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5:37: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


背景技术:

2.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界。
3.一般的陶制品的烧制温度在800℃—1000℃之间,在该温度范围内,胚体烧结程度差、硬度低、表面粗糙无光泽、吸水率大于3%、气孔率较高,部分制品会出现透气、漏水现象,有明显颗粒状,胚体不致密。这就导致最终生产出的陶制品的质量差的问题,会影响到陶制品的质量,满足不了人们对陶制品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陶制品烧制工艺制出的陶制品的质量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设计一种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7.s1、原料的制备:分别制备牡蛎粉和泥料备用;
8.s2、将牡蛎粉和泥料按照0.007:1的比例揉炼在一起;
9.s3、按照设计图稿,把揉炼好的泥料制作出需要的大体形状,然后用工具进行雕刻,雕刻成泥坯,然后把雕刻好的泥坯用工具多次压光、修整,做成想要的胚体,然后晾干即可;
10.s4、装窑烧制:把晾晒好的坯体装入窑内,首先温度调到380℃,窑内温度控制在380℃时保持3小时,在这3小时中,窑门敞开1公分小缝,3小时后再陆续升温,升温时关闭窑门,在1280℃的高温中烧成6小时,保温7小时;
11.s5、停火后,闷炉2-3小时,然后停窑,自然降温5-6小时;
12.s6、出窑检验,对符合要求的半成品进行抛光除光,最后成品包装即可。
13.优选的,在步骤s1中,牡蛎粉的制备过程如下:
14.取贝壳和牡蛎在1280℃下煅烧4小时,放凉后细磨过200目塞,得到粉末(碳酸钙成分)备用;
15.取粉末与盐蓬灰按1:0.07的比例混合,用盐泥封存3个月。
16.优选的,盐蓬灰的制备过程如下:
17.将盐蓬晒干备用;
18.备用的盐蓬放入铁筒中,然后装入窑烧中用800℃的温度烧制,使铁筒中的盐蓬充分燃烧后,保温24小时,即可得到纯净的盐蓬灰。
19.优选的,泥料的制备过程如下:
20.取泥,并将泥料“熟化”;
21.将“熟化”后的泥料先粉碎,然后反复淘洗,然后过150目塞,最后倒入澄泥池中;
22.取澄好的泥料添加制备好的盐蓬灰,盐蓬灰的添加量在0.05%-0.08%,手工反复揉炼即可;
23.把揉炼好的泥料放入水缸内封存29-32天。
2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有益效果在于:该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采用盐蓬灰与牡蛎粉混在泥料中,对泥料起到“助溶剂”与“催化剂”作用,并且与泥料中的石英(sio2)、长石(k2o、na2o)相掺,在1280℃的温度下烧制,在此烧制的过程中出现相互“熔融”现象,产生“玻璃相”使胚体更加致密有光泽,不渗水,并且对泥料进行多次揉炼,去除泥料中的气体,降低成品中的气孔率,在烧制前提,在窑内还进行了低温除水操作,让成品的吸水率小于3%,除此之外,该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制成的陶制品还具有着硬度高、表面光滑和抗污性强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实施例1
27.一种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8.s1、原料的制备:分别制备牡蛎粉和泥料备用;
