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垂直护岸的生态缓冲带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4:23: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水体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垂直护岸的生态缓冲带。


背景技术:

2.面源污染又称非点源污染,主要由土壤泥沙颗粒、氮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各种大气颗粒物等组成,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水、土壤或大气环境。其具有的随机性、模糊性、滞后性等特点。
3.为切实有效的治理面源污染,通常采用修建生态缓冲带进行治理,但当前所修建的生态缓冲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现有生态缓冲带中所使用的生态浮岛机构大多存在拼接不便的缺陷,操作流程繁琐,不便于使用,且现有生态浮岛机构上并未设置防护机构,从而导致生态浮岛机构上的水生植物易出现倾倒现象,且易被水浪的破坏,进而影响了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此外,现有生态缓冲带大多仅设置生态浮岛机构,从而导致面源污染净化不够完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垂直护岸的生态缓冲带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垂直护岸的生态缓冲带,包括驳坎,所述驳坎上可拆卸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之间可拆卸设有网箱滤料,靠近所述驳坎上端的固定杆上固定插设有第一内杆,所述第一内杆上可拆卸设有生态浮岛机构,且相邻生态浮岛机构之间相互卡接,所述生态浮岛机构上设有第一防护机构,且远离驳坎的生态浮岛机构上可拆卸设有第二防护机构,靠近所述驳坎下端的固定杆上固定插设有第二内杆,所述第二内杆上可拆卸设有软围挡。
5.优选地,所述生态浮岛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侧固定插设有种植板,所述种植板上开设有阵列分布的种植腔,所述框体的一端设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内部开设有配合使用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且第一腔体以第二腔体的中心呈镜像分布,所述第一腔体的内腔中滑动卡设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相对侧均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楔形块靠近第一弹簧的一侧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活动贯穿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腔体的内腔中转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滑轮,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腔体内并与滑轮绕接,所述牵引绳绕接在滑轮上的引出端贯穿卡板并在其末端设有拉环,所述框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楔形槽,所述框体上的卡板能够活动卡接在另一框体上的卡槽内,且框体上的楔形块能够滑动插设在另一框体上的楔形槽内;
6.所述框体的一侧设有下接板,所述下接板的上端设有阵列分布的插杆,所述框体的另一侧设有上接板,且上接板上贯穿开设有阵列分布的插孔,所述框体上的插杆能够滑动插设在另一框体上的插孔内。
7.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均固定安装在种植板上,且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呈交错分布,所述第一套管的上端转动安
装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内侧螺纹插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与第一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内腔中滑动插接有立柱,相邻所述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横杆,且相邻丝杆与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
8.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护机构包括l型杆,所述l型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框体靠近卡槽的一端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侧孔,所述l型杆的一端能够滑动插设在侧孔内,所述框体靠近卡槽的一侧上端设有对称分布的套筒,所述套筒内滑动卡设有拉板,所述拉板的底端设有立杆,所述l型杆上开设有与立杆配合使用的凹孔,所述立杆的一端能够贯穿框体并滑动插设在凹孔内,所述拉板的顶端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套筒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拉板的两端延伸至套筒的外侧并在其上端设有u型杆。
