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03:20: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在起毛的片材等上担载了超吸收性粒子状的聚合物材料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以往,公知这种装置以及方法(专利文献1)。在下述的文献1的发明中,使吸收性的粉粒体散布、担载于在第一滚筒上搬运的第一片材的一面侧而形成第一吸收层,使所述粉粒体散布、担载于在第二滚筒上搬运的第二片材的一面侧而形成第二吸收层,使这些第一及第二吸收片材的担载有所述粉粒体的面彼此相互对置并层叠,从而形成吸收体。
3.在先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wo 2015/123087


技术实现要素:

6.但是,由于在滚筒的圆筒面上散布有所述粉粒体,因此离心力作用于沿着所述圆筒面的各吸收层,所述粉粒体容易向周围飞散。
7.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中防止吸收性的粉粒体的飞散。
8.本发明的制造装置具备:
9.第一输送机c1,其沿着平坦的第一倾斜面f1吸引通气性的第一片材s1的同时搬运该第一片材s1;
10.第二输送机c2,其以与所述第一倾斜面f1相反的斜率沿着平坦的第二倾斜面f2吸引通气性的第二片材s2的同时搬运所述第二片材s2;
11.第一散布装置11,其通过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f1向搬运中的所述第一片材s1的上表面散布吸收性的粉粒体从而在所述第一片材s1形成第一吸收层l1;
12.第二散布装置12,其通过沿着所述第二倾斜面f2向搬运中的所述第二片材s2的上表面散布吸收性的粉粒体从而在所述第二片材s2形成第二吸收层l2;以及
13.层叠部,其以由所述第一输送机c1搬运的所述第一片材s1的所述第一吸收层l1与由所述第二输送机c2搬运的所述第二片材s2的所述第二吸收层l2相互对置的方式层叠两个所述片材s1、s2。
14.另一方面,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15.吸引所述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同时,将所述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沿着所述第一及第二输送机c1、c2的平坦的各所述倾斜面朝向层叠部搬运;
16.向沿着平坦的各倾斜面的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上表面散布所述粉粒体;
17.使被散布的所述粉粒体担载于所述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而形成所述第一及第二吸收层l1、l2;以及
18.在所述层叠部以所述第一吸收层l1与所述第二吸收层l2相互对置的方式层叠所述第一片材s1与所述第二片材s2。
19.根据本发明,由于第一及第二倾斜面不是圆筒面而是不弯曲的平坦的平面,因此不会发生粉粒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周围飞散。另外,不对未被各输送机吸引的粉粒体作用离心力,而朝向两吸收层的层叠部落下,因此,不会向周围飞散而被两吸收层间夹持。
附图说明
20.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制造装置的实施例1的概略布局图。
21.图2是将层叠部放大示出的侧视图。
22.图3是表示吸收体的制造过程的放大剖视图。
23.图4是表示吸收体的其他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24.图5是表示制造装置的实施例2的概略布局图。
25.图6是表示制造装置的实施底3的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在优选的装置中,所述层叠部是将所述第一输送机c1所搬运的所述第一片材s1与所述第二输送机c2所搬运的所述第二片材s2卷入并且相互重叠的层叠辊r。
27.在该情况下,容易将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重叠。
28.更优选的是,以由所述第一输送机c1、所述第二输送机c2以及所述层叠辊r搬运的所述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所述上表面形成v字状的谷的方式配置有所述第一输送机c1、所述第二输送机c2以及所述层叠辊r。
29.在这样由两输送机以及层叠辊r形成v字状的谷的情况下,能够将未保持在各片材的表面的粉粒体夹在两个吸收层之间。
