泥浆进行有效的处理,以此达到排放标准以及回用至钻井液配置系统。以下对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举例说明。
3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分离子系统100可以包括振动筛110、除砂机120、除泥机130、固控离心机140与碟式离心机150。振动筛110具有泥浆进料口111、第一液体出料口112与第一固体出料口113。泥浆进料口111用于接收油基钻井泥浆。第一液体出料口112用于排出油基钻井泥浆经过振动筛110分后的液体。第一固体出料口113用于排出油基钻井泥浆经过振动筛分后的固体。具体的,油基钻井泥浆通过泥浆进料口111进入振动筛110中,通过在振动筛110中的振动筛分通过第一液体出料口112排出液体,通过第一固体出料口113排出固体。除砂机120具有第二液体进料口121、第二液体出料口122与第二固体出料口123。具体的,第一液体出料口112排出的液体通过第二液体进料口121进入除砂机120中,固体在除砂机120中进一步的分离出液体与固体。这样一来,该液体通过第二液体出料口122排出。而固体通过第二固体出料口123排出。
38.基于上述基础,除泥机130具有第三液体进料口131、第三液体出料口132与第三固体出料口133。由于第三液体进料口131与第二液体出料口122相连。第二液体出料口122排出的液体通过第三液体进料口131排入除泥机130中,该液体在除泥机130中进行除泥处理,使该液体中的固体进一步被分离,并得到固体与液体。分离出的液体通过第三液体出料口132排出。分离出的固体通过第三固体出料口133固体。
39.此外,第三固体出料口133排出的固体进入固控离心机140中进行再次分离。具体的,固控离心机140具有第四液体进料口141、第四液体出料口142与第四固体出料口143。由于第四液体进料口141与第三液体出料口132相连。第三液体出料口132排出的液体通过第四液体进料口141进入固控离心机140中,并分离得到固体与液体。在此情况下,分离出的液体通过第四液体出料口142排出。分离出的固体通过第四固体出料口143排出。
40.其中,碟式离心机150具有第五液体进料口151、第一出油口152、第一出水口153与第五固体出料口154。具体的由于第五液体进料口151与第四液体出料口142相连。第四液体出料口142排出的液体通过第五液体进料口151排入碟式离心机150中进行离心处理,并分离出油、水。分离出的油通过第一出油口152排出。而分离出的水通过第一出水口153排出。
41.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分离子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甩干机160与高速离心机170。甩干机160具有第一固体进料口161、第六固体出料口162与第五液体出料
口163。由于第一固体进料口161与第一固体出料口113相连,因此第一固体出料口113排出的固体通过第一固体进料口161进入甩干机160中。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第一固体出料口113排出的固体进一步分离出固体与液体。分离出的固体通过第六固体出料口162排出。分离出的液体通过第五液体出料口163排出。高速离心机170具有第六液体进料口171、第七固体出料口172与第六液体出料口173。由于第六液体进料口171与第五液体出料口163相连,因此第五液体出料口163排出的液体通过第六液体进料口171排入高速离心机170中,并在离心力作用下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固体通过第七固体出料口172排出。分离出的液体通过第六液体出料口173排出,此外第六液体出料口173与第五液体进料口151相连,因此第六液体出料口173排出的液体进入碟式离心机150中进行分离。
4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基础,参照图4所示热脱附子系统200可以包括螺旋输送机210和热脱附装置220。螺旋输送机210具有上料口211与下料口212。下料口212处安装有第一双闸板阀213。第一双闸板阀213中的第一上闸板阀与第二下闸板阀通过plc控制器控制,使开合时间间隔为6s,避免固体出料速度过快,使处理效率降低。由于上料口211分别与第六固体出料口162、第七固体出料口172、第五固体出料口154、第四固体出料口143、第三固体出料口133以及第二固体出料口123相连,因此第六固体出料口162、第七固体出料口172、第五固体出料口154、第四固体出料口143、第三固体出料口133以及第二固体出料口123排出的固体通过上料口211进入螺旋输送机210中。该固体通过螺旋输送机210输送至下料口212排出。
