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非水电解液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19:56: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高温储藏特性和低温下的负荷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液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具有非水电解液的锂一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液电池除便携设备的电源以外,还应用于如轮胎内部的压力传感器的电源那样暴露于高温且受到较大振动的用途等各种领域,为了应对该用途的扩大,尝试了谋求各种特性的提高。
3.然而,在高温下储藏电池时,会发生电解液与电极的反应,产生电池的膨胀等问题,因此对于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电池的用途等而言,需要抑制电解液与电极的反应的对策。
4.对此,作为通过在正极或负极的表面形成被膜而能够抑制与电解液的反应,抑制高温储藏时的电池膨胀的添加剂,已知有丙烷磺内酯等硫系化合物(专利文献1)。
5.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使用按照以摩尔比计为2:8~5:5的范围含有双草酸硼酸锂〔lib(c2o4)2〕和libf4的非水电解液,可防止因高温下从正极活性物质中向电解液游离的水分而发生的内部电阻上升、因电解液的分解所致的内压上升,能够构成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均可得到优异特性的电池。
6.但是,在为了产生充分的效果而在电解液中含有丙烷磺内酯、双草酸硼酸锂等添加剂时,例如形成于负极表面的被膜会阻碍放电反应,使电池的内部电阻上升,因此容易产生在高温储藏后放电特性降低这样的问题。
7.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4中,作为代替上述添加剂的方法,提出了在负极的表面形成包含碳的层。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47413号公报
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69173号公报
12.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57828号公报
13.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09103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4.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15.然而,对于非水电解液电池,要求不仅在高温下、在包含低温在内的宽温度环境下能够使用的电池特性,为了兼顾高温下的储藏特性和低温下的负荷特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16.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高温储藏特性和低温下的负荷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液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17.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18.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电池的特征在于,具有正极、负极、隔膜和非水电解液,上述
负极具有表面形成有锂-铝合金层的锂层,在上述锂-铝合金层上进一步具有碳层。
19.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电池通过具有如下工序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电池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即:在锂层的表面层叠铝层的工序;在上述铝层的表面进一步形成碳层的工序;以及使上述锂层与上述铝层反应而在锂层的表面形成锂-铝合金层的工序。
20.发明效果
21.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高温储藏特性和低温下的负荷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液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22.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电池的一例的纵截面图。
23.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非水电解液电池的放电电压的测定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电池含有如下负极,该负极具有表面形成有锂-铝合金层的锂层,上述锂-铝合金层上进一步具有碳层。理由尚不明确,但通过使用上述负极,能够抑制高温储藏时的电池特性降低,提高高温储藏后的非水电解液电池在低温下的负荷特性(例如在-40℃程度的低温下的负荷特性)。
25.负极所具有的锂-铝合金层例如可以如下形成:在由锂箔、锂合金箔构成的锂层表面设置由铝箔、铝合金箔构成的铝层而制成层叠体,进一步在该层叠体的铝层的表面(与锂层相反一侧的表面)形成碳层,得到负极用层叠体,使该负极用层叠体与非水电解液接触而使锂层与铝层反应。
