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聚酯纤维织物无水印花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3:41: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聚酯纤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酯纤维织物无水印花工艺。


背景技术:

2.纺织品的染色是人们生活及国民经济中的不可缺少的行业,但历来的染整行业均是耗水大户和污染大户,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印染企业每天排放污水量达300~400万吨。现聚酯纤维的印染工艺使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且在印刷完毕后需要使用大量水进行清洗,废水排量超标,对环境中造成较大的影响。
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537327b,一种涤纶毛绒布短流程免水洗染色方法,属于纺织印染领域。本发明方法特定的染色工作液进行一浸一轧法染色,在焙烘阶段,采用先升温、后降温、再升温的过程,使得分散染料能够充分向纤维内部扩散,将纤维染头,完成固色。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染色涤纶毛绒布的日晒牢度可达6~7级,水洗牢度可达4~5级,实现了涤纶毛绒布的免水洗染色。
4.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708193b,一种涤纶用复配变性淀粉印花糊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涤纶用复配变性淀粉印花糊料,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变性淀粉30~50份、羟乙基罗望子胶10~20份、魔芋胶10~20份、无水硫酸钠5~15份、六偏磷酸钠5~15份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钠1~3份;所述变性淀粉由磷酸酯淀粉和醋酸酯淀粉按照(4~7):(2~3)的配比配置而成。本发明的一种涤纶用复配变性淀粉印花糊料及其制备方法配伍合理,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涤纶用复配变性淀粉印花糊料干摩擦牢度为5级,湿摩擦牢度为3 级,脱糊率达93.08%,表观得色量达28.04,且其手感和抱水性较好,均优于现有的海藻酸钠糊料,能够作为海藻酸钠在纺织染整技术领域的全部替代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聚酯纤维织物无水印花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聚酯纤维织物无水印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步骤一:分散染料经过研磨后加入染料釜中,向染料釜注入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加热升温至45~55℃,染料釜内压力为2.5~3.5mpa,保温30~40min,分散染料全部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内,制成染色溶剂;
8.步骤二:织物进行预处理后,将织物卷绕在第一卷辊上,织物开头的展开并缠绕在第二卷辊上,第二卷辊带动织物的移动输送;
9.步骤三:将染料釜中的染色溶剂通过加压泵注入染色装置上的数码喷墨印花机内,利用数码喷墨印花机上的喷嘴喷射在平放的织物上,进行印花染色,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通过喷嘴喷出后迅速气化,使分散染料固着在纤维内部,气化的二氧化碳通过染色装置上的通气孔输出,在经过回收机构进行回收,完成印花;
10.其中,所述回收机构包括与通气孔连接回收釜,用于净化回收的气体,并通过加压泵输送至冷凝器,重新将气体的二氧化碳加压冷却至液体,并输送储存在出储罐中,储罐与染料釜连接,以便将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注入染料釜内。
11.作为本发明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分别设置在染色装置内部的两端,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可拆卸安装在对应的支架上,以便放置卷绕的织物,染色装置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印花台,数码喷墨印花机设置在印花台的上端一侧,印花台的另一侧设有烘干区,烘干区内设有加热板,用于染色后的织物进行烘干,完成分散染料对聚酯纤维的上染和固着;所述染色装置位于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的外端一侧分别设有封闭的箱门,以便取放织物,染色装置的侧端设有便于织物导料的穿插口,所述穿插口通过封板机构控制开关。
12.作为本发明优选方案:所述数码喷墨印花机包括安装在染色装置上端的主机及安装在染色装置内的移动台,移动台包括移动机构及安装在移动机构上的滑座,所述喷嘴安装在滑座的下端,滑座通过导管与主机连接,用于输送染色溶剂;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染色装置内的两组固定座、连接在两组固定座之间导轨,所述固定座分别设置在染色装置的两端,导轨分别设置在固定座下端的两侧,滑座的下端两侧滑动安装在导轨上;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螺杆传动连接,螺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滑座对应螺杆设有相应的螺孔,所述螺杆贯穿滑座对应螺孔,用于驱动滑座在导轨上移动,从而控制喷嘴的移动,完成印花。
