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针机工件堆放架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6:48: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针机工件堆放架。


背景技术:

2.双针机的全称叫双针缝纫机,是有两支针二同步、三同步、转拐角缝制出来的效果是双线并列、互为平行的一种常用缝纫机。
3.目前,工作人员在存放双针机时,通常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双针机,以降低双针机在存放的过程中落满灰尘,由于塑料薄膜与堆放架接触会降低双针机与堆放架之间的摩擦力,当堆放架晃动时,双针机就很容易从堆放架上滑落,这不仅会增大双针机被损坏的概率,还会增大工作人员工作时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双针机工件堆放架,以解决双针机容易从堆放架上滑落,不仅会增大双针机被损坏的概率,还会增大工作人员工作时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针机工件堆放架,包括堆放装置和防尘装置;所述堆放装置包括均匀分布的放置板、均匀分布的支撑柱、均匀分布的支撑底座和均匀分布的限位槽,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放置板之间,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连接于下端所述放置板的下端,所述限位槽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放置板的相对侧;所述防尘装置包括均匀分布的折叠式防尘罩、均匀分布的定位组件和均匀分布的限位组件,所述折叠式防尘罩安装于相邻两个所述放置板之间,所述折叠式防尘罩的上端与相邻上端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安装于折叠式防尘罩的下端,所述定位组件的下端与相邻所述限位槽卡接,所述限位组件固定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放置板之间,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贯穿至相邻所述定位组件的外部。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框、均匀分布的引导孔,调节板、均匀分布的调节块和均匀分布的限位块,所述定位框固定连接于所述折叠式防尘罩的下端,所述引导孔分别开设于所述定位框的上下两端,所述调节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框的内部,所述调节块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板的上下两端,所述限位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框的内壁,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相邻所述调节块接触,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贯穿至相邻所述引导孔的外部,下端所述限位块的下端与相邻所述限位槽卡接。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横截面的形状为钩状,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匹配。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框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
杆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定位框的外部。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定位框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和均匀分布的滚轮,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放置板之间,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贯穿至定位框的外部,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定位框的内部,所述滚轮的表面与限位杆接触。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工作人员将双针机放置到放置板的上端后,工作人员只需下拉定位框,定位框带动折叠式防尘罩下移,并使这折叠式防尘罩罩住双针机,使双针机与外界隔绝,以阻止外界的灰尘落到双针机表面,同时定位框带动限位块下移,当限位块的表面与限位槽接触时,限位块在下移的过程中随着限位槽旋转并挤压弹片,当限位槽下端没入限位槽时,弹片失去阻力,弹片就能够带动限位块回旋,使限位块与限位槽卡接,不仅保障折叠式防尘罩能够全方位的笼罩双针机,当堆放装置晃动时,折叠式防尘罩还能够通过限位块限定双针机的位置,使双针机被牢牢限定在放置板上,以降低双针机从堆放装置上滑落的概率,不仅能够保障双针机的完好,还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时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针机工件堆放架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针机工件堆放架中限位杆的排布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针机工件堆放架中限位块的排布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针机工件堆放架中限位块与弹片的连接示意图;