26.在使上述负极用层叠体与非水电解液接触而形成锂-铝合金层的情况下,其也可以在电池组装前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将通过使上述负极用层叠体的铝层变化为锂-铝合金层而得到的负极用于非水电解液电池的组装。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上述负极用层叠体代替负极来组装电池,在其组装时使上述负极用层叠体与非水电解液接触,与上述同样地形成锂-铝合金层而得到负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电池组装前的负极制造工序简化,因此从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的生产率方面出发是优选的。
27.作为用于构成锂层的锂箔或锂合金箔,可列举由li(和不可避免杂质)构成的箔(锂箔);由以合计为40质量%以下、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的量包含fe、ni、co、mn、cr、v、ti、zr、nb、mo等作为合金成分且其余为li和不可避免杂质的li合金构成的箔(锂合金箔)等。
28.用于构成锂层的锂箔、锂合金箔的厚度优选为0.1~1.5mm。
29.作为用于构成铝层的铝箔或铝合金箔,可列举由al(和不可避免杂质)构成的箔(铝箔);由包含fe、ni、co、mn、cr、v、ti、zr、nb、mo等作为合金成分且其余为al和不可避免杂质的al合金(上述合金成分的含量例如合计为50质量%以下、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构成的箔(铝合金箔)等。
30.为了使由锂-铝合金层的形成带来的本发明效果明确,用于构成铝层的铝箔、铝合金箔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更优选为3μm以上,特别优选为5μm以上。
31.另一方面,如果锂-铝合金层相对于锂层的比例过多,则会造成负极的容量降低。
另外,由于铝层与锂进行合金化时的体积膨胀,会导致铝层(铝合金层)产生龟裂,但如果铝层的厚度变厚,则上述龟裂会在直至负极内部的深处产生,在受到较大振动时发生铝合金层的一部分脱落的风险,因此为了使所形成的锂-铝合金层的厚度为一定以下,铝箔、铝合金箔的厚度优选设为20μm以下,更优选设为15μm以下。
32.需要说明的是,铝合金层可以不形成于锂层的整面,也可以在锂层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铝合金层。但是,形成有铝合金层的面积比例越多,越容易产生本发明的效果,因此在锂层表面形成有铝合金层的面积比例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最优选为100%、即在锂层的整个表面形成有铝合金层。
33.铝层可以根据电池的形态形成于锂层的一面或两面,例如在负极的锂层两侧配置正极的电池中,可以在锂层的两面设置铝层,形成锂-铝合金层。
34.具有锂层和铝层的层叠体可以通过将用于构成锂层的锂箔或锂合金箔和用于构成铝层的铝箔或铝合金箔层叠并压接等来形成。
35.负极所具有的碳层可以仅由碳(其粒子)构成,也可以同时含有碳和粘合剂。
36.作为构成碳层的碳,可列举炉黑、槽法炭黑、乙炔黑、热裂法炭黑等炭黑;天然石墨(鳞片状石墨等)、人造石墨等石墨;等,可以仅使用它们中的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37.另外,作为碳层中可使用的粘合剂,可列举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丁苯橡胶(sbr)、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特别是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那样具有五元环内酰胺结构的化合物在溶解于溶剂的状态下能够使炭黑那样微小的碳材料良好地分散,因此优选使用。
38.碳层中的粘合剂的含量优选为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5质量%以下。
39.从通过碳层的形成来良好地确保上述效果的观点考虑,负极中的碳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0.15mg/cm2以上,更优选为0.3mg/cm2以上,特别优选为0.5mg/cm2以上。但是,即使增厚碳层,效果也会饱和,另外负极整体变厚,例如能够导入电池内的正极活性物质的量变少,从而也存在引起电池容量降低的风险。因此,例如从增大电池容量的观点考虑,负极中的碳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1.5mg/cm2以下,更优选为1.0mg/cm2以下。
40.需要说明的是,碳层可以不形成于铝合金层的整面,可以在铝合金层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碳层。即,可以铝合金层的一部分未被碳层被覆而暴露在负极的表面。例如在形成锂-铝合金层时,也可以其表面变得凹凸,凸部暴露在负极的表面。另外,在锂层的表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存在不形成铝合金层而直接形成有碳层的部位。
41.但是,在锂层上形成有铝合金层和碳层的部分的面积比例变得越多,越容易产生本发明的效果,因此在铝合金层的表面形成有碳层的面积比例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特别优选为100%、即在铝合金层的整个表面形成有碳层。
42.进一步,最优选在锂层的整个表面形成有铝合金层,在铝合金层的整个表面形成有碳层。
43.碳层例如可以通过将使碳、进一步根据需要添加的粘合剂等分散于有机溶剂(粘合剂也可以溶解)而调制的碳层形成用组合物(糊剂、浆料等液态组合物)涂布于具有锂层和铝层的层叠体中的铝层表面并干燥的方法来形成。
44.作为碳层形成用组合物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优选使用电池所具有的非水电解液中
