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行走式的静力拔桩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4:14: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式的静力拔桩机。


背景技术:

2.静力拔桩机由于其施工噪声小,适宜于城市或人口密集区域的施工,目前,静力拔桩机的移动仍以人工协助转运设备为主,在静力拔桩机完成一个作业点的施工后,需要人工或利用吊装机构将静力拔桩机移动到下一个作业点,而且在移动过程中需要对静力拔桩机进行加固,以保证安全性,使得静力拔桩机的转运过程繁琐、且时间较长,限制了静力拔桩机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行走式的静力拔桩机,其包括行走机构、铰接在该行走机构上的大臂、铰接在该大臂上的小臂以及大臂油缸和小臂油缸,大臂油缸的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两者之一者铰接在大臂上,大臂油缸的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两者之另一者铰接在行走机构上;
4.小臂的一端形成为工作端,并在小臂上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与工作端间隔设置,该小臂经连接部铰接在该大臂上,小臂油缸的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两者之一者铰接在大臂上,小臂油缸的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两者之另一者铰接在该小臂上;
5.在小臂上的工作端上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基座,在该基座上安装有一拔桩机构;
6.该拔桩机构具有一底座,一过桩通道贯穿该底座和该基座,该过桩通道用于桩体穿过;
7.在该底座上安装有两组夹持油缸和两组升降油缸,该两组夹持油缸相对于该过桩通道相对设置,且每组夹持油缸中的每一夹持油缸的第四活塞杆能够朝另一组夹持油缸的方向伸出、并抵压在桩体的一侧;
8.两组升降油缸相对于该过桩通道相对设置,每组升降油缸包括至少一个升降油缸,每一升降油缸的第五缸体固定连接在该底座上,每一升降油缸的第五活塞杆向下自由地穿过底座后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基座上,该底座与该基座无连接;当升降油缸的第五活塞杆伸长或缩短时,能够使底座相对于该基座上升或下降。该行走机构为挖掘机或装载机的机身。
9.在工作时,移动行走机构,并调整大臂和小臂,使桩体由下向上插入到过桩通道内,然后使夹持油缸的第四活塞杆伸长,并夹持在桩体的两侧,然后启动升降油缸,使底座向上移动,将桩体向上拔出,当升降油缸的第五活塞杆伸长到设定长度时,停止升降油缸,并使夹持油缸松开桩体,启动升降油缸,使升降油缸的第五活塞杆缩回,将底座向下移动,然后再次使夹持油缸的第四活塞杆夹持在桩体的两侧,并使升降油缸的第五活塞杆伸长,如此反复,将桩体拔出。
10.在拔桩过程中,由于升降油缸的第五活塞杆安装在基座上,无需再另外设置升降
油缸的支撑板,将基座作为拔桩时的反力座。由于基座同时作为反力座,在将拔桩机构完成定位后,即可完成反力座的定位,由此提高施工效率。在完成一根桩体的拔出后,启动行走机构,将拔桩机构定位到下根桩体的拔桩位置,进行拔桩。
11.由于本技术设置行走机构,并带有兼作为反力座的基座,能够快速且方便地进行拔桩,可以取消绝大部分人工操作,提高施工效率。
12.具体地,该基座包括一连接部、设置在该连接部的相对两端的两个支撑臂,两个支撑臂沿水平方向、且朝同一方向延伸,两个支撑臂之间形成一用于桩体穿过的第一过桩槽;
13.该底座包括一连接板、设置在该连接板的相对两端的两个底板,两个底板沿水平方向、且朝同一方向延伸,两个底板之间形成一用于桩体穿过的第二过桩槽;该第一过桩槽和第二过桩槽上下相对,共同形成一过桩通道;
14.在每个底板上均安装有一组夹持油缸和一组升降油缸。
15.该设计能够使桩体位于两组夹持油缸和升降油缸之间,使两组夹持油缸夹持在桩体的相对的两侧,然后利用升降油缸将桩体向上逐渐拔出,不会在拔桩过程中,产生倾斜现象。
16.具体地,为了在拔桩过程中,保持稳定,使升降油缸所产生的提升力竖直地作用在桩体上,每组夹持油缸均包括两个夹持油缸,同一组的两个夹持油缸的活塞杆共同连接有一夹持板,且同一组夹持油缸中的两个夹持油缸对称地布置在一组升降油缸的两侧。优选每组升降油缸仅设置一个升降油缸。
17.进一步,为增大夹持板与桩体之间的摩擦力,在夹持板的夹持面上设置有齿牙。
