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浮动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20:17: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浮动式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状态下使用的浮动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如图36所示,jpa2018-116825(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这种类型的浮动式连接器900。如图36和图37所示,浮动式连接器900包括可移动壳体920、被固定壳体主体910或调节构件910,以及多个触头950。可移动壳体920具有第二保持部922或保持部922。调节构件910具有第一保持部912或调节部912。每个触头950通过从金属板冲压出坯料并将坯料弯曲而形成。每个触头950具有被固定部952、第一被保持部954或被调节部954、第二被保持部956或被保持部956、延伸部958、接触部959,以及耦合部957。被固定部952配置为固定到电路板(未示出)。被调节部954在俯仰方向或y方向上的运动由调节部912调节。被保持部956由保持部922保持。延伸部958从被保持部956向上延伸。接触部959由延伸部958支撑。耦合部957将被调节部954与被保持部956彼此耦合。当浮动式连接器900与匹配连接器(未示出)匹配时,接触部959与匹配接触部(未示出)接触。耦合部957可弹性变形。可移动壳体920通过耦合部957的弹性变形而至少在水平方向或x方向上相对于调节构件910可移动。
3.当可移动壳体在浮动式连接器中沿俯仰方向移动时,与专利文献1的浮动式连接器900类似地包括通过从金属板冲压出坯料并将坯料弯曲而形成的触头950,扭转应力可能发生在触头的被保持部中,从而在触头中可能产生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式连接器,即使当可移动壳体沿俯仰方向移动时,浮动式连接器也能够抑制在触头的被保持部中产生扭转应力。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浮动式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状态下使用的浮动式连接器。浮动式连接器沿上下方向与匹配连接器可匹配和可移除。匹配连接器具有匹配接触部。浮动式连接器包括可移动壳体、调节构件以及多个触头。可移动壳体具有保持部。调节构件具有调节部。每个触头由单个金属板制成。每个触头具有被固定部、被调节部、被保持部、延伸部、接触部和耦合部。被固定部配置为被固定到电路板。被调节部沿垂直于上下方向的俯仰方向的移动通过调节部调节。被保持部由保持部保持。延伸部从被保持部沿上下方向向上延伸。接触部由延伸部支撑。耦合部将被调节部与被保持部彼此耦合。当浮动式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匹配时,接触部与匹配接触部接触。耦合部是可弹性变形的。通过耦合部的弹性变形,可移动壳体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在预定范围内可移动。耦合部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互连接的弯曲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具有主表面。第一部分位于被保持部与弯曲部之间。第二部分位于被调节部与弯曲部之间。第一部分的主表面朝向第一方向。第二部分的主表面朝向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彼此不同。
7.本发明浮动式连接器配置如下:每个触头由单个金属板制成;每个触头具有被调节部、被保持部以及将被调节部与被保持部彼此耦合的耦合部;耦合部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彼此连接的弯曲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彼此不同。换言之,本发明浮动式连接器的触头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它们的厚度方向,即它们主要可弹性变形的方向,彼此不同。因此,本发明浮动式连接器被配置为使得当可移动壳体沿移动方向移动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更容易响应可移动壳体的移动方向来发生弹性变形的一个发生弹性变形。由此,本发明浮动式连接器即使当可移动壳体沿俯仰方向移动时,也能够抑制在触头的被保持部中产生扭转应力。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在图中,浮动式连接器和匹配连接器处于浮动式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彼此匹配的匹配状态。
9.图2是图1示出的连接器组件的主视图。在图中,电路板由虚线示出。
10.图3是图2示出的连接器组件的a-a向剖视图。在图中,电路板由虚线示出。
11.图4是图1示出的连接器组件的另一立体图。在图中,浮动式连接器和匹配连接器处于浮动式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彼此未匹配的未匹配状态。
12.图5是图4示出的连接器组件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在图中,电路板由虚线示出。
13.图6是图5示出的连接器组件的b-b向剖视图。在图中,电路板由虚线示出。
14.图7是包括在图4示出的连接器组件的浮动式连接器中的触头从其上部看去的立体图。
15.图8是图7示出的触头从其下部看去的立体图。
16.图9是图7示出的触头的主视图。
17.图10是图7示出的触头的后视图。
18.图11是图7示出的触头的俯视图。
19.图12是图7示出的触头的仰视图。
20.图13是图7示出的触头的侧视图。
21.图14是图7示出的触头的第一修改从其上部看去的立体图。
22.图15是图14示出的触头从其下部看去的立体图。
23.图16是图14示出的触头的俯视图。
24.图17是图14示出的触头的仰视图。
25.图18是由图14示出的多个触头形成的触头排从其上部看去的立体图。
26.图19是图18示出的触头排的后视图。
27.图20是图18示出的触头排的俯视图。
28.图21是图7示出的触头的第二修改从其上部看去的立体图。
