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病床及推车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5:46: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病床。


背景技术:

2.病人在做完手术后,需要利用手病床将病人推入病房,再通过人力将病人从手病床搬到病房的推车上,较为吃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病床及推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病床,包括设置支腿的床架,床架包括床板托架、床头架和床尾架,床头架和床尾架前后间隔设置,床板托架上左右横向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床板托架上侧设有可左右横向移动的活动床板,并且活动床板的左端可向左伸出床板托架外,活动床板由第一电动推杆带动,活动床板下侧设置数个滚轮;在活动床板的上侧设有一个可左右横向移动的挡块座,挡块座与活动床板的右端可拆卸连接,挡块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床头架、床尾架可拆卸连接;挡块座的左侧固设挡块。
5.当活动床板的左端向左伸出床板托架外且挡块座与活动床板右端拆开时,挡块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床头架、床尾架连接。
6.当活动床板第一电动推杆未伸出且活动床板位于床板托架上侧时,挡块座与活动床板右端连接。
7.挡块座的左侧前后间隔地设置两挡块,两挡块分别与人体的胳膊和腿相对应。
8.挡块座与活动床板的右端通过第一插销可拆卸连接,挡块座的前端通过第二插销与床头架可拆卸连接,挡块座的后端通过第三插销与床头架可拆卸连接。
9.床架上设有抱箍或者卡箍。
10.床头架和床尾架均设有抱箍或者均设有卡箍。
11.活动床板下侧至少前后间隔地设置两根流利条,所述滚轮为流利条自带的滚轮。
12.所述支腿为竖直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
13.挡块座通过直线导轨与活动床板滑动连接。
14.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推车,包括所述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病床,所述支腿底端设置车轮。
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病床及推车,其中,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病床,是便于将病床上的病人转移至手术推车上,在使用时,病人躺在病床的活动床板上,医护人员将推车推至病房内的病床左边,通过卡箍将病床与推车连接在一起,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横向向左伸出,并带动活动床板及其上的病人向左移至推车上侧,至此,挡块座及其挡块一直通过第一插销连接在活动床板右端上侧,并位于病人的右边,然后,将第二插销插入床头架,将第三插销插入床尾架,再将第一插销拔出,使挡块座与活动床板分离,挡
块座与活动床板可以相对移动,挡块座与床头架和床尾架连接在一起,接着,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横向向右缩回,并带动活动床板向右移至床板托架的上侧。由于挡块座与床头架和床尾架连接在一起,并与活动床板分离,因此,挡块座是固定不动的,挡块座上的挡块挡住病人,阻止病人随活动床板右移,在第一电动推杆的作用下,病人被留在推车上,只有活动床板被带到床板托架上侧,挡块座此时在活动床板的左端上侧,接着,拔出第二插销和第三插销,手动将挡块座向右推动,使挡块座复位至活动床板右端上侧,插入第一插销,使挡块座与活动床板连接在一起,挡块座与活动床板不可以相对移动,恢复初始状态;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推车,便于将病人从手术推车转移到病床上,方法过程与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病床相同,仅仅在其基础上,在支腿底端安装车轮即可。
附图说明
16.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
18.图3是图1中的b-b视图;
19.图4是图1中的c-c视图;