30.在另一优选的装置中,还具备将在所述第一片材s1与所述第二片材s2之间插入的透液性的第三片材s3向所述层叠辊r导入的导入部50。
31.在该情况下,在两张片材之间配置第三片材,能够防止担载于第一及第二片材的粉粒体彼此相互结合的凝胶块的产生。
32.在另一优选的装置中,还具备控制装置c,该控制装置c选择性地对包括所述第一输送机c1以及第一散布装置11的第一单元u1和包括所述第二输送机c2以及第二散布装置12的第二单元u2中的至少任一方进行运转控制。
33.在该情况下,如后述那样,能够制造多种厚度、方式的吸收体。
34.与各所述实施方式或下述的实施例关联地说明和/或图示的特征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实施方式或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形式、和/或与其他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的特征组合或取而代之使用。
35.实施例
36.本发明根据以下以附图为参考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能够更加明确地理解。但是,实施例及附图是为了简单地进行图示及说明,并非用于确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技术方案确定。在附图中,多个附图中的相同部件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37.在本制造装置的说明之前,先对由本制造装置制造的吸收体的一例进行说明。
38.图3是将吸收体与制造过程一起示出的放大剖视图。图3的(f)的本吸收体1构成例如一次性尿布等穿着物品的吸收芯。
39.如图3的(f)所示,吸收体1具备包含粉粒体20的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以及包裹被相互层叠的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薄纸t。
40.在示出起毛前的状态的图3的(a)中,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层叠有成为基底的背面侧的扩散层21和表面侧的短纤维层22。
41.短纤维层22是由短纤维形成的无纺布层,例如是经透气加工得到的无纺布层。该无纺布层能够通过将短纤维并排且向它们吹送热风而形成。
42.另一方面,扩散层21的厚度比短纤维层22的厚度小,且具有较高的密度。该扩散层21在面方向上的扩散性高且能够使液体大范围浸透。
43.在示出起毛后的状态的图3的(b)中,在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中,短纤维层22从倒伏的状态成为起毛的状态,成为体积密度较小并且较厚的结构。
44.如图3的(c)所示,起毛后的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短纤维层22成为散布有粉粒体20的形态。粉粒体20是公知的超吸收性高分子(sap)。担载有粉粒体20的短纤维层22构成第一及第二吸收层l1、l2。
45.如图3的(d)所示,包含粉粒体20的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以短纤维层22彼此相互接触的方式隔着粘接层23层叠而成为一张较厚的层叠体s。在该状态下,第一及第二吸收层l1、l2相互面对接触。
46.如图3的(e)~(f)所示,层叠体s被薄纸t包裹而成为公知的吸收体1。
47.以下,按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制造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48.图1~图2表示实施例1。
49.如图1所示,本制造装置具备第一及第二单元u1、u2、层叠辊r(层叠部的一例)以及控制装置c。第一及第二单元u1、u2是彼此相同的结构,且配置为相互大致镜像对称(面对称)。
50.第一单元u1包括第一输送机c1以及第一散布装置11。第二单元u2包括第二输送机c2以及第二散布装置12。控制装置c选择性地对两个单元中的至少任一方进行运转控制。
51.第一输送机c1沿平坦的第一倾斜面f1吸引通气性的第一片材s1的同时将其搬运。第二输送机c2以与第一倾斜面f1相反的斜率沿着平坦的第二倾斜面f2吸引通气性的第二片材s2的同时将其搬运。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如后述那样预先使表面层(上表面)起毛。
52.第一散布装置11沿着第一倾斜面f1向搬运中的第一片材s1的上表面散布吸收性的粉粒体,从而在图2的第一片材s1的短纤维层22形成第一吸收层l1。图1的第二散布装置12沿着第二倾斜面f2向搬运中的第二片材s2的上表面散布吸收性的粉粒体,从而在图2的第二片材s2的短纤维层22形成第二吸收层l2。
