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变速箱气压稳定装置管路总成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9:47: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箱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箱气压稳定装置管路总成。


背景技术:

2.变速箱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随着汽车的行驶,变速箱的温度也随之变化,变速箱内的空气因热胀冷缩而使其内部气压不平衡,最终产生故障,为保证变速箱与外界的气压平衡,通常在变速箱上设置有通气管。
3.而气体中往往含有油份,变速箱在排放气体时,油份随气体也随之排出,现有的通气管中无法对气体中油份进行阻挡,造成浪费,长期使用会使通气管的内部产生污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变速箱气压稳定装置管路总成,能够平衡变速箱与外部的气压,在排放气体时,可对含油气体中的油份进行阻挡,使其再回到变速箱中。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速箱气压稳定装置管路总成,包括二通接头、通气管和保护帽,所述二通接头插接在所述通气管的一端,所述保护帽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在所述保护帽上设置有排气孔,在所述二通接头内设置有阻油挡片,所述阻油挡片用于对气体中的油份进行阻挡。二通接头通过插接,使二通接头与通气管便于装配,保护帽可拆卸连接使其便于更换。
6.进一步的,所述二通接头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采用旋转摩擦焊相连接,所述通气管与所述上壳体相插接,在所述上壳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插合部,在所述插合部的外侧设置有竹节,使所述上壳体通过所述竹节插接在所述通气管内,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进气部。通气管通过与二通接头垂直设置,可对气体中的油份起到阻挡作用。
7.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部包括卡接环和弹性环片,所述弹性环片在所述卡接环上环绕设置有多个,在所述弹性环片上设置有锥形卡头。因多个弹性环片之间留有间隙,使其可带动锥形卡头向内收缩,实现卡紧。
8.进一步的,在所述卡接环上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可进一步实现进气部与变速箱孔内的紧密配合,防止变速箱内油液与气体的漏出。
9.进一步的,在所述通气管靠近所述二通接头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套。保护套采用铝箔护套,因靠近变速箱温度较高,可对通气管起到保护作用。
10.进一步的,所述阻油挡片由多个阻油臂环绕组成,所述阻油挡片呈扇形,所述阻油臂呈“l”型。因多个阻油臂之间形成空隙,气体可从间隙间通过,油份在阻油挡片上汇集成油滴,最终落回变速箱内。
11.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帽包括连接套和防尘帽,所述连接套呈“凸”字型,所述排气孔
设在所述连接套顶部的侧端,所述防尘帽设置在所述连接套上。保护帽可对通气管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灰尘进入通气管内。
12.进一步的,在所述防尘帽上设置有定位柱。
13.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4.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阻油挡片的设置,可防止油份通过气体排出排气孔,阻油挡片可对气体中的油起到阻隔作用,多个阻油臂环绕设置使阻油挡片呈扇形,油份汇集成的油滴由阻油挡片滴落至变速箱内,防止油液的浪费,减少通气管内部污渍的产生。
15.2、通过通气管与二通接头垂直设置,使上壳体对气体中的油份起到了阻挡作用,相比竖直设置,可防止带油的气体直接被排出。
16.3、通过弹性环片和锥形卡头的设置,弹性环片具有弹性,使锥形卡头的收缩可变,更易于安装,密封圈的设置可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防止变速箱内的气体跑出。
17.4、变速箱温度过高,保护套可对相邻二通接头的一侧管路进行保护。
18.5、保护帽可对通气管的另一端起到防尘保护的作用,保护帽通过扎带固定,使其方便拆卸,便于更换,排气孔设置在连接套顶部的侧端,防尘帽对排气孔起到了遮挡作用,可更有效的防止灰尘进入。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a部细节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二通接头仰视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保护帽内部结构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尘帽向外翻出示意图。
