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打火机壳换向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2:39: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打火机插盘生产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打火机装配中使用的打火机壳换向机。


背景技术:

2.带式输送机主要由输送带、驱动滚筒、张紧装置、托架及机架、传动装置等组成,输送带连接成封闭环形,用张紧装置将它们张紧,在电动机的驱动下,靠输送带与驱动滚筒之间的摩擦力,使输送带运转,将货载由装载端运到卸载端;充气打火机一般由外壳和火花器、按手、风罩、火环、引火簧、皮垫、海绵垫,等多个部件组成;现在产销量最大的充气打火机的外壳(又称火机壳)由长方体、圆柱体或近似长方体、圆柱体的外壳本体1001和用于支撑火花器、按手、风罩等配件的支撑柱1002构成,支撑柱1002与外壳本体1001的一端连接,且二者的连接部位一般不在外壳本体1001端面的中心位置;打火机壳从注塑机出来后,由人工把火机壳一个一个地插在5*10的托盘中(这道工序称为插盘,托盘上的凹槽按相互平行的行和相互平行的列整齐均匀排列,每个凹槽的形状与打火机壳相应部位的外形相匹配)再进入以后工序;插盘工序不仅要使插入凹槽中的外壳的支撑柱所在的一端向上(或者说支撑柱的指向为向上,也可说打火机壳的头部向上,尾部向下),还要保证插好的外壳按同一方向排列(也可以说插好的外壳上的支撑柱同行同列:位于一个托盘上同一列凹槽中的每一个外壳的支撑柱排成一列,位于一个托盘上同一行凹槽中的每一个外壳的支撑柱排成一行),否则插盘不合格,将影响后续工序;插盘工序的快慢和质量影响后续的打火机生产效率,人工插盘效率极低、成本高、易出错:人力成本在打火机组装过程中占比很高,有必要用自动化设备完成插盘工作,支撑柱1002与外壳本体1001的连接部位不在外壳本体1001端面的中心位置增大了机械化插盘的难度;要机械化插盘,首先必须使打火机外壳指向一致;(为方便表述,本技术文件所述支撑柱1002与外壳本体1001的连接部位所在的一端称为打火机壳的上端或前端,另一端称为打火机壳的下端或后端;)现有的用于输送没有支撑柱1002的外壳本体的输送装置(简称火机壳排队输送器)主要包括传输带2001、相互平行的导向轨2002,导向轨2002悬挂在传输带2001之上,相邻的两根导向轨2002与传输带的上表面形成导向槽;因为导向槽的宽度与打火机壳的宽度一致,这种输送器能使打火机壳在导向槽作用下呈前后排列,不能使带支撑柱1002的外壳按同一方向(向前或向后)排列,且易出现打火机壳堆在一起难以分开,严重时会造成某条导向槽堵死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新型提供一种装置,能使打火机壳都按尾部在前头部在后的方式滑出本装置的换向滑道,按同一方向排列。
4.技术方案
5.打火机壳换向机,包括火机壳排队输送器、换向滑道板和旋拉部件,火机壳排队输送器的输送带的末端与旋拉部件之间有落料间隙,换向滑道板的上端接落料间隙,换向滑
道板上的滑槽与火机壳排队输送带上的导向槽相对应。
6.上述打火机壳换向机,旋拉部件的运行线速度不高于火机壳排队输送器的输送带末端的运行线速度。
7.上述打火机壳换向机,所述的火机壳排队输送器的输送带为差速输送带。
8.上述打火机壳换向机,所述差速输送带包括初级输送带和次级输送带。
9.上述打火机壳换向机,所述旋拉部件为后端输送带。
10.上述打火机壳换向机,包括缓冲杆,横跨次级输送带的末端并与之平行安装缓冲杆,缓冲杆低于次级输送带的上表面所在平面,且缓冲杆可上下移动和/或水平滑动。
11.上述打火机壳换向机,初级输送带、次级输送带和旋拉部件使用同一或不同的驱动装置。