29.图22是图21示出的触头从其下部看去的立体图。
30.图23是图21示出的触头的俯视图。
31.图24是图21示出的触头的仰视图。
32.图25是图7示出的触头的第三修改从其上部看去的立体图。
33.图26是图25示出的触头的侧视图。
34.图27是包括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连接器组件中的浮动式连接器的立体图。
35.图28是图27示出的浮动式连接器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在图中,电路板由虚线示出。
36.图29是图28示出的浮动式连接器的c-c向剖视图。在图中,电路板由虚线示出。
37.图30是包括在图27示出的浮动式连接器中的触头从其上部看去的立体图。
38.图31是图30示出的触头从其下部看去的立体图。
39.图32是图30示出的触头的主视图。
40.图33是图30示出的触头的俯视图。
41.图34是图30示出的触头的仰视图。
42.图35是图30示出的触头的侧视图。
43.图36是专利文献1的浮动式连接器的截面图。
44.图37是包括在图36示出的浮动式连接器中的触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第一实施例]
[0046]
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700包括匹配连接器600和浮动式连接器100。
[0047]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匹配连接器600具有匹配壳体620和多个匹配触头605。
[0048]
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匹配壳体620由绝缘体制成。匹配壳体620具有突出部622、可移动壳体容纳部624以及匹配环绕部626。
[0049]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突出部622沿上下方向向下突出。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突出部622被匹配环绕部626环绕。突出部622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由可移动壳体容纳部624环绕。在本实施例中,上下方向是z方向。具体地,设定向上是正z方向,而向下是负z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是xy平面。
[0050]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可移动壳体容纳部624沿上下方向向下开口。可移动壳体容纳部624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空间。可移动壳体容纳部624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由匹配环绕部626环绕。
[0051]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匹配环绕部626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环绕突出部622。匹配环绕部626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环绕可移动壳体容纳部624。
[005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匹配触头605沿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水平方向排列成两排。在本实施例中,水平方向是x方向。水平方向也是前后方向。具体而言,设定前方为正x方向,而后方为负x方向。每排的匹配触头605沿垂直于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俯仰方向排列。在本实施例中,俯仰方向是y方向。
[0053]
如图6所示,匹配触头605由匹配壳体620保持。更具体地,匹配触头605由突出部622保持。在可移动壳体容纳部624中,匹配触头605的一部分沿水平方向从突出部622的侧面暴露在突出部622的外部。每个匹配触头605由金属制成。每个匹配触头605具有匹配接触部610、匹配延伸部612以及匹配被固定部614。换言之,匹配连接器600具有匹配接触部610。
[005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匹配接触部610在水平方向上朝向外部。在可移动壳体容纳部624中,匹配接触部610沿水平方向从突出部622的侧面暴露在突出部622的外部。匹配接触部610由基底金属板的辊面形成。换言之,匹配接触部610不是基底金属板的粗糙破损
面。
[0055]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匹配延伸部612沿上下方向延伸。匹配延伸部612支撑匹配接触部610。
[005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匹配被固定部614从匹配延伸部612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匹配被固定部614在上下方向上限定了匹配触头605的上端。匹配被固定部614在水平方向上限定了匹配触头605的外端。
[0057]
如图3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浮动式连接器100被使用在浮动式连接器100自身安装于电路板800上的状态下。另外,浮动式连接器100沿上下方向与具有匹配接触部610的匹配连接器600互相可匹配和移除。
[0058]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浮动式连接器100具有可移动壳体300、调节构件400和多个触头200。
[0059]
参见图6,本实施例的可移动壳体300由绝缘体制成。可移动壳体300具有环绕部302、容纳部304和底部306。
[0060]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环绕部302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管状形状。