20.图5是图1中的d处放大图;
21.图6是图1的左视图;
22.图7是图1的后视图;
23.图8是图1的俯视图;
24.图9是图8中的e处放大图;
25.图10是直线导轨与导轨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是床板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2是活动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3是活动床板与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4是病床与推车连接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5是图14中的f-f视图;
31.图16是第一电动推杆完全伸出且第一插销未插入插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
33.图18是第一电动推杆完全缩回且挡块座位于床板托架左端上方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9是第一电动推杆完全缩回且挡块座位于床板托架右端上方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0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1是图20中的g-g视图;
37.图22是实施例2中第一电动推杆完全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39.图24是底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5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6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42.图中:床头架1、卡箍2、第一半卡箍2a、第二半卡箍2b、螺柱2c、螺母2d、插槽2e、床板托架3、支腿4、车轮5、床尾架6、活动床板7、床垫8、挡块9、挡块座10、滚轮11、第一电动推
杆12、右连接板13、燕尾槽14、燕尾滑块15、左连接板16、滑块座17、直线导轨18、滑块18a、轨道18b、导轨座19、插孔20、弧形连接板21、插销安装座22、第一插销23、插管24、第三插销25、第二插销26、限位板27、橡胶垫28、纵框边29、横框边30、横梁a31、连接梁a32、矩形框架a33、横梁b34、连接梁b35、矩形框架b36、手术推车37、推车床头架38、竖杆39、流利条40、第二电动推杆41、插座42、连接螺栓43、基座44、底部框架45、导套46、导柱47、插销座48、销子49。
具体实施方式
43.实施例1:
44.由图1-图19所示的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病床,包括床架,床架包括床板托架3、床头架1、床尾架6和四根支腿4,床板托架3前后纵向延伸,床板托架3包括矩形框架a33,矩形框架a33包括左右平行间隔地两纵框边29和前后平行间隔地两横框边30,横框边30左右水平设置,纵框边29前后水平设置,矩形框架a33的两纵框边29均固设在两横框边30之间,矩形框架a33内从前至后依次平行间隔地固设数根横梁a31,横梁a31左右水平的固设在两纵框边29之间,前后相邻两横梁a31之间固设连接梁a32,横框边30与其临近的横梁a31之间也固设有连接梁a32。
45.床头架1和床尾架6前后间隔设置,床板托架3前端固定连接床头架1、后端固定连接床尾架6,床头架1和床尾架6分别固设在床板托架3的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即床头架1、床尾架6分别固设在床板托架3上前侧横框边30上侧、后侧横框边30上侧。
46.床板托架3的下侧固设四根竖直的支腿4,四根支腿4呈矩形分布,矩形框架a33上每根横框边30的左右两端下侧均固设一根所述支腿4,支腿4的长度固定。
47.床板托架3上侧左右横向水平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12,第一电动推杆12的伸缩杆向左伸出、向右缩回,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动推杆12共前后间隔平行地设置两个。
48.床板托架3上侧设有可左右横向往复移动的活动床板7,活动床板7的左端可向左横向伸出床板托架3外,并可反向向右移动至床板托架3正上方复位。更优的,活动床板7上设置床垫8。