12.上述打火机壳换向机,所述落料间隙的宽度为可调整。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火机壳排队输送器的输送带的末端与旋拉部件的起始端之间有落料间隙,在重力的作用下,尾部先到达落料间隙的火机壳,其重心脱离排队输送器的输送带的末端而进入落料间隙,其尾部还未接触到旋拉部件的起始端,在重力的作用下,火机壳以尾部在下头部在上的方式直接落入换向滑道,头部先到达落料间隙的火机壳,当支撑柱接触到旋拉部件时,在旋拉部件的拉拽下,火机壳的重心及尾部脱离输送器的输送带进入落料间隙,旋拉装置与火机壳支撑柱之间的摩擦力小于火机壳的重力,火机壳以头部在上尾部在下的方式落入换向滑道,打火机壳滑出换向滑道后保持底部在前头部在后的统一姿势进入下一程序;
15.本实用新型所述“将打火机壳整理成统一向前或向后摆放”是指:按本装置所述传输带传输方向来判断,打火机壳的支撑柱的指向与传输带上表面运行方向一致则为向前,否则为向后;
16.本实用新型所述初级输送带、次级输送带和三级输送带(初级输送带和/或次级输送带由两段或两段以上的传送带)是指所述输(传)送带分别与各自的驱动滚筒、张紧装置、托架及机架等结构构成输送机,各相邻的输送机的输送带前后拼接、配合形成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主要在各输送机的传送带的上表面前后拼接而成的结构及初级输送带和/或次级输送带中相邻的两段输送带之间的线速度之差,为简化表述,本技术文件省略对输送机和输送机其他部分的表述。
附图说明
17.图1,打火机外壳结构示意图;
18.图2,背景技术所述打火机壳排队输送带;
19.图3,火机壳翻转示意图;
20.107—初级输送带108—次级输送带109—换向滑道110—三级输送带111—导向条112a—反向火机壳ⅰ112b—反向火机壳ⅱ112c—正向火机壳,113-缓冲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1,打火机壳换向机,包括前端输送带、后端输送带,换向滑道板和导向条;
至少两根导向条(111)相互平行地悬挂在输送带的皮带上方,相邻两根导向条(111)与输送带的皮带上表面形成火机壳纵向导向槽;
22.前端输送带与后端输送带之间有落料间隙,
23.换向滑道板(109)上有自上而下的换向滑道,
24.换向滑道板(109)的上端接落料间隙;换向滑道与火机壳纵向导向槽相对应;
25.前端输送带与后端输送带的上表面运动方向一致。
26.实施例1中所述的后端输送带主要的作用在于:当带支撑柱的打火机壳的上端在前时,支撑柱先接触后端输送带的表面,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旋转的后端输送带的表面对火机壳的支撑柱向上拉抬,火机壳的尾端脱离前端输送带向落料间隙下落,支撑柱经过拉抬确保了火机壳头部向上、尾部向下进入通过落料间隙进入滑道。后端输送带可以替换为轮轴或滚筒等旋转拉抬装置(简称为旋拉装置);
27.本装置运转时后端输送带的线速度(或轮轴、滚筒表面旋转的线速度)不高于前端输送带的线速度,二者的线速度及落料间隙的宽度可根据现场实际调整;
28.实施例1中所述的前端输送带主要作用是使火机壳按前后方向(头部在前尾部在后或尾部在前头部在后)平躺在输送带的皮带上到达落料间隙,故前端输送带又称为火机壳排队输送器的输送带,或火机壳排队输送带。
29.实施例1中所述的前端输送带包括初级输送带(107)、次级输送带(108),后端输送带指三级输送带(110),初级输送带(107)与次级输送带(108)相拼接,次级输送带(10)与三级输送带(110)之间有落料间隙,换向滑道板(109)的上端接落料间隙;
30.次级输送带(108)的运行速度高于初级输送带(107)的运行速度,三级输送带(110)的运行速度不高于次级输送带(108)的运行速度;
31.上述的初级输送带(107)、次级输送带(108)和三级输送带(110)的传送带的速度,分别为8mm\min;19mm\min;16mm\min,落料间隙前后的两个辊筒的直径是45mm, 落料间隙的宽度为45mm;