29.牡蛎粉的制备过程如下:
30.取贝壳和牡蛎在1280℃下煅烧4小时,放凉后细磨过200目塞,得到粉末(碳酸钙成分)备用;
31.取粉末与盐蓬灰按1:0.07的比例混合,用盐泥封存3个月。其原理是:让粉末中的碳酸钙成分与盐蓬灰更好的反应与泥料相掺,在烧成中起到助熔作用,其烧制过程中与泥料中的石碤(sio2)、长石(k2on2o)更好的结合,产生“玻璃相”使坯身更加致密;
32.盐蓬灰的制备过程如下:
33.将盐蓬晒干备用;盐蓬在选用时,选用渤海岸边的盐蓬,并且在秋季采摘盐蓬,在秋季时,盐蓬成熟了,在盐蓬内含有的有机质高;盐蓬、贝壳和牡蛎均选用渤海岸边的即可;
34.备用的盐蓬放入铁筒中,然后装入窑烧中用800℃的温度烧制,使铁筒中的盐蓬充分燃烧后,保温24小时,即可得到纯净的盐蓬灰;不过目前在市场上,为保护环境也可用“拉面”用到的商品蓬灰代替;
35.泥料的制备过程如下:
36.取泥,并将泥料“熟化”;取泥的季节选在秋季,在秋季取泥后,泥料经过冬天的冰冻、融化,使阴性的泥料转化成阳性,经过100多天的风化,使泥料充分的“熟化”,提高可塑性;
37.将“熟化”后的泥料先粉碎,在春季的时候再将“熟化”后的泥料取出粉碎,然后反复淘洗,淘洗的目的是去除泥料中的杂质,然后过150目塞,最后倒入澄泥池中;在澄泥池中澄去多余的水分;
38.取澄好的泥料添加制备好的盐蓬灰,此时,澄好的泥料的含水量在20%左右,盐蓬灰的添加量在0.05%,手工反复揉炼即可;手工反复揉炼的目的是去除泥料中的气体,使泥
料更为细腻,利于以后的制作;
39.把揉炼好的泥料放入水缸内封存29天。在水缸内封存的目的是使泥料中共存的矿物质、水分相互融合陈腐,提高可塑性;
40.s2、将牡蛎粉和泥料按照0.007:1的比例揉炼在一起;揉炼不仅让牡蛎粉和泥料混合的更加均匀,还能去除泥料中多余的气体;
41.s3、按照设计图稿,把揉炼好的泥料制作出需要的大体形状,然后用工具进行雕刻,雕刻成泥坯,然后把雕刻好的泥坯用工具多次压光、修整,做成想要的胚体,然后晾干即可;晾干是为了除去胚体中多余的水分;
42.s4、装窑烧制:,把晾晒好的坯体装入窑内,首先温度调到380℃,窑内温度控制在380℃时保持3小时,窑内380℃的低温保持三个小时的目的是为了除去胚体中的“流离水”,在这3小时中,窑门敞开1公分小缝,有利于水分完全排出,以免胚体烧裂,3小时后再陆续升温,升温时关闭窑门,在1280℃的高温中烧成6小时,保温7小时;通过盐泥封存的盐蓬灰与贝壳粉、牡蛎粉充分“熟化”,产生化学反应,然后添加到泥料中,起到了“助溶剂”与“催化剂”作用。与泥料中的石英(sio2)、长石(k2o、na2o)相掺,在烧成过程中相互“熔融”,产生“玻璃相”在1280℃高温下,使胚体更加致密,提高光泽度;
43.s5、停火后,闷炉2小时,然后停窑,自然降温5小时;
44.s6、出窑检验,对符合要求的半成品进行抛光除光,最后成品包装即可。
45.该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采用盐蓬灰与牡蛎粉混在泥料中,对泥料起到“助溶剂”与“催化剂”作用,并且与泥料中的石英(sio2)、长石(k2o、na2o)相掺,在1280℃的温度下烧制,在此烧制的过程中出现相互“熔融”现象,产生“玻璃相”使胚体更加致密有光泽,不渗水,并且对泥料进行多次揉炼,去除泥料中的气体,降低成品中的气孔率,在烧制前提,在窑内还进行了低温除水操作,让成品的吸水率小于3%,除此之外,该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制成的陶制品还具有着硬度高、表面光滑和抗污性强的优点。
46.实施例2
47.一种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48.s1、原料的制备:分别制备牡蛎粉和泥料备用;
