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物流配送用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2:58: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配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物流配送用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2.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物流行业中的物品配送,为了减少劳动者的工作强度,物品搬运技术领域不断地发展,机器代替人工进行物品的搬运也越来越普遍,在物流行业中,搬运机器人就一种可以进行自动化搬运的工业机器人,通过设备搬运工件,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工作压力。
3.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计算机可以进行按目的安排的动作,也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
4.现有的物流配送机器人在进行装卸操作时,并没有对车体进行固定,从而对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物流配送用智能机器人。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新型物流配送用智能机器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下侧壁安装有多个行走轮,所述车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滑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竖直向下并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空腔呈圆柱形设置且空腔的内壁开设有与螺纹柱相啮合的螺纹槽,所述空腔的内底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均滑动套设有延伸柱,每个所述延伸柱与空腔的内底壁之间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套接在同侧固定杆外壁上的弹簧,多个所述延伸柱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位于螺纹柱下方的固定板,每个所述延伸柱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贯穿空腔内壁的延伸杆,每个所述延伸杆位于空腔外的一端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贯穿车体下侧壁的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位于车体外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8.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壁滑动插设有与空腔内顶壁固定连接的多个导向杆。
9.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上侧壁活动嵌设有与螺纹柱下侧壁相接触的多个圆珠。
10.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座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11.优选地,所述空腔的内壁开设有与延伸杆相匹配的多个滑槽。
12.优选地,所述延伸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排列设置。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一种新型物流配送用智能机器人的优点在于:
14.1、设置支撑座,通过电机驱动螺纹柱转动,然后通过其与螺纹槽的啮合,实现螺纹柱的下移并推动固定板下移,最后带动支撑座下移直至与地面完全接触相抵,避免行走轮
能够继续滚动,从而提高了装置再装卸物件时的稳定性;
15.2、设置防滑垫,防滑垫能够增加支撑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柱与螺纹槽的配合,实现多个支撑座的同步下移直至与地面完全接触相抵,同时利用防滑垫能够增加支撑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行走轮能够继续滚动,从而提高了装置再装卸物件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物流配送用智能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物流配送用智能机器人中延伸柱与固定板连接处的仰视图。
19.图中:1车体、2行走轮、3空腔、4支撑板、5电机、6转轴、7螺纹柱、8螺纹槽、9固定杆、10延伸柱、11弹簧、12固定板、13延伸杆、14支撑杆、15支撑座、16防滑垫、17导向杆、18圆珠。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参照图1-2,一种新型物流配送用智能机器人,包括车体1,车体1的下侧壁安装有多个行走轮2,车体1内设有空腔3,空腔3内滑动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上侧壁滑动插设有与空腔3内顶壁固定连接的多个导向杆17,支撑板4在上下移动时能够同时沿着多个导向杆17的外壁滑动,从而提高了支撑板4在向下移动时的稳固性。
23.支撑板4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采用型号为y160m1-2的正反转电机,电机5的输出轴末端竖直向下并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远离电机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7,空腔3呈圆柱形设置且空腔3的内壁开设有与螺纹柱7相啮合的螺纹槽8,空腔3的内底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杆9,每个固定杆9的外壁均滑动套设有延伸柱10,延伸柱10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排列设置,使得后续支撑座15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排列设置,当四个支撑座15同时与地面接触时,利用矩形的稳定性能够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固性。
24.每个延伸柱10与空腔3的内底壁之间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套接在同侧固定杆9外壁上的弹簧11,多个延伸柱10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位于螺纹柱7下方的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上侧壁活动嵌设有与螺纹柱7下侧壁相接触的多个圆珠18,当螺纹柱7在旋转下移与固定板12接触时,圆珠18可以使螺纹柱7与固定板12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有利于螺纹柱7推动固定板12下移。
25.每个延伸柱10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贯穿空腔3内壁的延伸杆13,空腔3的内壁开设有与延伸杆13相匹配的多个滑槽,每个延伸杆13位于空腔3外的一端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
贯穿车体1下侧壁的支撑杆14,每个支撑杆14位于车体1外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5,每个支撑座15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6,当装置在进行装卸操作时,启动电机5通过转轴6驱动螺纹柱7转动,由于空腔3内的螺纹槽8的位置固定,从而在螺纹柱7转动时可通过其与螺纹槽8的啮合实现螺纹柱7的旋转下移,同时电机5和支撑板4也随着螺纹柱7同步下移,然后利用螺纹柱7在多个圆珠18的上的滚动以推动固定板12下移,再带动多个延伸柱10分别在每个固定杆9上下滑,并压缩弹簧11,同时带动多个延伸杆13分别在每个滑槽内下移,最后通过支撑杆14带动多个支撑座15下移直至与地面完全接触相抵,同时利用防滑垫16还可以增加支撑座15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了装置在进行装卸操作时行走轮2能够继续滚动的现象发生,进而提高了装置再装卸物件时的稳定性。
26.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
27.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作如下阐述:
28.当装置在进行装卸操作时,启动电机5通过转轴6驱动螺纹柱7转动,利用螺纹柱7转动时与螺纹槽8的啮合实现螺纹柱7的旋转下移,然后利用螺纹柱7在多个圆珠18的上的滚动以推动固定板12下移,再带动多个延伸柱10分别在每个固定杆9上下滑,同时带动多个延伸杆13分别在每个滑槽内下移,最后通过支撑杆14带动多个支撑座15下移直至与地面完全接触相抵,从而避免了装置在进行装卸操作时行走轮2能够继续滚动的现象发生,进而提高了装置再装卸物件时的稳定性。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