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磨浆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2:03: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磨浆机。


背景技术:

2.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其具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因此常被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等。其中以豆浆的制备为例,即选用人工或磨浆机反复碾压的方式,将大豆研磨成浆,并进行固液分离的技术。
3.相关技术中的磨浆机包括机架和固定设置在机架顶端的负压提升装置,机架位于负压提升装置的底端设置有下料漏斗,下料漏斗的底端设置有碾压输送装置,碾压输送装置远离下料漏斗的一端设置为出料管,出料管的正下方设置有轧浆装置,轧浆装置包括出浆口和排渣口。需对磨浆机进行使用时,先打开负压提升装置,将大豆吸入负压提升装置内,再通过下料漏斗和螺旋输送装置将大豆自出料管输出,待大豆进入轧浆装置,即可进行磨浆。
4.但上述技术中的碾压输送装置在将大豆自出料管输出的过程中,会因大豆粘附堆积在出料管的管口处导致出料管传输效率低下,且长期使用过程中,油脂会积累在出料管的内侧壁上并形成油垢,油垢的产生会滋生细菌,继而损害食用者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提高磨浆机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磨浆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磨浆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磨浆机,包括机架和固定设置在机架顶端的负压提升装置,所述机架位于负压提升装置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下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漏斗的底端设置有碾压输送装置,所述碾压输送装置包括铰接设置在下料漏斗底端并与下料漏斗底端连通的出料管、转动设置在出料管内的螺旋输送轴和固定设置在出料管上用于驱动螺旋输送轴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出料管远离出料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连接管,所述出料管与下料漏斗的底端之间固定设置有波纹管,所述下料漏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驱动出料管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出料管出料端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轧浆装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对磨浆机进行使用时,先打开负压提升装置,将大豆吸入负压提升装置内,再通过下料漏斗和波纹管将大豆导入至出料管内,此时可先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螺旋输送轴转动,再启动第二驱动件调节出料管的倾斜角度,并向连接管处通入高压空气,从而实现了对大豆的高效传输,大豆粘不易附堆积在出料管的管口处导致出料管出料效率低下。
9.无需对磨浆机进行使用时,可先向连接管处通入清洗液,再启动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通过螺旋输送轴转动、出料管倾斜,即可对出料管的管壁进行清理,减少了长期使用过程中出料管的内侧壁上形成油垢后,细菌滋生导致损害食用者健康现象的发生。
10.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铰接设置在下料漏斗的外侧
壁上,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轴与出料管铰接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大豆自下料漏斗和波纹管进入至出料管内后,可通过先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螺旋输送轴转动,再启动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轴作用于出料管,继而实现出料管倾斜角度的调整,配合高压空气的通入,大大提高了对大豆的传输效率。
12.优选的,所述驱动气缸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轴沿出料管的长度方向间隔铰接设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大豆自下料漏斗和波纹管进入至出料管内后,可通过先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螺旋输送轴转动,再启动多组驱动气缸,通过多组驱动气缸的活塞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出料管倾斜角度的多范围调整,配合高压空气的通入,大大提高了对大豆的传输效率。
14.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为驱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包括转动设置在下料漏斗外侧壁上的滑轮和绕卷在滑轮上的绳体,所述绳体的一端与滑轮固定,所述绳体的另一端与出料管固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大豆自下料漏斗和波纹管进入至出料管内后,可通过先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螺旋输送轴转动,再启动驱动轮组,通过滑轮转动,带动绳体收卷,继而实现对出料管大范围倾斜角度的调整,配合高压空气的通入,大大提高了对大豆的传输效率。
16.优选的,所述下料漏斗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绳体沿滑轮收卷的驱动电机。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大豆自下料漏斗和波纹管进入至出料管内后,可通过先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螺旋输送轴转动,再启动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滑轮转动,使得绳体收卷,继而实现对出料管大范围倾斜角度的调整,配合高压空气的通入,大大提高了对大豆的传输效率。
18.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轴的出料端转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出料管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杆。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大豆自下料漏斗和波纹管进入至出料管内,通过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螺旋输送轴转动时,限位环与连接杆的使用,使得螺旋输送轴不易因震动或者误碰等原因影响转动,继而保障了大豆的传输效率。
