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停车设备用防坠落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5:18: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停车设备用防坠落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汽车的不断增加,在城市的居民区、商业区、娱乐场所等需要停放的车辆越来越多,地下停车场及少量的地面停车场已经无法满足众多车辆停放的需要,如果建地面停车场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及投入更多的财力。停车场的紧缺,造成很多车辆无法停放或在路边乱停放,严重影响交通及市容。为此人们建造了一种立体式停车场,即建造几层每层有一定量停车位的停车场,利用运载车将车辆运载到停放的车位停放,取车时将车辆运载到出口,这种停车方式为停车提供了便捷的方式;
3.但这种停车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即在停车位停车后,由于车位的上下移动,车身可能发生偏移,这就容易导致车辆坠落或对行人造成伤害,而目前针对此类问题没有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案,用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停车设备用防坠落安全装置,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6.如何通过设置防坠落装置,将车轮胎进行限位,防止轮胎的前后移动导致的停车位受损或前后移动导致的车辆下滑对行人造成伤害。
7.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停车设备用防坠落安全装置设有停车台,防坠落板固定安装在停车台上,对车辆起到限制作用,停车台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带,在车辆停好后,缓冲带起到限位作用,增大摩擦力,防止车辆溜滑;
9.防坠落板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滑动槽对移动板进行限位,滑动槽内均滑动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上均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均贯通有固定杆,同侧固定杆设置有两个,固定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在滑动槽的侧壁上,两个移动板之间设有弹性杆,弹性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远离弹性杆的一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在车轮胎接触到弹性杆后,弹性杆向后移动,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带动移动板向后移动,缓解车轮的冲击力。
10.进一步的,滑动槽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滑动槽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撞条,在转动板通过扭簧呈直立状后,在复位时会碰撞转动槽的内壁沿口,多次撞击后会导致损坏等问题,及时的安装防撞条可有效避免转动板的使用寿命变短;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板,且转动板与转动槽通过扭簧连接,滑动槽和转动槽之间还开设有通管,通管内活动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推块固定连接,推块远离第一
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块,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触碰块固定连接,触碰块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为圆弧形,相较长方形的端部,圆弧形的端部更为柔和,避免长方形的棱角在通管壁移动时发生剐蹭,使装置活动不灵敏等情况,通管的上方还开设有活动腔,活动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阻力球,在推块向后移动后,阻力球对推块起到一定阻挡,在推块的压力过大时,阻力球随第二弹簧向上收缩进入活动腔内,在推块向前移动后,阻力球再随第二弹簧复位。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设置弹性杆及连接杆,在车辆停车时对车轮胎进行限位,同时可在车库上移时对车轮胎进行限位,使轮胎停止挪动,在轮胎移动的冲击力大于弹性连接杆及两端的移动板所能承受的压力后,转动板由推块及斜块的推动下直立,使轮胎停止滑动,有效避免了车辆溜滑导致的停车位受损或前后移动导致的车辆下滑对行人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1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防坠落安全装置爆炸图;
16.图3为本发明防坠落安全装置侧视剖面图;
17.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图。
18.图中:1、停车台;2、缓冲带;3、防坠落板;4、滑动槽;5、固定杆;6、移动板;7、移动槽;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弹性杆;11、转动槽;12、触碰块;13、第一弹簧;14、推块;15、斜块;16、转动轴;17、扭簧;18、转动板;19、活动腔;20、第二弹簧;21、阻力球。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0.请参阅图1-图4所示,一种停车设备用防坠落安全装置,包括停车台1,防坠落板3固定安装在停车台1上,对车辆起到限制作用,停车台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带2,在车辆停好后,缓冲带2起到限位作用,增大摩擦力,防止车辆溜滑;
21.车辆的缓冲带2包括由较高强度构成的金属部分,在车轮的冲击下,较高强度的金属部分支撑车轮的转动,给车轮增大摩擦力,缓冲带2适合于承受沿着撞击车辆的预定纵向方向上的撞击力。
22.防坠落板3,防坠落板3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滑动槽4,滑动槽4对移动板6进行限位,滑动槽4内均滑动安装有移动板6,移动板6上均开设有移动槽7,移动槽7内均贯通有固定杆5,同侧固定杆5设置有两个,固定杆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在滑动槽4的侧壁上,两个移动板6之间设有弹性杆10,弹性杆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9连接,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9远离弹性杆10的一端与移动板6固定连接,在车轮胎接触到弹性杆10后,弹性杆10向后移动,使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9带动移动板6向后移动,缓解车轮的冲击力。
23.弹性杆10可因所承受的外力而做出弯曲、扭转、压缩或拉伸等弹性变形态样,以便
调整成合适的摆置角度,并提供适度的支撑力,达到减少冲击力的效果。
24.滑动槽4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11,转动槽1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6,滑动槽4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撞条,在转动板18通过扭簧17呈直立状后,在复位时会碰撞转动槽11的内壁沿口,多次撞击后会导致损坏等问题,及时的安装防撞条可有效避免转动板18的使用寿命变短;转动轴1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8,且转动板18与转动槽11通过扭簧17连接,滑动槽4和转动槽11之间还开设有通管,通管内活动设置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的一端与推块14固定连接,推块14远离第一弹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块15,第一弹簧13的另一端与触碰块12固定连接,触碰块12远离第一弹簧13的一端为圆弧形,相较长方形的端部,圆弧形的端部更为柔和,避免长方形的棱角在通管壁移动时发生剐蹭,使装置活动不灵敏等情况,通管的上方还开设有活动腔19,活动腔19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阻力球21,在推块14向后移动后,阻力球21对推块14起到一定阻挡,在推块14的压力过大时,阻力球21随第二弹簧20向上收缩进入活动腔19内,在推块14向前移动后,阻力球21再随第二弹簧20复位。
25.工作原理:
26.在具体使用时,示例性的,在车辆进行停车时,车轮移动至停车台1上,在停车台1上端固定安装的缓冲带2,对车轮有一定的增阻作用,使车辆在移动时减少发生打滑的现象,且在车轮移动触碰到固定在移动板6之间的弹性杆10后,弹性杆10可给车轮一定的阻力,在冲击力大于弹性杆10所能承受的力后,弹性杆10发生弯折,带动两端固定的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9形变,在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9的作用力下,两侧的移动板6向后移动,移动板6在移动的过程中,移动槽7内所设置的固定杆5将移动板6进行限位,且固定杆5设置有多个,至少不少于两个,以确保移动板6不发生偏移,在预设的滑动槽4内滑动;
27.若车轮给弹性杆10带来的冲击力过大,移动板6将会触碰通管内设置的触碰块12,触碰块12在受到挤压后带动第一弹簧13推动推块14,此时,位于推块14上端的第二弹簧20及固定在第二弹簧20下端的阻力球21对推块14增加阻力,使车轮缓停,在冲击力过大时,阻力球21将随第二弹簧20收回活动腔19内,推块14继续移动,此时,位于推块14一侧的斜块15对转动板18产生压力,将转动板18顶起,转动板18顶起后呈竖直状态,拦截滑动的轮胎,确保轮胎不会再发生滑动现象;在车辆驶出停车台1后,转动板18随扭簧17及固定在转动槽11内的转动轴16收缩,回到初始状态。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