[0061]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容纳部304沿上下方向向上开口。容纳部304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由环绕部302环绕。从图3和图6来理解,当浮动式连接器100与匹配连接器600彼此匹配时,容纳部304容纳匹配连接器600的突出部622。
[006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底部306沿上下方向位于容纳部304的下方。底部306沿上下方向限定了可移动壳体300的下端。底部306具有多个保持部320。换言之,可移动壳体300具有保持部320。
[0063]
参见图6,本实施例的每个保持部320均为一组沟,每组沟为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沟。各保持部320分别对应于各触头200。保持部320的每个沟在俯仰方向上具有朝向内部的内壁。
[0064]
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调节构件400由绝缘体制成。调节构件400沿上下方向延伸。调节构件400具有多个调节部420。
[0065]
参见图6,本实施例的各调节部420分别对应于各触头200。各调节部420是设置于调节构件400的沟。每个调节部420在水平方向上位于调节构件400的外端附近。每个调节部420具有两个内壁,每个内壁沿俯仰方向朝向内部。
[0066]
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每个触头200由单个金属板205制成。触头200是所谓的弯曲触头。参照图6,触头200形成两个触头排202、204。两个触头排202、204沿水平方向排列。每个触头排202、204中的触头200沿俯仰方向排列。触头排202在前后方向或水平方向上位于触头排204的后方。
[0067]
下面将说明包括在图6所示的触头排202中的触头200。包括在图6所示的触头排204中的触头200,除了下述的第一俯仰取向和第二俯仰取向的设定之外,具有与包括在触头排202中的触头200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对其详细说明。
[0068]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每个触头200具有被固定部210、被调节部220、被保持部280、延伸部290、接触部292和耦合部230。
[0069]
如图6所示,当浮动式连接器100安装在电路板800上时,本实施例的被固定部210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到电路板800。被固定部210在水平方向上从被调节部220向下延伸并
弯曲向外延伸。被固定部210沿水平方向限定了触头200的外端。被固定部210沿水平方向定位为向外超出可移动壳体300。被固定部210沿水平方向定位为向外超出环绕部302。
[0070]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被调节部220从被固定部210沿上下方向向上延伸。被调节部220沿水平方向定位为向外超出可移动壳体300。被调节部220沿水平方向定位为向外超出环绕部302。如图7所示,被调节部220具有多个突起222,每个突起222沿俯仰方向向外突出。
[0071]
参见图6,被调节部220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俯仰方向上的移动由调节部420调节。更具体地,被调节部220由调节部420保持。被调节部220被压配合于调节部420中。被调节部220的突起222咬合到调节部420的沟的内壁中。更具体地,在第一俯仰取向上位于被调节部220一侧的突起222咬合到在第一俯仰取向上位于调节部420的沟一侧的内壁中。类似地,在第二俯仰取向上位于被调节部220一侧的突起222咬合到在第二俯仰取向上位于调节部420的沟一侧的内壁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俯仰取向是正y方向,而第二俯仰取向是负y方向。关于图6所示的触头排204的触头200,设定第一俯仰取向是负y方向,而第二俯仰取向是正y方向。
[007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被保持部280沿上下方向向上延伸。被保持部280沿上下方向位于容纳部304的下方。被保持部280由保持部320保持。更具体地,被保持部280被压匹配到保持部320中。换言之,触头200由可移动壳体300保持。如图7所示,被保持部280具有多个突起282和连接部283。
[0073]
参见图6和图7,每个突起282沿俯仰方向向外突出。突起282咬合到保持部320的沟的内壁中。更具体地,在第一俯仰取向上位于被保持部280一侧的突起282咬合到在第一俯仰取向上位于保持部320的沟一侧的内壁中。类似地,在第二俯仰取向上位于被保持部280一侧的突起282咬合到在第二俯仰取向上位于保持部320的沟一侧的内壁中。
[0074]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部283沿上下方向限定了被保持部280的下端。连接部283具有朝向俯仰方向的第一俯仰取向的端部2832。端部2832在第二俯仰取向上位于突起282之外,突起282沿第一俯仰取向位于被保持部280一侧。
[0075]
参见图13,本实施例的延伸部290从被保持部280沿上下方向向上延伸。延伸部290支撑接触部292,以使得接触部292可移动。延伸部290在水平方向上可弹性变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延伸部290可以配置为支撑接触部292,以使得接触部292不可移动,只要匹配接触部610配置为可弹性移动的。
[0076]
参见图13,本实施例的接触部292由延伸部290支撑。更具体地,接触部292由延伸部290弹性地支撑,以在水平方向上可移动。如图6所示,接触部292位于容纳部304中。如图3所示,当浮动式连接器100与匹配连接器600匹配时,接触部292与匹配接触部610接触。接触部292通过弯曲坯料形成。参见图9和图13,接触部292在俯仰方向上具有第一尺寸s1,并且在垂直于俯仰方向和上下方向的水平方向上具有第二尺寸s2。具体地,第一尺寸s1大于第二尺寸s2。接触部292上配置为与匹配接触部610接触的表面是基底金属板的辊面。换言之,接触部292上配置为与匹配接触部610接触的表面不是基底金属板的粗糙破损面。如果接触部292上配置为与匹配接触部610接触的表面是粗糙破损面,则会引起如下问题:基于浮动式连接器100与匹配连接器600的匹配,通过接触部292的粗糙破损面与匹配接触部610的接触,接触部292与匹配接触部610之间的接触面积被减小;基于浮动式连接器100与匹配连接
