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1:40: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地震地感检测辅助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2.地质灾害来源于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对地质环境的灾难性破坏,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关于滑坡、泥石流类灾害的研究是行业研究的重点。
3.在地质灾害发生前,通常可使用监测预警装置进行监测,以起到提前预警、及时疏散人群、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在进行区域性风险预测的时候,需要在区域内多个位置设置地质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内设的传感器可以监测地面的位移变化,地质灾害实时检测装置会将位移实时发送到远程的控制中心,当地面的位移发生很大的变化的时候,控制中心就能很快知道哪里发生了地质灾害。
4.目前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在布设时,拆装起来很不方便,不便于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的后期检修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能够方便拆装,便于后期检修维护。
6.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底座组件、监测装置本体和连接底座组件和监测装置本体的可拆卸机构,可拆卸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组件上的固定套、套设在固定套内的支杆以及设在固定套上的锁紧组件,支杆和固定套滑动配合,支杆的一端连接有监测装置本体,通过锁紧组件锁紧或拆卸支杆,支杆的另一端还连接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和监测装置本体电连接,检测探头用于伸入地下检测。
7.通过支杆与固定套竖向滑动配合,和通过锁紧组件锁紧或拆卸支杆,将监测装置本体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组件顶面,仅需操控锁紧组件后,即可使支杆脱离固定套后取下监测装置本体,监测装置本体的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将监测装置本体快速取下和后期检修维,以达到方便拆装,便于后期检修维护的目的。
8.可选地,锁紧组件包括护套和设在护套内的限位杆,护套连接在固定套上,护套靠近固定套的端部设有安装槽,限位杆穿设在安装槽内并伸进固定套和支杆的侧壁,限位杆上靠近固定套的一端还套设有套环,限位杆上还套设有压簧,压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安装槽和套环上。
9.可选地,固定套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支杆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孔,安装孔、限位孔和安装槽同轴设置,限位杆依次通过安装孔、限位孔穿设进固定套和支杆的侧壁。
10.便于通过限位杆与限位孔配合的方式来锁止支杆无法竖向脱出固定套,同时便于通过限位杆脱出限位孔的方式来解除对支杆无法竖向脱出固定套的锁止。
11.可选地,限位杆伸出护套且远离固定套的一端还设有手柄,且手柄上设有防滑纹。便于通过手持手柄施力的方式拉动限位杆且防止手柄脱手。
12.可选地,固定套和支杆均为矩形空心管。便于支杆和固定套配合时具有良好的导向纠偏设计。
13.可选地,还包括调节组件,底座组件上设有穿插开口,调节组件的一端通过穿插开口和支杆连接,调节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检测探头,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检测探头伸入地下的长度。
14.可选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套筒和设在螺纹套筒内的螺柱,螺柱与螺纹套筒螺纹配合,支杆靠近调节组件的一端设有封盖,螺纹套筒和封盖连接,检测探头连接在螺柱上,螺柱连接检测探头的一端还设有锁紧螺母。
15.可选地,螺纹套筒的直径小于固定套的内径,锁紧螺母的直径小于螺纹套筒的外径。
16.通过拧动螺柱与螺纹套筒啮合并通过拧紧锁紧螺母的方式能够使螺柱带动检测探头下降插入地下并锁止,方便操作把控检测探头插入地面的深度。
17.可选地,检测探头用于伸入地下的一端为尖头结构。便于检测探头能够更顺畅的进入到地下。
18.可选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的至少两个支腿,支腿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预埋座,底座组件通过预埋座埋置于地下,可拆卸机构连接在底座上。通过预埋座埋入地下的方式来使底座组件更稳固的固定。
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底座组件上设置可拆卸机构,可拆卸机构连接监测装置本体,其中,可拆卸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组件上的固定套、套设在固定套内的支杆以及设在固定套上的锁紧组件,支杆和固定套滑动配合,支杆的一端连接有监测装置本体,通过锁紧组件锁紧或拆卸支杆,支杆的另一端还连接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和监测装置本体电连接,检测探头用于伸入地下检测。通过支杆与固定套竖向滑动配合,和通过锁紧组件锁紧或拆卸支杆,将监测装置本体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组件顶面,仅需操控锁紧组件后,即可使支杆脱离固定套后取下监测装置本体,监测装置本体的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将监测装置本体快速取下和后期检修维护,以达到方便拆装,便于后期检修维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22.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23.图3中图2中a处放大图;