18.进一步,在该小臂上还铰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其中第二连杆位于第一连杆朝向驱动端的一侧,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该第一连杆远离小臂的一端以及第二连杆远离小臂的一端,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小臂共同形成一个四连杆机构;该基座可拆卸地连接在该第一连杆上;
19.调节油缸的第三缸体和第三活塞杆两者之一者铰接在该小臂上,第三缸体和第三活塞杆两者之另一者铰接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或第三连杆上,以驱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相对于该小臂活动。
20.利用四连杆机构,能够在静力拔桩机移动过程,使拔桩机构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能够更加平稳将拔桩机构移动到设定的位置。
21.进一步,为简化结构,第三缸体和第三活塞杆两者之另一者铰接在连接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铰接轴上。
22.进一步,该大臂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前臂和后臂,其中前臂铰接在该行走机构上,后臂的一端连接在前臂远离行走机构的一端上,后臂的另一端朝远离行走机构的方向折弯,使该大臂呈折弯状;大臂油缸的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两者之一者铰接在前臂上。大臂为一整体式结构。该设计能够使大臂下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并降低小臂的长度。
23.进一步,连接部设置在小臂的中间部,小臂的远离工作端的一端形成为驱动端,小臂油缸的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两者之另一者铰接在该驱动端上。该设计能够使小臂油缸具有更大的安装空间,并具有较大的维护空间,有利于设备的检修。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26.图3是基座的俯视图。
27.图4是图3的俯视图。
28.图5是拔桩机构的俯视图。
29.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参阅图1-图6,行走式的静力拔桩机,其包括行走机构100,本实施例中行走机构采用挖掘机的机身,在挖掘机的机身的底盘10上铰接有一大臂11。该大臂11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前臂111和后臂112,其中前臂111铰接在该底盘10的第一铰接部12上,后臂112的一端连接在前臂111远离行走机构100的一端上,后臂112的另一端朝远离行走机构100的方向折弯,使该大臂呈折弯状,本实施例中,大臂为一整体式结构。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行走机构100还可以采用装载机的机身。
31.大臂油缸13位于大臂的下侧,大臂油缸13的第一缸体铰接在该底盘10的第二铰接部131上,大臂油缸12的第一活塞杆铰接在前臂111下侧的前臂铰接部132上。第一铰接部12与第二铰接部131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理解,在另一实施例中,大臂油缸还可以位于大臂的上侧。
3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大臂油缸13的第一缸体还可以铰接在前臂铰接部132上,并使大臂油缸13的第一活塞杆铰接在第二铰接部131上。
33.小臂16的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为驱动端161和工作端162,在小臂的中间部设置有连接部163,使连接部与工作端间隔设置,小臂经连接部163铰接在后臂112背离前臂111的端部上。
34.小臂油缸14的第二缸体铰接在后臂铰接部141上,该后臂铰接部141位于后臂靠近前臂的一端的上侧,小臂油缸的第二活塞杆铰接在驱动端161上。使小臂油缸位于后臂的上侧。
35.可以理解,在另一实施例中,小臂油缸14的第二缸体还可以铰接在驱动端161上,小臂油缸的第二活塞杆铰接在后臂铰接部141上。