器600的匹配,通过接触部292的粗糙破损面与匹配接触部610的接触,接触部292和匹配接触部610被磨损。相反,本实施例的接触部292不会引起这样的问题。
[0077]
参见图7,本实施例的耦合部230将被调节部220与被保持部280彼此耦合。参见图4和图6,耦合部230可弹性变形,且可移动壳体300通过耦合部230的弹性变形而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在预定范围pa内可移动。换言之,耦合部230的弹性变形使得可移动壳体300不仅在水平方向上可移动一定程度,而且在俯仰方向上可移动一定程度。
[0078]
如上所述,被调节部220由调节部420保持。与其中通过调节部420简单地调节被调节部220的移动的浮动式连接器相比,该保持可以抑制由可移动壳体300移动而引起的触头200弹性变形向固定到电路板800的被固定部210所产生的应力传递。因此,本实施例的浮动式连接器100配置为使得可移动壳体300的移动几乎不能削弱通过焊接等方式实现的被固定部210在电路板800上的固定。
[0079]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耦合部230具有第一部分260、第二部分240和弯曲部250。具体地,弯曲部250将第一部分260与第二部分240彼此连接。
[0080]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部分260位于被保持部280与弯曲部250之间。第一部分260具有上端261、主表面262和端表面263。
[008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上端261是在上下方向上第一部分260的最上端。
[0082]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表面262朝向俯仰方向。换言之,主表面262的厚度方向是俯仰方向。主表面262与俯仰方向相交。更具体地,主表面262垂直于俯仰方向。主表面262是基底金属板的辊面。换言之,主表面262不是基底金属板的粗糙破损面。
[0083]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端表面263朝向水平方向。端表面263与水平方向相交。端表面263是基底金属板的粗糙破损面。换言之,端表面263不是基底金属板的辊面。
[0084]
如图13所示,第一部分260具有宽部264和窄部266。具体地,宽部264的尺寸大于第一部分260的平均尺寸,窄部266的尺寸小于第一部分260的平均尺寸。
[0085]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宽部264沿上下方向位于弯曲部250的下方。宽部264从弯曲部250的下端向下延伸。在平行于主表面262的平面内,宽部264具有大于第一部分260平均尺寸的尺寸。宽部264在由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限定的平面内延伸。如图6所示,宽部264沿水平方向定位为向外超出可移动壳体300。宽部264沿水平方向定位为向外超出环绕部302。
[0086]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窄部266沿上下方向位于宽部264的下方。窄部266从宽部264的下端向下延伸。在平行于主表面262的平面内,窄部266具有小于第一部分260平均尺寸的尺寸。具体地,在平行于主表面262的平面内,宽部264宽于窄部266。因此,宽部264在第一部分260中具有减小的阻抗。这使得在宽部264能够调节第一部分260的阻抗。如图6所示,窄部266沿上下方向位于可移动壳体300的下方。
[0087]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部分240位于被调节部220与弯曲部250之间。第二部分240将被调节部220与弯曲部250彼此耦合。如图6所示,第二部分240沿水平方向定位为向外超出可移动壳体300。第二部分240沿水平方向定位为向外超出环绕部302。再次如图8所示,第二部分240具有上端241、端表面242、243以及主表面244。
[0088]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上端241是在上下方向上第二部分240的最上端。
[0089]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端表面242、243沿俯仰方向分别限定了第二部分240的相
对外端部。端表面242、243各自与俯仰方向相交。端表面242朝向俯仰方向的第一俯仰取向。端表面243朝向俯仰方向的第二俯仰取向。端表面242沿第一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端表面243。端表面242、243均是基底金属板的粗糙破损面。换言之,端表面242、243均不是基底金属板的辊面。
[0090]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表面244朝向水平方向。换言之,主表面244的厚度方向是水平方向。主表面244与水平方向相交。更具体地,主表面244垂直于水平方向。主表面244是基底金属板的辊面。换言之,主表面244不是基底金属板的粗糙破损面。
[0091]
参见图7,第一部分260的主表面262朝向第一方向。第二部分240的主表面244朝向第二方向。具体地,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换言之,第一部分260的厚度方向不同于第二部分240的厚度方向。更具体地,第一部分260的主表面262朝向的方向垂直于第二部分240的主表面244朝向的方向。换言之,第一部分260的厚度方向垂直于第二部分240的厚度方向。因此,本实施例的浮动式连接器100配置为使得基于可移动壳体300的移动,第二部分240响应可移动壳体300的移动的水平方向分量而弹性变形,同时第一部分260响应可移动壳体300的移动的俯仰方向分量而弹性变形。由此,本实施例的浮动式连接器100即使当可移动壳体300沿俯仰方向移动时,也能够抑制在触头200的被保持部280中产生扭转应力。
[0092]
如图10所示,第二部分240具有下部245和上部246。具体地,下部245具有大于第二部分240平均尺寸的尺寸,且上部246具有小于第二部分240平均尺寸的尺寸。
[0093]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下部245从被调节部220沿上下方向向上延伸。下部245从被调节部220沿水平方向向内延伸。更具体地,下部245被弯曲成从被调节部220沿水平方向向内延伸,且弯曲成沿上下方向向上延伸并沿水平方向向内延伸。如图10所示,下部245具有沿俯仰方向分别位于相对端部的两个端部2452、2454。端部2452沿第一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端部2454。下部245的端部2452是第二部分240的端表面242。