9.优选地,所述驳坎上开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沉槽,且沉槽内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与固定孔配合使用的沉孔,所述沉孔与固定孔内能够螺纹插设有第一螺栓。
10.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上贯穿开设有通孔,且网箱滤料上开设有与通孔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所述通孔与定位孔内能够螺纹插设有第二螺栓。
11.优选地,所述框体的两侧均开设有两组穿孔,所述第一内杆上开设有与穿孔配合使用的连接孔,所述穿孔与连接孔内能够螺纹插设有第三螺栓。
12.优选地,所述软围挡包括浮体,所述浮体与第二内杆可拆卸连接,且浮体上设有隔污帘。
13.优选地,所述网箱滤料由网箱外壳与生物滤料组成,且生物滤料由活性炭、陶粒、mbbr填料、球填料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将其中一组框体上的卡板对准另一框体上的卡槽并向下按压,随后对应楔形块将做相向运动并收纳回第一腔体内,此时第一弹簧将被压缩,当卡板完全卡入卡槽内时,第一弹簧将进行伸展,从而带动楔形块做背向运动,从而使其插入对应楔形槽内,之后可手持拼接后的生态浮岛机构并将其上接板对准另一拼接后生态浮岛机构的下接板,随后可向下按压,直至插杆插入对应插孔内,从而实现了生态浮岛机构的快速拼接,操作流程简单,便于使用。
16.2.同时旋钮同一种植板上的两组转环,从而带动丝杆上移,进而配合立柱的使用带动第二横杆上移,直至第二横杆与水生植物的高度相匹配,从而借助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水生植物起到一定的保护,避免水生植物出现倾倒现象。
17.3.同时拉动对应两组u型杆,从而通过拉板带动立杆上移并挤压第二弹簧,然后再将l型杆的一端插入侧孔内并松开u型杆,此时第二弹簧将带动立杆复位,直至立杆插入凹孔内,从而实现了挡板的便捷安装,且便于后期进行拆卸,进而借助挡板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水浪对水生植物产生的破坏,从而保障了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
18.4.通过生态浮岛机构、网箱滤料与软围挡的层层拦截、过滤,有效净化面源污染,缓冲带多为植物组合,运行维护简单、造价低、可操作性强,是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河道景观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垂直护岸的生态缓冲带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中生态浮岛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图5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图5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中生态浮岛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本发明图8中e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9.图10为本发明图8中f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驳坎;11、沉槽;12、固定孔;2、固定杆;21、沉孔;22、第一螺栓;23、通孔;24、第二螺栓;3、网箱滤料;31、定位孔;4、第一内杆;41、连接孔;5、生态浮岛机构;51、框体;52、种植板;53、种植腔;54、卡板;55、第一腔体;56、第二腔体;57、楔形块;58、第一弹簧;59、牵引绳;510、滑轮;511、拉环;512、卡槽;513、楔形槽;514、下接板;515、插杆;516、上接板;517、插孔;518、侧孔;519、套筒;520、拉板;521、立杆;522、第二弹簧;523、u型杆;524、穿孔;525、第三螺栓;6、第一防护机构;61、第一套管;62、第二套管;63、转环;64、丝杆;65、立柱;66、第一横杆;67、第二横杆;7、第二防护机构;71、l型杆;72、挡板;73、凹孔;8、第二内杆;9、软围挡;91、浮体;92、隔污帘。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垂直护岸的生态缓冲带,包括驳坎1,所述驳坎1上可拆卸设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之间可拆卸设有网箱滤料3,所述网箱滤料3由网箱外壳与生物滤料组成,且生物滤料由活性炭、陶粒、mbbr填料、球填料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从而能够对面源污染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靠近所述驳坎1上端的固定杆2上固定插设有第一内杆4,所述第一内杆4上可拆卸设有生态浮岛机构5,且相邻生态浮岛机构5之间相互卡接,所述生态浮岛机构5上设有第一防护机构6,且远离驳坎1的生态浮岛机构5上可拆卸设有第二防护机构7,靠近所述驳坎1下端的固定杆2上固定插设有第二内杆8,所述第二内杆8上可拆卸设有软围挡9,所述软围挡9包括浮体91,所述浮体91与第二内杆8可拆卸连接,浮体91与第二内杆8通过第四螺栓进行连接,且浮体91上设有隔污帘92,隔污帘92与水源底部的泥土紧密接触。
33.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浮岛机构5包括框体51,所述框体51的内侧固定插设有种植板52,所述种植板52上开设有阵列分布的种植腔53,浮岛采用hdpe材质制作而成,且种植腔53
