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堵塞的偏心配注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2:08: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井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堵塞的偏心配注器。


背景技术:

2.国内大部分油田分层注水采用的配水器多为偏心配水器,该配水器在满足注水同时,配水器主体带有侧向过流通道,当某一注水层进行测试时,不影响其它各层水量的注入,但该配水器存在主要问题为,当实施分注的水井轻微出砂时,由于注水井停注等原因,地层砂易从配水器侧向孔进入,从而导致配水器内可调堵塞器砂堵影响后期注水、洗井和测试,有的配水器在堵塞器后方安装类似弹簧单向阀的装置防止地层液体回流和砂堵,利用注入压力开启单向阀,此类方法带来的问题是压缩弹簧带来的注入压力的升高和注入压力的变化导致流量无法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注水井停注地层砂进入配水器内导致可调堵塞器砂堵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堵塞的偏心配注器。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堵塞的偏心配注器,包括上接头、上连接套、扶正体、堵塞器、主体、注水孔、下连接套、导向体和下接头,上连接套和下连接套之间,主体外部套设有中间套,中间套上下和主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中间套里侧中部与主体之间有一段环空,中间套和主体之间的环空内设有活塞环,活塞环上部的环空与注水孔连通,活塞环上端面开有向下方若干的沉孔,沉孔延伸到活塞环下部位置与边孔连通,边孔上下两侧,活塞环和中间套内孔、主体外圆柱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与之间隙配合连接,中间套下部管壁上开有若干出液孔。
5.活塞环上的边孔的方向均朝向外侧。
6.活塞环底部设有下支杆,下支杆的长度保持出液孔和活塞环底部之间连通。
7.活塞环上部设有上支杆,活塞环移动到最上部位置时,上支杆的长度保持注水孔和活塞环的沉孔连通。
8.出液孔上设有过滤网。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活塞环的沉孔、边孔和出液孔之间的位置配合,利用注入压力和地层压力的变化,打开和关闭注入通道,防止注入液体回流和细砂进入堵塞器造成砂堵,同时避免了使用弹簧作为开启、关闭注入通道带来的影响,保持注入压力和流量。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附图2是附图1的a处放大图。
12.图中1-上接头,2-上连接套,3-扶正体,4-堵塞器,5-主体, 6-下连接套,7-导向
体,8-下接头,9-注水孔,10-中间套,11-活塞环,12-沉孔,13-边孔,14-出液孔,15-过滤网,16-下支杆,17
‑ꢀ
上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4.由图1结合图2所示,一种防堵塞的偏心配注器,包括上接头1、上连接套2、扶正体3、堵塞器4、主体5、注水孔9、下连接套6、导向体7和下接头8,上连接套2和下连接套6之间,主体5外部套设有中间套10,中间套10上下和主体5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中间套 10里侧中部与主体5之间有一段环空,中间套10和主体5之间的环空内设有活塞环11,活塞环11上部的环空与注水孔9连通,活塞环 11上端面开有向下方若干的沉孔12,沉孔12延伸到活塞环11下部位置与边孔13连通,边孔13上下两侧,活塞环11和中间套10内孔、主体5外圆柱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与之间隙配合连接,中间套10下部管壁上开有若干出液孔14。
15.活塞环11上的边孔13的方向均朝向外侧以保持边孔13和出液孔14之间的连通。
16.活塞环11底部设有下支杆16,下支杆16的长度保持出液孔14 和活塞环11底部之间连通,以保持地层压力始终作用在活塞环11 底面。
17.活塞环11上部设有上支杆17,活塞环11移动到最上部位置时,上支杆17的长度保持注水孔9和活塞环11的沉孔12连通,防止活塞环11本体堵塞注水孔9。
18.出液孔14上设有过滤网15进一步起到防砂作用。
19.在进行注水时,注入压力比地层压力大,注入压力作用在活塞环 11上侧,活塞环11下降,下降到边孔13露出到出液孔14位置后,注入液体通过注水孔9流出到沉孔12、边孔13从出液孔14注入到地层中,在停注时,注入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地层压力作用在活塞环 11底面,活塞环11上行,边孔13进入两侧密封的环空内,将注入通道关闭。
20.通过设置活塞环的沉孔、边孔和出液孔之间的位置配合,利用注入压力和地层压力的变化,打开和关闭注入通道,防止注入液体回流和细砂进入堵塞器造成砂堵,同时避免了使用弹簧作为开启、关闭注入通道带来的影响,保持注入压力和流量。
21.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设置活塞环11的沉孔12、边孔13和出液孔 14之间的位置在注水压力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变化产生变化来打开和关闭注水通道:活塞环11的上面为注水压力,活塞环11的底部是由出液孔14传递过来的地层压力,注水时注水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注水压力推动活塞环11下降,边孔13与出液孔14连通打开注入通道,停注时活塞环11上面的注水压力消失,地层压力作用在活塞环11 底部使活塞环11上升,边孔13上升与出液孔14分开关闭注入通道,在活塞环11刚开始上升时,会有部分细砂进入边孔13和沉孔12,沉孔12作为向下拐的位置通道,同时也是容纳小部分细砂的空间,防止注入液体回流和细砂进入堵塞器4造成砂堵,在再次注水时,将该部细砂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堵塞的偏心配注器,包括上接头(1)、上连接套(2)、扶正体(3)、堵塞器(4)、主体(5)、注水孔(9)、下连接套(6)、导向体(7)和下接头(8),其特征在于:上连接套(2)和下连接套(6)之间,主体(5)外部套设有中间套(10),中间套(10)上下和主体(5)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中间套(10)里侧中部与主体(5)之间有一段环空,中间套(10)和主体(5)之间的环空内设有活塞环(11),活塞环(11)上部的环空与注水孔(9)连通,活塞环(11)上端面开有向下方若干的沉孔(12),沉孔(12)延伸到活塞环(11)下部位置与边孔(13)连通,边孔(13)上下两侧,活塞环(11)和中间套(10)内孔、主体(5)外圆柱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与之间隙配合连接,中间套(10)下部管壁上开有若干出液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偏心配注器,其特征在于:活塞环(11)上的边孔(13)的方向均朝向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偏心配注器,其特征在于:活塞环(11)底部设有下支杆(16),下支杆(16)的长度保持出液孔(14)和活塞环(11)底部之间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偏心配注器,其特征在于:活塞环(11)上部设有上支杆(17),活塞环(11)移动到最上部位置时,上支杆(17)的长度保持注水孔(9)和活塞环(11)的沉孔(1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偏心配注器,其特征在于:出液孔(14)上设有过滤网(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堵塞的偏心配注器,涉及油田井下工具技术领域。主体外部套设有中间套,中间套和主体之间的环空内设有活塞环,活塞环上部的环空与注水孔连通,活塞环上端面开有向下方若干的沉孔,沉孔延伸到活塞环下部位置与边孔连通,边孔上下两侧,活塞环和中间套内孔、主体外圆柱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与之间隙配合连接,中间套下部管壁上开有若干出液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活塞环的沉孔、边孔和出液孔之间的位置配合,利用注入压力和地层压力的变化,打开和关闭注入通道,防止注入液体回流和细砂进入堵塞器造成砂堵,同时避免了使用弹簧作为开启、关闭注入通道带来的影响,保持注入压力和流量。保持注入压力和流量。保持注入压力和流量。


技术研发人员:席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席小平
技术研发日:2021.04.09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