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05:07: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水性工业涂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以及石油资源的枯缺,水性涂料研究和开发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现有的水性金属涂料普遍存在防腐蚀期限较短、对涂层表面处理要求高、颜填料分散稳定性较差、涂装时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氟碳树脂40-60份、溶剂10-30份、填料6-18份、增稠剂2-8份、稀释剂2-10份、去泡剂1-5份、固化剂2-10份、颜料1-5份、热变色剂10-30份、润湿剂5-20份、分散剂5-15份。
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氟碳树脂40-55份、溶剂10-20份、填料6-15份、增稠剂2-6份、稀释剂2-8份、去泡剂2-5份、固化剂2-8份、颜料2-5份、热变色剂10-20份、润湿剂5-15份和分散剂5-10份。
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氟碳树脂50份、溶剂15份、填料10份、增稠剂4份、稀释剂4份、去泡剂3份、固化剂5份、颜料5份、热变色剂15份、润湿剂10份和分散剂5份。
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颜色填料为钛白粉、色素炭黑、大红粉、酞青绿和超细滑石粉中一种或多种,所述填料为纳米玻璃鳞片、不锈钢鳞片或云母鳞片中的一种。
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消泡剂为聚醚类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改性硅类小瓶消泡剂或聚硅氧烷消泡剂中的一种,所述固化剂为胺改性固化剂。
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润湿剂为多支链醇改性表面活性剂,具体为炔二醇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
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变色剂由以下方法制得:取一定量的晶体萘酚二磺酸内酯和联苯三酚加入研磨器,进行研磨并不停搅拌混合,同时在研磨器中加入缩水甘油酯,即得热变色剂。
1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晶体萘酚二磺酸内酯、联苯三酚和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1:2-1:3-25。
12.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取40-60份水性氟碳树脂和10-30份溶剂进行混合,并在其中加入10-30份热变色剂,倒入搅拌机中,以1000-1500/min的速率搅拌至溶液透明即可,得混合液a;
14.s2、向混合液a中加入6-18份填料和1-5份颜料,以不停搅拌的方式加入5-15份分散剂,充分搅拌至涂料无明显分层即可,之后加入5-20份润湿剂,并搅拌15-30分钟确保混合均匀,若此时溶液粘度上升,可进行适当加热,降低粘稠度,之后加入1-5份去泡剂,即得混合液b;
15.s3、将混合液b和2-10份固化剂同时加入反应釜中,并不同搅拌至固化剂完全混合,此时加热该混合液至90度,持续30分钟,即得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使用时,可通过该水性涂料粘稠度加入2-10份稀释剂。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制备方法中,通过引入润湿剂、分散剂和热变色剂,润湿剂可有效去除水性工业涂料中的泡沫不能及时消除将导致涂膜的针孔,鱼眼及火山坑等现象,降低涂料的表面缺陷的作用,提高涂料在喷涂时的表面光泽度及附着能力,同时分散剂的加入,可降低涂料中颜填料分层和色浆反粗的情况,而热变色剂的加入,可用于检测涂料喷涂后的状态检测,当遇到喷涂基面温度过高时,热变色剂遇高温变为蓝色,可降低涂料在喷涂后因基面温度过高而导致的膨化掉落的现象,降低涂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润湿剂加入后涂料表面张力走势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润湿剂加入后涂料起泡速率走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一:
2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氟碳树脂40份、溶剂10份、填料10份、增稠剂4份、稀释剂4份、去泡剂3份、固化剂2份、颜料5份、热变色剂10份和润湿剂5份。
