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施工用角度可调式弹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5:32: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用弹印工具。
技术背景
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有弹线过程,具体操作方法是:用一条沾了墨的线,两个人每人拿一端然后弹在地上或者墙上。作用是用来确定水平线或者垂直线,又或者作为砌墙的参考线,另外在工地里面找水平位置的时候也会用到它。
3.专利201620671199.5公开了一种弹线器,其组成包括:盒体、墨盒、线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后部安装所述线轮和按钮,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盒体上壁,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盒体内,且位于所述线轮的前方,在所述盒体前方设有旋转杆;在所述线轮上缠绕墨线,所述墨线穿过所述墨盒下部后一直延伸到所述盒体外部,弹片一端固定在所述按钮上,所述弹片中部穿过所述旋转杆,所述弹片另一端与所述墨线连接。
4.上述弹线器只能按照之前的工作方式进行弹线工作,在测量完角度之后,更换设备,使用弹线器进行弹线,从而完成需要一定角度的施工要求的弹线工作。不能快速省力的完成对于角度有要求的弹线工作。
5.在施工现场往往需要一定角度的方向要求,传统方法需先测量好角度,将角度测量仪器换下,使用弹线工具再弹线,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并且在测量好角度之后再进行弹线容易造成误差,降低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当前在施工现场存在的为了克服工人弹角度线时,先测量好角度后再弹线,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很好地解决了工人弹角度线时,先测量好角度后再弹线,直接在测量角度的同时就能进行弹线,不仅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角度准确,防止因来回换取工具造成的角度偏差,确保了施工质量,提升了施工速度,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施工用角度可调式弹线装置,包括一用于测量施工位置角度的角度测量器,一固定安装在角度测量器的原点上的固定轴,安装在固定轴上能够围绕固定轴转动的弹线器,安装在弹线器侧面用于在弹线器调整好角度后固定弹线器的固定器。
8.上述的建筑施工用角度可调式弹线装置,所述弹线器包括第一弹线器、第二弹线器,所述第一弹线器包括用于弹线的第一弹线,用于为第一弹线着墨的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前端设置有用于第一弹线进出盒体的第一弹线出口,尾部设置有用于第一盒体与固定轴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二弹线器设置在第一弹线器的上方,第二弹线器包括用于弹线
的第二弹线,用于为第二弹线着墨的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的尾部设置有用于第二盒体与固定轴连接的第二转轴,第二盒体的前部向角度测量器方向延伸设置有延伸端,所述延伸端与第二盒体互通,并在延伸端内设置有引导第二弹线方向的第一引导轮、第二引导轮,在延伸端的前方开设有第二弹线进出盒体的第二弹线出口。
9.上述的建筑施工用角度可调式弹线装置,所述第二引导轮设置在延伸端的出口位置,第一引导轮设置在延伸端与第二盒体的交接位置。
10.上述的建筑施工用角度可调式弹线装置,所述第一盒体的前端,第一弹线出口上方设置有一用于引导第一弹线方向的第一引导器,第一盒体延伸端的前端,第二弹线出口上方设置有一用于引导第二弹线方向的第二引导器。
11.上述的建筑施工用角度可调式弹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弹线出口设置在第一盒体前端的靠近角度测量器的位置,所述第二弹线出口设置在第二盒体的延伸端的前端的靠近角度测量器的位置。
12.上述的建筑施工用角度可调式弹线装置,所述角度测量器上刻有0
°
~180
°
的刻度线。
