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连续超车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其汽车与流程

2022-02-22 02:38: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连续超车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其汽车。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私家车的日益普及,交通状况日益复杂,车辆间的剐蹭、相撞等现象时有发生。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增加,汽车之间的超车现象日益频繁,这些现象也在一定程度进一步加大了交通事故的概率。为了提高驾驶员驾车过程中的安全性,一些高配汽车上已经推出了超车辅助系统,现有的超车辅助系统通常是基于本车安装的摄像头和/或雷达等探测装置侦测本车周围的路况信息,并基于侦测结果提示驾驶员能否超车。但存在如下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超车时可能存在盲区导致超车行为可能会干扰到相邻车辆的正常运行,且非常危险;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超车辅助系统只能获取到本车周围的路况信息,无法了解被前车挡住的车辆的行驶状况,尤其是在前方为一辆大货车的情况下,更是无法提前获取到前车四周的车辆状态,从而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提醒,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连续超车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其汽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连续超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5.建立区域网,区域网内的汽车均与区域网建立网络信号连接关系;
6.向前车发送超车请求,当前车发回允许超车信号时,接收前车发送的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
7.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本车前方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判断是否满足连续超车条件;
8.若满足连续超车条件,则进行连续超车,并将连续超车信号发送至前车前方预连续超车的目标车辆,否则不超车。
9.进一步的,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本车前方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判断是否满足连续超车条件包括:
10.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获取本车的行驶速度;
11.根据本车前方数据信息获取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是否存在障碍车辆,若存在障碍车辆,则获取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
12.根据前车行驶数据信息获取前车的行驶速度;
13.根据前车前方数据信息获取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距离;
14.若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没有障碍车辆或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且本车的行驶速度均大于前车和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且目标车辆与前
车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或者,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没有障碍车辆或者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本车的行驶速度大于前车的行驶速度小于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且本车的行驶速度与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差小于预设阈值,且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判定满足连续超车条件。
15.进一步的,连续超车时,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前车前方数据和本车的超车习惯规划连续超车行驶数据。
16.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前车前方数据和本车的超车习惯规划超车行驶数据包括:
17.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获取本车的行驶速度;
18.根据本车前方数据信息获取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是否存在障碍车辆,若存在障碍车辆,则获取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
19.根据前车行驶数据信息获取前车的行驶速度;
20.根据前车前方数据信息获取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距离;
21.根据本车的超车习惯获取本车历史超车时的超车速度、超车方向;
22.根据本车历史超车时的超车速度、超车方向、本车的行驶速度、前车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距离、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障碍车辆存在与否、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计算连续超车的超车速度并规划连续超车轨迹。
23.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路面上投射出虚拟连续超车轨迹。
24.一种汽车连续超车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25.通信模块,用于与区域网建立网络信号连接关系,向前车发送超车请求,当前车发回允许超车信号时,接收前车发送的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
26.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本车前方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判断是否满足连续超车条件;
27.控制模块,用于在满足连续超车条件,则进行连续超车,并将连续超车信号发送至前车前方预连续超车的目标车辆,否则不超车。
28.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和判定单元,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本车的行驶速度、前车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距离、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障碍车辆存在与否、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所述判定单元用于根据本车的行驶速度、前车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距离、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障碍车辆存在与否、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判定是否满足连续超车条件。
2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获取单元和规划单元,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前车前方数据和本车的超车习惯,所述规划单元用于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前车前方数据和本车的超车习惯规划连续超车行驶数据。
30.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投射模块,所述投射模块用于在路面上投射出虚拟连续超车轨迹。
31.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连续超车控制系统。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建立区域网之间的网络连接关系,
可以共享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再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本车前方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能够帮助用户准确判断是否可以进行连续超车操作,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连续超车的安全性,能够更加准确地提示用户从而避免引发交通事故,增加用户的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了用户对汽车的使用体验,具有较好的经济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汽车连续超车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34.图2为本发明汽车连续超车控制方法流程图;
3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情景说明图;
36.图中:1-通信模块、2-判断模块、21-第一获取单元、22-判定单元、3-控制模块、31-第二获取单元、32-规划单元、4-投射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连续超车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模块1、判断模块2、控制模块3和投射模块4,