13.作为本发明优选方案:所述封板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染色装置外端的盖板,盖板的下端设有气缸,气缸设有若干组并通过支座转动安装在染色装置外端壳体上,气缸的输出轴与盖板的外侧转动连接,气缸通过输出轴的伸缩控制盖板的转动,实现穿插口的封闭和开启,以便于在织物的穿插,在印花是关闭,以避免二氧化碳的泄露。
14.作为本发明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二中织物的预处理为:将聚酯纤维织物进行浸轧预处理液,轧液率为80~90%,然后在100℃烘干5min。
15.作为本发明优选方案:所述预处理液为抗静电剂d30、羧甲基纤维素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过硫酸铵及去离子水混合,经过高速搅拌制得。
16.作为本发明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一中的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为,称取适量的染色滤饼加入到球磨罐中,加入分散剂、去离子水和氧化锆球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12h,转速为400~600r/min。
17.作为本发明优选方案:所述染色滤饼、分散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 3:1:25。
18.作为本发明优选方案: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硫酸纳。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染料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中,通过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的喷射扩散接近织物的纤维表面,被纤维表面吸附,并向纤维内部扩散,最终固着在纤维的内部,实现无水印染。染色装置为密闭结构,织物通过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进行输送,并平放经过数码喷墨印花机,印染速度块,印染后通过烘干区,完成分散染料对聚酯纤维的上染和固着。气化的二氧化碳通过回收机构重新加工成液体,实现循环使用。织物的预处理是通过预处理液提高织物的表面性能,同时提高印染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印花工艺的流程结构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染色装置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的染色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台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示:1、染料釜;2、染色装置;3、第一卷辊;4、第二卷辊;5、数码喷墨印花机;6、烘干区;7、回收釜;8、冷凝器;9、储罐;10、加压泵。 21、印花台;22、箱门;23、穿插口;24、盖板;25、气缸;26、支座;51、主机;52、移动台;53、滑座;54、喷嘴;55、固定座;56、导轨;57、驱动电机;58、螺杆;61、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发明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6.如图1~4所示,
27.实施例1
28.一种聚酯纤维织物无水印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9.步骤一:分散染料经过研磨后加入染料釜1中,向染料釜1注入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加热升温至45℃,染料釜1内压力为2.5mpa,保温30min,分散染料全部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内,制成染色溶剂;
30.步骤二:织物进行预处理后,将织物卷绕在第一卷辊3上,织物开头的展开并缠绕在第二卷辊4上,第二卷辊4带动织物的移动输送;
31.步骤三:将染料釜1中的染色溶剂通过加压泵10注入染色装置上的数码喷墨印花机5内,利用数码喷墨印花机5上的喷嘴喷射在平放的织物上,进行印花染色,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通过喷嘴喷出后迅速气化,使分散染料固着在纤维内部,气化的二氧化碳通过染色装置上的通气孔输出,在经过回收机构进行回收,完成印花;
32.其中,所述回收机构包括与通气孔连接回收釜7,用于净化回收的气体,并通过加压泵10输送至冷凝器8,重新将气体的二氧化碳加压冷却至液体,并输送储存在出储罐9中,储罐9与染料釜1连接,以便将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注入染料釜1内。
33.染料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中,通过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的喷射扩散接近织物的纤维表面,被纤维表面吸附,并向纤维内部扩散,最终固着在纤维的内部。
34.所述第一卷辊3和第二卷辊4分别设置在染色装置2内部的两端,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卷辊3和第二卷辊4可拆卸安装在对应的支架上,以便放置卷绕的织物,染色装置2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印花台21,数码喷墨印花机5 设置在印花台21的上端一侧,印花台21的另一侧设有烘干区6,烘干区6内设有加热板61,用于染色后的织物进行烘干,完成分散染料对聚酯纤维的上染和固着;所述染色装置2位于第一卷辊3和第二卷辊4的外端一侧分别设有封闭的箱门22,以便取放织物,染色装置2的侧端设有便于织物导料的穿插口23,所述穿插口23通过封板机构控制开关。