18.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19.图中:1-堆放装置;101-放置板;102-支撑柱;103-支撑底座;104-限位槽;2-防尘装置;201-折叠式防尘罩;202-定位组件;2021-定位框;2022-引导孔;2023-调节板;2024-调节块;2025-限位块;2026-弹片;2027-调节杆;2028-弹簧;203-限位组件;2031-限位杆;203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1.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针机工件堆放架,包括堆放装置1和防尘装置2;
22.防尘装置2安装于堆放装置1的内部,防尘装置2不仅能够阻隔外界的灰尘,还能够限定双针机的位置,以降低双针机被损坏的概率;
23.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堆放装置1包括均匀分布的放置板101、均匀分布的支撑柱102、均匀分布的支撑底座103和均匀分布的限位槽104,支撑柱102固定连接于相邻两个放置板101之间,支撑底座103固定连接于下端放置板101的下端,限位槽104设置于相邻两个放置板101的相对侧;
24.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防尘装置2包括均匀分布的折叠式防尘罩201、均匀分布的定位组件202和均匀分布的限位组件203,折叠式防尘罩201安装于相邻两个放置板101之间,折叠式防尘罩201的上端与相邻上端放置板101固定连接,定位组件202安装于
折叠式防尘罩201的下端,定位组件202的下端与相邻限位槽104卡接,限位组件203固定连接于相邻两个放置板101之间,限位组件203的一端贯穿至相邻定位组件202的外部。
25.定位组件202包括定位框2021、均匀分布的引导孔2022,调节板2023、均匀分布的调节块2024和均匀分布的限位块2025,定位框2021固定连接于折叠式防尘罩201的下端,引导孔2022分别开设于定位框2021的上下两端,调节板2023滑动连接于定位框2021的内部,调节块2024分别固定连接于调节板2023的上下两端,限位块2025转动连接于定位框2021的内壁,限位块2025的一端与相邻调节块2024接触,限位块2025的一端贯穿至相邻引导孔2022的外部,下端限位块2025的下端与相邻限位槽104卡接,当工作人员需要展开或收缩折叠式防尘罩201时,工作人员只需箱内推动调节板2023,调节板2023就能够通过调节块2024带动与之相连的限位块2025与限位槽104分离,使定位框2021失去阻力,工作人员即可正常展开或收缩折叠式防尘罩201。
26.限位块2025横截面的形状为钩状,限位块2025与限位槽104匹配,这能够降低限位块2025与限位槽104脱离的概率,以降低这折叠式防尘罩201上移的概率。
27.限位块20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片2026,弹片2026的一侧与定位框202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弹片2026不仅能够增大限位块2025与限位槽104的连接强度,当限位块2025失去阻力后,弹片2026还能够快速复位限位块2025,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复位。
28.调节板20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2027,调节杆2027的一端贯穿至定位框2021的外部,调节杆2027可降低工作人员调节限位块2025的难度,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调节效率。
29.调节板20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弹簧2028,弹簧2028的一端与定位框202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当工作人员松开调节杆2027后,弹簧2028失去阻力,弹簧2028就能够快速外推调节板2023,使调节板2023带动调节块2024与限位块2025分离,以便于限位块2025能够正常复位。
30.限位组件203包括限位杆2031和均匀分布的滚轮2032,限位杆2031固定连接于相邻两个放置板101之间,限位杆2031的一端贯穿至定位框2021的外部,滚轮2032转动连接于定位框2021的内部,滚轮2032的表面与限位杆2031接触,限位杆2031可限定定位框2021的移动轨迹,以降低限位块2025与限位槽104错位的概率,同时滚轮2032可降低限位杆2031与定位框2021之间的摩擦力,使定位框2021移动的更加顺畅,以降低定位框2021卡在限位杆2031表面的概率。
31.具体的,该双针机工件堆放架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当工作人员将双针机放置到放置板101的上端后,工作人员只需下拉定位框2021,定位框2021带动折叠式防尘罩201下移,并使这折叠式防尘罩201罩住双针机,使双针机与外界隔绝,以阻止外界的灰尘落到双针机表面,同时定位框2021带动限位块2025下移,当限位块2025的表面与限位槽104接触时,限位块2025在下移的过程中随着限位槽104旋转并挤压弹片2026,当限位槽104下端没入限位槽104时,弹片2026失去阻力,弹片2026就能够带动限位块2025回旋,使限位块2025与限位槽104卡接,不仅保障折叠式防尘罩201能够全方位的笼罩双针机,当堆放装置1晃动时,折叠式防尘罩201还能够通过限位块2025限定双针机的位置,使双针机被牢牢限定在放置板101上,以降低双针机从堆放装置1上滑落的概率,不仅能够保障双针机的完好,还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时的安全系数。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