内盛有种植介质与水生植物等,此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过多赘述,所述框体51的一端设有卡板54,所述卡板54的内部开设有配合使用的第一腔体55与第二腔体56,且第一腔体55以第二腔体56的中心呈镜像分布,所述第一腔体55的内腔中滑动卡设有楔形块57,所述楔形块57的相对侧均设有第一弹簧58,所述第一弹簧58的一端与第一腔体5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楔形块57靠近第一弹簧58的一侧设有牵引绳59,所述牵引绳59活动贯穿第一弹簧58,所述第二腔体56的内腔中转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滑轮510,所述牵引绳59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腔体56内并与滑轮510绕接,所述牵引绳59绕接在滑轮510上的引出端贯穿卡板54并在其末端设有拉环511,所述框体51的另一端开设有卡槽512,所述卡槽512的两侧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楔形槽513,所述框体51上的卡板54能够活动卡接在另一框体51上的卡槽512内,且框体51上的楔形块57能够滑动插设在另一框体51上的楔形槽513内,从而实现相邻框体51的第一重拼接;
34.所述框体51的一侧设有下接板514,所述下接板514的上端设有阵列分布的插杆515,所述框体51的另一侧设有上接板516,且上接板516上贯穿开设有阵列分布的插孔517,所述框体51上的插杆515能够滑动插设在另一框体51上的插孔517内,从而实现相邻框体51的二次拼接。
3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机构6包括第一套管61与第二套管62,所述第一套管61与第二套管62均固定安装在种植板52上,且第一套管61与第二套管62呈交错分布,所述第一套管61的上端转动安装有转环63,所述转环63的内侧螺纹插设有丝杆64,所述丝杆64与第一套管6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62的内腔中滑动插接有立柱65,相邻所述第一套管61与第二套管62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横杆66,且相邻丝杆64与立柱6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67,第一横杆66与第二横杆67的设置使用能够对水生植物等起到一定的保护。
3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护机构7包括l型杆71,所述l型杆7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72,所述框体51靠近卡槽512的一端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侧孔518,所述l型杆71的一端能够滑动插设在侧孔518内,所述框体51靠近卡槽512的一侧上端设有对称分布的套筒519,所述套筒519内滑动卡设有拉板520,所述拉板520的底端设有立杆521,所述l型杆71上开设有与立杆521配合使用的凹孔73,所述立杆521的一端能够贯穿框体51并滑动插设在凹孔73内,从而能够实现快速固定挡板72的目的,且便于后期进行拆卸,所述拉板520的顶端设有第二弹簧522,所述第二弹簧522的一端与套筒519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拉板520的两端延伸至套筒519的外侧并在其上端设有u型杆523。
37.进一步的,所述驳坎1上开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沉槽11,且沉槽11内开设有固定孔12,所述固定杆2上开设有与固定孔12配合使用的沉孔21,所述沉孔21与固定孔12内能够螺纹插设有第一螺栓22,从而能够将固定杆2固定在驳坎1上,且能够有效提高固定杆2与驳坎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3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2上贯穿开设有通孔23,且网箱滤料3上开设有与通孔23配合使用的定位孔31,所述通孔23与定位孔31内能够螺纹插设有第二螺栓24,从而能够将网箱滤料3固定在固定杆2之间。
39.进一步的,所述框体51的两侧均开设有两组穿孔524,所述第一内杆4上开设有与穿孔524配合使用的连接孔41,所述穿孔524与连接孔41内能够螺纹插设有第三螺栓525,从而能够将框体51固定在第一内杆4上。
40.使用之前,可将固定杆2依次插入对应沉槽11内并旋钮对应第一螺栓22,从而将其固定在沉槽11内,随后可将网箱滤料3插入固定杆2之间并旋钮第二螺栓24,从而使其插设在对应通孔23与定位孔31内,进而将网箱滤料3进行固定,然后再将浮体91通过第四螺栓固定在第二内杆8上并将隔污帘92的底端埋入泥土内部;
41.之后使用者可将生态浮岛机构5进行拼接,此时使用者可将其中一组框体51上的卡板54对准另一框体51上的卡槽512并向下按压,随后对应楔形块57将做相向运动并收纳回第一腔体55内,此时第一弹簧58将被压缩,当卡板54完全卡入卡槽512内时,第一弹簧58将进行伸展,从而带动楔形块57做背向运动,从而使其插入对应楔形槽513内,之后使用者可重复上述步骤将其余生态浮岛机构5进行拼接,然后使用者可手持拼接后的生态浮岛机构5并将其上接板516对准另一拼接后生态浮岛机构5的下接板514,随后可向下按压,直至插杆515插入对应插孔517内,然后可同时旋钮同一种植板52上的两组转环63,从而带动丝杆64上移,进而配合立柱65的使用带动第二横杆67上移,直至第二横杆67与水生植物的高度相匹配;
42.若该区域水浪较大,使用者可同时拉动对应两组u型杆523,从而通过拉板520带动立杆521上移并挤压第二弹簧522,然后再将l型杆71的一端插入侧孔518内并松开u型杆523,此时第二弹簧522将带动立杆521复位,直至立杆521插入凹孔73内,若该区域水浪较小可省去上述步骤直接将完全拼接后的生态浮岛机构5通过第三螺栓525固定在第一内杆4上;
43.使用时,面源污染由驳坎1至水体依次经过生态浮岛机构5、网箱滤料3、软围挡9,最后进入水体,从而能够形成对面源污染具有阻控和景观效益功能的缓冲带。
4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