49.牡蛎粉的制备过程如下:
50.取贝壳和牡蛎在1280℃下煅烧4小时,放凉后细磨过200目塞,得到粉末(碳酸钙成分)备用;
51.取粉末与盐蓬灰按1:0.07的比例混合,用盐泥封存3个月。其原理是:让粉末中的碳酸钙成分与盐蓬灰更好的反应与泥料相掺,在烧成中起到助熔作用,其烧制过程中与泥料中的石碤(sio2)、长石(k2on2o)更好的结合,产生“玻璃相”使坯身更加致密;
52.盐蓬灰的制备过程如下:
53.将盐蓬晒干备用;盐蓬在选用时,选用渤海岸边的盐蓬,并且在秋季采摘盐蓬,在秋季时,盐蓬成熟了,在盐蓬内含有的有机质高;盐蓬、贝壳和牡蛎均选用渤海岸边的即可;
54.备用的盐蓬放入铁筒中,然后装入窑烧中用800℃的温度烧制,使铁筒中的盐蓬充分燃烧后,保温24小时,即可得到纯净的盐蓬灰;不过目前在市场上,为保护环境也可用“拉面”用到的商品蓬灰代替;
55.泥料的制备过程如下:
56.取泥,并将泥料“熟化”;取泥的季节选在秋季,在秋季取泥后,泥料经过冬天的冰冻、融化,使阴性的泥料转化成阳性,经过100多天的风化,使泥料充分的“熟化”,提高可塑性;
57.将“熟化”后的泥料先粉碎,在春季的时候再将“熟化”后的泥料取出粉碎,然后反复淘洗,淘洗的目的是去除泥料中的杂质,然后过150目塞,最后倒入澄泥池中;在澄泥池中澄去多余的水分;
58.取澄好的泥料添加制备好的盐蓬灰,此时,澄好的泥料的含水量在20%左右,盐蓬灰的添加量在0.06%,手工反复揉炼即可;手工反复揉炼的目的是去除泥料中的气体,使泥料更为细腻,利于以后的制作;
59.把揉炼好的泥料放入水缸内封存30天。在水缸内封存的目的是使泥料中共存的矿物质、水分相互融合陈腐,提高可塑性;
60.s2、将牡蛎粉和泥料按照0.007:1的比例揉炼在一起;揉炼不仅让牡蛎粉和泥料混合的更加均匀,还能去除泥料中多余的气体;
61.s3、按照设计图稿,把揉炼好的泥料制作出需要的大体形状,然后用工具进行雕刻,雕刻成泥坯,然后把雕刻好的泥坯用工具多次压光、修整,做成想要的胚体,然后晾干即可;晾干是为了除去胚体中多余的水分;
62.s4、装窑烧制:,把晾晒好的坯体装入窑内,首先温度调到380℃,窑内温度控制在380℃时保持3小时,窑内380℃的低温保持三个小时的目的是为了除去胚体中的“流离水”,在这3小时中,窑门敞开1公分小缝,有利于水分完全排出,以免胚体烧裂,3小时后再陆续升温,升温时关闭窑门,在1280℃的高温中烧成6小时,保温7小时;通过盐泥封存的盐蓬灰与贝壳粉、牡蛎粉充分“熟化”,产生化学反应,然后添加到泥料中,起到了“助溶剂”与“催化剂”作用。与泥料中的石英(sio2)、长石(k2o、na2o)相掺,在烧成过程中相互“熔融”,产生“玻璃相”在1280℃高温下,使胚体更加致密,提高光泽度;
63.s5、停火后,闷炉2.3小时,然后停窑,自然降温5.3小时;
64.s6、出窑检验,对符合要求的半成品进行抛光除光,最后成品包装即可。
65.该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采用盐蓬灰与牡蛎粉混在泥料中,对泥料起到“助溶剂”与“催化剂”作用,并且与泥料中的石英(sio2)、长石(k2o、na2o)相掺,在1280℃的温度下烧制,在此烧制的过程中出现相互“熔融”现象,产生“玻璃相”使胚体更加致密有光泽,不渗水,并且对泥料进行多次揉炼,去除泥料中的气体,降低成品中的气孔率,在烧制前提,在窑内还进行了低温除水操作,让成品的吸水率小于3%,除此之外,该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制成的陶制品还具有着硬度高、表面光滑和抗污性强的优点。
66.实施例3