20.优选的,所述出料管出料端的底侧开设有凹口。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大豆自出料管的出料端流出至轧浆装置内时,通过凹口的设置,使得大豆可以更快的自出料管传出,且不易发生堆挤在管口处的现象,继而保障了大豆的传输效率。
22.优选的,所述出料管出料端的底侧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移设置有导料板。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料管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过沿滑轨方向滑移导料板,使得大豆始终可以进入至轧浆装置,继而保障了大豆的传输效率。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本技术通过碾压输送装置和连接管的配合使用,使得出料管角度可调的同时,可借助高压空气,减少大豆粘附堆积在管内现象的发生,从而保障了大豆的传输效率,且连
接管内也可通入清洗液对出料管内进行定期清洗;
26.2.本技术通过多组驱动气缸的设置,实现了对出料管倾斜角度的多范围调节,配合高压空气的通入后,大大提高了对大豆的传输效率,大豆粘不易附堆积在出料管的管口处导致出料管出料效率低下;
27.3.本技术通过驱动轮组的设置,实现了对出料管倾斜角度的多范围调节,配合高压空气的通入后,大大提高了对大豆的传输效率,大豆粘不易附堆积在出料管的管口处导致出料管出料效率低下。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磨浆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出料管倾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本技术实施例2中磨浆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1、机架;2、负压提升装置;3、下料漏斗;41、出料管;42、螺旋输送轴;43、第一驱动件;5、连接管;6、波纹管;7、第二驱动件;71、滑轮;72、绳体;73、驱动电机;8、轧浆装置;9、限位环;10、连接杆;11、凹口;12、滑轨;13、导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磨浆机。
35.实施例1
36.参照图1和图2,磨浆机包括机架1、负压提升装置2、下料漏斗3、碾压输送装置和轧浆装置8,负压提升装置2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顶端的上料仓和固定设置在上料仓上并与上料仓内部连通的负压真空机,上料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料管。下料漏斗3固定设置在机架1位于上料仓的底端,上料仓的底端与下料漏斗3的顶端连通,上料仓的底端与下料漏斗3的顶端之间固定设置有阀门。碾压输送装置设置在机架1位于下料漏斗3的底端,碾压输送装置包括与下料漏斗3底端连通的出料管41、转动设置在出料管41内的螺栓输送轴和固定设置在出料管41远离出料端一侧的第一驱动件43,第一驱动件43为电机。机架1位于出料管41出料端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轧浆装置8,轧浆装置8包括机体和固定设置在机壳上并与机壳内部连通的进料斗,机体内设置有磨盘,机体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
37.需对磨浆机进行使用时,先闭合阀门,再打开负压真空机,将大豆自进料管抽入至上料仓内后,再打开阀门,当大豆通过下料漏斗3导入至出料管41内时,启动电机,螺旋输送轴42转动,即可实现对大豆的传输,大豆自进料斗落入机体内后,磨盘转动,即可实现对大豆的磨浆。
38.为保障磨浆机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参照图2和图3,出料管41远离出料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连接管5,出料管41铰接设置在下料漏斗3的底端,下料漏斗3的底端与出料管41直接连通固定设置有波纹管6。下料漏斗3的外侧壁上铰接设置有两组驱动出料管41转动的第二驱动件7,第二驱动件7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轴沿出料管41的长度方向间隔铰接设置。
39.当大豆自下料漏斗3和波纹管6进入至出料管41内后,可先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螺旋输送轴42转动,再启动两组驱动气缸,通过两组驱动气缸的活塞轴传动,实现了对出料管41多倾斜角度的调整,配合向连接管5内通入高压空气,实现了对大豆的高效传输,大豆粘不易附堆积在出料管41的管口处导致出料管41出料效率低下。
40.无需对磨浆机进行使用时,可向连接管5处通入清洗液,再启动电机和驱动气缸,通过螺旋输送轴42转动、出料管41倾斜,实现对出料管41的管壁的清理,减少了长期使用过程中出料管41的内侧壁上形成油垢后,细菌滋生导致损害食用者健康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磨浆机的安全性。
41.为进一步保障磨浆机的传输效率,参照图2和图3,出料管41出料端的底侧开设有凹口11,螺旋输送轴42靠近凹口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环9,限位环9与出料管41的内侧壁之间均匀间隔固定设置有三组连接杆10,出料管41靠近凹口11一端的底侧固定设置有滑轨12,滑轨12内滑移设置有导料板13。
42.出料管41的传输过程中,通过限位环9与连接杆10的使用,螺旋输送轴42不易因震动或者误碰等原因影响转动,继而大豆可稳定传输,当出料管41倾斜,大豆自出料管41的出料端传出时,通过凹口11或导料板13的使用,使得大豆可高效的落入进料斗内。
43.实施例1中磨浆机的工作过程和实施原理为:需对磨浆机进行使用时,可先通过负压提升装置2对大豆进行上料,当大豆通过下料漏斗3与波纹管6导入至出料管41内后,启动电机和驱动气缸,待螺旋输送轴42转动、出料管41倾斜时,向连接管5处通入高压空气,借助重力作用与高压空气,实现了对大豆的高效传输。且无需对出料管41进行使用时,也可向连接管5内通入清洗液,对出料管41的管壁进行定期清理,减少了因细菌滋生导致损害食用者健康现象的发生。
44.实施例2
45.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驱动件7为驱动轮组,驱动轮组包括沿竖直方向转动设置在下料漏斗3外侧壁上的滑轮71、绕卷在滑轮71上的绳体72和固定设置在下料漏斗3外侧壁上用于驱动绳体72沿滑轮71收卷的驱动电机73,绳体72的一端与滑轮71固定,绳体72的另一端与出料管41固定。
46.当大豆自下料漏斗3和波纹管6进入至出料管41内时,启动电机带动螺旋输送轴42转动,再启动驱动电机73,带动绳体72收卷后,出料管41倾斜,配合高压空气的通入,大大提高了对大豆的传输效率。
47.实施例1中磨浆机的工作过程和实施原理为:需对磨浆机进行使用时,可先通过负压提升装置2对大豆进行上料,当大豆通过下料漏斗3与波纹管6导入至出料管41内后,启动电机和驱动电机73,待螺旋输送轴42转动、出料管41倾斜时,向连接管5处通入高压空气,借助重力作用与高压空气,实现了对大豆的高效传输。且连接管5内可通入清洗液,便于对出料管41管壁的定期清洗。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