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汽车车身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4:00: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车身防撞装置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汽车车身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近几年我国汽车产销规模迅速扩大,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拉动内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经济迅猛发展,汽车已成为多数人出行的必备工具,家用汽车的增加,导致城市道路拥堵情况日渐加剧,不可避免出现更多碰撞事故,在获得良好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同时,汽车安全性能也越来越被关注,其中车身碰撞尤为重要,汽车防护结构一般包括前防撞梁和吸能盒等,汽车在发生碰撞时通过防撞梁和吸能装置将能量分散和吸收来保护乘员、行人和车身整体,现有车身防撞装置将前防撞梁和后防撞梁作为单独设计单元,且防撞梁在结构设计上较为单一,防撞梁单独抵抗来自于前方或后方的撞击,防撞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侧、后侧及周侧整合式的汽车车身防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4.汽车车身防撞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前侧防撞梁和后侧防撞梁,所述前侧防撞梁和后侧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吸能盒组件,所述吸能盒组件上连接有侧部防撞框,所述吸能盒组件位于防撞梁与所述侧部防撞框之间,既起到对两者的连接作用,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又能及时吸收撞击能量,保护防撞梁弯折及保护所述侧部防撞框受损,所述侧部防撞框为方形框体结构,所述侧部防撞框的框内侧壁上且与所述吸能盒组件相对处固定连接水平保护杠的一端端部,所述侧部防撞框的框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水平保护杠的两侧设置有斜向保护杠,所述斜向保护杠的一端端部与所述侧部防撞框的顶角处固定连接,位于前侧的所述水平保护杠的另一端端部和所述斜向保护杠另一端端部与汽车前端侧面装配,位于后侧的所述水平保护杠的另一端端部和所述斜向保护杠另一端端部与汽车后端侧面装配,所述水平保护杠和所述斜向保护杠既能对防撞梁起到支撑作用,又能保护车身前后端侧部,在遇到车身前后端侧部撞击时,所述侧部防撞框及所述水平保护杠和所述斜向保护杠均对车身侧部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前侧防撞梁和对应的所述侧部防撞框组合成整体为匚形的防撞结构以保护汽车前端及前端侧面、汽车后端及后端侧面,汽车前后端受到撞击过程中,所述侧部防撞框及内侧的所述水平保护杠和所述斜向保护杠对防撞梁起到支撑作用,以加强防撞梁的防撞效果。
5.进一步的,所述前侧防撞梁和所述后侧防撞梁的外部均设置有外防护组件,所述外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杠,所述防护杠的两端一体成型连接连接杠的一端,所述连接杠的另一端与防撞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杠与所述连接杠位于防撞梁的外侧,对防撞梁起到保护作用,所述防护杠与防撞梁之间设置减振环,所述减振环的外侧壁分别与所述防护杠和防撞梁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减振环在受到挤压时会导致其自身形变,从而吸收部分撞击
能量,减少防撞梁所接受的外力。
6.进一步的,所述减振环为可形变的金属环,所述防护杠受到外界任意角度的撞击时,使得所述减振环受到挤压,所述减振环从而形变,以吸收部分撞击能量的方式对防撞梁起到保护作用。
7.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盒组件由对称设置吸能盒组组成,所述吸能盒组包括多个活动连接的吸能外壳,多个所述吸能外壳以依次半环抱的方式连接,多个所述吸能外壳由外到内体积逐渐减小,所述吸能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与盒体体积相适配的空腔引溃柱,所述吸能盒组受到外力作用时,多个所述吸能外壳内的空腔引溃柱依次被压扁,多个所述吸能外壳依次起到吸能作用,以起到精准吸能作用,当车身所遇撞击能量较小时,对所述吸能盒组的破坏力较小,此时少数所述吸能外壳被破坏,而其他所述吸能外壳保持良好,更换时只需更换少数,无需全部更换,节约材料。