24.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三;
25.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结构示意图之四。
26.图标:1-监测装置本体;101-检测探头;2-支杆;201-封盖;202-限位孔;3-固定套;301-安装孔;4-锁紧组件;401-护套;402-手柄;403-限位杆;404-安装槽;405-压簧;406-套环;5-底座;501-穿插开口;6-支腿;601-预埋座;7-调节组件;701-螺纹套筒;702-锁紧螺母;703-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在进行区域性风险预测的时候,需要在区域内多个位置设置地质灾害实时监测装置,内设的传感器可以监测地面的位移变化,地质灾害实时检测装置会将位移实时发送到远程的控制中心,当地面的位移发生很大的变化的时候,控制中心就能很快知道哪里发生了地质灾害,目前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在布设时,通常先将底座组件预埋至地下,后将地质灾害监测装置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组件顶面并最后将探头插入地下,地质灾害监测装置拆装起来很不方便,不便于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的后期检修维护。
3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后期检修维护。
32.具体地,请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底座组件、监测装置本体1和连接底座组件和监测装置本体1的可拆卸机构,可拆卸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组件上的固定套3、套设在固定套3内的支杆2以及设在固定套3上的锁紧组件4,支杆2和固定套3滑动配合,支杆2的一端连接有监测装置本体1,通过锁紧组件4锁紧或拆卸支杆2,使监测装置本体1可拆卸连接于支杆2上,支杆2的另一端还连接有检测探头101,检测探头101和监测装置本体1电连接,检测探头101用于伸入地下检测。
33.其中,底座组件作为整个装置的支撑,示例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5和连接在底座5上的至少两个支腿6,支腿6远离底座5的一端设有预埋座601,底座组件通过预埋座601埋置于地下,可拆卸机构连接在底座5上。
34.底座5作为底座组件的平台,用于承载固定套3、支杆2,底座5连接有至少两个支腿6,支腿6支撑底座5,支腿6的底端还可连接预埋座601,如图4所示,预埋座601的底面积大于大于支腿6的底面积,这样能加强整个底座组件的稳固性。
35.底座组件通过可拆卸机构连接监测装置本体1,监测装置本体1用于监测地质灾害并作出预警。
36.可拆卸机构包括固定套3、支杆2和锁紧组件4,固定套3设在底座组件上,固定套3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结构,支杆2滑动设在固定套3内,支杆2的一端伸出固定套3连接监测装置本体1,另一端连接检测探头101,检测探头101和监测装置本体1电连接,检测探头101可伸入地面下,以检测地质情况,并将检测信号反馈给监测装置本体1,监测装置本体1完成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37.示例地,固定套3和支杆2均为矩形空心管,这样设置,便于支杆2和固定套3配合时具有良好的导向纠偏设计。
38.并且,检测探头101用于伸入地下的一端为尖头结构,尖头结构便于检测探头101能够更顺畅的进入到地下。
39.固定套3上还设有锁紧组件4,支杆2可在固定套3内滑动,通过锁紧组件4锁紧支杆2时,装置整体固定用以监测地质灾害并预警,当解除锁紧组件4对支杆2的锁紧状态时,支杆2可从固定套3内移出,然后可取下监测装置本体1,完成监测装置本体1的拆卸。
4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底座组件上设置可拆卸机构,可拆卸机构连接监测装置本体1,其中,可拆卸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组件上的固定套3、套设在固定套3内的支杆2以及设在固定套3上的锁紧组件4,支杆2和固定套3滑动配合,支杆2的一端连接有监测装置本体1,通过锁紧组件4锁紧或拆卸支杆2,支杆2的另一端还连接有检测探头101,检测探头101和监测装置本体1电连接,检测探头101用于伸入地下检测。通过支杆2与固定套3竖向滑动配合,和通过锁紧组件4锁紧或拆卸支杆2,将监测装置本体1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组件顶面,仅需操控锁紧组件4后,即可使支杆2脱离固定套3后取下监测装置本体1,监测装置本体1的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将监测装置本体1快速取下和后期检修维护,以达到方便拆装,便于后期检修维护的目的。
41.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锁紧组件4包括护套401和设在护套401内的限位杆403,护套401连接在固定套3上,护套401靠近固定套3的端部设有安装槽404,限位杆403穿设在安装槽404内并伸进固定套3和支杆2的侧壁,限位杆403上靠近固定套3的一端还套设有套环406,限位杆403上还套设有压簧405,压簧40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安装槽404和套环406上。
