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14:33: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围墙,主要是围着建筑体的墙。几乎所有重要的建筑材料都可以成为建造墙的材料,例如,木材、石材、砖、混凝土、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甚至玻璃。目前,主要使用塑料制备围墙。塑料围墙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在工地围挡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塑料不易降解,长久使用塑料围墙会加剧环境问题,因此,找到更为绿色环保且重量轻的材料取代塑料制作围墙十分重要。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废弃纺织品和废弃塑料的产量也大幅上升。这些废弃物在污染环境,占用土地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大幅浪费,因此,开展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迫在眉睫。其中对于废弃塑料已经形成产业化循环利用。
4.我国是化纤、纺织、纺织品(服装等)生产大国,也是纺织品消费和出口大国,从生产端、消费端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纺织品。废弃纺织品在我国利用方法主要分为3种,一是物理回收,利用机械分解成纤维进行回收重复利用,但是其分类困难,回收纤维利用率低,还需要一定比例的新料,而且得到的再生纺织品品质较低,再生过程产生大量不可纺纤维粉尘,污染环境;二是化学回收,使用化学方法处理废弃纺织品,得到单体制备新的纤维,但是化学回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危废,其再生过程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作为资源的转化率低,导致经济效益很差,而且高纯度的原料来源有限,从资源利用、环境负荷及经济性上看很难推广;三是能量回收,将废弃纺织品直接焚烧转化为热能,但是其热能回收率低,对纺织品浪费严重,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还会产生二噁英等有害气体。现今国内废弃纺织品的综合利用率低于20%,因此,找到一种对废弃纺织品的高效增值回收利用方法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使用的塑料围墙材料不够绿色环保以及对废弃纺织品利用率差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使用纤塑复合材料制成的塑料围墙及其制备方法。
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所述围墙包括立柱、拼装板和横挡;所述立柱、拼装板和横挡均由纤塑复合材料a制成;所述纤塑复合材料a的原料包含纺织纤维与塑料;所述纺织纤维来源于纺织物。
8.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以两个为一组;所述拼装板插入同组的两个立柱之间;所述横挡以两个为一组,同组的两个横挡插入同组的两个立柱之间,且同组的两个横挡一个位于拼装板上方,另一个位于拼装板下方,使得拼装板不得发生位移。
9.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拼装板包括芯层和表层;所述芯层由纤塑复合
材料a制成;所述表层由纤塑复合材料b制成;所述纤塑复合材料b的原料包含纺织纤维、塑料以及耐磨剂;所述纺织纤维来源于纺织物。
1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芯层和表层的质量比为1:0.1~0.5。
11.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纤塑复合材料a的制备方法如下:
12.s1:将成交织状的纺织物破碎、开松、除杂、梳理,得到处理后的纺织纤维;其中所述纺织物可以为机织布、针织布、无纺织布,所述处理后的纺织纤维为均匀的完全分离的单纤维、或成纱线结构的纤维;
13.s2:将处理后的纺织纤维与塑料进行减容、混合,得到纤塑混合物,所述纤塑混合物成块状;
14.s3:使纤塑混合物中的纤维在塑料中分散并形成界面,得到粗制纤塑复合物;
15.s4:对粗制纤塑复合物进行的颗粒化与冷却,得到纤塑复合材料a。
16.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松具体为将纺织物打散为蓬松状态,使最终处理后的纺织纤维的体积和所述纺织物相比扩大2~6倍。
17.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松的次数为2~5次,所述梳理的次数为1~3次。
18.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混合为将处理后的纺织纤维和塑料在150~200℃、30~150r/min的条件下螺杆混合挤出,所述减容后得到纤塑混合物的密度为1050~1300kg/m3。
19.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所述分散为在无氧、150~200℃的条件下密炼,所述密炼的转子转速为30~60r/min,差速比为0.8~1.2,时间为5~20min。
2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4中,所述颗粒化与冷却为锥双挤出与水冷或双轴撕裂与空气冷却,所得到的纤塑复合材料粒径为2~6mm,表面温度为80℃以下。
21.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除杂为使用重力、筛分、气流分选等进行除去纺织物中的金属碎片和颗粒。
2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和s3之间还包括对纤塑混合物的冷却步骤,所述冷却为冷却至120~150℃。
23.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纺织物为新料、回收料或者是两者的复合物、混纺物及混合物,所述新料包括化纤、植物纤维、动物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物、混纺物及混合物,所述回收料包括旧衣物或纺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
24.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塑料为pe、pp、pvc、ps和abs中的至少一种。
25.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处理后的纺织纤维和塑料的质量比为1:0.4~0.8。
26.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将处理后的纤维和塑料混合时,还包括加入纤维和塑料总质量10~20%的辅料,所述辅料包括填料、木质材料和相容、润滑分散助剂。
27.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木质材料包括木粉、稻壳和秸秆中的至少一种。
28.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填料包括石灰石、滑石粉、粉煤灰、建筑垃圾破碎、矿渣和电子线路板破碎中的至少一种。
29.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包括矿物油、植物油、硬脂酸及其衍生物、降解聚烯烃蜡、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