8.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引溃柱的侧壁带有连续弯折的引溃痕,所述吸能外壳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空腔引溃柱沿所述引溃痕被压扁,以吸收部分撞击能量的对车身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引溃痕的设置使得所述空腔引溃柱按既定方向被压扁,防止其无序破碎,造成碎片外溢。
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吸能盒组中体积最小盒体之间固定连接,当所遇撞击力较小时,所述吸能盒组的吸能能力具有由大至小的设置可以迅速分散撞击能量,从而迅速停止撞击影响,且此种设计方式进一步满足所述吸能外壳精准吸能的作用,所述吸能外壳根据撞击力大小受损,节约材料。
10.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吸能外壳之间卡接,卡接使得说个所述吸能外壳易于更换。
11.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盒组件的端部与侧部防撞框的端部均设置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设置便于所述吸能盒组件与所述侧部防撞框之间的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侧部防撞框的框外侧固定连接有装饰板,装饰板的设置防止所述侧部防撞框直接裸露,影响车身美观。
13.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板与所述水平保护杠和所述斜向保护杠均固定连接,装饰板此种连接方式较为牢固。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称设置前侧防撞梁和后侧防撞梁,前侧防撞梁和后侧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吸能盒组件,吸能盒组件上连接有侧部防撞框,吸能盒组件位于防撞梁与侧部防撞框之间,既起到对两者的连接作用,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又能及时吸收撞击能量,保护防撞梁弯折及保护侧部防撞框受损,侧部防撞框为方形框体结构,侧部防撞框的框内侧壁上且与吸能盒组件相对处固定连接水平保护杠的一端端部,侧部防撞框的框内侧壁上且位于水平保护杠的两侧设置有斜向保护杠,斜向保护杠的一端端部与侧部防撞框的顶角处固定连接,位于前侧的水平保护杠的另一端端部和斜向保护杠另一端端部与汽车前端侧面装配,位于后侧的水平保护杠的另一端端部和斜向保护杠另一端端部与汽车后端侧面装配,水平保护杠和斜向保护杠既能对防撞梁起到支撑作用,又能保护车身前后端侧部,在遇到车身前后端侧部撞击时,侧部防撞框及水平保护杠和斜向保护杠均对车身侧部起到保护作用,前侧防撞梁和对应的侧部防撞框组合成整体为匚形的防撞结构以保护汽车前端及前端侧面、汽车后端及后端侧面,汽车前后端受到撞击过程中,侧部
防撞框及内侧的水平保护杠和斜向保护杠对防撞梁起到支撑作用,以加强防撞梁的防撞效果。
15.本装置,通过前后侧防撞梁与侧部防撞框联合防撞,防撞效果及防撞面积均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主体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主体结构侧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吸能外壳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吸能外壳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前侧防撞梁一侧的侧视图。
17.图中:1、前侧防撞梁;2、后侧防撞梁;3、吸能盒组;301、吸能外壳;302、空腔引溃柱;4、侧部防撞框;5、水平保护杠;6、斜向保护杠;7、外防护组件;701、防护杠;702、连接杠;703、减振环;8、引溃痕;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汽车车身防撞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前侧防撞梁1和后侧防撞梁2,所述前侧防撞梁1和后侧防撞梁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吸能盒组件,所述吸能盒组件上连接有侧部防撞框4,所述吸能盒组件位于防撞梁与所述侧部防撞框4之间,既起到对两者的连接作用,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又能及时吸收撞击能量,保护防撞梁弯折及保护所述侧部防撞框4受损,所述侧部防撞框4为方形框体结构,所述侧部防撞框4的框内侧壁上且与所述吸能盒组件相对处固定连接水平保护杠5的一端端部,所述侧部防撞框4的框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水平保护杠5的两侧设置有斜向保护杠6,所述斜向保护杠6的一端端部与所述侧部防撞框4的顶角处固定连接,位于前侧的所述水平保护杠5的另一端端部和所述斜向保护杠6另一端端部与汽车前端侧面装配,位于后侧的所述水平保护杠5的另一端端部和所述斜向保护杠6另一端端部与汽车后端侧面装配,所述水平保护杠5和所述斜向保护杠6既能对防撞梁起到支撑作用,又能保护车身前后端侧部,在遇到车身前后端侧部撞击时,所述侧部防撞框4及所述水平保护杠5和所述斜向保护杠6均对车身侧部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前侧防撞梁1和对应的所述侧部防撞框4组合成整体为匚形的防撞结构以保护汽车前端及前端侧面、汽车后端及后端侧面,汽车前后端受到撞击过程中,所述侧部防撞框4及内侧的所述水平保护杠5和所述斜向保护杠6对防撞梁起到支撑作用,以加强防撞梁的防撞效果。