32.9根导向条(111)相互平行地悬挂在输送带的皮带上方,相邻两根导向条(111)与输送带的皮带上表面形成火机壳纵向导向槽。
33.上述的次级输送带108可由两段或两段以上的传送带前后拼接而成,后一段的速度高于前一段的速度(次级输送带中相邻的两段传送带中离初级输送带107距离近的为前一段,离初级输送带107距离远的为后一段),最后一段次级输送带108的末端与三级输送带110的前端形成落料间隙。
34.上述的初级输送带107可由两段或两段以上的传送带前后拼接而成,后一段的速度高于前一段的速度(初级输送带中相邻的两段传送带中离次级输送带108距离远的为前一段,离次级输送带108距离近的为后一段)。
35.上述的初级输送带107、次级输送带108和三级输送带110的上表面均由前端向末端(或后端)运动。
36.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10根导向条111可根据设备的设计产能和打火机壳的宽度而增减,但最少要有2根导向条111才能形成导向槽。
37.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初级输送带107、次级输送带108和三级输送带110主要是为了方便表述而作出的分类,实际上初级输送带107与次级输送带108两者前后拼接,当初级
输送带107和/或次级输送带108由两段或两段以上的传送带前后拼接而成时,除最前面的一段输送带是初级输送带107,最后面的一段输送带是次级输送带108外,二者之间的其他输送带也就没有必要区分为初级输送带107和次级输送带108了。
38.实施例2,本实施例基本结构同实施例一,但因次级输送带的末端在运行时会出现跳动,使打火机壳在落料间隙未按预期落入换向滑道109,为克服此缺点,在次级输送带108的末端安装缓冲杆113,缓冲杆不高于次级输送带108的上表面所在平面且高度可调节,缓冲杆与次级输送带108的末端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可通过将缓冲杆113与传送带两边的支撑架相连接的可调节的螺钉而使缓冲杆113上下移动,还可通过缓冲杆113两端的安装座在输送带两边的支撑架上水平滑动而调节其与末端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39.上述实施例中各部件初级输送带107:动力来源于电机,它前端安装在上一工序的震动输送带下方,后端与次级输送带108相接。为使初级输送带107、次级输送带108、三级输送带110能在同一水平面内,因此把这三段输送带安装在同一个机架上,相互之间的距离因带速的不同需要调整,因此这三段在机架上位置可调;为确保火机壳在这三段输送带的导向通道内顺利通行,并降低加工及安装成本。通过震动输送带的整理和106缓冲板组件的缓冲后火机壳比较有序的进入到初级输送带内。初级输送带107在这三级输送带中只作为过渡同时起到和很小的调整梳理作用。
40.次级输送带108:动力来源于电机,它前端与初级输送带107相接,后端与换向滑道109相接,为使相邻火机壳的距离在次级输送带上拉开,就必须让初级输送带107的带速低于次级输送带108的带速,两者的带速差越大,火机壳从初级输送带107过渡到次级输送带108时与后面火机壳拉开的距离越大,但初级输送带107的带速过低会降低整体生产线的节拍;次级输送带108的带速过高会给后续的火机壳换向带来不确定性,因此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合理的控制两段输送带的速度差。
41.换向滑道109:它安装在次级输送带108和三级输送带110之间固定在三段输送带共同的机架上,因带速不同会使火机壳翻转的位置有差异,因此换向滑道109在次级输送带108和三级输送带110之间需进行调整;
