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更换垃圾袋的家庭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2:19: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更换垃圾袋的家庭垃圾桶。


背景技术:

2.垃圾分类是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运转的基础,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应在生活垃圾科学合理分类的基础上,对应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建设,根据分类品种建立与垃圾分类相配套的收运体系、建立与再生资源利用相协调的回收体系,完善与垃圾分类相衔接的终端处理设施,以确保分类收运、回收、利用和处理设施相互衔接。
3.家庭垃圾进行分类时需要使用多组垃圾桶,占地面积较大,且使用不便,垃圾桶在使用时需要常更换垃圾袋,操作不便,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更换垃圾袋的家庭垃圾桶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垃圾袋的家庭垃圾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更换垃圾袋的家庭垃圾桶,包括底座、第一收纳箱、第二收纳箱以及垃圾桶主体,所述底座下端四角处螺栓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上端设有第一收纳箱,所述第一收纳箱基面上部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内设有多组强磁反弹器,所述第一收纳箱内部下端设有多组阻尼滑轨,所述阻尼滑轨上端设有收纳桶,所述收纳桶的基面处设有箱门,所述箱门的背面上部处设有多组连接铁片,所述第一收纳箱上端设有第二收纳箱,所述第一收纳箱、第二收纳箱的上端和第一收纳箱的下端处均设有套座,所述套座外部设有多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收纳箱的基面处设有抽屉,所述第二收纳箱上端设有垃圾桶主体,所述第二收纳箱、垃圾桶主体的下端和底座的上端处均设有卡槽,所述垃圾桶主体的外部一侧设有拉手,所述垃圾桶主体的外部远离拉手的一侧设有挂钩组件,所述挂钩组件由第一安装板、限位块、挂钩和收纳槽组成,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多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有挂钩,所述收纳槽下端处设有限位块,所述垃圾桶主体上方设有翻盖,所述翻盖下端靠近基面处设有卡扣,所述垃圾桶主体和翻盖连接处设有多组扭簧,所述垃圾桶主体内部设有多组内桶,所述垃圾桶主体上端两侧靠近内桶处设有扣槽,所述内桶上部设有内桶提手,所述垃圾桶主体上端靠近内桶基面处设有垃圾袋限位座,所述垃圾桶主体基面处设有标签栏。
7.优选的,所述底座和第一收纳箱、第二收纳箱和第一收纳箱、垃圾桶主体和第二收纳箱之间均通过卡槽和套座插拔连接并通过限位凸起限位卡紧。
8.优选的,所述抽屉和第二收纳箱、收纳桶和第一收纳箱之间均通过阻尼滑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垃圾桶主体和翻盖之间通过扭簧连接并通过卡扣按压卡接。
10.优选的,所述垃圾桶主体和内桶之间套接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收纳桶和箱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卡槽和套座,底座和第一收纳箱、第二收纳箱和第一收纳箱、垃圾桶主体和第二收纳箱之间均通过卡槽和套座插拔连接并通过限位凸起限位卡紧,形成可拆装结构,拆装更加方便,可根据需求进行组合安装,采用叠装结构,将垃圾桶主体放置在上部,使用时更加省力,减少弯腰。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抽屉,抽屉和第二收纳箱、收纳桶和第一收纳箱之间均通过阻尼滑轨连接,抽拉更加稳定,减少抽拉时的碰撞,且抽屉可用来放置垃圾袋和小物件,且底座和移动轮的设计,方便移动。
15.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垃圾桶主体,垃圾桶主体和翻盖之间通过扭簧连接并通过卡扣按压卡接,打开更加方便,关闭时形成密封结构,避免垃圾撒漏和气味外泄,垃圾桶主体和内桶之间套接连接,可通过多组内桶进行垃圾分类放置,且可直接将垃圾袋套在内桶上并通过内桶提手压紧,垃圾袋一端卡接在垃圾袋限位座内,更换垃圾袋时,将垃圾袋限位座内的垃圾袋沿垃圾袋限位座抽拉,垃圾袋的上端聚在垃圾袋限位座处,方便提起,取出后可直接将新的垃圾袋套在内桶上,更换方便快捷。
16.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收纳桶,收纳桶和箱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安装板内设有多组强磁反弹器,收纳桶和箱门采用按压式的打开方式,使用时可用脚或者膝盖进行按压,即可打开和关闭箱门,收纳桶可用来存储可回收垃圾。