42.护套401沿横向方向设置且固定在固定套3的外侧,护套401上设有安装槽404,安装槽404的槽口朝向固定套3,固定套3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301,支杆2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孔202,安装槽404与安装孔301、限位孔202横向同轴设置,限位杆403横向穿设在护套401的安装槽404内,限位杆403的两端均以滑动配合的方式伸出护套401和安装孔301,限位杆403伸出安装孔301的一端与限位孔202横向滑动配合,限位杆403的这一端依次通过安装孔301和限位孔202伸进固定套3的侧壁和支杆2的侧壁,以连接护套401、固定套3和支杆2,这时通过限位杆403能锁紧支杆2,使支杆2固定在固定套3内。
43.限位杆403上靠近固定套3的一端还套设有套环406,限位杆403上还套设有压簧405,压簧40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安装槽404和套环406上。
44.限位杆403位于安装槽404内的部分间隙配合有压簧405,压簧405远离限位孔202的端部固定在安装槽404上,压簧405靠近限位孔202的端部固定有套环406,且套环406同轴固定在限位杆403外侧。
45.这样一来,便于通过限位杆403与限位孔202配合的方式,锁止支杆2无法竖向脱出
固定套3,同时便于通过限位杆403脱出限位孔202的方式来解除对支杆2无法竖向脱出固定套3的锁止。
46.限位杆403伸出护套401且远离固定套3的一端还设有手柄402,且手柄402上设有防滑纹,通过手柄402旋拧限位杆403,以方便操控,且手柄402设有防滑纹,便于通过手持手柄402施力的方式拉动限位杆403且防止手柄402脱手,避免旋拧时手柄402打滑。
47.另一方面,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还包括调节组件7,底座组件上设有穿插开口501,调节组件7的一端通过穿插开口501和支杆2连接,调节组件7的另一端连接检测探头101,调节组件7用于调节检测探头101伸入地下的长度。
48.调节组件7位于支杆2和检测探头101之间,底座组件上设有穿插开口501,调节组件7以间隙配合的方式穿过穿插开口501,调节组件7的一端通过穿插开口501和支杆2的一端连接,调节组件7另一端连接检测探头101,通过调节组件7的调节,可改变检测探头101伸入地下的长度,以适应不同深度的地下监测需求。
49.具体地,调节组件7包括螺纹套筒701和设在螺纹套筒701内的螺柱703,螺柱703与螺纹套筒701螺纹配合,支杆2靠近调节组件7的一端设有封盖201,螺纹套筒701和封盖201连接,检测探头101连接在螺柱703上,螺柱703连接检测探头101的一端还设有锁紧螺母702。
50.螺纹套筒701竖直固定在封盖201底面,且螺纹套筒701与穿插开口501间隙配合,螺纹套筒701的下部同轴啮合有螺柱703,且螺柱703的底端竖直固定有检测探头101,螺柱703伸出螺纹套筒701底端的部分啮合有锁紧螺母702,通过螺柱703和螺纹套筒701的螺纹配合,旋拧螺柱703可改变螺柱703伸出螺纹套筒701的长度,螺柱703的底端和检测探头101连接,通过拧动螺柱703与螺纹套筒701啮合,并通过拧紧锁紧螺母702的方式,能够使螺柱703带动检测探头101下降插入地下并锁止,便于操作把控检测探头101插入地下的深度。
51.此外,如图5所示,螺纹套筒701的直径小于固定套3的内径,锁紧螺母702的直径小于螺纹套筒701的外径。
52.这样一来,因螺纹套筒701通过封盖201和支杆2连接,支杆2设在固定套3内,当螺纹套筒701的直径小于固定套3的内径,锁紧螺母702的直径小于螺纹套筒701的外径时,支杆2、封盖201、螺纹套筒701、锁紧螺母702和检测探头101可作为一体,从固定套3内取出,完成装置的拆卸。
53.进一步地,检测探头101与监测装置本体1电连接的导线分别穿过螺柱703轴线、螺纹套筒701、封盖201和支杆2且预留一定的长度,确保螺柱703能够顺畅升降调节。
54.综上,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通过支杆2与固定套3竖向滑动配合,以及限位杆403与限位孔202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监测装置本体1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5顶面,仅需外拉限位杆403脱出限位孔202后,即可上提支杆2,使支杆2脱离固定套3后,取下监测装置本体1,监测装置本体的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具体操作时,初始状态,支杆2与固定套3竖向滑动配合,同时锁紧组件4的限位杆403与支杆2的限位孔202横向滑动配合,则此时通过限位杆403与限位孔202的配合限制能够锁止支杆2无法竖向脱出固定套3,从而此时监测装置本体1被固定在底座组件的上方;布设时,将底座5两侧的支腿6及预埋座601埋入地下,以此来将底座组件平稳的固定并位于地上,监测装置本体1被连同底座组件一起固定,在预埋时的深度应使检测探头101的底端接触地面,预埋完成后,先拧松
锁紧螺母702,后拧动螺柱703通过与螺纹套筒701啮合的方式下降,检测探头101随即下降陷入地下,之后拧动锁紧螺母702压紧在螺纹套筒701底端来锁止螺柱703无法转动,便于操作把控检测探头101插入地面的深度,按照上述方式在多个位置均布设监测装置本体1,后续即可通过监测装置本体1监测地面的位移变化并将位移实时发送到远程的控制中心,以此来实现对地震的地感检测。
55.当需要取下监测装置本体1进行检修维护时,手持手柄402外拉限位杆403脱出限位孔202,后保持限位孔202的外拉即可带动支杆2上提脱出固定套3,螺纹套管随即上升离开固定套3,如此便完成了快速取下监测装置本体1进行检修维护,需要再次装上监测装置本体1时,将支杆2底端的螺纹套筒701竖向对照下滑入固定套3,应注意使支杆2的限位孔202与锁紧组件4同侧,再次手持手柄402通过套环406压缩压簧405的方式使限位杆403收入安装孔301内,避免干涉到螺纹套筒701和支杆2的下滑,当支杆2下滑至进入到固定套3后松开手柄402,压簧405释放自身的压缩状态而带动限位杆403抵在支杆2表面,当支杆2继续下滑至限位孔202与限位杆403对照时,压簧405继续释放压缩状态而带动限位杆403插入限位孔202内,以此来完成对监测装置本体1的再次固定,监测装置本体1的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将地质灾害监测装置本体1快速取下和后期检修维护。
5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