53.在散布粉粒体20之后,在由第一及第二输送机c1、c2搬运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期间,在各负压箱19的负压的作用下粉粒体20进入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各短纤维层(吸收层)22内。
54.在图2中,层叠辊r以由第一输送机c1搬运的第一片材s1的第一吸收层l1与由第二输送机c2搬运的第二片材s2的第二吸收层l2相互对置的方式层叠两个片材s1、s2。即,层叠辊r将第一输送机c1所搬运的第一片材s1与第二输送机c2所搬运的第二片材s2卷入并且相
互重叠。
55.以由图1的第一输送机c1、第二输送机c2以及层叠辊r搬运的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上表面形成v字状的谷的方式配置有第一输送机c1、第二输送机c2以及层叠辊r。
56.接着,对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供给进行说明。
57.如图1所示,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在分别向起毛辊30供给之后,被沿着第一及第二输送机c1、c2搬运,且在层叠辊r处合流并层叠。如后述那样,图2的各输送机c1、c2具有在搬运中吸引各片材的负压箱19,以便使粉粒体20保持在片材的短纤维层22。
58.图1的起毛辊30是具有多个齿的辊,以比片材s1、s2的搬运速度慢的周速度旋转。在该速度差的作用下,起毛辊30使图3的(a)的片材的短纤维层22如图3的(b)那样起毛。
59.在图1的起毛辊30与输送机c1、c2之间设置粘接剂的第一涂覆器31,在起毛的短纤维层22(图3的(b))的表面侧涂覆粘接剂。
60.接着,对图1的粉粒体20的散布进行说明。
61.各散布装置11、12向片材上散布粉粒体20,且具备存储粉粒体20的料斗13、调量部14、引导件15以及散布壳体16。在散布壳体16设置有未图示的散布开口以及使散布开口开闭的闸门。通过这些构件,规定量的粉粒体20被向片材的短纤维层22(图2)间歇地散布。
62.关于片材的供给以及粉粒体20的散布,例如被wo2017/131014公开,并且在此引入其全部的记述。
63.接着,对两片材s1、s2的层叠以后进行说明。
64.如图2所示,从第二涂覆器32向散布有粉粒体20的片材中的、一方的片材s1涂覆粘接剂。由此,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在被层叠辊r层叠之后相互的短纤维层22彼此接合。
65.在图1中,薄纸t被向层叠输送机c3上供给。在层叠输送机c3的上游设置有向薄纸t的上表面的中央部涂覆粘接剂的第三涂覆器33。
66.如图2所示,层叠输送机c3以在已层叠的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层叠体s之下配置有薄纸t的状态将这些片状物向下游搬运。此时,在薄纸t的表面接合层叠体s。在本例的情况下,层叠辊r夹着层叠体s以及薄纸t与层叠输送机c3接触。
67.在图1的层叠输送机c3的下游设置有第四涂覆器34、折叠器35以及一对压接辊36。需要说明的是,层叠输送机c3具有吸引薄纸t的负压箱19。
68.第四涂覆器34向薄纸t的上表面的两侧缘部涂覆粘接剂。需要说明的是,薄纸t的宽度比层叠体s的宽度的2倍大。
69.图1的折叠器35将薄纸t如图3的(f)那样折叠而用薄纸t包裹层叠体s形成吸收体1。图1的压接辊36将吸收体1沿厚度方向压接。
70.接着,对具有图3的(f)的第一片材s1以及第二片材s2的吸收体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图1的第一及第二单元u1、u2这两方运转。
71.在图1的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各自向起毛辊30、30供给,且图3的(a)的片材的短纤维层22起毛之后,从第一涂覆器31(图1)向图3的(b)的起毛的短纤维层22涂覆粘接剂。之后,图1的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被第一及第二输送机c1、c2吸引的同时,被朝向层叠辊r并且沿着第一及第二输送机c1、c2的平坦的各倾斜面搬运。
72.向图1的沿着平坦的各倾斜面的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上表面散布粉粒体。从第一及第二散布装置11、12向各片材s1、s2散布粉粒体20,在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形成包含
粉粒体20的图2的第一及第二吸收层l1、l2(图3的(c))。即,被散布的粉粒体20担载于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短纤维层22并形成第一及第二吸收层l1、l2。
