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喷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9:52: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喷头结构。


背景技术:

2.喷雾器由于设计精美、使用方便,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化及医药等行业。现有的喷雾器由于设计上的缺陷,经常存在使用过程中起泵相对较慢,喷出量不够稳定等缺点,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3.本技术人的在先申请201510277966.4《一种喷雾泵》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头帽、瓶盖、泵体、活塞、弹珠及弹簧,头帽的一侧设置有喷头组件;瓶盖用于将喷雾泵连接于瓶体上;泵体设于瓶盖顶面下侧;活塞下部穿过通孔能上下移动的连接于挤压腔中并与挤压腔的内壁始终保持紧密配合状态。上述方案巧妙利用了活塞与头帽之间的连接结构,无需另外设置密封结构,即实现了喷雾泵的密封,从而避免了瓶体倒置时的漏液问题,而活塞与本体之间的连接简单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便于将液体压入喷腔内,使喷雾泵的喷雾量大且稳定,使用方便。
4.但是,为了提高密封性及喷雾细密度,喷头组件中一般设置有金属弹簧,这就为喷雾器整体回收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回收且密封性好、有利于提高喷雾细密度的新型喷头结构。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新型喷头结构,包括具有出液通道的本体,所述本体前端具有围绕出液通道外围向前延伸的第一装配套,还包括喷嘴、分水头及全塑弹性件,所述喷嘴套置在第一装配套的外周且与第一装配套共同围合出导液腔,所述喷嘴的前端开有喷液孔,所述分水头设于导液腔中且前端与喷嘴的内端壁相抵、后端具有将出液通道的前端口包围其中的导液套,所述分水头中开有自导液套中部向前延伸的装配孔,所述全塑弹性件的前端插置在该装配孔中、后端用于将出液通道的前端与导液套内腔连通或隔开,所述分水头上开有供液体自导液套中进入导液腔中的导液口、供液体自导液腔进入喷液孔的导液通道。
8.优选地,所述喷嘴的内端壁上设置有围绕喷液孔外周向后延伸的第二装配套,所述分水头的前部插置在该第二装配套中,并且,所述分水头前部的外周壁与第二装配套的内周壁挤压配合,所述导液通道开设于分水头前部的外周壁及前端壁上。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密封性。
9.优选地,所述导液通道包括位于对应第二装配套布置的第一部分及对应喷嘴内端壁布置的第二部分。采用上述结构,当导液腔中充满液体并具有较大的压力时,液体经导液通道、喷液孔喷出,有利于提高出液效果、有利于提高喷雾细密度。
10.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包括能将喷液孔包围其中的环形区及与该环形区切向连接
的衔接区,且该衔接区的外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前端相连接。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出液均匀性。
11.优选地,所述分水头前部的直径小于后部的之间,所述导液口开设于分水头前部与后部的衔接处。
12.优选地,所述全塑弹性件包括对应装配孔布置的主体部分及自该主体部分的后端沿径向延伸的密封部分,该密封部分的边缘处具有能与导液套的内周壁相抵的密封片。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出液通道与导液腔之间的配合密封性。
13.为了提高装配稳定性,所述喷嘴的内端壁上设置有围绕第二装配套外周向后延伸的第三装配套,该第三装配套与所述喷嘴内周壁之间形成插槽,所述第一装配套的前端插置在该插槽中。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喷头结构中的弹性件等均采用全塑材料制成,便于整体回收;在使用时,全塑弹性件弹性压缩在导液腔中且用于对导液腔的进液及出液与否进行密封,出液时,出液通道的液体先冲开弹性件依次进入导液套内腔、导液腔,在液体充满导液腔后,再经导液通道、喷液孔出液,由于此处密封性很好,有利于提高出液喷雾的细密度、避免漏液而形成水滴。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液部分的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液部分的另一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水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0.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喷头结构包括本体1、喷嘴2、分水头3及全塑弹性件4,本体1具有横向布置的出液通道11,本体1前端具有围绕出液通道11外围向前延伸的第一装配套12,喷嘴2套置在第一装配套12的外周且与第一装配套12共同围合出导液腔100,喷嘴2的前端开有喷液孔21,分水头3设于导液腔100中且前端与喷嘴2的内端壁相抵、后端具有将出液通道11的前端口包围其中的导液套31,分水头3中开有自导液套31中部向前延伸的装配孔32,全塑弹性件4的前端插置在该装配孔32中、后端用于将出液通道11的前端与导液套31内腔连通或隔开,分水头3上开有供液体自导液套31中进入导液腔100中的导液口33、供液体自导液腔100进入喷液孔21的导液通道。
21.上述喷嘴2的内端壁上设置有围绕喷液孔21外周向后延伸的第二装配套22,分水头3的前部插置在该第二装配套22中,并且,分水头3前部的外周壁与第二装配套22的内周壁挤压配合,导液通道开设于分水头3前部的外周壁及前端壁上。
22.本实施例的导液通道包括位于对应第二装配套22布置的第一部分34及对应喷嘴2内端壁布置的第二部分35。采用上述结构,当导液腔100中充满液体并具有较大的压力时,液体经导液通道、喷液孔21喷出,有利于提高出液效果、有利于提高喷雾细密度。
23.上述第二部分35包括能将喷液孔21包围其中的环形区351及与该环形区351切向
连接的衔接区352,且该衔接区352的外端与第一部分34的前端相连接。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出液均匀性。
24.分水头3前部的直径小于后部的之间,导液口33开设于分水头3前部与后部的衔接处。
25.本实施例的全塑弹性件4包括对应装配孔32布置的主体部分41及自该主体部分41的后端沿径向延伸的密封部分42,该密封部分42的边缘处具有能与导液套31的内周壁相抵的密封片421。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出液通道11与导液腔100之间的配合密封性。
26.为了提高装配稳定性,喷嘴2的内端壁上设置有围绕第二装配套22外周向后延伸的第三装配套23,该第三装配套23与喷嘴2内周壁之间形成插槽24,第一装配套12的前端插置在该插槽24中。
27.本实施例喷头结构中的弹性件等均采用全塑材料制成,便于整体回收;在使用时,全塑弹性件4弹性压缩在导液腔100中且用于对导液腔100的进液及出液与否进行密封,出液时,出液通道11的液体先冲开弹性件依次进入导液套31内腔、导液腔100,在液体充满导液腔后,再经导液通道、喷液孔21出液,由于此处密封性很好,有利于提高出液喷雾的细密度、避免漏液而形成水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