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变压器绕线拉紧方法与流程

2022-02-21 03:49: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变压器绕线拉紧方法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绕线拉紧方法,属于变压器绕线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干式变压器线圈绕线质量对变压器的性能参数影响较大,绕线过程中导线能否有足够的拉紧力是保证绕线质量的重要环节,而且就目前来讲,对线圈进行收线绕成线圈的做法一般还是依赖人力绕线,这就导致绕线效率低,同时因为拉紧程度无法获得保证能,导致绕线的均匀性也存在较大的隐患,因此如何获得较好的导线拉紧力是变压器生产过程中亟需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绕线拉紧方法,利用砣挂上配重砣的重力调节变压器绕制导线的拉紧程度,在导线移动速度变化时依然保持导线的拉紧力度。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压器绕线拉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支架安装在底座表面,曲臂安装在支架顶部;步骤s2:导线的一端顺次穿设线盘、支架以及曲臂至变压器的绕线端,其中,导线穿设曲臂时,曲臂主动臂上的转轮架设在导线上;步骤s3:刹车线的一端顺次穿设曲臂、支架至刹车端,其中,刹车线的另一端固定于曲臂的刹车臂;步骤s4:将砣挂悬设在曲臂的主动臂上,且安装砣挂的主动臂端部即为安装转轮的端部;步骤s5:在砣挂上安装配重砣;通过调整砣挂上配重砣数量获得所需的导线拉紧力,无配重状态下,曲臂的主动臂趋向于与底座表面平行状态,穿设曲臂部分的导线向底座方向微幅度弯曲,曲臂顺时针旋转趋势明显;装置运行过程中,当变压器绕制导线的拉紧力偏小时,靠近转轮的导线弯曲程度增大,砣挂向底座方向下降,曲臂逆时针旋转,刹车线被收紧,刹车对线盘的阻力增大,线盘转速减小,变压器的绕线端持续拉动导线,此时穿设曲臂部分的导线弯曲程度减小,导线对转轮的支撑力与砣挂对曲臂的拉力达到平衡;装置运行过程中,当变压器绕制导线的拉紧力过大时,靠近转轮的导线弯曲程度减小,导线对转轮提供与底座相反方向的推力,曲臂顺时针旋转,刹车线被放松,刹车对线盘的阻力减小,线盘转速增大,变压器的绕线端持续拉动导线,此时穿设曲臂部分的导线弯曲程度变大,导线对转轮的支撑力与砣挂对曲臂的拉力达到平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曲臂的主动臂的一端与刹车臂的一端连接;在主动臂一端与刹车臂一端的连接部分开设装配孔,在支架顶部安装曲臂轴,曲臂通过装配孔固定在曲臂轴上,且曲臂可绕曲臂轴转动;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主动臂的另一端安装悬砣轴,且悬砣轴伸出主动臂,在伸出的端部套设转轮;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刹车臂的另一端穿设拉线轴,刹车线的另一端固定在拉线轴上;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架的顶部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个垂直臂同时与底座平行;u型结构的横向部分安装延伸架;支架靠近底座的位置安装转向架;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靠近刹车臂的垂直臂上开设进线孔,另一垂直臂上开设出线孔,延伸架上开设过线孔,转向架上开设转向孔;导线的一端顺次穿设线盘、进线孔以及出线孔与变压器连接,穿设过程中与转轮贴合;刹车线的一端顺次穿设过线孔以及转向孔与刹车端连接,刹车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拉线轴上;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5中,穿设曲臂部分的导线向底座方向微幅度弯曲时,拉线轴与过线孔之间的距离处于较小状态。
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变压器绕线拉紧方法,在砣挂上放置需要重量的配重砣,配重砣让曲臂的主动臂远离装配孔端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刹车臂和主动臂固定,主动臂向下运动会导致刹车臂的拉线轴远离过线孔,拉紧刹车,刹车对绕制变压器的导线线盘作用,线盘转动阻力增大,导线拉力相应增大,从而保证了导线的拉紧程度;2、本发明提供的变压器绕线拉紧方法,操作简单,通过自身姿态的调整实现装置的平衡,达到自调节的目的。
附图说明
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8.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涉及到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涉及到的装置结构中支架的顶部安装曲臂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涉及到的装置结构中曲臂的结构示意图。
9.图中:1为底座,11为支架,12为曲臂轴,13为进线孔,14为出线孔,15为过线孔,16为转向孔,2为曲臂,21为主动臂,22为刹车臂,23为转轮,24为悬砣轴,25为拉线轴,26为装配孔,3为砣挂,31为配重砣,4为导线,5为刹车线。
具体实施方式