67.一种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68.s1、原料的制备:分别制备牡蛎粉和泥料备用;
69.牡蛎粉的制备过程如下:
70.取贝壳和牡蛎在1280℃下煅烧4小时,放凉后细磨过200目塞,得到粉末(碳酸钙成分)备用;
71.取粉末与盐蓬灰按1:0.07的比例混合,用盐泥封存3个月。其原理是:让粉末中的碳酸钙成分与盐蓬灰更好的反应与泥料相掺,在烧成中起到助熔作用,其烧制过程中与泥
料中的石碤(sio2)、长石(k2on2o)更好的结合,产生“玻璃相”使坯身更加致密;
72.盐蓬灰的制备过程如下:
73.将盐蓬晒干备用;盐蓬在选用时,选用渤海岸边的盐蓬,并且在秋季采摘盐蓬,在秋季时,盐蓬成熟了,在盐蓬内含有的有机质高;盐蓬、贝壳和牡蛎均选用渤海岸边的即可;
74.备用的盐蓬放入铁筒中,然后装入窑烧中用800℃的温度烧制,使铁筒中的盐蓬充分燃烧后,保温24小时,即可得到纯净的盐蓬灰;不过目前在市场上,为保护环境也可用“拉面”用到的商品蓬灰代替;
75.泥料的制备过程如下:
76.取泥,并将泥料“熟化”;取泥的季节选在秋季,在秋季取泥后,泥料经过冬天的冰冻、融化,使阴性的泥料转化成阳性,经过100多天的风化,使泥料充分的“熟化”,提高可塑性;
77.将“熟化”后的泥料先粉碎,在春季的时候再将“熟化”后的泥料取出粉碎,然后反复淘洗,淘洗的目的是去除泥料中的杂质,然后过150目塞,最后倒入澄泥池中;在澄泥池中澄去多余的水分;
78.取澄好的泥料添加制备好的盐蓬灰,此时,澄好的泥料的含水量在20%左右,盐蓬灰的添加量在0.07%,手工反复揉炼即可;手工反复揉炼的目的是去除泥料中的气体,使泥料更为细腻,利于以后的制作;
79.把揉炼好的泥料放入水缸内封存31天。在水缸内封存的目的是使泥料中共存的矿物质、水分相互融合陈腐,提高可塑性;
80.s2、将牡蛎粉和泥料按照0.007:1的比例揉炼在一起;揉炼不仅让牡蛎粉和泥料混合的更加均匀,还能去除泥料中多余的气体;
81.s3、按照设计图稿,把揉炼好的泥料制作出需要的大体形状,然后用工具进行雕刻,雕刻成泥坯,然后把雕刻好的泥坯用工具多次压光、修整,做成想要的胚体,然后晾干即可;晾干是为了除去胚体中多余的水分;
82.s4、装窑烧制:,把晾晒好的坯体装入窑内,首先温度调到380℃,窑内温度控制在380℃时保持3小时,窑内380℃的低温保持三个小时的目的是为了除去胚体中的“流离水”,在这3小时中,窑门敞开1公分小缝,有利于水分完全排出,以免胚体烧裂,3小时后再陆续升温,升温时关闭窑门,在1280℃的高温中烧成6小时,保温7小时;通过盐泥封存的盐蓬灰与贝壳粉、牡蛎粉充分“熟化”,产生化学反应,然后添加到泥料中,起到了“助溶剂”与“催化剂”作用。与泥料中的石英(sio2)、长石(k2o、na2o)相掺,在烧成过程中相互“熔融”,产生“玻璃相”在1280℃高温下,使胚体更加致密,提高光泽度;
83.s5、停火后,闷炉2.8小时,然后停窑,自然降温5.8小时;
84.s6、出窑检验,对符合要求的半成品进行抛光除光,最后成品包装即可。
85.该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采用盐蓬灰与牡蛎粉混在泥料中,对泥料起到“助溶剂”与“催化剂”作用,并且与泥料中的石英(sio2)、长石(k2o、na2o)相掺,在1280℃的温度下烧制,在此烧制的过程中出现相互“熔融”现象,产生“玻璃相”使胚体更加致密有光泽,不渗水,并且对泥料进行多次揉炼,去除泥料中的气体,降低成品中的气孔率,在烧制前提,在窑内还进行了低温除水操作,让成品的吸水率小于3%,除此之外,该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制成的陶制品还具有着硬度高、表面光滑和抗污性强的优点。
86.实施例4