13.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角度可调式弹线装置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角度测量装置与弹线器结合,能够快速的在测量出角度之后直接对需要弹线的位置进行弹线,不用更换工具,浪费时间,省时省力,能够显著提升施工速度;使用固定器对弹线器进行固定,方便施工人员操作,确保测量之后的角度不发生变化;使用第一引导器和第二引导器对第一弹线和第二弹线进行引导,能够确保第一弹线和第二弹线在向外拉出是不发生偏差,提高施工准确度,确保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弹线装置、第二弹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弹线装置、第二弹线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加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18.如图1-2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角度可调式弹线装置,包括一用于测量施工位置角度的角度测量器1,角度测量器上刻有0
°
~180
°
的刻度线,用于评估角度大小,0
°
刻线与180
°
刻线的连线重点为角度测量器的原点,一固定安装在角度测量器的原点上的固定轴2,固定轴为一圆形柱状体,固定轴的中心店与角度测量器的原点重合,安装在固定轴上能够围绕固定轴转动的弹线器3,弹线器与固定轴使用转轴5连接,安装在弹线器侧面用于在弹线器调整好角度后固定弹线器的固定器4,固定器包括一连接在弹线器侧面的中空螺纹筒41,以及一与螺纹筒匹配的螺纹栓42,螺纹栓的底部带有一层增大摩擦力的橡胶垫,向角度测量器方向拧紧螺纹栓,即可完成固定器的固定动作。
19.弹线器包括第一弹线器6、第二弹线器7,第一弹线器包括用于弹线的第一弹线61,用于为第一弹线着墨的第一盒体62,第一盒体前端设置有用于第一弹线进出盒体的第一弹
线出口63,尾部设置有用于第一盒体与固定轴连接的第一转轴51;第二弹线器设置在第一弹线器的上方,第二弹线器包括用于弹线的第二弹线71,用于为第二弹线着墨的第二盒体72,所述第二盒体的尾部设置有用于第二盒体与固定轴连接的第二转轴52,第二盒体的长度长于第一盒体的长度,第二盒体长出第一盒体部分的前部向角度测量器方向延伸设置有延伸端73,延伸端与第二盒体互通,并在延伸端内设置有引导第二弹线方向的第一引导轮74、第二引导轮75,第一引导轮设置在第二盒体与延伸端连接位置处,第二弹线与第一引导轮的入轮切点高于第二盒体的底面,第二弹线的出轮切点设置在延伸端与第二盒体连接处向延伸端内部方向,第二弹线经过第一引导轮后绕过第二引导轮,在延伸端的前方开设有第二弹线进出盒体的第二弹线出口76向盒体外伸出,第二导轮与第二弹线相切的最低点高于第二弹线出口的最低点,低于第二弹线出口的最高点。第一引导轮与第二引导轮使用中间有凹槽的圆轮,使用转轴固定在延伸端的两侧壁上。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内的着墨部分使用带有墨汁的海绵,墨汁可以使用彩色染料。
20.在第一盒体着墨海绵与转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绕线器65,第一弹线缠绕在第一绕线器上,第一绕线器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盒体的底部,另一端通过开设在第一盒体上的开孔伸出第一盒体,并在伸出端上设有一用于收放线的第一转柄66。在第二盒体着墨海绵与转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绕线器78,第二弹线缠绕在第二绕线器上,第二绕线器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盒体的底部,另一端通过开设在第二盒体上的开孔伸出第二盒体,并在伸出端上设有一用于收放线的第二转柄79。
21.在第一盒体的前端,第一弹线出口上方设置有一用于引导第一弹线方向的第一引导器64,第一盒体延伸端的前端,第二弹线出口上方设置有一用于引导第二弹线方向的第二引导器77,第一引导器与第二引导器可以使用激光照射装置,用于在确定好需要弹线的角度后,用激光器直线照射,固定第一弹线和第二弹线向外拉出部分的固定点,确保弹线与角度测量器测量出来的角度在一条直线上。
22.第一弹线出口设置在第一盒体前端的底侧靠近角度测量器的位置,第二弹线出口设置在第二盒体的延伸端的前端的底侧靠近角度测量器的位置。
23.使用时,根据施工要求转动连接在角度测量器的固定轴上的转轴,调整好角度测量器上的需要弹线的角度,分别向下转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上的螺纹筒内的螺纹栓,将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固定在角度测量器上,从第一盒体上的第一弹线出口将第一弹线抽出,使用第一引导器向远方引导,将第一弹线的抽出端固定在第一引导器引导的末端位置,使用第一弹线对施工位置进行弹线,同理,使用第二盒体内的第二弹线对第二弹线需要施工的位置进行弹线,完成需要角度的弹线施工工作。使用完成后,使用第一转柄和第二转柄将第一弹线和第二弹线收回。
24.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构思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