43.其中,热脱附装置220可以包括加热腔221、搅拌器222、驱动电机223与加热器。加热腔221具有脱附进料口225、脱附出料口226与混合气排气口227。由于脱附进料口225与下料口212相连,因此下料口212排出的固体通过脱附进料口225进入加热腔221中。脱附出料口226排出经过脱附处理后的残渣。脱附出料口226处安装有第二双闸板阀228,第二双闸板阀228中的第三上闸板阀与第四下闸板阀通过plc控制器控制,使开合时间间隔为6s,避免残渣出料速度过快,使处理固体中污染物还未得到完全的挥发。混合气排出气排出脱附处理产生的废气。搅拌器222安装于加热腔221内以对加热腔221内的固体进行搅拌。驱动电机223用于驱动搅拌器222转动。加热器安装于加热腔221上通过传热对加热腔221的内部进行加热。
44.示例的,加热器可以为电磁加热、导热油加热或熔盐电加热器。电磁加热是通过电磁导电线224螺旋缠绕在加热腔221外壁上对其加热。此外在电磁导电线224外覆盖保温层,避免热量过多的散失。而导热油加热是通过在加热腔221外壁安装夹套,向夹套内通入导热油对加热腔221进行加热。
45.基于上述基础,下料口212排出的固体通过脱附进料口225进入加热腔221中。加热器升温对加热腔221中的固体进行加热。在此情况下,驱动电机223驱动搅拌器222对固体不断的搅拌,使受热更加均匀。固体中的污染物通过加热至沸点挥发,从而产生废气与残渣。该废气通过混合气排气口227排出。该残渣通过脱附出料口226排出。
46.基于此,热脱附装置220还可以包括微差压力表2200与热电偶2300。微差压力表2200对脱附进料口225与混合气排气口227压力检测。微差压力表2200安装于脱附进料口225与混合气排气口227处,并使加热腔221内部保持真空负压,真空压力≤-700mbar。热电偶2300对加热器加热温度的检测,以此控制在250~300℃。加热腔耐温范围为500~650℃。
在上述过程中,固体指的是污泥、砂石等杂质的混合物。液体指的是水、油以及化学试剂的混合。
4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高温混合气处理子系统300可以包括喷淋塔310与油水分离装置320。喷淋塔310具有喷淋塔入口311、塔顶出口312与喷淋塔出口313。由于喷淋塔入口311与混合气排气口227相连,因此喷淋塔入口311接收混合气排气口227排出的废气。塔顶出口312排出不凝性气体。喷淋塔出口313排出经过喷淋形成的混合液。油水分离装置320具有混合液进口321、排油口322、排污口323与排水口324。由于混合液进口321与喷淋塔出口313相连,因此混合液进口321接收喷淋塔出口313排出的混合液。排油口322排出分离出的油。排污口323排出油水分离后剩余的污料。排水口324排出分离出的水。
48.基于上述基础,固体在加热腔221内加热产生的废气为石油烃、苯系物、烷烃、氮气、空气与水蒸气等。该废气通过混合气排出气口227排出,再通过喷淋塔入口311排入喷淋塔310内进行喷淋冷凝。喷淋产生的混合液通过喷淋塔出口313排出,接着通过混合液进口321排入油水分离装置320中分离出水、油与污料,该分离得到的水通过排水口324排出,该分离得到的油回用至钻井液配置系统,该污料通过排污口323排出。在此情况下,喷淋后不凝性气体通过塔顶出口312排出,该不凝性气体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甲烷与灰尘等组成。