23.其中热变剂由以下方法制得:取一定量的晶体萘酚二磺酸内酯和联苯三酚加入研磨器,进行研磨并不停搅拌混合,同时在研磨器中加入缩水甘油酯,即得热变色剂,晶体萘酚二磺酸内酯、联苯三酚和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1-2-25。
24.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s1、取40份水性氟碳树脂和10份溶剂进行混合,并在其中加入10份热变色剂,倒入搅拌机中,以1000-1500/min的速率搅拌至溶液透明即可,此时加入4份增稠剂混合即得混合液a;
26.s2、向混合液a中加入10份研磨充分的填料和5份颜料,以不停搅拌的方式加入5份分散剂,充分搅拌至涂料无明显分层即可,之后加入10份润湿剂,并搅拌15-30分钟确保混合均匀,若此时溶液粘度上升,可进行适当加热,降低粘稠度,之后加入3份去泡剂,即得混
合液b;
27.s3、将混合液b和2份固化剂同时加入反应釜中,并不同搅拌至固化剂完全混合,此时加热该混合液至90度,持续30分钟,即得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使用时,可通过该水性涂料粘稠度加入4份稀释剂。
28.实施例二:
29.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氟碳树脂50份、溶剂15份、填料10份、增稠剂4份、稀释剂4份、去泡剂3份、固化剂3份、颜料5份、热变色剂15份和润湿剂10份。
30.其中热变剂由以下方法制得:取一定量的晶体萘酚二磺酸内酯和联苯三酚加入研磨器,进行研磨并不停搅拌混合,同时在研磨器中加入缩水甘油酯,即得热变色剂,晶体萘酚二磺酸内酯、联苯三酚和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2-3-25。
31.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s1、取50份水性氟碳树脂和15份溶剂进行混合,并在其中加入15份热变色剂,倒入搅拌机中,以1000-1500/min的速率搅拌至溶液透明即可,此时加入4份增稠剂混合即得混合液a;
33.s2、向混合液a中加入10份研磨充分的填料和5份颜料,以不停搅拌的方式加入7.5份分散剂,充分搅拌至涂料无明显分层即可,之后加入15份润湿剂,并搅拌15-30分钟确保混合均匀,若此时溶液粘度上升,可进行适当加热,降低粘稠度,之后加入3份去泡剂,即得混合液b;
34.s3、将混合液b和3份固化剂同时加入反应釜中,并不同搅拌至固化剂完全混合,此时加热该混合液至90度,持续30分钟,即得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使用时,可通过该水性涂料粘稠度加入4份稀释剂。
35.实施例三:
36.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氟碳树脂60份、溶剂20份、填料10份、增稠剂4份、稀释剂4份、去泡剂3份、固化剂4份、颜料5份、热变色剂20份和润湿剂15份。
37.其中热变剂由以下方法制得:取一定量的晶体萘酚二磺酸内酯和联苯三酚加入研磨器,进行研磨并不停搅拌混合,同时在研磨器中加入缩水甘油酯,即得热变色剂,晶体萘酚二磺酸内酯、联苯三酚和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1-1-25。
38.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s1、取60份水性氟碳树脂和20份溶剂进行混合,并在其中加入20份热变色剂,倒入搅拌机中,以1000-1500/min的速率搅拌至溶液透明即可,此时加入4份增稠剂混合即得混合液a;
40.s2、向混合液a中加入10份研磨充分的填料和5份颜料,以不停搅拌的方式加入10份分散剂,充分搅拌至涂料无明显分层即可,之后加入20份润湿剂,并搅拌15-30分钟确保混合均匀,若此时溶液粘度上升,可进行适当加热,降低粘稠度,之后加入3份去泡剂,即得混合液b;
41.s3、将混合液b和4份固化剂同时加入反应釜中,并不同搅拌至固化剂完全混合,此时加热该混合液至90度,持续30分钟,即得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使用时,可通过
该水性涂料粘稠度加入4份稀释剂。
42.将经过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制得的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经过取出一部分进行如下测试:
43.请参阅图1-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制得的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中润湿剂的加入的涂料的表面张力和起泡率有明显的降低。
44.附表1
[0045][0046]
通过上表对比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制得的一种可以变色的制罐水性涂料对比现有的水性涂料具有更优异的保存性能,同时涂料的分层和色浆反粗现象现有涂料略有降低,同时涂料的附着力大大加强。
[004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