[0094]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上部246从下部245沿上下方向向上延伸。上端241在上下方向上也是上部246的最上端。如图10所示,上部246具有沿俯仰方向分别位于相对端部的两个端部2462、2464。端部2462沿第一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端部2464。
[0095]
如图10所示,上部246的端部2462沿第二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下部245的端部2452。参见图8,上部246的端部2462沿第二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第一部分260。上部246的端部2462沿第二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宽部264。上部246的端部2462沿第二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窄部266。
[0096]
如图10所示,上部246的端部2464沿俯仰方向位于与下部245的端部2454所在位置相同的位置。参见图8,上部246的端部2464沿第二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第一部分260。第二部分240的端表面243由端部2454和端部2464组成。
[0097]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弯曲部250将第一部分260的上端261与第二部分240的上端241彼此连接。弯曲部250从上部246延伸。详细地,弯曲部250从上部246的端部2462沿第一俯仰取向延伸,并弯曲成沿水平方向向内延伸。如图13所示,弯曲部250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一部分260的上方。弯曲部250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二部分240的上方。如图11所示,当沿上下方向观察触头200时,弯曲部250与下部245重叠。弯曲部250沿俯仰方向位于第二部分240的端表面242、243之间。这使得通过弯曲坯料能够容易地形成弯曲部250。另外,这使得触头排202、204(参见图6)在俯仰方向上能够具有一定程度的尺寸减小。如图6所示,弯曲部250
沿水平方向定位为向外超出可移动壳体300。弯曲部250沿水平方向定位为向外超出环绕部302。
[0098]
如图7所示,第二部分240的被固定部210、被调节部220和主表面244均与水平方向相交。具体地,被固定部210上向上延伸的一部分与水平方向相交。另外,被调节部220沿与水平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此外,第二部分240的主表面244朝向与水平方向相交的方向。更具体地,被固定部210上向上延伸的一部分垂直于水平方向,被调节部220在垂直于水平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二部分240的主表面244朝向垂直于俯仰方向的方向。这可以在触头200没有设置其它弯曲部时防止在电路板800(参见图6)与触头200的连接部分的阻抗发生显著变化。
[0099]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耦合部230还具有将被保持部280与第一部分260彼此耦合的附加弯曲部270。
[0100]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附加弯曲部270位于被保持部280与第一部分260之间。被保持部280位于附加弯曲部270与延伸部290之间。附加弯曲部270将被保持部280与第一部分260彼此耦合。附加弯曲部270将连接部283与第一部分260彼此耦合。附加弯曲部270沿水平方向从第一部分260延伸,并弯曲成沿第二俯仰取向延伸。如图13所示,附加弯曲部270沿上下方向位于被保持部280的下方。附加弯曲部270沿上下方向位于宽部264的下方。附加弯曲部270沿上下方向位于弯曲部250的下方。附加弯曲部270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二部分240的下方。附加弯曲部270沿上下方向位于被调节部220的下方。如图6所示,附加弯曲部270沿上下方向位于可移动壳体300的下方。
[0101]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触头200具有附加弯曲部270。这使得触头200配置为,在不改变第二部分240的状态下,使得接触部292由基底金属板的辊面形成,同时用于阻抗调节的宽部264在由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限定的平面内延伸。更具体地,如果触头200没有附加弯曲部270而是具有基底金属板的辊面的接触部292,则这样配置的触头200的第一部分260需要在由上下方向和俯仰方向限定的平面内延伸。由于第一部分260的宽部264是宽的,因此这样配置的触头200以增加的间隔被排布是不利的。如果将这样配置的触头200,即不具有附加弯曲部270但具有辊面的接触部292,修改为使得在第二部分240所在位置提供与宽部264相当的一部分,而第一部分260不具有宽部,则修改的触头200具有如下缺点:修改的触头200上围绕被固定部210的一部分具有增加的尺寸,因而电路板800的焊盘(未示出)和被固定部210的阻抗可能彼此不匹配。相反,本实施例的触头200没有上述缺点,这是因为触头200具有附加弯曲部270。
[0102]
在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下面可以对本实施例的触头200进行修改。
[0103]
(第一修改)
[0104]
参照图14,第一修改的触头200a由单个金属板205a制成。触头200a是所谓的弯曲触头。触头200a具有被固定部210、被调节部220、被保持部280、延伸部290、接触部292和耦合部230a。触头200a上除耦合部230a之外的部件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105]