使用的溶剂。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pc)、碳酸亚丁酯、碳酸亚乙烯酯等环状碳酸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等链状碳酸酯;1,2-二甲氧基乙烷(dme)、二甘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三甘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甲醚)、四甘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甲醚)、甲氧基乙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四氢呋喃等醚;γ-丁内酯等环状酯;腈;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一种或两种,碳酸亚丙酯等碳酸酯与锂反应而形成碳酸锂,存在使负极表面的反应性降低的风险,因此从更容易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除碳酸酯以外的溶剂,更优选使用醚,进一步优选使用dme。
45.另外,作为碳层形成用组合物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也可以使用在形成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浆料等涂料时所使用的溶剂,在使用炭黑那样微小的碳材料的情况下,由于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nmp)等具有五元环内酰胺结构的化合物能够使上述碳材料良好地分散,因此优选使用。上述具有五元环内酰胺结构的化合物也可以与上述非水电解液中使用的溶剂混合来使用。
46.负极可以仅由锂层、锂-铝合金层和碳层构成,也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具有集电体。
47.作为负极集电体,可列举以铜、镍、铁、不锈钢为原材料的负极集电体,作为其形态,可以例示平织金属网、扩张金属网、板条网、冲压金属、金属发泡体、箔(板)等。集电体的厚度例如优选为5~100μm。也优选预先在这样的集电体的表面涂布碳糊剂、银糊剂等糊剂状导电材料。
48.非水电解液电池涉及的正极例如可以使用将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粘合剂等的合剂(正极合剂)成形为颗粒状等而成的成形体、在集电体的一面或两面具有由上述正极合剂构成的层(正极合剂层)的结构的正极。
49.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可列举二氧化锰、含锂的锰氧化物〔例如limn3o6、具有与二氧化锰相同的晶体结构(β型、γ型、或β型和γ型混合存在的结构等),li的含量为3.5质量%以下、优选为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质量%以下的复合氧化物等〕、liati
5/3
o4(4/3≦a<7/3)等含锂复合氧化物;钒氧化物;铌氧化物;钛氧化物;二硫化铁等硫化物;氟化石墨;等。
50.另外,作为正极合剂涉及的导电助剂,例如可列举鳞片状石墨、乙炔黑、科琴黑、炭黑等,可以仅使用它们中的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51.进一步,作为正极合剂涉及的粘合剂,例如可列举pvdf、ptfe、六氟丙烯的聚合物等氟树脂等,可以仅使用它们中的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52.在正极合剂的成形体的情况下,正极例如可以通过将混合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和粘合剂等而调制的正极合剂加压成形为预定的形状来制造。
53.另外,在具有正极合剂层和集电体的形态的正极的情况下,例如可以经过如下工序来制造,即:使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和粘合剂等分散于水或n-甲基-2-吡咯烷酮(nmp)等有机溶剂中而调制含正极合剂的组合物(浆料、糊剂等)(粘合剂也可以溶解于溶剂),将其涂布在集电体上并干燥,并根据需要实施压延处理等压制处理。
54.但是,正极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各方法所制造的正极,也可以为通过其他方法制造的正极。
55.作为正极涉及的正极合剂中的组成,正极活性物质的量优选为80~90质量%,导
电助剂的含量优选为1.5~10质量%,粘合剂的含量优选为0.3~10质量%。
56.在正极合剂的成形体的情况下,其厚度优选为0.15~4mm。另一方面,在具有正极合剂层和集电体的形态的正极的情况下,正极合剂层的厚度(集电体的每一面的厚度)优选为30~300μm。
57.在正极中使用集电体的情况下,作为其集电体,例如可列举以sus316、sus430、sus444等不锈钢为原材料的集电体,作为其形态,可以例示平织金属网、扩张金属网、板条网、冲压金属、金属发泡体、箔(板)等。集电体的厚度例如优选为0.05~0.2mm。也优选预先在这样的集电体的表面涂布碳糊剂、银糊剂等糊剂状导电材料。
58.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电池使用隔着隔膜将上述负极与上述正极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层叠电极体)、将该层叠体以漩涡状卷绕而成的卷绕体(卷绕电极体)、进一步将该卷绕体成形为横截面为扁平状的扁平状卷绕体(扁平状卷绕电极体)等进行组装。另外,也可以使用由正极合剂的成形体构成的正极和上述负极,使隔膜介于它们之间且收纳在扁平形的电池壳内来组装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电池。
59.另外,也可以使用上述负极用层叠体代替上述负极来组装电池,在其组装时形成负极。
60.隔膜使用无纺布、微多孔膜(微多孔性膜),作为其原材料,可以使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此外在由于与电池用途的关系而要求耐热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共聚物(pfa)等氟树脂、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甲基戊烯、聚酰胺、聚酰亚胺、芳族聚酰胺、纤维素等。无纺布、微多孔膜的原材料可以仅使用上述例示的原材料中的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另外,形成隔膜的无纺布、微多孔膜除由上述例示的原材料构成的单层结构的无纺布、微多孔膜以外,也可以使用例如将由不同的原材料构成的多片无纺布、微多孔膜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的无纺布、微多孔膜。