17.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挂钩组件,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多组收纳槽,收纳槽内设有挂钩,收纳槽下端处设有限位块,形成可折叠的挂钩组件,方便悬挂物品。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翻盖打开结构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垃圾桶主体俯视结构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挂钩组件侧视结构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收纳箱结构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抽屉打开俯视结构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垃圾桶主体底部结构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收纳桶和箱门结构图。
26.图中:1、底座;2、移动轮;3、第一收纳箱;4、第二收纳箱;5、垃圾桶主体;6、拉手;7、翻盖;8、垃圾袋限位座;9、标签栏;10、抽屉;11、卡扣;12、扭簧;13、挂钩组件;14、扣槽;15、内桶提手;16、内桶;17、第一安装板;18、限位块;19、挂钩;20、收纳槽;21、套座;22、限位凸起;23、卡槽;24、强磁反弹器;25、第二安装板;26、收纳桶;27、阻尼滑轨;28、连接铁片;29、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9.一种便于更换垃圾袋的家庭垃圾桶,包括底座1、第一收纳箱3、第二收纳箱4以及垃圾桶主体5,底座1下端四角处螺栓连接有移动轮2,底座1上端设有第一收纳箱3,第一收纳箱3基面上部设有第二安装板25,第二安装板25内设有多组强磁反弹器24,第一收纳箱3内部下端设有多组阻尼滑轨27,阻尼滑轨27上端设有收纳桶26,收纳桶26的基面处设有箱门29,收纳桶26和箱门29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箱门29的背面上部处设有多组连接铁片28,第一收纳箱3上端设有第二收纳箱4,第一收纳箱3、第二收纳箱4的上端和第一收纳箱3的下端处均设有套座21,套座21外部设有多组限位凸起22,第二收纳箱4的基面处设有抽屉10,抽屉10和第二收纳箱4、收纳桶26和第一收纳箱3之间均通过阻尼滑轨27连接,第二收纳箱4上端设有垃圾桶主体5,第二收纳箱4、垃圾桶主体5的下端和底座1的上端处均设有卡槽23,底座1和第一收纳箱3、第二收纳箱4和第一收纳箱3、垃圾桶主体5和第二收纳箱4之间均通过卡槽23和套座21插拔连接并通过限位凸起22限位卡紧,垃圾桶主体5的外部一侧设有拉手6,垃圾桶主体5的外部远离拉手6的一侧设有挂钩组件13,挂钩组件13由第一安装板17、限位块18、挂钩19和收纳槽20组成,且第一安装板17上开设有多组收纳槽20,收纳槽20内设有挂钩19,收纳槽20下端处设有限位块18,垃圾桶主体5上方设有翻盖7,翻盖7下端靠近基面处设有卡扣11,垃圾桶主体5和翻盖7连接处设有多组扭簧12,垃圾桶主体5和翻盖7之间通过扭簧12连接并通过卡扣11按压卡接,垃圾桶主体5内部设有多组内桶16,垃圾桶主体5和内桶16之间套接连接,垃圾桶主体5上端两侧靠近内桶16处设有扣槽14,内桶16上部设有内桶提手15,垃圾桶主体5上端靠近内桶16基面处设有垃圾袋限位座8,垃圾桶主体5基面处设有标签栏9。
30.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首先通过设置的卡槽23和套座21,底座1和第一收纳箱3、第二收纳箱4和第一收纳箱3、垃圾桶主体5和第二收纳箱4之间均通过卡槽23和套座21插拔连接并通过限位凸起22限位卡紧,形成可拆装结构,拆装更加方便,可根据需求进行组合安装,采用叠装结构,将垃圾桶主体5放置在上部,使用时更加省力,减少弯腰,通过设置的抽屉10,抽屉10和第二收纳箱4、收纳桶26和第一收纳箱3之间均通过阻尼滑轨27连接,抽拉更加稳定,减少抽拉时的碰撞,且抽屉10可用来放置垃圾袋和小物件,且底座1和移动轮2的设计,方便移动,通过设置的垃圾桶主体5,垃圾桶主体5和翻盖7之间通过扭簧12连接并通过卡扣11按压卡接,打开更加方便,关闭时形成密封结构,避免垃圾撒漏和气味外泄,垃圾桶主体5和内桶16之间套接连接,可通过多组内桶16进行垃圾分类放置,且可直接将垃圾袋套在内桶16上并通过内桶提手15压紧,垃圾袋一端卡接在垃圾袋限位座8内,更换垃圾袋时,将垃圾袋限位座8内的垃圾袋沿垃圾袋限位座8抽拉,垃圾袋的上端聚在垃圾袋限位座8处,方便提起,取出后可直接将新的垃圾袋套在内桶16上,更换方便快捷,通过设置的收纳桶26,收纳桶26和箱门29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安装板25内设有多组强磁反弹器24,收纳桶26和箱门29采用按压式的打开方式,使用时可用脚或者膝盖进行按压,即可打开和关闭箱门29,收纳桶26可用来存储可回收垃圾,通过设置的挂钩组件13,第一安装板17上开设有多组收纳槽20,收纳槽20内设有挂钩19,收纳槽20下端处设有限位块18,形成可折叠的挂钩组
件13,方便悬挂物品,整体结构简单、效果好,且稳定性和实用性较高。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