如图14所示,本修改的耦合部230a将被调节部220与被保持部280彼此耦合。耦合部230a可弹性变形。耦合部230a具有第一部分260、第二部分240a和将第一部分260与第二
部分240a相互连接的弯曲部250a。本修改的第一部分260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分260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106]
如图15所示,本修改的第二部分240a具有上端241a、端表面242a、243a、主表面244、下部245以及上部246a。具体地,下部245具有大于第二部分240a平均尺寸的尺寸,并且上部246a具有小于第二部分240a平均尺寸的尺寸。本修改的主表面244和下部245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表面244和下部245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107]
如图15所示,本修改的上端241a是沿上下方向第二部分240a的最上端。
[0108]
如图15所示,本修改的端表面242a、243a沿俯仰方向分别限定了第二部分240a的相对外端部。端表面242a、243a分别与俯仰方向相交。端表面242a朝向俯仰方向的第一俯仰取向。端表面24朝向俯仰方向的第二俯仰取向。端表面242a沿第一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端表面243a。端表面242a、243a均是基底金属板的粗糙破损面。换言之,端表面242a、243a均不是基底金属板的辊面。
[0109]
如图15所示,本修改的上部246a从下部245沿上下方向向上延伸。上端241a是在上下方向上上部246a的最上端。上部246a具有沿俯仰方向分别位于其相对端部的两个端部2462a、2464a。端部2462a沿第一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端部2464a。
[0110]
如图19所示,上部246a的端部2462a沿俯仰方向位于与下部245的端部2452所在位置相同的位置。第二部分240a的端表面242a由端部2452和端部2462a组成。
[0111]
如图19所示,上部246a的端部2464a沿第一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下部245的端部2454。如图15所示,上部246a的端部2464a沿第二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第一部分260。上部246a的端部2464a沿第二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宽部264。上部246a的端部2464a沿第二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窄部266。
[0112]
如图15所示,本修改的弯曲部250a将第一部分260的上端261与第二部分240a的上端241a彼此连接。弯曲部250a从上部246a延伸。更具体地,弯曲部250a从上部246a的端部2462a沿第一俯仰取向延伸,并弯曲为沿水平方向向内延伸。如图14所示,弯曲部250a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一部分260的上方。弯曲部250a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二部分240a的上方。如图19所示,弯曲部250a沿俯仰方向定位为超出端表面242a,端表面242a位于第二部分240a的一侧。换言之,弯曲部250a沿俯仰方向定位为超出第二部分240a的端表面242a。更具体地,弯曲部250a沿第一俯仰取向定位为向外超出端部2452,端部2452位于下部245的一侧。换言之,弯曲部250a沿第一俯仰取向定位为向外超出下部245的端部2452。
[0113]
如图20所示,当沿上下方向观察触头排202a时,彼此相邻的两个触头200a中的一个触头200a的弯曲部250a与两个触头200a中的另一个触头200a的第二部分240a重叠。具体地,当沿上下方向观察触头排202a时,彼此相邻的两个触头200a中的一个触头200a的弯曲部250a与两个触头200a中的另一个触头200a的下部245重叠。更具体地,当沿上下方向观察触头排202a时,相邻的两个触头200a中沿第二俯仰取向位于超过相邻的两个触头200a中另外一个触头的那一个触头的弯曲部250a与沿第一俯仰取向位于超过其一个触头的另外一个触头的下部245重叠。
[0114]
从图14和图20来理解,弯曲部250a的上述构造使得第一部分260的端表面263和第二部分240a的主表面244在触头200a自身中彼此远离地定位。因此,触头200a可以具有改善的高频特性。
[0115]
(第二修改)
[0116]
参照图22,第二修改的触头200b由单个金属板205b制成。触头200b是所谓的弯曲触头。触头200b具有被固定部210、被调节部220、被保持部280、延伸部290、接触部292和耦合部230b。触头200b上除耦合部230b之外的部件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117]
如图22所示,本修改的耦合部230b将被调节部220与被保持部280彼此耦合。耦合部230b可弹性变形。耦合部230b具有第一部分260、第二部分240b和将第一部分260与第二部分240b彼此连接的弯曲部250b。本修改的第一部分260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分260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118]
如图22所示,本修改的第二部分240b具有上端241b、端表面242b、243b、主表面244、下部245以及上部246b。具体地,下部245具有大于第二部分240b平均尺寸的尺寸,并且上部246b具有小于第二部分240b平均尺寸的尺寸。本修改的主表面244和下部245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表面244和下部245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119]
如图21所示,本修改的上端241b是在上下方向上第二部分240b的最上端。
[0120]
如图21所示,本修改的端表面242b、243b沿俯仰方向分别限定了第二部分240b的相对外端部。端表面242b、243b均与俯仰方向相交。端表面242b朝向俯仰方向的第一俯仰取向。端表面243b朝向俯仰方向的第二俯仰取向。端表面242b沿第一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端表面243b。端表面242b、243b均是基底金属板的粗糙破损面。换言之,端表面242b、243b不是基底金属板的辊面。
