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髋部骨折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0:07: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折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髋部骨折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髋部是人体躯干与腿相连接的部位,可以使人的躯干和腿自主运动;由于髋部是一系列机体运动的中心,因而易潜在劳损,尤其是运动员、舞蹈演员和从事体力工作者,通常举重物、伸展、跑步及周末锻炼身体均会引起髋部骨与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在髋部受到骨折时,人体会无法行动,且需要遭受强烈疼痛。
3.在治疗髋部骨折后,在术后的恢复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髋部骨折固定装置对髋部进行固定保护,从而提高恢复速度,但现有的用于髋部骨折的固定装置对髋部固定效果较差,一般都是将受伤一侧的大腿与腰部进行连接固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体腹部的变化,容易造成腰部固定件松动后,固定件滑落至卡合至髂骨上;同时固定时会造成对腹部的挤压,穿戴舒适感较差,大大降低了固定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髋部骨折的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用于髋部骨折的固定装置容易造成腰部固定件松动后使固定件滑落至卡合至髂骨上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髋部骨折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边侧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与第二壳体的后端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开设有绑带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锁扣,所述第一壳体前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第一壳体后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背带,所述第二壳体后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背带,所述第一壳体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搭扣,所述第二壳体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搭扣,所述第一背带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扣孔,所述第二背带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扣孔,所述第二壳体左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边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侧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外壳,所述支撑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绑带环,所述支撑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绑带。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侧均安装有第一透气垫。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与其上的第一透气垫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二壳体与其上的第一透气垫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囊。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均开设有第一透气孔。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背带上安装有第一肩垫,所述第二背带上安装有第二肩垫。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外壳上开设有第二透气孔,所述支撑外壳的内侧安装有第二
透气垫。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内侧安装有防护垫。
12.具体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后侧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后侧均开设有多排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对应于所述螺纹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安装于所述第一螺纹孔。
13.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和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开设有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中安装有第二螺栓。
14.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开设有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中安装有第三螺栓。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髋部骨折的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通过第一背带、第二背带、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的设置,将第一背带从患者的左肩穿过与第二搭扣相锁紧,第二背带从患者的右肩穿过与第一搭扣相锁紧,从而背带交叉对外壳进行限位固定,避免了外壳的向下滑落至髂骨上,且第一背带与第二背带将固定装置的作用力转移至肩部,缓解了对腹部柔软部分的受力,大大提高了固定装置的实用性。
17.2、通过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一肩垫与第二肩垫的设置,利用气囊减缓了固定装置对腹部的挤压,提高了固定装置的舒适性,同时利用第一肩垫与第二肩垫在固定装置将固定作用力大部分转移至肩部时,有效减缓固定装置对肩部的压迫,大大提高了固定装置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连接板;4、第一螺纹孔;5、第一螺栓;6、第一透气垫;7、绑带孔;8、锁扣;9、固定带;10、第一透气孔;11、第一背带;12、第二背带;13、第一搭扣;14、第二搭扣;15、第一扣孔;16、第二扣孔;17、第一肩垫;18、第二肩垫;19、第一安装块; 20、第一连接杆;21、第二螺纹孔;22、第二螺栓;23、第一转动轴;24、第二转动轴;25、第二连接杆;26、第三螺纹孔;27、第三螺栓;28、防护垫;29、第二安装块;30、支撑外壳;31、第二透气孔;32、绑带环;33、魔术贴绑带;34、第一气囊;35、第二气囊;36、第二透气垫。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髋部骨折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边侧设置有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的后端与第二壳体2的后端通