61.从抑制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的观点考虑,隔膜的厚度例如只要为500μm以下即可,优选为450μm以下,更优选为300μm以下。但是,如果隔膜过薄,则有防止短路的功能降低的风险,因此在使用无纺布的情况下,其厚度例如只要为30μm以上即可,优选为100μm以上,更优选为150μm以上。另外,在使用微多孔膜的情况下,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15μm以上。
62.作为非水电解液电池的非水电解液,可列举使作为电解质的lipf6、libf4、liclo4、licf3so3等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而调制的非水电解液。作为该有机溶剂,可列举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丁酯、碳酸亚乙烯酯等环状碳酸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等链状碳酸酯;1,2-二甲氧基乙烷、二甘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三甘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甲醚)、四甘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甲醚)、甲氧基乙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四氢呋喃等醚;γ-丁内酯等环状酯;乙腈、丙腈等单腈;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特别优选并用上述碳酸酯和醚。
63.在并用碳酸酯和醚作为非水电解液溶剂的情况下,总溶剂中的碳酸酯与醚的量比(混合比)以体积比计优选设为碳酸酯:醚=30:70~70:30。
64.非水电解液中的电解质的浓度优选为0.3~1.5mol/l。
65.进一步,为了高温下的储藏特性改善等,非水电解液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含有添加剂。作为能够使用的添加剂,可列举1,3-丙烷磺内酯、1,4-丁烷磺内酯等饱和磺内酯化合
物;1,3-丙烯磺内酯等不饱和磺内酯化合物;马来酸酐、邻苯二甲酸酐等酸酐;lib(c2o4)2等有机硼锂盐;丙二腈、丁二腈、戊二腈、己二腈等二腈;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66.非水电解液中的上述添加剂的含量例如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3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5质量%以上。另一方面,如果添加剂的含量过多,则有电池的内部电阻增大而放电特性降低的风险,因此非水电解液中的添加剂的含量优选为3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5质量%以下。
67.对于非水电解液电池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设为扁平形(包含硬币形、纽扣形)、层压形、筒形〔圆筒形、方形(方筒形)〕等各种形态。另外,作为将负极、正极、隔膜和非水电解液收纳在内部的外装体(电池壳),可以将具有开口的金属制的罐(外装罐)和盖(封口罐)组合来使用,或者使用金属层压膜。
68.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将外装罐与封口罐隔着垫圈进行铆接封口、或将外装罐与封口罐焊接进行封口来制作扁平形、筒形的电池,可以通过重叠两片金属层压膜、或将一片金属层压膜弯折并贴合周围进行封口来制作层压形的电池。
69.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进行铆接封口的形态的外装体的情况下,介于外装罐与封口罐之间的垫圈的原材料可以使用pp、尼龙等,此外在由于与电池用途的关系而要求特别高的耐热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pfa等氟树脂、聚苯醚(pee)、聚砜(psf)、聚芳酯(par)、聚醚砜(pes)、pps、peek等熔点或热分解温度为200℃以上的耐热树脂。另外,在将电池应用于要求耐热性的用途的情况下,其封口也可以利用玻璃真空密封。
70.实施例
71.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
72.(实施例1)
73.<正极的制作>
74.将以90:5:5的质量比混合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氧化锰、作为导电助剂的炭黑和作为粘合剂的ptfe而调制的正极合剂成形,获得直径16mm、厚度1.8mm的正极(正极合剂成形体)。
75.<负极用层叠体的制作>
76.在厚度为1.2mm的锂箔的一面压接厚度为9μm的铝箔,将其冲切成直径16mm的圆形,获得锂层与铝层的层叠体。
77.接着,使乙炔黑分散于碳酸亚丙酯中而制作碳层形成用组合物(浆料),将上述浆料涂布于上述层叠体的铝层上并干燥,从而制作在上述层叠体的铝层的整个表面形成有由乙炔黑构成的碳层的负极用层叠体。上述碳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0.5mg/cm2。
78.<非水电解液的调制>
79.使liclo4以0.5mol/l的浓度溶解于将碳酸亚丙酯和1,2-二甲氧基乙烷以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混合溶剂中,进一步添加1,3-丙烷磺内酯:2质量%,调制非水电解液。
80.<电池的组装>
81.使用上述正极、负极用层叠体和非水电解液,隔膜使用聚甲基戊烯制的无纺布(厚度:320μm),按照图1所示的结构组装直径20mm、高度3.2mm的硬币形非水电解液一次电池。
82.通过使负极用层叠体与非水电解液接触,从而在电池内构成在锂层的表面形成
锂-铝合金层并在上述锂-铝合金层上进一步具有碳层的负极。
83.(实施例2)