[0121]
如图21所示,本修改的上部246b从下部245沿上下方向向上延伸。上端241b是在上下方向上上部246b的最上端。上部246b具有沿俯仰方向分别位于其相对端部的两个端部2462b、2464b。端部2462b沿第一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端部2464b。
[0122]
如图21所示,上部246b的端部2462b沿俯仰方向位于与下部245的端部2452所在位置相同的位置。第二部分240b的端表面242b由端部2452和端部2462b构成。
[0123]
如图22所示,上部246b的端部2464b沿第一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下部245的端部2454。上部246b的端部2464b沿第一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第一部分260。上部246b的端部2464b沿第一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宽部264。上部246b的端部2464b沿第一俯仰取向定位为超出窄部266。
[0124]
如图21所示,本修改的弯曲部250b将第一部分260的上端261与第二部分240b的上端241b彼此连接。弯曲部250b从上部246b延伸。更具体地,弯曲部250b从上部246b的端部2464b沿第二俯仰取向延伸,并且弯曲成沿水平方向向内延伸。弯曲部250b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一部分260的上方。弯曲部250b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二部分240b的上方。
[0125]
如图23所示,当沿上下方向观察触头200b时,弯曲部250b与下部245重叠。弯曲部250b沿俯仰方向位于第二部分240b的端表面242b、243b之间。这使得通过弯曲坯料能够容易地形成弯曲部250b。另外,这使得触头200b的触头排(未示出)在俯仰方向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尺寸减小。
[0126]
(第三修改)
[0127]
参照图25,第三修改的触头200c由单个金属板205c制成。触头200c是所谓的弯曲触头。触头200c具有被固定部210、被调节部220、被保持部280、延伸部290、接触部292和耦
合部230c。触头200c上除耦合部230c之外的部件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部件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128]
如图26所示,本修改的耦合部230c将被调节部220与被保持部280彼此耦合。耦合部230c可弹性变形。耦合部230c具有第一部分260c、第二部分240和将第一部分260c与第二部分240相互连接的弯曲部250。本修改的第二部分240和弯曲部250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部分240和弯曲部250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129]
如图26所示,本修改的第一部分260c具有宽部264、窄部266c以及柱突起267。具体地,宽部264具有大于第一部分260c平均尺寸的尺寸,并且窄部266c具有小于第一部分260c平均尺寸的尺寸。柱突起267从窄部266c突出。换言之,耦合部230c还具有从窄部266c突出的柱突起267。柱突起267能够进一步调整第一部分260c的阻抗。
[0130]
[第二实施例]
[0131]
参照图27,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未示出)包括匹配连接器(未示出)和浮动式连接器100d。本实施例的匹配连接器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匹配连接器类似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方向和取向,下面将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表述。
[0132]
如图27所示,本实施例的浮动式连接器100d具有可移动壳体300、调节构件400d和多个触头200d。本实施例的可移动壳体300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可移动壳体300类似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133]
参见图27,本实施例的调节构件400d由绝缘体制成。调节构件400d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管状形状。如图29所示,调节构件400d沿上下方向位于可移动壳体300的下方。调节构件400d具有多个调节部420d。
[0134]
参见图29,本实施例的各调节部420d分别对应于各触头200d。每个调节部420d是穿透调节构件400d的孔。每个调节部420d在水平方向上位于调节构件400d的外端附近。每个调节部420d具有两个内壁,每个内壁沿俯仰方向朝向内部。
[0135]
参照图30,本实施例的每个触头200d由单个金属板205d制成。触头200d是所谓的弯曲触头。参照图29,触头200d形成两个触头排202d、204d。两个触头排202d、204d沿水平方向排列。每个触头排202d、204d中的触头200d沿俯仰方向排列。触头排202d在前后方向或水平方向上位于触头排204d的后方。
[0136]
下面将说明包括在图29所示的触头排202d的触头200d。如图29所示,除第一俯仰取向和第二俯仰取向的定义之外,包括在图29所示的触头排204d中的触头200d具有与包括在触头排202d中的触头200d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137]