36.当然,在再一实施例中,小臂油缸还可以位于大臂的下侧,使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两者之一者铰接在大臂的下侧,使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两者之另一者铰接在工作端162和连接部163之间的区域。
37.在小臂上的工作端上安装有一基座30。请参阅图3和图4,该基座30包括一连接部31、设置在该连接部31的相对两端的两个支撑臂33,两个支撑臂33沿水平方向、且朝同一方向延伸,两个支撑臂33之间形成一用于桩体穿过的第一过桩槽36。在连接部31上沿竖直方向安装有一连接柱32,并在该连接柱的顶部焊接有下法兰321。
38.在每个支撑臂33上均设置有一柱塞孔35,柱塞孔的边缘形成安装部351,该安装部351用于安装下述的升降油缸的第五活塞杆。
39.在该小臂的工作端162上铰接有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其中第二连杆22位于
第一连杆朝向驱动端161的一侧,第三连杆2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该第一连杆21远离小臂的一端以及第二连杆22远离小臂的一端。该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和小臂16共同形成一个四连杆机构;在第一连杆21上固定安装有一连接杆25,该连接杆25背离第一连接的一端安装有一上法兰26,该上法兰26可拆卸地连接到下法兰321上。使该基座可拆卸地连接在该第一连杆上。
40.调节油缸15的第三缸体铰接在该小臂的铰接耳151上,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经铰接轴201铰接在一起,调节油缸15的第三活塞杆铰接在该铰接轴201上,利用调节油缸15,驱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相对于该小臂活动。
41.可以理解,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缸体铰接在铰接轴201上,第三活塞杆铰接在铰接耳151上。即本实施例中,调节油缸15的第三活塞杆同时铰接在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三活塞杆还可以单独铰接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或第三连杆上。
42.在该基座30上安装有一拔桩机构300,该拔桩机构300具有一底座40,请同时参阅图2、图,5和图6,该底座40包括一连接板41、设置在该连接板41的相对两端的两个底板42,两个底板42沿水平方向、且朝同一方向延伸,两个底板42之间形成一用于桩体穿过的第二过桩槽43。该第一过桩槽和第二过桩槽上下相对,共同形成一过桩通道。
43.在每个底板上均安装有一组夹持油缸和一组升降油缸,本实施例中,每组夹持油缸包括两个夹持油缸,共四个夹持油缸,每组升降油缸包括一个升降油缸,共两个升降油缸。四个夹持油缸分别称为第一夹持油缸51、第二夹持油缸52、第三夹持油缸53和第四夹持油缸54,其中第一夹持油缸51和第二夹持油缸52构成一组夹持油缸,第三夹持油缸53和第四夹持油缸54为另一组夹持油缸。两个升降油缸分别称为第一升降油缸61和第二升降油缸62。第一夹持油缸51和第二夹持油缸52位于第一升降油缸61相对的两侧。第三夹持油缸53和第四夹持油缸54位于第二升降油缸62相对的两侧。
44.该两组夹持油缸相对设置,且该每组夹持油缸中的每一夹持油缸的第四活塞杆能够朝另一组夹持油缸的方向伸出、并抵压在桩体的一侧。
45.每一升降油缸的第五缸体固定连接在该底座上,每一升降油缸的第五活塞杆向下自由地穿过底座后可拆卸在基座的安装部351上,该底座与该基座无连接;当升降油缸的第五活塞杆伸长或缩短时,能够使底座相对于该基座上升或下降。在进行拔桩时,以基座作为反力座。
46.本实施例中,同一组夹持油缸的两个夹持油缸的第四活塞杆共同连接到一夹持板上,其中第一夹持油缸51和第二夹持油缸52的第四活塞杆均连接到第一夹持板56上;第三夹持油缸53和第四夹持油缸54的第四活塞杆均连接到第二夹持板57上。并在两块夹持板的夹持面上设置有齿牙58。
47.本实施例用于拔出h钢桩900,第一夹持板56与第二夹持板57均呈直条状,且相互平行,可以理解,当需要拔出的桩体为钢管桩等圆形桩体时,可以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均居于呈弧形的夹持面,以对桩体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使具有更大的摩擦力,避免在拔桩时,夹持板与桩体之间产生打滑现象。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