20.具体而言,所述前侧防撞梁1和所述后侧防撞梁2的外部均设置有外防护组件7,所述外防护组件7包括防护杠701,所述防护杠701的两端一体成型连接连接杠702的一端,所述连接杠702的另一端与防撞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杠701与所述连接杠702位于防撞梁的
外侧,对防撞梁起到保护作用,所述防护杠701与防撞梁之间设置减振环703,所述减振环703的外侧壁分别与所述防护杠701和防撞梁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减振环703在受到挤压时会导致其自身形变,从而吸收部分撞击能量,减少防撞梁所接受的外力。
21.具体而言,所述减振环703为可形变的金属环,所述防护杠701受到外界任意角度的撞击时,使得所述减振环703受到挤压,所述减振环703从而形变,以吸收部分撞击能量的方式对防撞梁起到保护作用。
22.具体而言,所述吸能盒组件由对称设置吸能盒组3组成,所述吸能盒组3包括多个活动连接的吸能外壳301,多个所述吸能外壳301以依次半环抱的方式连接,多个所述吸能外壳301由外到内体积逐渐减小,所述吸能外壳301的内部设置有与盒体体积相适配的空腔引溃柱302,所述吸能盒组3受到外力作用时,多个所述吸能外壳301内的空腔引溃柱302依次被压扁,多个所述吸能外壳301依次起到吸能作用,以起到精准吸能作用,当车身所遇撞击能量较小时,对所述吸能盒组3的破坏力较小,此时少数所述吸能外壳301被破坏,而其他所述吸能外壳301保持良好,更换时只需更换少数,无需全部更换,节约材料。
23.具体而言,所述空腔引溃柱302的侧壁带有连续弯折的引溃痕8,所述吸能外壳301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空腔引溃柱302沿所述引溃痕8被压扁,以吸收部分撞击能量的对车身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引溃痕8的设置使得所述空腔引溃柱302按既定方向被压扁,防止其无序破碎,造成碎片外溢。
24.具体而言,两个所述吸能盒组3中体积最小盒体之间固定连接,当所遇撞击力较小时,所述吸能盒组3的吸能能力具有由大至小的设置可以迅速分散撞击能量,从而迅速停止撞击影响,且此种设计方式进一步满足所述吸能外壳301精准吸能的作用,所述吸能外壳301根据撞击力大小受损,节约材料。
25.具体而言,多个所述吸能外壳301之间卡接,卡接使得说个所述吸能外壳301易于更换。
26.具体而言,所述吸能盒组件的端部与侧部防撞框4的端部均设置有连接板9,两个所述连接板9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9的设置便于所述吸能盒组件与所述侧部防撞框4之间的固定连接。
27.具体而言,所述侧部防撞框4的框外侧固定连接有装饰板,装饰板的设置防止所述侧部防撞框4直接裸露,影响车身美观。
28.具体而言,所述装饰板与所述水平保护杠5和所述斜向保护杠6均固定连接,装饰板此种连接方式较为牢固。
29.工作原理:对称设置前侧防撞梁1和后侧防撞梁2,前侧防撞梁1和后侧防撞梁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吸能盒组件,吸能盒组件上连接有侧部防撞框4,吸能盒组件位于防撞梁与侧部防撞框4之间,既起到对两者的连接作用,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又能及时吸收撞击能量,保护防撞梁弯折及保护侧部防撞框4受损,侧部防撞框4为方形框体结构,侧部防撞框4的框内侧壁上且与吸能盒组件相对处固定连接水平保护杠5的一端端部,侧部防撞框4的框内侧壁上且位于水平保护杠5的两侧设置有斜向保护杠6,斜向保护杠6的一端端部与侧部防撞框4的顶角处固定连接,位于前侧的水平保护杠5的另一端端部和斜向保护杠6另一端端部与汽车前端侧面装配,位于后侧的水平保护杠5的另一端端部和斜向保护杠6另一端端部与汽车后端侧面装配,水平保护杠5和斜向保护杠6既能对防撞梁起到支撑作用,又能保护车
身前后端侧部,在遇到车身前后端侧部撞击时,侧部防撞框4及水平保护杠5和斜向保护杠6均对车身侧部起到保护作用,前侧防撞梁1和对应的侧部防撞框4组合成整体为匚形的防撞结构以保护汽车前端及前端侧面、汽车后端及后端侧面,汽车前后端受到撞击过程中,侧部防撞框4及内侧的水平保护杠5和斜向保护杠6对防撞梁起到支撑作用,以加强防撞梁的防撞效果。
30.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