1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右侧”、“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
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尺寸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技术方案,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1.现有技术中,变压器收线绕成线圈的做法一般还是依赖人力绕线,这就导致绕线效率低,同时因为拉紧程度无法保证,导致绕线的均匀性也存在较大的隐患,因此在经过多次试验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绕线拉紧方法,其基于的原理主要是在曲臂上悬设砣挂3,通过调整砣挂的配重实现对导线拉紧力度的调节。
12.在对本技术提供的拉紧方法阐述前,需要先介绍一下拉紧方法基于的拉紧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底座1、支架11、曲臂2、导线4以及刹车线5,在底座表面安装支架,支架的顶部安装曲臂,导线的一端顺次穿设线盘、支架以及曲臂至变压器的绕线端,刹车线的一端顺次穿设曲臂、支架至刹车端;因为涉及到调整砣挂3的配重来满足需求,因此曲臂作为中间联动机构至关重要,本技术给出了关于曲臂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3所示,所述的曲臂包括主动臂21和刹车臂22,且主动臂的一端与刹车臂的一端连接;在主动臂一端与刹车臂一端的连接部分开设装配孔26,图2所示,在支架顶部设置曲臂轴12,曲臂通过装配孔固定在曲臂轴上,且曲臂可绕曲臂轴转动;这样子曲臂作为中间联动机构,可以通过自身姿态的调整实现拉紧装置的平衡,达到自调节的目的。
13.在主动臂的另一端穿设悬砣轴24,悬砣轴的一端伸出主动臂,在悬砣轴伸出主动臂的一端套设转轮23;转轮架设在穿设经过的导线上,导线移动过程中带动转轮转动;刹车臂的另一端穿设拉线轴25;在悬砣轴上悬设砣挂,砣挂的下降方向朝向底座;在砣挂上布设若干配重砣31。
14.在前述装置中,支架作为曲臂的安装部件至关重要,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顶部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个垂直臂同时与底座平行;u型结构的横向部分安装延伸架;支架靠近底座的位置安装转向架;靠近刹车臂的垂直臂上开设进线孔13,另一垂直臂上开设出线孔14,延伸架上开设过线孔15,转向架上开设转向孔16;导线的一端顺次穿设线盘、进线孔以及出线孔与变压器连接,穿设过程中与转轮贴合;刹车线的一端顺次穿设过线孔以及转向孔与刹车端连接,刹车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拉线轴上;导线对线盘拉力的变化反映在导线是否能通过转轮支撑配重砣的重力,随即影响到刹车线的拉伸程度,对线盘转动产生影响,实现整个装置的自平衡调节。
15.在整个装置进行平衡调节过程中,为了提高绕线的质量,在一些细节上做了约束,如进线孔与出线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的进线孔、出线孔、过线孔以及转向孔均可通过转向轮替代。
16.接下来,本技术具体给出变压器绕线拉紧方法,除了必要的安装过程,装置使用前还需要进行校验,调整砣挂上配重砣数量来调整所需的导线拉紧力,在正常拉紧力状态下,曲臂的主动臂处于水平位置附近,进线孔和出线孔之间的导线因配重砣的重力略向下弯曲,刹车臂上的拉线轴离过线孔距离较近。
17.装置运行时,包括两种情况,当变压器绕制导线其拉紧力不够时,进线孔和出线孔之间的导线对曲臂上转轮的支撑力减小,导线不能通过转轮支撑砣挂上配重砣的重力,导线弯曲程度增大,主动臂砣挂端位置向底座方向下降,刹车臂随主动臂一起绕曲臂轴转动(以图1中视角看,曲臂逆时针旋转),刹车臂远离过线孔,刹车线被收紧,线盘转动所受刹车
阻力增大,且导线拉力减小,线盘转速减小,由于变压器绕线状态持续,变压器绕制端拉动导线的速度不变,进线孔和出线孔之间的导线长度减少,进线孔和出线孔之间的导线弯曲程度变小,导线拉紧力随之增大,导线对曲臂转轮的支撑力和砣挂对曲臂的拉力重新达到平衡。
18.当变压器绕制导线其拉紧力过大时,进线孔和出线孔之间的导线弯曲程度变小,进线孔和出线孔之间的导线对曲臂上转轮提供一个向上的推力,转轮位置上升,由转轮带动主动臂砣挂端上升,刹车臂随主动臂绕曲臂轴转动(以图1中视角看,曲臂顺时针旋转),刹车臂更加靠近过线孔,刹车线被放松,线盘转动所受刹车阻力减小,而导线拉力增大,线盘转速增大,变压器绕制端拉动导线的速度不变,则进线孔和出线孔间的导线长度增大,进线孔和出线孔之间的导线弯曲程度增大,导线间拉紧力减小,主动臂砣挂端位置向底座方向下降,然后重新达到平衡。
19.综上可以知道,本技术提供的变压器绕线拉紧方法,其利用砣挂上配重砣的重力调节变压器绕制导线的拉紧程度,在砣挂上放置需要重量的配重砣,配重砣让曲臂的主动臂远离装配孔端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刹车臂和主动臂固定,主动臂向下运动会导致刹车臂的拉线轴远离过线孔,拉紧刹车,刹车对绕制变压器的导线线盘作用,线盘转动阻力增大,导线拉力相应增大,从而保证了导线的拉紧程度;拉紧方法操作简单,无需人工干预,适合大范围的推广。
20.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21.本技术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22.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23.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