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轨道车辆靠背罩壳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22:08: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机车用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靠背罩壳。


背景技术:

2.随着高铁行业的快速发展,高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高铁座椅是直接服务于乘客的部件,由于座椅使用频率高,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现有的靠背罩壳减震功能差,舒适度不高,头枕与靠背连接不稳固,容易上下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靠背罩壳轨道车辆靠背罩壳通过设置方形凹槽用于放置头枕,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通过在方形凹槽底部设置条形散热孔,便于头枕散热;通过在方形凹槽底部设置w型限位凹槽与头枕配合,进行一个限位作用;通过在壳体内侧下部设置防撞保护板,在防撞保护板内设置防撞弹簧填设于防撞弹簧空隙处的干燥颗粒,既当收到较大冲击力时,给使用者腰部一个缓冲作用,保护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又能避免水汽腐蚀壳体内侧。在壳体外表面设置复合陶瓷层,使壳体耐腐蚀。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靠背罩壳,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上部两侧向后翻折的第一安装板;设置于壳体下部两侧向后翻折的第二安装板;设置于壳体上部表面的方形凹槽;设置于方形凹槽底部两侧的条形散热孔;设置于方形凹槽底部下侧和壳体下部两侧的圆形安装孔;设置于方形凹槽底部的w型限位凹槽;设置于壳体外侧的保护挡边;设置于壳体内侧下部的防撞保护板,防撞防护板内设有防撞弹簧和填设于防撞弹簧空隙处的干燥颗粒;涂设于壳体外表面的复合陶瓷层。
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壳体呈人体背部曲线。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安装板长度低于第二安装板。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圆形安装孔的数量为五组。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复合陶瓷层的厚度为10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0.1)通过设置方形凹槽用于放置头枕,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通过在方形凹槽底部设置条形散热孔,便于头枕散热;通过在方形凹槽底部设置w型限位凹槽与头枕配合,进行一个限位作用;通过在壳体内侧下部设置防撞保护板,在防撞保护板内设置防撞弹簧填设于防撞弹簧空隙处的干燥颗粒,既当收到较大冲击力时,给使用者腰部一个缓冲作用,保护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又能避免水汽腐蚀壳体内侧。在壳体外表面设置复合陶瓷层,使壳体耐腐蚀。
11.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
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车辆靠背罩壳的立体图。
14.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车辆靠背罩壳的后视图。
15.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撞保护板的剖面图。
16.附图标记
17.壳体10,第一安装板11,第二安装板12,方形凹槽20,条形散热孔21,圆形安装孔22,w型限位凹槽23,保护挡边30,防撞保护板40,防撞弹簧41,干燥颗粒42,复合陶瓷层50。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19.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车辆靠背罩壳的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车辆靠背罩壳的后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撞保护板40的剖面图。如图所示,一种轨道车辆靠背罩壳,包括:壳体10,壳体10呈人体背部曲线;设置于壳体10上部两侧向后翻折的第一安装板11;设置于壳体10下部两侧向后翻折的第二安装板12;设置于壳体10上部表面的方形凹槽20;设置于方形凹槽20底部两侧的条形散热孔21;设置于方形凹槽20底部下侧和壳体10下部两侧的圆形安装孔22;设置于方形凹槽20底部的w型限位凹槽23;设置于壳体10外侧的保护挡边30;设置于壳体10内侧下部的防撞保护板40,防撞防护板内设有防撞弹簧41和填设于防撞弹簧41空隙处的干燥颗粒42;涂设于壳体10外表面的复合陶瓷层50。
2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将壳体10设置成人体背部曲线,增加乘客的舒适度。在壳体10上部两侧设置向后翻折的第一安装板11和下部两侧设置向后翻折的第二安装板12,用于安装壳体10,在壳体10外侧设置保护挡边30,避免壳体10外侧过于锋利,划伤乘客。在壳体10上部表面设置方形凹槽20,用于放置头枕,在方形凹槽20底部设置w型限位凹槽23,用于与头枕配合进行限位。在方形凹槽20底部两侧设置条形散热孔21,用于散热。在方形凹槽20底部下侧设置圆形安装孔22,使壳体10与头枕安装牢固,不易晃动。通过在壳体10内侧下部设置防撞保护板40,在防撞保护板40内设置防撞弹簧41填设于防撞弹簧41空隙处的干燥颗粒42,既当收到较大冲击力时,给使用者腰部一个缓冲作用,保护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又能避免水汽腐蚀壳体10内侧。在壳体10外表面设置复合陶瓷层50,使壳体10耐腐蚀。
21.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安装板11长度低于第二安装板12,圆形安装孔22的数量为五组,复合陶瓷层50的厚度为10


22.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车辆靠背罩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两侧向后翻折的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下部两侧向后翻折的第二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表面的方形凹槽;设置于所述方形凹槽底部两侧的条形散热孔;设置于所述方形凹槽底部下侧和所述壳体下部两侧的圆形安装孔;设置于所述方形凹槽底部的w型限位凹槽;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的保护挡边;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下部的防撞保护板,所述防撞保护板内设有防撞弹簧和填设于所述防撞弹簧空隙处的干燥颗粒;涂设于所述壳体外表面的复合陶瓷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靠背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人体背部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靠背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长度低于所述第二安装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靠背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安装孔的数量为五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靠背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陶瓷层的厚度为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靠背罩壳,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上部两侧向后翻折的第一安装板;设置于壳体下部两侧向后翻折的第二安装板;设置于壳体上部表面的方形凹槽;设置于方形凹槽底部两侧的条形散热孔;设置于方形凹槽底部下侧和壳体下部两侧的圆形安装孔;设置于方形凹槽底部的W型限位凹槽;设置于壳体外侧的保护挡边;设置于壳体内侧下部的防撞保护板,防撞防护板内设有防撞弹簧和填设于防撞弹簧空隙处的干燥颗粒;涂设于壳体外表面的复合陶瓷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方形凹槽用于放置头枕,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通过在方形凹槽底部设置条形散热孔,便于头枕散热;通过在方形凹槽底部设置W型限位凹槽与头枕配合,进行一个限位作用。一个限位作用。一个限位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 陈丽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铁龙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2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