4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换热子系统400可以包括循环水泵410、换热器420与冷却塔430。循环水泵410具有吸水口411与第二出水口412。由于吸水口411与排水口324相连,因此吸水口411接收排水口324排出的水。第二出水口412排出水。换热器420具有入水口421、第三出水口422、冷却液入口423与冷却液出口424。由于入水口421与第二出水口412相连,因此入水口421接收第二出水口412排出的水。第三出水口422排出降温后的水,并向喷淋塔310内提供喷淋所需的水。冷却液入口423导入冷却液。冷却液出口424排出与水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却液。冷却塔430对冷却液降温。冷却塔430具有入口431与出口432。由于入口431与冷却液出口424相连,出口432与冷却液入口423相连,因此入口431接收冷却液出口424排出的冷却液。出口432排出冷却后的冷却液。具体的,油水分离装置320上的排水口324排出水,并通过循环水泵410输送至换热器420上的入水口421。该水在换热器420中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以对水进行降温处理,处理后该水通过第三出水口422排出,并可以作为喷淋塔310喷淋所需的水。而热交换后的冷却液温度上升通过入口431排入冷却塔430进行风冷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液通过出口432排出,并通过冷却液入口423排入至换热器420中,如此循环对水进行降温。
50.基于上述基础,参照图7所示不凝气处理子系统500可以包括气处理装置510、活性炭吸附罐520与风机530。气处理装置510可以包括第一腔体511与折流板512。第一腔体511用于接收塔顶出口312排出的不凝性气体。第一腔体511具有进气口513与出气口514。由于进气口513与塔顶出口312相连,因此进气口513接收塔顶出口312排出的不凝性气体。出气口514排出处理后的气体。而由于折流板512安装于第一腔体511中,进气口513位于折流板512下方,出气口514位于折流板512上方,因此折流板512可以去除不凝气气体中的雾沫与粉尘。
51.其中,活性炭吸附罐520具有吸附入口521与吸附出口522。由于吸附入口521与出气口514相连,因此吸附入口521接收出气口514排出的气体。吸附出口522排出经过活性炭
吸附处理的气体。风机530具有吸风口531与出风口532。吸风口531与吸附出口522相连,因此吸风口531接收吸附出口522排出的不凝性气体。出风口532排出气体。
52.由上述可知,不凝性气体通过塔顶出口312排出,该不凝性气体在气处理装置510中的折流板512进行雾沫与粉尘的处理,而一氧化碳与甲烷等气体在活性炭吸附罐520中被吸附,最终通过风机530排出二氧化碳、氮气与水,满足排放标准。
5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所示污水处理子系统600可以包括隔油装置610与气浮装置620。隔油装置610具有入料口611与排料口612。入料口611接收排污口323排出的污料与第一出水口153的水。排料口612排出经过隔油处理的水。入料口611分别与排污口323以及第一出水口153相连。气浮装置620可以包括壳体621与刮渣机622。壳体621具有依次相连通的搅拌腔623、气泡接触腔624、分离腔625与收集腔626。搅拌腔623用于对加入的药剂(添加pam和ph调节剂)与水搅拌混合。气泡接触腔624与分离腔625对油与水的分离。收集腔626排出处理后的水,并向喷淋塔310内提供喷淋所需的水。刮渣机622安装于分离腔625顶部,刮渣机622处理水中的废渣。最终处理得到的水达到排放标准。
5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所示油基钻井泥浆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储料子系统700。该储料子系统700可以包括刮板输送机710、储料仓720与夹套730。刮板输送机710具有输料入口711与输料出口712。由于输料入口711与脱附出料口226相连,因此输料入口711接收脱附出料口226排出的残渣。刮板输送机710将残渣输送至输料出口712排出,并排入至储料仓720内。夹套730安装于刮板输送机710外,该夹套730以对刮板输送机710中的残渣进行降温处理。夹套730具有夹套进口731与夹套出口732。由于夹套进口731与出口432相连,夹套出口732与入口431相连接。由此夹套进口731接收出口432排出冷却后的冷却液。夹套出口732排出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液,以此使冷却液与刮板输送机710中的残渣进行热交换,这样一来,残渣温度降低后,储存至储料仓720中。
5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