49.活动床板7包括矩形框架b36,矩形框架b36包括左右平行间隔地两纵框边29和前后平行间隔地两横框边30,横框边30左右水平设置,纵框边29前后水平设置,矩形框架b36的两纵框边29均固设在两横框边30之间,在矩形框架b36下侧从前至后依次平行间隔地固设数根横梁b34,横梁b34左右水平设置,横梁b34左、右两端分别固设在矩形框架b36的两纵框边29的下侧,前后相邻两横梁b34之间固设连接梁b35,连接梁b35前后水平设置,矩形框架b36的横框边30与其临近的横梁b34之间也固设有连接梁b35,连接梁b35一端固设在横框边30下侧。
50.矩形框架b36的横框边30和纵框边29均为槽钢,槽钢的槽口朝向矩形框架b36所围区域,活动床板7上设有床垫8,床垫8的前端、后端分别插入矩形框架b36的前侧横框边30、后侧横框边30的槽口内,床垫8的左端、右端分别插入矩形框架b36的左侧纵框边29、右侧横框边30的槽口内。
51.矩形框架b36右侧纵框边29中部的右侧还固设有竖直的插管24。
52.活动床板7设有数个滚轮11,本实施例中,活动床板7设有六个滚轮11,六个滚轮11分别安装在最前端横梁b34的左右两端下侧、中间一根横梁b34的左右两端下侧以及最后端
横梁b34的左右两端下侧,初识时,其中左侧三个滚轮11均位于矩形框架a33的左侧纵框边29上侧,右侧三个滚轮11均位于矩形框架a33的右侧纵框边29上侧,滚轮11可左右方向滚动,滚轮11的轮轴为前后水平延伸。矩形框架a33的最左端横梁a31、中间一根横梁a31和最右端横梁a31分别与矩形框架a33右侧纵框边29上侧三个滚轮11(即右侧三个滚轮11)相对应,并分别为矩形框架a33右侧纵框边29上侧三个滚轮11的滚道,三个滚轮11可分别在这三个滚道上侧滚动。
53.在活动床板7与床板托架3之间前后间隔地设有两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固设在活动床板7下侧的条状的燕尾滑块15和固设在床板托架3上侧的燕尾槽14,燕尾滑块15与燕尾槽14均为左右水平延伸,燕尾滑块15插入燕尾槽14并可沿燕尾槽14左右水平移动,具体的,两燕尾滑块15分别固设在两根横梁b34下侧,两燕尾槽14分别固设在两根横梁a31的上侧。
54.活动床板7由左右水平设置的第一电动推杆12带动,第一电动推杆12设于活动床板7与床板托架3之间,电动推杆包括基座44、基座44上固设的套筒和一端伸入套筒且可伸缩的伸缩杆,电动推杆为现有技术,故不详细叙述。第一电动推杆12的伸缩杆向左伸出、向右缩回,床板托架3右端上侧固设右连接板13,活动床板7左端下侧固设左连接板16,第一电动推杆12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连接板16和右连接板13,第一电动推杆12右端基座44螺栓连接床板托架3的右连接板13,第一电动推杆12的伸缩杆左端螺钉连接活动床板7的左连接板16。第一电动推杆12置于其中一根横梁a31上侧,该横梁a31还对第一电动推杆12起到支撑作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动推杆12前后间隔平行地设置两根,两第一电动推杆12分别置于两横梁a31上侧。
55.在活动床板7的上侧滑动连接一个可左右横向水平往复移动的挡块座10,挡块座通过前后间隔地两直线导轨18与活动床板7滑动连接,活动床板7的矩形框架b36的前后两侧均固设导轨座19,即矩形框架b36的两横框边30外侧均固设导轨座19,直线导轨18左右水平设置,直线导轨18包括左右水平延伸的轨道18b和轨道18b上安装的滑块18a,滑块18a可沿轨道18b左右水平移动,两直线导轨18分别设于挡块座的前、后两端下侧,挡块座的前、后两端下侧均固设滑块座17,两直线导轨18的滑块18a分别固设在两滑块座17下侧,两直线导轨18的轨道18b分别固设在两导轨座19上。
56.所述导轨座19的左端和右端均固设有限位板27,限位板27的内侧固设橡胶垫28,即左端限位板27的右侧以及右端限位板27的左侧均固设橡胶垫28,直线导轨18的轨道18b和滑块18a均设于相应导轨座19上左右两端橡胶垫28之间,橡胶垫28和限位板27均与直线导轨18的滑块18a相对应,滑块18a可在左右两端橡胶垫28之间滑动,限位板27和橡胶垫28对滑块18a起到限定作用。
57.挡块座10与活动床板7的右端通过第一插销23可拆卸连接,插销包括插销座48和设在插销座48上的销子,第一插销23的插销座48固设在挡块座10中部右侧,具体的,挡块座10中部右侧固设第一个插销安装座22,第一插销23的插销座48固设在第一个插销安装座22的右侧,第一插销23的销子49可向下插入活动床板7的插管24,也可向上从插管24拔出。