26.图中:
27.1、二通接头;11、下壳体;111、送气腔;12、进气部;121、卡接环;122、弹性环片;123、锥形卡头;124、凹槽;125、进气腔;13、密封圈;14、阻油挡片;141、阻油臂;2、通气管;21、保护套;22、上壳体;221、插合部;3、保护帽;31、连接套;32、防尘帽;33、排气孔;34、定位柱;4、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9.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速箱气压稳定装置管路总成,包括二通接头1、通气管2和保护套3,二通接头1插接在通气管2的一端,保护套3可拆卸连接在通气管2的另一端,二通接头1包括上壳体22和下壳体11,上壳体22和下壳体11采用旋转摩擦焊相连接,在上壳体22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插合部221,在插合部221的外侧设有竹节,插合部221插入通气管2的一端,通气管2通过竹节与上壳体22相固定,通气管2与二通接头1相贯通,通过将通气管2设置在上壳体22的一侧,使通气管2与二通接头1相垂直,可防止空气中的油份随气体被排出。
30.进气部12设置在下壳体11的下端,在下壳体11内设有送气腔111,在进气部12内设有进气腔125,送气腔111与进气腔125相连通,在送气腔111与进气腔125之间设置有阻油挡片14,阻油挡片14由多个阻油臂141在进气腔125上端等距环绕组成,阻油挡片14呈扇形,阻油臂141呈“l”型,因多个阻油臂141之间形成空隙,可使变速箱产生的气体通过,气体中的油份被阻油挡片14阻隔,被阻隔的油汇集成油滴从阻油挡片14流入变速箱,防止变速箱中的油随气体被带出。
31.进气部12包括卡接环121、弹性环片122和锥形卡头123,弹性环片122在卡接环121上等距环绕设置有多个,锥形卡头123设置在弹性环片122上,锥形卡头133与弹性环片122的数量相同,锥形卡头133靠近弹性环片122一端的直径大于锥形卡头133另一端的直径,锥形卡头133便于使进气部12插入变速箱顶部的孔内,锥形卡头123进入孔时,锥形卡头133带动弹性环片122先向内收缩,进入孔后,再复位,使二通接头1可连接在变速箱上,在卡接环121上设有多个凹槽124,在凹槽124内设置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对变速箱的孔进行卡紧,防止变速箱内的气体泄漏。
32.通气管2为尼龙管,在通气管2上靠近二通接头1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套21,保护套21为铝箔护套,可耐150℃以上的高温,对通气管2起到保护作用。
33.保护帽3通过扎带4连接在通气管2上,保护帽3采用橡胶材质,保护帽3包括连接套31和防尘帽32,连接套31与通气管2相连通,连接套31呈“凸”字型,在连接套31顶部的侧端设有排气孔33,防尘帽32设置在连接套31上,防尘帽32的内径大于连接套31的直径,使防尘帽32与连接套31之间留有空隙。因防尘帽32为橡胶材质,防尘帽32可向上翻出,保护帽3对通气管2出气的一端起到防尘保护的作用,防止灰尘的进入,为方便保护帽3与通气管2的连接,在防尘帽32的一侧设有定位柱34。
34.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35.将二通接头1通过插合部221插接在通气管2的一端,将保护帽3通过扎带4固定在通气管2的另一端,将进气部12通过锥形卡头123插入变速箱顶部的孔内,锥形卡头123通过弹性环片122向内收缩,使锥形卡头123可卡进孔内,密封圈13对孔进行密封。
36.将通气管2的出气端始终向上设置,变速箱产生气体后,气体依次通过进气腔125、送气腔111进入通气管2,随后经排气孔33排出,保证变速箱内气压的平衡。
37.因变速箱内产生的气体含油,气体经阻油挡片14阻隔,汇集成油滴从阻油挡片14滴落,使油滴重新进入变速箱内。
3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9.阻油挡片14的设置,可防止含油气体的排出,气体经多个阻油臂141形成的间隙中排出,被阻挡的油份自阻油挡片14滴落至变速箱,在上壳体22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插合部221,插合部221可通过竹节插接在通气管2内,使二通接头1插接在通气管2上,使二通接头1的安装便捷、安全,因通气管2与二通接头1相垂直,相比竖直连接,可一定程度上阻挡气体中的油份被排出。
40.二通接头1可通过锥形卡头123插入变速箱内,因弹性环片122具有弹性,故多个锥形卡头123可向内收缩以此进入孔内,密封圈的设置可使进气部12与变速箱的孔内紧密配合,防止变速箱内油液与气体的漏出。
41.因靠近变速箱位置的温度较高,通过保护套21对通气管2的一端管路进行保护,保
护套21采用耐高温的铝箔护套。
42.保护帽3通过扎带4可拆卸在通气管2的另一端,使保护帽3便于更换,保护帽3起到了防尘保护的作用,因排气孔33设置在连接套31顶部的侧端,防尘帽32对排气孔33进行遮挡,防止了灰尘的进入,使变速箱的气体可从排气孔33内排出。
4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