35.所述数码喷墨印花机5包括安装在染色装置2上端的主机51及安装在染色装置2内的移动台52,移动台52包括移动机构及安装在移动机构上的滑座53,所述喷嘴54安装在滑
座53的下端,滑座53通过导管与主机51连接,用于输送染色溶剂;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染色装置2内的两组固定座55、连接在两组固定座55之间导轨56,所述固定座55分别设置在染色装置2的两端,导轨56分别设置在固定座55下端的两侧,滑座53的下端两侧滑动安装在导轨 56上;所述固定座55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57,驱动电机57与螺杆58传动连接,螺杆5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55转动连接,滑座53对应螺杆58设有相应的螺孔,所述螺杆58贯穿滑座53对应螺孔,用于驱动滑座53在导轨56上移动,从而控制喷嘴54的移动,完成印花。
36.所述封板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染色装置2外端的盖板24,盖板24的下端设有气缸25,气缸25设有若干组并通过支座26转动安装在染色装置2外端壳体上,气缸25的输出轴与盖板24的外侧转动连接,气缸25通过输出轴的伸缩控制盖板24的转动,实现穿插口的封闭和开启,以便于在织物的穿插,在印花是关闭,以避免二氧化碳的泄露。
37.所述步骤二中织物的预处理为:将聚酯纤维织物进行浸轧预处理液,轧液率为80%,然后在100℃烘干5min。
38.所述预处理液为抗静电剂d30、羧甲基纤维素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过硫酸铵及去离子水混合,经过高速搅拌制得。
39.所述步骤一中的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为,称取适量的染色滤饼加入到球磨罐中,加入分散剂、去离子水和氧化锆球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12h,转速为 400r/min。
40.所述染色滤饼、分散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1:25。
41.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硫酸纳。
42.实施例2
43.一种聚酯纤维织物无水印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4.步骤一:分散染料经过研磨后加入染料釜中,向染料釜注入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加热升温至50℃,染料釜内压力为3mpa,保温35min,分散染料全部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内,制成染色溶剂;
45.步骤二:织物进行预处理后,将织物卷绕在第一卷辊上,织物开头的展开并缠绕在第二卷辊上,第二卷辊带动织物的移动输送;
46.步骤三:将染料釜中的染色溶剂通过加压泵注入染色装置上的数码喷墨印花机内,利用数码喷墨印花机上的喷嘴喷射在平放的织物上,进行印花染色,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通过喷嘴喷出后迅速气化,使分散染料固着在纤维内部,气化的二氧化碳通过染色装置上的通气孔输出,在经过回收机构进行回收,完成印花;
47.其中,所述回收机构包括与通气孔连接回收釜,用于净化回收的气体,并通过加压泵输送至冷凝器,重新将气体的二氧化碳加压冷却至液体,并输送储存在出储罐中,储罐与染料釜连接,以便将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注入染料釜内。
48.染料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中,通过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的喷射扩散接近织物的纤维表面,被纤维表面吸附,并向纤维内部扩散,最终固着在纤维的内部。
49.所述第一卷辊3和第二卷辊4分别设置在染色装置2内部的两端,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卷辊3和第二卷辊4可拆卸安装在对应的支架上,以便放置卷绕的织物,染色装置2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印花台21,数码喷墨印花机5 设置在印花台21的上端一侧,印花台21的另一侧设有烘干区6,烘干区6内设有加热板61,用于染色后的织物进行烘干,完成分散染料对聚酯纤维的上染和固着;所述染色装置2位于第一卷辊3和第二卷辊4的外端一侧分别
设有封闭的箱门22,以便取放织物,染色装置2的侧端设有便于织物导料的穿插口23,所述穿插口23通过封板机构控制开关。
50.所述数码喷墨印花机5包括安装在染色装置2上端的主机51及安装在染色装置2内的移动台52,移动台52包括移动机构及安装在移动机构上的滑座53,所述喷嘴54安装在滑座53的下端,滑座53通过导管与主机51连接,用于输送染色溶剂;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染色装置2内的两组固定座55、连接在两组固定座55之间导轨56,所述固定座55分别设置在染色装置2的两端,导轨56分别设置在固定座55下端的两侧,滑座53的下端两侧滑动安装在导轨 56上;所述固定座55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57,驱动电机57与螺杆58传动连接,螺杆5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55转动连接,滑座53对应螺杆58设有相应的螺孔,所述螺杆58贯穿滑座53对应螺孔,用于驱动滑座53在导轨56上移动,从而控制喷嘴54的移动,完成印花。