84.将负极用层叠体表面的碳层的单位面积重量设为0.02mg/cm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组装硬币形非水电解液一次电池。
85.(实施例3)
86.将负极用层叠体表面的碳层的单位面积重量设为0.2mg/cm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组装硬币形非水电解液一次电池。
87.(实施例4)
88.将负极用层叠体表面的碳层的单位面积重量设为1mg/cm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组装硬币形非水电解液一次电池。
89.(实施例5)
90.使乙炔黑分散于1,2-二甲氧基乙烷中而制作浆料,使用上述浆料形成碳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组装硬币形非水电解液一次电池。
91.(实施例6)
92.将负极用层叠体表面的碳层的单位面积重量设为0.02mg/cm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组装硬币形非水电解液一次电池。
93.(实施例7)
94.将负极用层叠体表面的碳层的单位面积重量设为0.2mg/cm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组装硬币形非水电解液一次电池。
95.(实施例8)
96.将负极用层叠体表面的碳层的单位面积重量设为1mg/cm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组装硬币形非水电解液一次电池。
97.(比较例1)
98.在厚度为1.2mm的锂箔的一面涂布实施例1中制作的浆料并干燥,从而制作在锂层的一面整体形成有碳层的、锂层与碳层的层叠体。上述碳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0.5mg/cm2。使用上述层叠体代替实施例1的负极用层叠体,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组装硬币形非水电解液一次电池。
99.(比较例2)
100.碳层的形成使用实施例5中制作的浆料,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组装硬币形非水电解液一次电池。
101.(比较例3)
102.在锂层与铝层的层叠体的表面不进行碳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涂布,将上述层叠体直接用于电池的组装,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组装硬币形非水电解液一次电池。
103.将实施例1~8和比较例1~3的各电池保持在-40℃的恒温槽中,电池的温度降低后,以10ma的电流值进行放电,测定从放电开始8m秒后的电池放电电压(ccv),评价储藏前的低温下的负荷特性。
104.另外,与上述评价分开进行,将实施例1~8和比较例1~3的各电池在120℃的高温环境下储藏500小时后,与上述同样地测定电池的放电电压,评价高温储藏后的低温下的负荷特性。将各自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和图2中。
105.[表1]
[0106][0107]
如图2的结果所示,在负极的锂层表面形成锂-铝合金层,进一步在上述锂-铝合金层上形成有碳层的实施例1~4的电池和实施例5~8的电池中,在储藏前和高温储藏后的任一情况下,碳层的单位面积重量越大则电池的放电电压越高,越能够提高低温下的负荷特性。
[0108]
另外,使用了dme作为碳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溶剂的实施例5~8的电池与使用了pc的实施例1~4的电池相比,能够提高电池的放电电压,进一步能够更加抑制由高温储藏导致的放电电压降低。这认为是因为,使用了dme作为溶剂的碳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碳的分散性更良好,能够形成均匀的碳层,不会发生使用pc作为溶剂时的碳酸锂生成等问题。
[0109]
另一方面,在锂层的表面直接形成有碳层的比较例1和2的电池,即使碳层的单位面积重量增大至0.5mg/cm2,由高温储藏导致的放电电压降低也增大至1v程度。另外,对于尽管在锂层的表面形成锂-铝合金层但在其上未形成碳层的比较例3的电池而言,同样地由高温储藏导致的放电电压降低也增大至1v程度。
[0110]
在本发明的电池中,如表1所示,通过在锂层与碳层之间形成锂-铝合金层,从而即使减少碳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也能够充分抑制由高温储藏导致的放电电压降低。
[0111]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即使为上述以外的方式也能够实施。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为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与上述说明书的记载相比,本发明的范围优先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解释,在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范围内的全部变更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
[011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13]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电池主要采用一次电池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二次电池的方式,能够应用于以往已知的采用了非水电解液一次电池、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各种用途。
[0114]
符号说明
[0115]
1 非水电解液电池
[0116]
2 正极
[0117]
3 负极
[0118]
4 隔膜
[0119]
5 外装罐
[0120]
6 封口罐
[0121]
7 绝缘垫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