58.挡块座10的前端通过第二插销26与床头架1左端可拆卸连接,第二插销26的插销座48固设于挡块座10的前端右侧,具体的,挡块座10的前端右侧固设第二个插销安装座22,第二插销26的插销座48固设在第二个插销安装座22的右侧,床头架1左端对应第二插销26
的销子49设置插孔20,第二插销26的销子49可向前插入床头架1的插孔20,也可向后从床头架1的插孔20拔出。
59.挡块座10的后端通过第三插销25与床尾架6左端可拆卸连接,第三插销25的插销座48固设于挡块座10的后端右侧,具体的,挡块座10的后端右侧固设第三个插销安装座22,第三插销25的插销座48固设在第三个插销安装座22的右侧,床尾架6左端对应第三插销25的销子49设置插孔20,第三插销25的销子49可向后插入床尾架6的插孔20,也可向前从床尾架6的插孔20拔出。
60.挡块座10的左侧固设挡块9,进一步地,挡块座10的左侧前后间隔地固设两挡块9,前、后两挡块9分别与人体的胳膊和腿相对应,即前侧挡块9与胳膊对应,后侧挡块9与腿相对应,后侧挡块9左右宽度n大于前侧挡块9左右宽度m,前侧挡块9、后侧挡块9更便于贴合人体的胳膊和腿。
61.挡块座10及其上两挡块9均间隔设于床垫8上侧,当然,挡块座10及其上两挡块9也均间隔设于活动床板7上侧。
62.床架上设有抱箍或者卡箍2,床头架1左侧和床尾架6左侧均设有抱箍或者均设有卡箍2。本实施例采用不锈钢快装卡箍,不锈钢快装卡箍包括第一半卡箍2a和第二半卡箍2b,第一半卡箍2a和第二半卡箍2b均为弧形弯曲状,第一半卡箍2a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二半卡箍2b的一端,第一半卡箍2a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一个螺柱2c,第二半卡箍2b的另一端对应螺柱2c设置插槽2e,螺柱2c可插入插槽2e,螺柱2c上还安装有螺母2d;当螺柱2c围绕销轴转动并插入插槽2e,拧紧螺母2d,螺母2d被卡挡在第二半卡箍2b另一端外,即螺母被卡挡在第二半卡箍2b另一端的插槽2e外,此时,第一半卡箍2a和第二半卡箍2b闭合;反之,松开螺母,螺柱2c围绕销轴反转出插槽2e,第一半卡箍2a和第二半卡箍2b可打开。不锈钢快装卡箍2为现有技术,并为市购件,故不详细叙述。
63.本实施例中,床头架1左侧上下间隔地设置两卡箍2,床尾架6左侧也上下间隔地设置两个卡箍2,具体地,床头架1左侧上下间隔地固设两弧形连接板21,床尾架6左侧也上下间隔地固设两个弧形连接板21,每个弧形连接板21上均连接一个卡箍2,四个弧形连接板21分别连接四个卡箍2,弧形连接板21的弧口向左,弧形连接板21上间隔设置两连接孔,第一半卡箍2a上也设置两连接孔,弧形连接板21与相应卡箍2的第一半卡箍2a通过两螺栓固定连接,螺栓依次穿过弧形连接板21上一个连接孔、相应第一半卡箍2a上一个连接孔后安装螺母。
64.本实施例中,床头架1上的卡箍2用于连接手术推车37的床头架38,床尾架6上的卡箍2用于连接手术推车37的床尾架6。连接手术推车37时,病床床头架1的卡箍2连接手术推车床头架38上的竖杆39,病床床尾架6的卡箍2连接手术推车37床尾架6上的竖杆39。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还可在床架左侧前后间隔的两支腿4上也固设弧形连接板21,并且床架左侧两支腿4上也通过各自弧形连接板21连接卡箍2,这样,床架的两支腿4也可通过两卡箍2分别连接手术推车37右侧的两支腿。
6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病床,工作过程如下:
66.初始时,第一电动推杆12的伸缩杆未向左伸出,活动床板7位于床板托架3的正上侧,即活动床板7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活动床板7的左、右两端上方,活动床板7的左端未向左伸出,挡块座10以及挡块9均位于活动床板7右端上方,挡块座10与活动床板7右端通过第
一插销23连接在一起,挡块座10上第一插销23的销子49插入活动床板7的插管,第二插销26未插入床头架1的插孔20,第三插销25未插入床尾架6的插孔20,床头架1和床尾架6均与挡块座分离,燕尾滑块15插入燕尾槽14,滚轮11在床板托架3上侧;病人躺在活动床板7的床垫8上,挡块座10上的挡块9挡在病人的右侧;
67.接着将手术推车37推到病房中,并推至病床37的左侧,手术推车37的床面与滚轮11底端高度匹配,将床头架1上的卡箍2连接手术推车37的床头架1,床尾架6上的卡箍2连接手术推车37的床尾架6,将手术推车37与病床连接在一起;