51.所述封板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染色装置2外端的盖板24,盖板24的下端设有气缸25,气缸25设有若干组并通过支座26转动安装在染色装置2外端壳体上,气缸25的输出轴与盖板24的外侧转动连接,气缸25通过输出轴的伸缩控制盖板24的转动,实现穿插口的封闭和开启,以便于在织物的穿插,在印花是关闭,以避免二氧化碳的泄露。
52.所述步骤二中织物的预处理为:将聚酯纤维织物进行浸轧预处理液,轧液率为85%,然后在100℃烘干5min。
53.所述预处理液为抗静电剂d30、羧甲基纤维素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过硫酸铵及去离子水混合,经过高速搅拌制得。
54.所述步骤一中的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为,称取适量的染色滤饼加入到球磨罐中,加入分散剂、去离子水和氧化锆球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12h,转速为 500r/min。
55.所述染色滤饼、分散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1:25。
56.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硫酸纳。
57.实施例3
58.一种聚酯纤维织物无水印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9.步骤一:分散染料经过研磨后加入染料釜中,向染料釜注入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加热升温至55℃,染料釜内压力为3.5mpa,保温40min,分散染料全部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内,制成染色溶剂;
60.步骤二:织物进行预处理后,将织物卷绕在第一卷辊上,织物开头的展开并缠绕在第二卷辊上,第二卷辊带动织物的移动输送;
61.步骤三:将染料釜中的染色溶剂通过加压泵注入染色装置上的数码喷墨印花机内,利用数码喷墨印花机上的喷嘴喷射在平放的织物上,进行印花染色,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通过喷嘴喷出后迅速气化,使分散染料固着在纤维内部,气化的二氧化碳通过染色装置上的通气孔输出,在经过回收机构进行回收,完成印花;
62.其中,所述回收机构包括与通气孔连接回收釜,用于净化回收的气体,并通过加压泵输送至冷凝器,重新将气体的二氧化碳加压冷却至液体,并输送储存在出储罐中,储罐与染料釜连接,以便将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注入染料釜内。
63.染料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中,通过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的喷射扩散接近织物的纤维表面,被纤维表面吸附,并向纤维内部扩散,最终固着在纤维的内部。
64.所述第一卷辊3和第二卷辊4分别设置在染色装置2内部的两端,并通过伺服电机
驱动,第一卷辊3和第二卷辊4可拆卸安装在对应的支架上,以便放置卷绕的织物,染色装置2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印花台21,数码喷墨印花机5 设置在印花台21的上端一侧,印花台21的另一侧设有烘干区6,烘干区6内设有加热板61,用于染色后的织物进行烘干,完成分散染料对聚酯纤维的上染和固着;所述染色装置2位于第一卷辊3和第二卷辊4的外端一侧分别设有封闭的箱门22,以便取放织物,染色装置2的侧端设有便于织物导料的穿插口23,所述穿插口23通过封板机构控制开关。
65.所述数码喷墨印花机5包括安装在染色装置2上端的主机51及安装在染色装置2内的移动台52,移动台52包括移动机构及安装在移动机构上的滑座53,所述喷嘴54安装在滑座53的下端,滑座53通过导管与主机51连接,用于输送染色溶剂;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染色装置2内的两组固定座55、连接在两组固定座55之间导轨56,所述固定座55分别设置在染色装置2的两端,导轨56分别设置在固定座55下端的两侧,滑座53的下端两侧滑动安装在导轨 56上;所述固定座55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57,驱动电机57与螺杆58传动连接,螺杆5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55转动连接,滑座53对应螺杆58设有相应的螺孔,所述螺杆58贯穿滑座53对应螺孔,用于驱动滑座53在导轨56上移动,从而控制喷嘴54的移动,完成印花。
66.所述封板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染色装置2外端的盖板24,盖板24的下端设有气缸25,气缸25设有若干组并通过支座26转动安装在染色装置2外端壳体上,气缸25的输出轴与盖板24的外侧转动连接,气缸25通过输出轴的伸缩控制盖板24的转动,实现穿插口的封闭和开启,以便于在织物的穿插,在印花是关闭,以避免二氧化碳的泄露。
67.所述步骤二中织物的预处理为:将聚酯纤维织物进行浸轧预处理液,轧液率为90%,然后在100℃烘干5min。
68.所述预处理液为抗静电剂d30、羧甲基纤维素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过硫酸铵及去离子水混合,经过高速搅拌制得。
69.所述步骤一中的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为,称取适量的染色滤饼加入到球磨罐中,加入分散剂、去离子水和氧化锆球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12h,转速为 600r/min。
70.所述染色滤饼、分散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1:25。
71.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硫酸纳。
7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