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9:43: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主体(1)、连接带(2)和主支撑(3),所述隔离主体(1)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所述连接带(2),多个所述主支撑(3)轴向阵列设置在所述隔离主体(1)的上端,同时多个所述主支撑(3)的一端与所述隔离主体(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带(2)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主支撑(3)之间设置有副支撑(4),所述副支撑(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隔离主体(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主体(1)的薄膜(5)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穿戴孔(6),所述薄膜(5)对应所述主支撑(3)的位置处设置有主撑套(7),对应所述副支撑(4)的位置处设置有副撑套(8),同时所述主撑套(7)覆盖在所述主支撑(3)上方,所述副撑套(8)覆盖在所述副支撑(4)上方,沿所述薄膜(5)的边缘位置处向所述穿戴孔(6)贯穿设置有穿戴通道(9),在每个所述主撑套(7)和每个副撑套(8)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行程缺口(11),且在所述行程缺口(11)的两侧设置有操作口(10),所述薄膜(5)对应使用者手掌的位置处还设置有操作孔,所述穿戴通道(9)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设置有连接部(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撑套(7)靠近所述穿戴孔(6)的一端设置有弹性部(14),所述弹性部(14)受外力作用时能够进行伸展,当外力消失后所述弹性部(14)能够恢复原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2)能够进行展平和盘绕,同时所述连接带(2)的两端设置有调节部(15),所述调节部(15)能够调节所述连接带(2)的使用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3)包括第一主杆(16)、第二主杆(17)和连接件(18),所述第一主杆(16)和第二主杆(17)铰接,同时所述第一主杆(16)远离所述第二主杆(17)的一端连接有所述连接件(18)。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16)的铰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凸点(19),所述限位凸点(19)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第二主杆(17)的铰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点(19)配合安装的限位卡槽(20),所述限位卡槽(20)的轨迹为圆弧,且圆弧的圆心与所述第二主杆(17)的铰接孔(21)的圆心重合,同时所述限位卡槽(20)的深度沿所述铰接头的上端向下端逐渐减小。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撑(4)包括第一副杆(22)和第二副杆(23),所述第一副杆(22)和第二副杆(23)铰接,同时所述第一副杆(22)的铰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的凸点,所述凸点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第二副杆(23)的铰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凸点配合安装的卡槽,所述卡槽的轨迹为圆弧,且圆弧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副杆(23)的铰接圆心重合,同时所述卡槽的深度沿所述第二副杆(23)的铰接头的上端向下端逐渐减小。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主体(1)的边缘位置处向下设置有垂帘(24)。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5)和垂帘(24)的材质分别为柔性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随身式间距隔离装置,属于辅助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隔离主体、连接带和主支撑,所述隔离主体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所述连接带,多个所述主支撑轴向阵列设置在所述隔离主体的上端,同时多个所述主支撑的一端与所述隔离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带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便于收纳,方便携带,不仅能够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人与人之间相距足够大的距离,减少了病毒传染的风险,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的安全性。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坤 李丽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