68.然后,第一电动推杆12的伸缩杆向左伸出,第一电动推杆12带动活动床板7向左移动,即活动床板7向手术推车上移动,在活动床板7上侧的挡块座10、挡块9以及病人均随之左移,滚轮11向左移动,左侧三个滚轮11最先滚到手术推车37床面上,右侧三个滚轮11分别向左滚动至三个滚道上侧,燕尾滑块15沿着燕尾槽14向左移动,待第一电动推杆12完全伸出,第一电动推杆12的伸缩杆向左伸长至极限位置,活动床板7右端行至床板托架3左端上侧、活动床板7中部和左侧部均移至手术推车上侧,左侧三个滚轮11均位于手术推车37上侧,右侧三个滚轮11均滚至各自滚道左边上侧或者均通过各自滚道滚至床板托架3左侧纵框边29上侧,燕尾滑块15右端部仍在床板托架3的燕尾槽14中,燕尾滑块15中部和左侧部均随活动床板7移至手术推车37上方,病人在活动床板7上侧并正对手术推车上方,挡块座10以及挡块9由活动床板7带至床板托架3的左端上方,但仍位于活动床板7右端上侧,此时,第一电动推杆12暂时停止动作;
69.接着,将挡块座10上第一插销23的销子49从活动床板7的插管24中拔出,将挡块座10与活动床板7分离,将第二插销26的销子49插入床头架1的插孔20中,将第三插销25的销子49插入床尾架6的插孔20中,这样,挡块座10与床头架1和床尾架6连接在一起,挡块座10以及挡块9均位于床板托架3的左端上方;然后第一电动推杆12的伸缩杆向右缩回,第一电动推杆12带动活动床板7向右收回,燕尾滑块15向右移动,逐渐收回燕尾槽14中,滚轮11向右滚动,左侧三滚轮11向床板托架3滚动,右侧三滚轮11在各自滚道上向右滚动,挡块座10及其上挡块9不动,前侧挡块9挡在病人手臂的右侧,后侧挡块9挡在病人腿部的右侧,病人无法随活动床板7右移,活动床板7向右抽离,病人被留在手术推车上;
70.待第一电动推杆12的伸缩杆完全缩回,第一电动推杆12的伸缩杆向右缩回至极限位置,第一电动推杆12暂时停止动作,活动床板7移至床板托架3的上方,全部滚轮11均移至床板托架3上侧,燕尾滑块15全部进入燕尾槽14,挡块座10及其挡块9位于床板托架3的左端上方并同时位于活动床板7的右端上方,将第二插销26的销子49从床头架1的插孔20拔出,将第三插销25的销子49从床尾架6的插孔20拔出,这样,床头架1和床尾架6均与挡块座10分离,又由于此时挡块座10与活动床板7分离,将挡块座10向右推移至活动床板7的右端上侧,同时,挡块座10位于床板托架3的右端上侧,将第一插销23的销子49插入活动床板7右侧的插管24中,使挡块座10与活动床板7连接在一起;
71.最后打开所有卡箍2,使病床的床头架1与手术推车的床头架1分离,病床的床尾架6与手术推车的床尾架6分离。
72.至此,完成整个工作过程,活动床板7、挡块座10、滚轮11、第一电动推杆12和燕尾滑块15等均回复至初始状态。
73.实施例2:
74.由图20和图22所示的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病床,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活动床板7下侧至少前后间隔地安装两根流利条40,流利条40左右水平设置,流利条40上自带所述滚轮11,流利条40包含轮座和轮座上设置的若干滚轮,流利条40上滚轮11的轮轴为前后水平延伸,流利条40上滚轮11可左右方向滚动,流利条40设于活动床板7下侧,流利条40可在床板托架3上侧左右移动。本实施例中,流利条40从前至后依次间隔平行的设置三个,三根流利条40的轮座分别固设在三根横梁b34的下侧,并且这三根流利条40分别置于三根横梁a31的上侧,即分别置于矩形框架a33的最左端横梁a31、中间一根横梁a31和最右端横梁a31上侧,流利条40的滚轮11可在相应横梁a31上滚动。
75.流利条40和活动床板7同步地在床板托架3上侧左右横移,前后相邻两流利条40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第一电动推杆12与其两侧流利条40均相间隔。
76.当第一电动推杆12的伸缩杆逐渐向左伸出,流利条40逐渐向左移动,流利条40下侧的多个滚轮11逐渐依次向左滚动至手术推车37上,待第一电动推杆12的伸缩杆向左完全伸出,活动床板7右端行至床板托架3左端上侧、活动床板7中部和左侧部均移至手术推车37上侧,流利条40右端滚轮11仍在床板托架3相应的滚道上,流利条40中部和左侧部滚轮11均滚至手术推车37床面上,燕尾滑块15右端部仍在床板托架3的燕尾槽14中,燕尾滑块15中部和左侧部均随活动床板7移至推车37上方,病人在活动床板7上侧并正对推车37上方,从插管拔出第一插销,挡块座与活动床板分离,将第二插销的销子插入床头架的插孔,第三插销的销子插入床尾架的插孔,使挡块座与床头架和床尾架连接在一起,第一电动推杆向右缩回并带动活动床板右移,挡块座不动,病人被挡块座的挡块阻挡无法右移,最终被滞留在病床床面上,第一电动推杆完全缩回,活动床板回至床板托架正上方,拔出第二插销和第三插销,使挡块座与床头架、床尾架分离,挡块座右移回至初始位置,最后将第一插销的销子插入插管,完成一次病床向手术推车转移病人的过程。
77.实施例3:
78.由图23和图24所示的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病床,与实施例1、实施例2任一项的不同之处在于:床架还包括底部框架45,底部框架45为矩形框架,底部框架45包括左右平行间隔地两纵框边29和前后平行间隔地两横框边30,横框边30左右水平设置,纵框边29前后水平设置,底部框架45的两纵框边29均固设在两横框边30之间。
79.床板托架3与底部框架45为上下间隔设置,四根支腿4均设置在床板托架3与底部框架45之间。支腿为竖直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41。床板托架3每根横框边30左右两端下侧均竖直固设有管状的插座42,插座42设置底端口,床板托架两横框边30下侧共设有四个插座42。所述插座42设有两通孔。
80.其中两根第二电动推杆41的基座44分别固设在底部框架45前侧横框边30的左右两端上侧,另外两根第二电动推杆41的基座44分别固设在底部框架45后侧横框边30的左右两端上侧,第二电动推杆41的基座44与相应横框边30通过数个螺栓固定连接或者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41的伸缩杆向上伸出、向下缩回,第二电动推杆41的伸缩杆顶端设置通孔,四个第二电动推杆41的伸缩杆顶端分别插入四个插座42,第二电动推杆41的伸缩杆顶端从相应插座42的底端口插入该插座42内,第二电动推杆41的伸缩杆顶端与相应插座42通过连接螺栓43连接在一起,具体为:连接螺栓43先穿插过插座42上一个通孔、接着穿插过第二电动推杆41的伸缩杆顶端的插孔20,然后在穿插过插座42上另一个插孔20后安装螺
母,连接螺栓43的螺栓头和螺母被分别卡挡在插座42的两侧。
81.底部框架45与床板托架3之间左右间隔地设置两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管状的导套46和一端插入导套46的导柱47,导柱47底部通过导套46的顶口插入导套46内,导柱47和导套46均竖直设置,导柱47可沿导套46上下移动,导套46固设在底部框架45的上侧,导柱47固设在床板托架3的下侧,两导向机构的导套46底端分别固设在底部框架45的两纵框边29中部上侧,两导向机构的导柱47顶端分别固设在床板托架3的两纵框边29中部下侧。
82.将第二电动推杆41作为支腿可以调节床板托架3及其上活动床板7的高度,使之与手术推车37高度更匹配。
83.实施例4:
84.由图25所示的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推车,与实施例1-实施例2任一项的不同之处在于:
85.床架设置车轮5,并且每条支腿4的底端均设置车轮5,四根支腿4下侧共设置四个车轮,车轮5为万向轮。
86.实施例5:
87.由图26所示的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推车,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88.床架设置车轮5,四个车轮5呈矩形分布安装在底部框架45的下侧,即底部框架45的每根横框边30的左右两端下侧均安装一个车轮5。
89.在实施例4与实施例5中,推车的床头架1上的卡箍2用于连接病床的床头架38,推车床尾架6上的卡箍2用于连接病床的床尾架6。连接病床时,推车床头架1上的卡箍2连接病床床头架38上的竖杆39,推车床尾架6的卡箍2连接病床床尾架6上的竖杆39。
90.实施例4与实施例5所述的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推车,工作原理与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病床相同,工作时,将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推车推至病床的右侧,推车活动床板滚轮底端的高度与其左侧病床的床面高度相匹配,第一电动推杆向左伸出并将活动床板及其上病人向左推动至病床上,左侧滚轮滚动到床病床面上,拔出第一插销,挡块座与活动床板分离,将第二插销的销子插入床头架的插孔,第三插销的销子插入床尾架的插孔,使挡块座与推车的床头架和床尾架连接在一起,第一电动推杆向右缩回并带动活动床板右移,挡块座不动,病人被挡块座的挡块阻挡无法右移,最终被滞留在病床床面上,第一电动推杆完全缩回,活动床板回至床板托架正上方,拔出第二插销和第三插销,使挡块座与推车的床头架、床尾架分离,挡块座右移回至初始位置,最后将第一插销的销子插入插管,完成一次推车向病床转移病人的过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