过连接板3活动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的后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第二壳体2的后侧开设有相同的第一螺纹孔4,连接板3的两侧对应第一螺纹孔4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螺栓5,第一螺纹孔4中安装第一螺栓5,通过第一螺栓5和第一螺纹孔4使连接板3和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距离可调的相连。第一壳体1的内侧安装有第一透气垫6,第二壳体2的前侧开设有绑带孔7,第一壳体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锁扣8,第一壳体1前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9,第一壳体1的前端与第二壳体2的前端通过固定带9相互连接,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均开设有第一透气孔10,第一壳体1后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背带11,第二壳体2后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背带12,第一壳体1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搭扣13,第二壳体2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搭扣14,第一背带11远离第一壳体1 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扣孔15,第二背带12远离第二壳体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扣孔16,第一背带11上安装有第一肩垫17,第二背带12上安装有第二肩垫18,第二壳体2左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19,第一安装块19的边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杆20,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20的上端和第一安装块19开设有位置对应的第二螺纹孔21,第二螺纹孔21中安装有第二螺栓22,通过第二螺栓22和第二螺纹孔21的连接将第一安装块19和第一连接杆20相连接。第一连接杆20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轴23,第一转动轴23的外侧安装有第二转动轴24,第二转动轴2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5,第二连接杆 25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块29,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杆25的下端和第二安装块29上开设有位置对应的多个第三螺纹孔26,第三螺纹孔26中安装有第三螺栓27,通过第三螺栓27和第三螺纹孔26相互配合的方式将第二连接杆25和第二安装块29相连接。第一转动轴23的内侧安装有防护垫28,第二安装块2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外壳30,支撑外壳30上开设有第二透气孔 31,支撑外壳3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绑带环32,支撑外壳3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绑带33;第一壳体1与其上的第一透气垫6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34,第二壳体2与其上的第一透气垫6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囊35,支撑外壳30的内侧安装有第二透气垫36,利用第一背带11与第二背带12交叉对壳体进行限位固定,避免了壳体的向下滑落至髂骨上,大大提高了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且将固定装置的固定作用力大部分转移至肩部,有效减缓固定装置对腹部等柔软部位的作用力,以及第一气囊34与第二气囊35减缓了固定装置对腹部的挤压,提高了固定装置的舒适性。
25.具体的,第一螺纹孔4与第一螺栓5均设置有两组,每组第一螺纹孔4 呈等间距分布,每组第一螺栓5设置有两个,连接板3的右端通过第一螺栓5 与第一壳体1固定连接,连接板3的左端通过第一螺栓5与第二壳体2固定连接,利用第一螺栓5与不同位置第一螺纹孔4的安装连接,实现了连接板3 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的位置调节,便于调节固定装置的腰部大小,提高了固定装置的实用性和对不同腰围人群的适应性。
26.具体的,绑带孔7、锁扣8与固定带9均设置有两个,固定带9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延伸穿过绑带孔7后与锁扣8卡合连接,利用固定带9对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进行连接固定,便于固定装置的腰部调节,同时便于固定装置的穿戴,提高了固定装置的便捷性。
27.具体的,第一扣孔15呈等间距分布,第二扣孔16呈等间距分布,第一扣孔15与第二搭扣14卡合连接,第二扣孔16与第一搭扣13卡合连接,将第一背带11穿过患者左肩与第二搭扣14相锁紧,第二背带12从患者的右肩穿过与第一搭扣13相锁紧,从而背带交叉对外壳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固定的效果。
28.具体的,第二螺纹孔21与第三螺纹孔26均呈等间距分布,第二螺栓22 与第三螺栓
27均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20与第一安装块19通过第二螺栓 2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25与第二安装块29通过第三螺栓27固定连接。利用调整第二螺栓22与第三螺栓27的安装位置,实现了对固定装置的高度调节,提高了固定装置的实用性。
29.具体的,绑带环32与魔术贴绑带33均设置有两个,两个魔术贴绑带33 的刺毛端均穿过绑带环32与魔术贴绑带33的圆毛端相互连接,便于腿部的穿戴固定,提高了固定装置的便捷性。
30.进一步的,第一气囊34、第二气囊35与第一透气孔10相互适配,第一气囊34、第二气囊35均呈扁平状结构设计,有效减缓固定装置对腹部等柔软部位的作用力,大大提高了固定装置的实用性。
31.在使用时,将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与患者的腰部贴合,确定患者的腰部大小,从而将第一螺栓5安装至合适位置的第一螺纹孔4中,使得连接板3 将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一端相连接;然后在患者的前侧将固定带9的一端穿过绑带孔7,拉紧固定带9,使得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与患者腰部固定贴紧,之后将固定带9放置锁扣8中锁紧,拉动第一背带11穿过患者的左肩后,将第一扣孔15与第二搭扣14相互卡合,拉动第二背带12穿过患者的右肩后,将第二扣孔16与第一搭扣13相互卡合,从而第一背带11与第二背带12在患者后背处呈交叉状结构,避免了壳体的向下滑落至髂骨上,提高了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同时调整第一肩垫17的位置,使得第一肩垫17位于肩部,有效减缓固定装置对肩部的压迫,提高了固定装置的舒适性;将患者大腿部放入支撑外壳30中,撕开魔术贴绑带33后,将魔术贴绑带33穿过绑带环32中,然后再次将魔术贴绑带33进行贴合,从而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将第二螺栓22安装至合适第二螺纹孔21中,使得第一连接杆20与第一安装块19相连接,然后调整第二连接杆25至合适位置,安装第三螺栓27于合适第三螺纹孔26中,使得防护垫28与腿部侧面贴合,从而利用第一转动轴23与第二转动轴24的配合,不影响穿戴时腿部的正常行走,在使用中,第一透气垫6与第一透气孔10,保证了腰部的透气性,以及第二透气垫36与第二透气孔31,保证了腿部的透气性,且第一气囊34与第二气囊35减缓了壳体对腹部的挤压,提高了固定装置的舒适性。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