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充电模块和头盔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3:25: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属于头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模块和头盔。


背景技术:

2.头盔是保护头部的装具,是人们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头盔多呈半圆形,主要由外壳、衬里和悬挂装置三部分组成。外壳分别用特种钢、玻璃钢、增强塑料、皮革、尼龙等材料制作,以抵御打击物对头部的伤害。
3.但是,传统地智能头盔,在充电时是将智能头盔整体放置在充电接口上,导致用户充电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充电模块和头盔。
5.本公开提供一种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座、可充电电池、充电接口以及供电接口;
6.所述充电座上设置有所述可充电电池,并且,所述充电座上还设置有定位卡扣;
7.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的充电端电连接,所述供电接口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的放电端电连接。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卡扣包括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
9.所述第一卡扣部自所述充电座向背离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卡扣部自所述第一卡扣部的末端向外侧弯折延伸。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卡扣的横截面呈l型。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卡扣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扣部背离所述第二卡扣部的一侧。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座上还设置有辅助连接卡扣。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连接卡扣包括柱状部和球状部,所述柱状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座相连,所述柱状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球状部相连。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模块还包括电池仓,所述电池仓设置在所述充电座内侧,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所述可充电电池。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座上的显示灯和触控按键,所述触控按键分别电连接所述显示灯和所述可充电电池,以控制所述可充电电池与所述显示灯的通断。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应用于头盔,所述头盔包括主壳体、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的控制电路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上的定位卡槽;
17.所述定位卡扣卡设在所述定位卡槽中。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头盔还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上
壳体上还设置有辅助连接卡槽;
19.在所述充电座上设置有辅助连接卡扣时,所述辅助连接卡扣穿过所述安装孔卡设在所述辅助连接卡槽中。
20.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头盔,所述头盔包括主壳体、控制电路以及前文记载的所述的充电模块;
21.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与所述定位卡扣卡接,所述供电接口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22.本公开的充电模块和头盔,通过在充电座上设置的定位卡扣,可以实现与被充电物(如头盔等)上的定位卡槽卡接,从而实现充电模块与被充电物的可拆卸连接。这样,在需要对充电模块进行充电时,可以直接将充电模块从被充电物上拆卸下来,进而可以实现单独充电。充完电以后,可以直接将充电座上的定位卡扣卡设在被充电物的定位卡槽上,拆卸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充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头盔的局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7.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充电模块100,所述充电模块100包括充电座110、可充电电池、充电接口120以及供电接口130。所述充电座110上设置有所述可充电电池,所述充电座 110上还设置有定位卡扣140。所述充电接口120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的充电端电连接,所述供电接口130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的放电端电连接。
28.具体地,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充电模块100可以应用到头盔200,所述头盔200包括主壳体210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壳体210内的控制电路(图中并未示出),主壳体210上设置有定位卡槽211,充电座110上的定位卡扣140卡设在定位卡槽211 中。该定位卡扣140和定位卡槽211的配合,除了可以实现将充电模块100可拆卸地与主壳体210连接以外,还可以起到装配时的定位或限位作用。
29.在应用至头盔的实施例中,需要对充电模块100进行充电时,用户只需要将充电模块100从主壳体210上拆卸下来,也就是使得定位卡扣140与定位卡槽211脱离,然后对充电模块100单独充电即可,充满电的充电模块100可以再次安装至主壳体210上,实现为控制电路供电。
30.本实施例的充电模块,通过在充电座上设置的定位卡扣,可以实现与被充电物(如头盔等)上的定位卡槽卡接,从而实现充电模块与被充电物的可拆卸连接。这样,在需要对充电模块进行充电时,可以直接将充电模块从被充电物上拆卸下来,进而可以实现单独充电。充完电以后,可以直接将充电座上的定位卡扣卡设在被充电物的定位卡槽上,拆卸极为方便。
31.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接口120可以采用磁吸式充电接口,这种方式有效的避免了一定的盲操作的风险以及简化了使用方式。
32.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模块100还包括电池仓150,所述电池仓150设置在所述充电座110内侧,所述可充电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仓150内。这样,一并结合图2至图3,在将充电模块100装配至主壳体210上时,可以使得电池仓150夹设在充电座110与主壳体210之间,提高充电模组100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电池仓150与所述充电座110的部分结构一体成型,且该电池仓150的大小形状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的大小形状适配,使得所述可充电电池装配在该电池仓150内后,该电池仓150可固定住该可充电电池,也可使得生产注塑以及装配更加便捷。以及,该电池仓150设有对应所述充电接口120以及供电接口130的孔位。
33.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模块100还包括显示灯(图中并未示出)和触控按键160,所述触控按键160分别电连接所述显示灯和所述可充电电池,以控制所述可充电电池与所述显示灯的通断。所述显示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led灯。显示灯可以在夜间使用头盔时为头盔提供照明和警示功能,每个led灯可以显示相同或不同的颜色。
34.如图1所示,可以沿充电座110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led灯,形成灯带效果,该多个led灯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互不相同。触控按键160设置在充电座110的外表面中央区域处,该触控按键160可以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形状。可选的,该触控按键160可以为机械按键,也可以为触屏按键,具体的实现形式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35.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卡扣140包括第一卡扣部 141和第二卡扣部142。所述第一卡扣部141自所述充电座110向背离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卡扣部142自所述第一卡扣部141 的末端向外侧弯折延伸。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定位卡扣140 的横截面呈l型。
36.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卡扣140还包括加强部143,所述加强部143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扣部141背离所述第二卡扣部 142的一侧,也即设置在第一卡扣部141的内侧,可以加强定位卡扣140的整体强调,避免卡接失效。
37.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座110上还设置有辅助连接卡扣170。一并结合图2至图3,所述头盔200还包括上壳体220,所述辅助连接卡扣170可以将所述上壳体22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主壳体210上。
38.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辅助连接卡扣170包括柱状部171和球状部172,所述柱状部171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座 110相连,所述柱状部172的第二端与所述球状部172相连。所述上壳体220上设置有安装孔221,所述主壳体210上还设置有辅助连接卡槽212。所述辅助连接卡扣170穿过所述上壳体220的安装孔221与所述主壳体210上的辅助连接卡槽212卡接。
39.可选的,所述充电模块为条状结构,且定位卡扣140和辅助连接卡扣170分别位于长度方向的两端,该结构不仅可加强充电模块固定在被充电物上,而且还使得充电模块便于插拔。示例性的,被充电物为头盔,在安装该充电模块时,可先将定位卡扣140 插入头盔主壳体210上的定位卡槽211中,进而对该充电模块的安装方向有初步限定,可使得辅助连接卡扣170能够对准上壳体 220的安装孔221与主壳体210的连接卡槽212。其中,上壳体220 的安装孔221与主壳体210的连接卡槽212位置是对应的,头盔的上壳体220扣合在该头盔的主壳体210上时,安装孔221与连接卡槽212是重叠的。
40.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头盔,所述头盔包括主壳体、控制电路以及前文记载的所述的充电模块;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与所述定位卡扣卡接,所述供电接口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41.本实施例的头盔,具有前文记载的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头盔的主壳体上,从而可以实现单独充电,可以延展做为户外救援灯放置在头盔无法放置的地方。控制电路供电可以采用幢针式触发充电模块这种方式,有效的提供了稳定的电源以及方便快捷的拆卸整个充电模块。
42.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