87.一种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88.s1、原料的制备:分别制备牡蛎粉和泥料备用;
89.牡蛎粉的制备过程如下:
90.取贝壳和牡蛎在1280℃下煅烧4小时,放凉后细磨过200目塞,得到粉末(碳酸钙成分)备用;
91.取粉末与盐蓬灰按1:0.07的比例混合,用盐泥封存3个月。其原理是:让粉末中的碳酸钙成分与盐蓬灰更好的反应与泥料相掺,在烧成中起到助熔作用,其烧制过程中与泥料中的石碤(sio2)、长石(k2on2o)更好的结合,产生“玻璃相”使坯身更加致密;
92.盐蓬灰的制备过程如下:
93.将盐蓬晒干备用;盐蓬在选用时,选用渤海岸边的盐蓬,并且在秋季采摘盐蓬,在秋季时,盐蓬成熟了,在盐蓬内含有的有机质高;盐蓬、贝壳和牡蛎均选用渤海岸边的即可;
94.备用的盐蓬放入铁筒中,然后装入窑烧中用800℃的温度烧制,使铁筒中的盐蓬充分燃烧后,保温24小时,即可得到纯净的盐蓬灰;不过目前在市场上,为保护环境也可用“拉面”用到的商品蓬灰代替;
95.泥料的制备过程如下:
96.取泥,并将泥料“熟化”;取泥的季节选在秋季,在秋季取泥后,泥料经过冬天的冰冻、融化,使阴性的泥料转化成阳性,经过100多天的风化,使泥料充分的“熟化”,提高可塑性;
97.将“熟化”后的泥料先粉碎,在春季的时候再将“熟化”后的泥料取出粉碎,然后反复淘洗,淘洗的目的是去除泥料中的杂质,然后过150目塞,最后倒入澄泥池中;在澄泥池中澄去多余的水分;
98.取澄好的泥料添加制备好的盐蓬灰,此时,澄好的泥料的含水量在20%左右,盐蓬灰的添加量在0.08%,手工反复揉炼即可;手工反复揉炼的目的是去除泥料中的气体,使泥料更为细腻,利于以后的制作;
99.把揉炼好的泥料放入水缸内封存32天。在水缸内封存的目的是使泥料中共存的矿物质、水分相互融合陈腐,提高可塑性;
100.s2、将牡蛎粉和泥料按照0.007:1的比例揉炼在一起;揉炼不仅让牡蛎粉和泥料混合的更加均匀,还能去除泥料中多余的气体;
101.s3、按照设计图稿,把揉炼好的泥料制作出需要的大体形状,然后用工具进行雕刻,雕刻成泥坯,然后把雕刻好的泥坯用工具多次压光、修整,做成想要的胚体,然后晾干即可;晾干是为了除去胚体中多余的水分;
102.s4、装窑烧制:,把晾晒好的坯体装入窑内,首先温度调到380℃,窑内温度控制在380℃时保持3小时,窑内380℃的低温保持三个小时的目的是为了除去胚体中的“流离水”,在这3小时中,窑门敞开1公分小缝,有利于水分完全排出,以免胚体烧裂,3小时后再陆续升温,升温时关闭窑门,在1280℃的高温中烧成6小时,保温7小时;通过盐泥封存的盐蓬灰与贝壳粉、牡蛎粉充分“熟化”,产生化学反应,然后添加到泥料中,起到了“助溶剂”与“催化剂”作用。与泥料中的石英(sio2)、长石(k2o、na2o)相掺,在烧成过程中相互“熔融”,产生“玻璃相”在1280℃高温下,使胚体更加致密,提高光泽度;
103.s5、停火后,闷炉3小时,然后停窑,自然降温6小时;
104.s6、出窑检验,对符合要求的半成品进行抛光除光,最后成品包装即可。
105.该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采用盐蓬灰与牡蛎粉混在泥料中,对泥料起到“助溶剂”与“催化剂”作用,并且与泥料中的石英(sio2)、长石(k2o、na2o)相掺,在1280℃的温度下烧制,在此烧制的过程中出现相互“熔融”现象,产生“玻璃相”使胚体更加致密有光泽,不渗水,并且对泥料进行多次揉炼,去除泥料中的气体,降低成品中的气孔率,在烧制前提,在窑内还进行了低温除水操作,让成品的吸水率小于3%,除此之外,该古法烧制济水陶工艺制成的陶制品还具有着硬度高、表面光滑和抗污性强的优点。
10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