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接触器增磁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9:56: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接触器增磁结构。


背景技术:

2.接触器的常规结构为:包括轭铁套1、磁极板2、线圈3、动子4和推杆5,所述磁极板2安装于所述轭铁套1的上开口侧上,并与所述轭铁套1一起合围成一安装空间;所述线圈3通过线圈骨架6定位内置于所述安装空间中,且在所述线圈骨架6上还居中设置有一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安装通孔;所述动子4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通孔中,所述推杆5沿竖向布置、并紧配合插置于所述动子4中,且同时所述推杆5上端还活动穿设过所述磁极板2。当所述线圈3通电后,会推动所述动子4和所述推杆5一起向上运动,直至所述动子4吸住所述磁极板2;而当所述线圈3断电后,所述动子4和所述推杆5一起向下、直至复位。
3.但是在上述动子的运动过程中,会遇到线圈吸力不足的现象,从而会导致动子和推杆无法正常动作,进而导致主触点机构无法正常闭合。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增磁结构,其结构简单、新颖、合理,可有效弥补线圈吸力不足的缺陷,提升了接触器工作时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6.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器增磁结构,包括轭铁套、磁极板、线圈、动子和推杆,所述磁极板安装于所述轭铁套的上开口侧上,并与所述轭铁套一起合围成一安装空间;所述线圈通过线圈骨架定位内置于所述安装空间中,且在所述线圈骨架上还居中设置有一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安装通孔;所述动子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通孔中,所述推杆沿竖向布置、并紧配合插置于所述动子中,且同时所述推杆上端还活动穿设过所述磁极板;所述推杆底端活动穿出所述轭铁套外,并在所述推杆底端上还定位安装有一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增磁片。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轭铁套为u形板状结构,并在所述轭铁套的底壁上贯穿开设有一与所述安装通孔相贯通的穿孔,以供所述推杆底端活动穿设。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磁片为平板状,且所述增磁片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穿孔的横截面积。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接触器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所述推杆底端活动穿出所述轭铁套外,并在所述推杆底端上定位安装有一增磁片,这样当所述线圈通电、并往上推动所述动子和所述推杆时,所述增磁片会在所述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下,产生一向上的吸引力,从而有效弥补了线圈吸力不足的缺陷,提升了接触器工作时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10.图1为安装有本发明所述增磁结构的接触器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1.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2.1—轭铁套;2—磁极板;3—线圈;4—动子;5—推杆;6—线圈骨架;7—增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1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15.实施例1:
16.请参阅附图1所示,其为安装有本发明所述增磁结构的接触器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7.本发明所述接触器增磁结构包括轭铁套1、磁极板2、线圈3、动子4和推杆5,所述磁极板2安装于所述轭铁套1的上开口侧上,并与所述轭铁套1一起合围成一安装空间;所述线圈3通过线圈骨架6定位内置于所述安装空间中,且在所述线圈骨架6上还居中设置有一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安装通孔;所述动子4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通孔中,所述推杆5沿竖向布置、并紧配合插置于所述动子4中,且同时所述推杆5上端还活动穿设过所述磁极板2,所述推杆5底端活动穿出所述轭铁套1外,并在所述推杆5底端上还定位安装有一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增磁片7,这样当所述线圈通电、并往上推动所述动子和所述推杆时,所述增磁片会在所述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下,产生一向上的吸引力,从而有效弥补了线圈吸力不足的缺陷,提升了接触器工作时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18.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轭铁套1为u形板状结构,并在所述轭铁套1的底壁上贯穿开设有一与所述安装通孔相贯通的穿孔,以供所述推杆5底端活动穿设。
19.所述增磁片7为平板状,且所述增磁片7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穿孔的横截面积。上述仅为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增磁片形状不局限于上述平板状,还可采用波浪状等;所述增磁片的朝上投影也可落入所述穿孔中;这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20.总之,本发明所述接触器增磁结构简单、新颖、合理,可有效弥补线圈吸力不足的缺陷,提升了接触器工作时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接触器增磁结构,包括轭铁套(1)、磁极板(2)、线圈(3)、动子(4)和推杆(5),所述磁极板(2)安装于所述轭铁套(1)的上开口侧上,并与所述轭铁套(1)一起合围成一安装空间;所述线圈(3)通过线圈骨架(6)定位内置于所述安装空间中,且在所述线圈骨架(6)上还居中设置有一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安装通孔;所述动子(4)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通孔中,所述推杆(5)沿竖向布置、并紧配合插置于所述动子(4)中,且同时所述推杆(5)上端还活动穿设过所述磁极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底端活动穿出所述轭铁套(1)外,并在所述推杆(5)底端上还定位安装有一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增磁片(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增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套(1)为u形板状结构,并在所述轭铁套(1)的底壁上贯穿开设有一与所述安装通孔相贯通的穿孔,以供所述推杆(5)底端活动穿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增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磁片(7)为平板状,且所述增磁片(7)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穿孔的横截面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器增磁结构,包括轭铁套、磁极板、线圈、动子和推杆,磁极板安装于轭铁套的上开口侧上,并与轭铁套一起合围成一安装空间;线圈通过线圈骨架定位内置于安装空间中,且在线圈骨架上还居中设置有一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安装通孔;动子活动安装于安装通孔中,推杆沿竖向布置、并紧配合插置于动子中,且同时推杆上端还活动穿设过磁极板,推杆底端活动穿出轭铁套外,并在推杆底端上还定位安装有一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增磁片。该接触器增磁结构简单、新颖、合理,可有效弥补线圈吸力不足的缺陷,提升了接触器工作时的精准性和稳定性。提升了接触器工作时的精准性和稳定性。提升了接触器工作时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烨 邱广庭 顾春朋 董洪江 吴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7
技术公布日:2022/1/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