73.具体而言,在散布粉粒体20之后,在由第一及第二输送机c1、c2搬运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期间,在各负压箱19的负压的作用下粉粒体20进入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各短纤维层(吸收层)22内。
74.之后,在层叠辊r处以第一吸收层l1与第二吸收层l2相互对置的方式层叠第一片材s1与第二片材s2。即,第一片材s1的第一吸收层l1与第二片材s2的第二吸收层l2以相互接触的状态层叠。
75.在本例的情况下,在从第二涂覆器32向第一吸收层l1涂覆粘接剂之后,第一吸收层l1与第二吸收层l2被引入层叠辊r而形成图3的(d)的层叠体s。进而,层叠体s在图2的层叠输送机c3上配置于薄纸t上。
76.之后,薄纸t被图1的折叠器35折叠之后,吸收体1被压接辊36压接而生成图3的(f)的吸收体1。在该情况下,如图4的(a)那样,第一吸收层l1与第二吸收层l2的层相互接触,两层l1、l2成为被扩散层21、21夹着的状态。
77.在本制造装置中,除了前述的图4的(a)的吸收体1之外,还能够制造图4的(b)、图4的(c)的吸收体1。
78.在制造图4的(b)的吸收体1的情况下,运转图1的左侧的第一单元u1,且将右侧的第二单元u2的运转停止。在该情况下,图4的(b)的薄纸t的重叠部t1与第一吸收层l1接触,并且重叠部t1与扩散层21夹着短纤维层22(第一吸收层l1)而配置。
79.在制造图4的(c)的吸收体1的情况下,运转图1的右侧的第二单元u2,且将左侧的第一单元u1的运转停止。在该情况下,图4的(c)的薄纸t的重叠部t1与扩散层21接触。
80.接着,对制造图4的(d)的吸收体1的情况进行说明。
81.图4的(d)的吸收体1在第一片材s1与第二片材s2之间具有透液性的第三片材s3。该吸收体1能够通过图5的制造装置生成。
82.在图5中,在该例中,除了图1的制造装置之外,还具备将第三片材s3向层叠辊r导入的导入辊50。第三片材s3被向第一片材s1与第二片材s2之间导入。
83.期望的是,第三片材s3是与第一及第二片材s1、s2的扩散层21相同地具有扩散性的片材。
84.接着,对图6的实施例3的制造装置进行说明。
85.图6的制造装置与图1的实施例1近似,因而,主要针对与实施例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86.在图6中,也可以是,设置于第一及第二输送机c1、c2的负压箱19、19在比粉粒体20(图2)落下的附近的地点p1靠下游的区域吸引空气。由此,能够防止由在各散布装置11、12与输送机之间产生的空气流引起的粉粒体20的飞散。
87.另外,也可以是,沿着第一及第二输送机c1、c2的流动方向延伸的飞散防止板p、p设置于各输送机c1、c2的两侧。该飞散防止板p防止在各输送机c1、c2的流动方向以外产生空气流,有助于防止粉粒体20的飞散。
88.如本例那样,也可以是,层叠辊r构成第一或者第二输送机c1、c2的一部分。在本例的情况下,层叠辊r由第二输送机c2的下端的辊构成。
89.在如图1那样层叠辊r的直径较大的情况下,有时在层叠辊r的附近粉粒体20(图2)飞散,通过如图6那样减小层叠辊r的直径,从而容易防止粉粒体20的飞散。
90.如上所述,参照附图说明了优选的实施例等,但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则阅读本说明书时,在显而易见的范围内容易想到各种变更及修正。
91.例如,若采用具备起毛层的透液性的无纺布片材,则不需要设置起毛辊。
92.另外,若将层叠辊r设为一对夹持辊,则也能够将第一单元u1与第二单元u2完全对称地配置。
93.因而,这种变更及修正解释为包含在由技术方案确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94.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95.本发明能够利用于一次性内裤、尿布等各种吸收体的制造。
96.附图标记说明
97.1:吸收体
98.11:第一散布装置 12:第二散布装置
99.13:料斗 14:调量部 15:引导件 16:散布壳体 19:负压箱
100.20:粉粒体 21:扩散层 22:短纤维层 23:粘接层
101.30:起毛辊 31~34:涂覆器 35:折叠器 36:压接辊
102.50:导入部(导入辊)
103.c1:第一输送机 c2:第二输送机 c3:层叠输送机
104.f1:第一倾斜面 f2:第二倾斜面
105.l1:第一吸收层 l2:第二吸收层
106.s:层叠体 s1:第一片材 s2:第二片材 s3:第三片材
107.t:薄纸 t1:重叠部
108.u1:第一单元 u2:第二单元
109.c:控制装置
110.p:飞散防止板 p1:地点
111.r:层叠辊。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