42.三级输送带110:动力来源为电机。它安装在次级输送带108尾端固定在三段输送带共同的机架上,它皮带带速≥次级输送带108的带速,它主要起辅助火机壳翻转并把插在一起未能完成翻转的火机壳输送到一个接料盘中,从而返回到料斗中。
43.实施例1所述装置工作流程:
44.现以市场上称为小双缘的309型火机壳:机壳宽22.7mm,长75.7mm(含支撑柱),厚11mm为例来说明本装置的运行原理:来自上一工序的火机壳按前后方向进入初级输送带上的导向槽,再经初级输送带的输送到次级输送带,次级输送带的输送速度高于初级输送带的输送速度(这两条输送带之间必须有一个速差,速差大小根据后续火机翻落到换向滑道中的时间进行调节,原则就是相挨的两个火机壳从初级输送带输送到次级输送带后,在带差的作用下,拉开一定距离,在前一个火机壳翻转时,与后面的火机壳不发生关联),火机壳在次级输送带108上随着皮带输送到,次级输送带108和三级输送带110之间的落料间隙l≥45mm时,那么正向火机壳112c和反向火机壳ⅰ112a都会落下去,起不到换向作用;如108和110之间的间隙l≤30mm时,那么正向火机壳112c和反向火机壳ⅰ112a都会进入到三级输送带,从而进入接料盘返回到料斗中,这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此处设计的巧妙之处就
是利用正反火机壳翻转重心位置的不同以及惯性的原理,经过周密的计算及反复的验证终于得到了一个正向火机壳翻转而反向火机壳不能翻转的位置l=40mm(
±
1mm)为最佳,火机壳重心离火机壳尾端为30mm,离头部46mm。本机构是如何完成火机壳翻转的。正向打火机壳112c在随次级输送带108运行,当运行到次级输送带108末端,火机壳底部脱离次级输送带108但重心还在次级输送带108上时,继续随次级输送带108前行30mm,此时火机壳重心脱离次级输送带108时而火机壳尾端又未搭到三级输送带110的皮带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火机壳尾部马上下沉以次级输送带108皮带最末端为支点进行翻转落入换向滑道109对应通道中;而反向火机壳ⅰ112a也随次级输送带108运行,当运行到次级输送带108末端,火机壳头部脱离次级输送带108但重心还在次级输送带108上时,继续随次级输送带108前行,因火机壳重心离头部46mm,而次级输送带108和三级输送带110皮带距离为40mm所以反向火机壳ⅰ112a再前行40mm时火机壳头部搭到三级输送带110皮带上而火机壳重心仍然在次级输送带108的皮带上,反向火机壳ⅰ112a就不会翻转,在次级输送带108和三级输送带110摩擦力的作用下,火机壳继续前行6mm时反向火机壳ⅰ112a重心离开次级输送带108皮带但头部和尾部分别在三级输送带110和次级输送带108皮带上,反向火机壳ⅰ112a也不能翻转,继续前行30mm时,反向火机壳ⅰ112a尾部离开次级输送带108皮带,而反向火机壳ⅰ112a重心在36mm处未进入三级输送带110皮带上,此时反向火机壳ⅰ112a尾部会以次级输送带108皮带最末端的一点为支点向下翻转落入换向滑道109对应通道中,这样就完成了火机壳的换向(所有火机壳尾部都朝下),落入换向滑道的火机壳沿着滑道下滑进入下一工序;通过换向间隙大小、三级输送带110和次级输送带108的运转速度的配合,利用火机壳自身重量不一致(火机壳头部比其尾部要轻)的特点,实现了所有火机壳尾部都朝下落入了换向滑道。实际上,通过对换向间隙大小及三级输送带110和次级输送带108的运转速度的调整,长条型的、火机壳头部与其尾部重量不一样的打火机壳都可用此装置实现“将打火机壳整理成统一向前或向后摆放或输送”的目的。
45.上述换向滑道是一个由上到下的4分之一圆的圆形滑板,上面有相互平行的轨道(又称滑道),各滑道分别与次级输送带108和三级输送带110上的导向槽相对应。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