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配重平衡式智能分风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2:46: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重平衡式智能分风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外煤矿智能通风系统采用的钢制分风器主要有两种,即单板式分风器和双板式分风器,双板式分风器由于打开后需要预留一定角度,以便于自动关闭,且安装在风道正中,占据一部分风道面积,从而影响风机效率;单板式分风器没有上述问题,不会影响风机效率,但目前单板式分风器具有其它缺陷:目前市面上的单板式分风器,上方的主风道、下方的副风道和中间的公共风道相交呈横躺的“y”字型,风道内设有阀板,阀板的一端铰接于主、副风道的交界处后端,当阀板关闭主风道时,由于阀板自身重力原因,需要副风道具有一定的风压才能抵消阀板重力使得阀板上移关闭主风道,在副风道风压较小的情况下阀板与主风道间不能完全闭合,存在缝隙,容易出现漏风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单板式分风器由于阀板自重影响,在副风道风压较小的情况下阀板与主风道间不能完全闭合,存在缝隙,容易出现漏风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配重平衡式智能分风器。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配重平衡式智能分风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分风器内部的阀板,所述阀板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分风器转动连接,还包括配重块,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配重块相连接,所述配重块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分风器内不通风时,所述阀板处于水平位置。
6.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板的连接端设置配重块用以平衡阀板自重,使得当分风器内不通风时,阀板处于水平位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于阀板自重影响,在副风道风压较小的情况下阀板与主风道间不能完全闭合,存在缝隙,容易出现漏风现象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消除阀板自重的影响,防止出现漏风现象。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上设有连接杆,所述配重块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配重块在所述连接杆上的位置可调,便于安装或维修分风器时,调节配重块位置以使得阀板处于水平位置。
8.进一步的,还包括主风道和副风道,所述主风道和所述副风道之间形成腔体,所述配重块设于所述腔体内,配重块在腔体内部活动,防止外部干扰。
9.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盖板,可在分风器检修时打开方便,便于检修。
10.进一步的,所述主风道和所述副风道内均设有一圈紧贴于内壁的阀座,用于对阀板的翻转进行限位。
11.进一步的,所述阀座上设有一圈密封件,对阀板与阀座之间的进行密封,防止漏风。
12.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的材料为橡胶,密封效果较好。
13.进一步的,所述阀板板面上布置有加强筋,加强阀板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反复翻转而损坏。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配置配重块用于平衡阀板自重,使得当分风器内不通风时,阀板处于水平位置,有效消除阀板自重的影响,在副风道风压较小的情况下阀板与主风道间也可以完全闭合,防止出现漏风现象。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记:1-公共风道,2-主风道,3-副风道,4-阀板,5-连接杆,6-配重块,7-腔体,8-盖板,9-阀座。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2所示,一种配重平衡式智能分风器,包括相互连通的公共风道1、主风道2和副风道3,分风器内设有阀板4,阀板4的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与分风器转动连接,连接端上设有连接杆5,还包括配重块6,配重块6与连接杆 5可拆卸式连接,配重块6被配置为使得当分风器内不通风时,阀板4处于水平位置,配重块6在连接杆5上的位置可调;主风道2和副风道3之间形成腔体7,配重块6位于腔体7内;腔体7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盖板8;主风道2和副风道 3内均设有一圈紧贴于内壁的阀座9;阀座9上设有一圈密封件;密封件的材料为橡胶;阀板4板面上布置有加强筋。
21.使用时,当副风道3进风,主风道2停止进风时,阀板4靠风压带动与主风道2内的阀座9及密封件配合,阻止风从主风道2泄漏,同理,当主风道2 进风,副风道3停止进风时,阀板4靠风压带动与副风道3内的阀座9及密封件配合,阻止风从副风道3泄漏,如此,实现分风功能。
22.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板的连接端设置配重块用以平衡阀板自重,使得当分风器内不通风时,阀板处于水平位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于阀板自重影响,在副风道风压较小的情况下阀板与主风道间不能完全闭合,存在缝隙,容易出现漏风现象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消除阀板自重的影响,防止出现漏风现象。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配重平衡式智能分风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分风器内部的阀板(4),所述阀板(4)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分风器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块(6),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配重块(6)相连接,所述配重块(6)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分风器内不通风时,所述阀板(4)处于水平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平衡式智能分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上设有连接杆(5),所述配重块(6)与所述连接杆(5)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配重块(6)在所述连接杆(5)上的位置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平衡式智能分风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风道(2)和副风道(3),所述主风道(2)和所述副风道(3)之间形成腔体(7),所述配重块(6)设于所述腔体(7)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重平衡式智能分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7)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盖板(8)。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重平衡式智能分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2)和所述副风道(3)内均设有一圈紧贴于内壁的阀座(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重平衡式智能分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9)上设有一圈密封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重平衡式智能分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材料为橡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平衡式智能分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4)板面上布置有加强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重平衡式智能分风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分风器内部的阀板,所述阀板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分风器转动连接,还包括配重块,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配重块相连接,所述配重块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分风器内不通风时,所述阀板处于水平位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于阀板自重影响,在副风道风压较小的情况下阀板与主风道间不能完全闭合,存在缝隙,容易出现漏风现象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消除阀板自重的影响,防止出现漏风现象。防止出现漏风现象。防止出现漏风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黄学满 贺柳林 董明洪 周华忠 董翰骏 徐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格鑫曼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