如图30所示,本实施例的触头200d具有被固定部210、被调节部220、被保持部280、延伸部290、接触部292和耦合部230d。触头200d上除了耦合部230d之外的部件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触头200的部件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138]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耦合部230d将被调节部220与被保持部280彼此耦合。如图29所示,耦合部230d沿上下方向位于可移动壳体300的下方。参见图27和图35,耦合部230d可弹性变形,且可移动壳体300通过耦合部230d的弹性变形而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内,在预定范围pa内可移动。换言之,耦合部230d的弹性变形使得可移动壳体300不仅在水平方向上可移动一定程度,而且在俯仰方向上也可移动一定程度。
[0139]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耦合部230d具有第一部分260、第二部分240和弯曲部250d。具体地,弯曲部250d将第一部分260d与第二部分240彼此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二部分24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触头200的第二部分240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140]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部分260d位于被保持部280与弯曲部250d之间。第一部分260d具有主表面262d和端表面263d。
[0141]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表面262d朝向俯仰方向。换言之,主表面262d的厚度方向为俯仰方向。主表面262d与俯仰方向相交。更具体地,主表面262d与俯仰方向垂直。主表面262d是基底金属板的辊面。换言之,主表面262d不是基底金属板的粗糙破损面。
[0142]
如图32所示,本实施例的端表面263d朝向水平方向。端表面263d与水平方向相交。端表面263d是基底金属板的粗糙破损面。换言之,端表面263d不是基底金属板的辊面。
[0143]
如图35所示,第一部分260d具有窄部266d和宽部264d。具体地,窄部266d具有小于第一部分260d平均尺寸的尺寸,宽部264d具有大于第一部分260d平均尺寸的尺寸。
[0144]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窄部266d沿上下方向位于被保持部280的下方。窄部266d沿上下方向位于宽部264d的上方。窄部266d从宽部264d的上端向上延伸。在平行于主表面262d的平面内,窄部266d具有小于第一部分260d平均尺寸的尺寸。
[0145]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宽部264d沿上下方向位于被调节部220的上方。宽部264d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二部分240的上方。宽部264d沿上下方向位于弯曲部250d的上方。在与主表面262d平行的平面内,宽部264d具有大于第一部分260d平均尺寸的尺寸。具体而言,在与主表面262d平行的平面内,宽部264d比窄部266d宽。因此,宽部264d在第一部分260d中具有减小的阻抗。
[0146]
参见图30,第一部分260d的主表面262d朝向第一方向,且第二部分240的主表面244朝向第二方向。具体地,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换言之,第一部分260d的厚度方向不同于第二部分240的厚度方向。更具体而言,第一部分260d的主表面262d所朝向的方向垂直于第二部分240的主表面244所朝向的方向。换言之,第一部分260d的厚度方向垂直于第二部分240的厚度方向。因此,本实施例的浮动式连接器100d配置为,基于可移动壳体300的移动,使得第二部分240响应可移动壳体300的移动的水平方向分量而弹性变形,同时第一部分260d响应可移动壳体300的移动的俯仰方向分量而弹性变形。由此,本实施例的浮动式连接器100d即使当可移动壳体300沿俯仰方向移动时,也能够抑制触头200d的被保持部280中产生扭转应力。
[0147]
如图31所示,本实施例的弯曲部250d将第一部分260d与第二部分240的上端241彼此连接。弯曲部250d从上部246延伸。详细地,弯曲部250d从上部246的端部2462沿第一俯仰取向延伸,且弯曲成沿水平方向向内延伸。如图35所示,弯曲部250d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一部分260d的下方。弯曲部250d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二部分240d的上方。从图31和图32来理解,当沿上下方向观察触头200d时,弯曲部250d与下部245重叠。弯曲部250d沿俯仰方向位于第二部分240的端表面242、243之间。这使得通过弯曲坯料能够容易地形成弯曲部250d。另外,这使得触头排202d、204d在俯仰方向上能够具有一定程度的尺寸减小。
[0148]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耦合部230d还具有将被保持部280与第一部分260d彼此耦合的附加弯曲部270d。
[0149]
如图30所示,本实施例的附加弯曲部270d位于被保持部280与第一部分260d之间。
被保持部280位于附加弯曲部270d与延伸部290之间。附加弯曲部270d将被保持部280与第一部分260d彼此耦合。附加弯曲部270d将连接部283与第一部分260d彼此耦合。附加弯曲部270d沿水平方向从第一部分260d向外延伸,且弯曲成沿第二俯仰取向延伸。如图35所示,附加弯曲部270d沿上下方向位于被保持部280的下方。附加弯曲部270d沿上下方向位于与窄部266d所在位置相同的位置。附加弯曲部270d沿上下方向位于宽部264d的上方。附加弯曲部270d沿上下方向位于弯曲部250d的上方。附加弯曲部270d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二部分240的上方。附加弯曲部270d沿上下方向位于被调节部220的上方。附加弯曲部270d沿上下方向位于被固定部210的上方。
[0150]
虽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且能够做出各种修改和替换形式。此外,上述实施例和变型还可以组合。
[0151]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