39.所述通信模块1用于与区域网建立网络信号连接关系,例如本车的车载通讯终端自带的通信模块、其他车辆的车载通讯终端自带的通信模块均与区域网建立网络信号连接关系,通过本车的车载通讯终端自带的通信模块向前车发送超车请求,当前车发回允许超车信号时,接收前车发送的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前车的行驶数据可以是前车的行驶速度,前车前方数据信息可以是前车前方预连续超车的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距离等;
40.所述判断模块2用于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本车前方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判断是否满足连续超车条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2包括第一获取单元21和判定单元22,所述第一获取单元21用于获取本车的行驶速度、前车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距离、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障碍车辆存在与否、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车载通讯终端可以获取本车的行驶速度,通过安装在本车的前视摄像头判断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是否存在障碍车辆,通过安装在本车的雷达传感器计算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通过前车的车载通信终端获取前车的行驶速度,通过安装在前车的前视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计算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距离,所述判定单元22用于根据本车的行驶速度、前车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距离、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障碍车辆存在与否、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判定是否满足连续超车条件;
41.所述控制模块3用于在满足连续超车条件,则进行连续超车,并将连续超车信号发送至前车前方预连续超车的目标车辆,否则不超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3包括第
二获取单元31和规划单元32,所述第二获取单元31用于获取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前车前方数据和本车的超车习惯,可以通过本车的车载通讯终端获取本车的行驶速度和本车的超车习惯,通过安装在本车的前视摄像头判断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是否存在障碍车辆,通过安装在本车的雷达传感器计算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通过前车的车载通信终端获取前车的行驶速度,通过安装在前车的前视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计算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距离,所述规划单元用于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前车前方数据和本车的超车习惯规划连续超车行驶数据;
42.所述投射模块4用于在路面上投射出虚拟连续超车轨迹,起到交通警示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投射模块4为安装在汽车上的灯光组件。
43.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连续超车控制方法,如图2、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s1:建立区域网,区域网内的汽车均与区域网建立网络信号连接关系;
45.s2:向前车发送超车请求,当前车发回允许超车信号时,接收前车发送的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
46.s3: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本车前方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判断是否满足连续超车条件;
47.s4:若满足连续超车条件,则进行连续超车,并将连续超车信号发送至前车前方预连续超车的目标车辆;
48.s5:否则不超车。
49.具体的,建立区域网,区域网内的汽车均与区域网建立网络信号连接关系,当需要连续超车时,向前车发送超车请求,前车接收到超车请求时,确认是否允许超车,若允许超车,则发回允许超车信号,并将行驶数据信息和前方数据信息进行共享,当本车接收前车发送的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时,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本车前方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判断是否满足连续超车条件,例如,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获取本车的行驶速度,可以通过本车的车载通讯终端获取本车的行驶速度,根据本车前方数据信息获取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是否存在障碍车辆,若存在障碍车辆,则获取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通过安装在本车的前视摄像头判断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是否存在障碍车辆,通过安装在本车的雷达传感器计算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根据前车行驶数据信息获取前车的行驶速度,通过前车的车载通信终端获取前车的行驶速度,根据前车前方数据信息获取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距离,通过安装在前车的前视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计算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距离,若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没有障碍车辆或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且本车的行驶速度均大于前车和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且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或者,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没有障碍车辆或者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本车的行驶速度大于前车的行驶速度小于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且本车的行驶速度与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差小于预设阈值,且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判定满足连续超车条件,满足连续超车条件,则进行连续超车,并将连续超车信号发送至前车前方预连续超车的目标车辆,
目标车辆接收到连续超车信号时,保持行驶速度不变,或者减小行驶速度,方便本车连续超车,连续超车时,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前车前方数据和本车的超车习惯规划连续超车行驶数据,具体的,获取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前车前方数据之后,再获取本车的超车习惯,通过本车的车载通讯终端获取本车的超车习惯,超车习惯可以是本车历史超车时的超车速度、超车方向等,超车方向是从左车道超车或右车道超车,根据本车历史超车时的超车速度、超车方向、本车的行驶速度、前车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的行驶速度、目标车辆与前车之间距离、前车和目标车辆左和/或右车道障碍车辆存在与否、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计算连续超车的超车速度并规划连续超车轨迹,以用户习惯右车道超车为例,当符合连续超车条件,且左右车道均不存在障碍车辆或右车道存在障碍车辆时,按照超车速度在右车道连续超车后返回原车道,在路面上投射出虚拟连续超车轨迹,完成连续超车,当符合连续超车条件,且左车道不存在障碍车辆右车道存在障碍车辆时,按照超车速度在左车道连续超车后返回原车道,在路面上投射出虚拟连续超车轨迹,还可以将连续超车信号发送至障碍车辆,障碍车辆接收到连续超车信号时,保持行驶速度不变,或者增大行驶速度,方便本车连续超车,完成连续超车,当符合连续超车条件,且左右车道均存在障碍车辆时,若右车道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左车道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按照超车速度在右车道连续超车后返回原车道,在路面上投射出虚拟连续超车轨迹,还可以将连续超车信号发送至障碍车辆,障碍车辆接收到连续超车信号时,保持行驶速度不变,或者增大行驶速度,方便本车连续超车,完成连续超车,当符合连续超车条件,且左右车道均存在障碍车辆时,若左车道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右车道障碍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按照超车速度在左车道连续超车后返回原车道,在路面上投射出虚拟连续超车轨迹,还可以将连续超车信号发送至障碍车辆,障碍车辆接收到连续超车信号时,保持行驶速度不变,或者增大行驶速度,方便本车连续超车,完成连续超车,若不符合连续超车条件,则不进行连续超车。
50.本发明建立区域网之间的网络连接关系,可以共享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再根据本车当前行驶数据信息、本车前方数据信息、前车行驶数据信息和前车前方数据信息能够帮助用户准确判断是否可以进行连续超车操作,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连续超车的安全性,能够更加准确地提示用户从而避免引发交通事故,增加用户的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了用户对汽车的使用体验,具有较好的经济实用价值。
5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