3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纤塑复合材料b的制备方法如下:
31.在纤塑复合材料a的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将s2替换为:将处理后的纺织纤维、塑料以及耐磨剂进行减容、混合,得到纤塑混合物,所述纤塑混合物成块状。
3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处理后的纺织纤维、塑料以及耐磨剂的质量比为1:0.4~0.8:0.1~0.3。
33.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塑料为hdpe、asa和pmma中的至少一种。
3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的方法,所述方法如下:
35.s1:将成交织状的纺织物破碎、开松、除杂、梳理,得到处理后的纺织纤维;
36.s2:将处理后的纺织纤维与塑料进行减容、混合,得到纤塑混合物a;
37.s3:使纤塑混合物a中的纤维在塑料中分散并形成界面,得到粗制纤塑复合物a;
38.s4:对粗制纤塑复合物a进行的颗粒化与冷却,得到纤塑复合材料a;
39.s5:将纤塑复合材料a熔融挤出,得到立柱、拼装板和横挡;
40.s6:将立柱、拼装板和横挡进行装配,得到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
41.或者,所述方法如下:
42.s1:将成交织状的纺织物破碎、开松、除杂、梳理,得到处理后的纺织纤维;
43.s2:将处理后的纺织纤维与塑料进行减容、混合,得到纤塑混合物a;将处理后的纺织纤维、塑料以及耐磨剂进行减容、混合,得到纤塑混合物b;
44.s3:使纤塑混合物a和纤塑混合物b中的纤维在塑料中分散并形成界面,得到粗制纤塑复合物a和粗制纤塑复合物b;
45.s4:对粗制纤塑复合物a和粗制纤塑复合物b进行的颗粒化与冷却,得到纤塑复合材料a和纤塑复合材料b;
46.s5:将纤塑复合材料a熔融挤出,得到立柱和横挡;将纤塑复合材料a和纤塑复合材料b进行共挤,得到拼装板;
47.s6:将立柱、拼装板和横挡进行装配,得到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
48.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松具体为将纺织物打散为蓬松状态,使最终处理后的纺织纤维的体积和所述纺织物相比扩大2~6倍;
49.所述开松的次数为2~5次,所述梳理的次数为1~3次。
5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混合为将处理后的纺织纤维和塑料在150~200℃、30~150r/min的条件下螺杆混合挤出,所述减容后得到纤塑混合物的密度为1050~1300kg/m3。
51.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所述分散为在无氧、150~200℃的条件下密炼,所述密炼的转子转速为30~60r/min,差速比为0.8~1.2,时间为5~20min。
5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4中,所述颗粒化与冷却为锥双挤出与水冷或双轴撕裂与空气冷却,所得到的纤塑复合材料粒径为2~6mm,表面温度为80℃以下。
53.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除杂为使用重力、筛分、气流分选等进行除去纺织物中的金属碎片和颗粒。
54.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和s3之间还包括对纤塑混合物的冷却步骤,所述冷却为冷却至120~150℃。
55.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5中,所述将纤塑复合材料a熔融挤出为将纤塑复合材料a在150~200℃、30~150r/min的条件下螺杆挤出;所述将纤塑复合材料a和纤塑复合材料b进行共挤为将纤塑复合材料a和纤塑复合材料b在150~200℃、30~150r/min的条件下共挤出。
56.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纺织物为新料、回收料或者是两者的复合物、混纺物及混合物,所述新料包括化纤、植物纤维、动物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物、混纺物及混合物,所述回收料包括旧衣物或纺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
57.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纤塑混合物a中,塑料为pe、pp、pvc、ps和abs中的至少一种。
58.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纤塑混合物a中,处理后的纺织纤维和塑料的质量比为1:0.4~0.8。
59.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纤塑混合物b中,塑料为hdpe、asa和pmma中的至少一种。
6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纤塑混合物b中,处理后的纺织纤维、塑料以及耐磨剂的质量比为1:0.4~0.8:0.1~0.3。
61.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将处理后的纤维和塑料混合时,还包括加入纤维和塑料总质量10~20%的辅料,所述辅料包括填料、木质材料和相容、润滑分散助剂。
6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木质材料包括木粉、稻壳和秸秆中的至少一种。
63.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填料包括石灰石、滑石粉、粉煤灰、建筑垃圾破碎、矿渣和电子线路板破碎中的至少一种。
64.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包括矿物油、植物油、硬脂酸及其衍生物、降解聚烯烃蜡、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
65.本发明技术方案具备以下优点:
66.(1)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的立柱、拼装板和横挡均以由废弃纺织物和废弃塑料制成的纤塑复合材料作为原料,成本低、绿色环保的同时,实现了对废弃纺织品和废弃塑料的再利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在工地围挡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并且,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所使用的的纤塑复合材料具有比其中的单一组分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因此,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工地围墙倒塌开裂造成的人员伤亡。
67.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为装配式结构,其立柱、拼装板和横挡均可在工厂预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施工效率高、运输方便且节能环保。
68.(2)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的制备方法在对纺织物进行除杂前增加了开松的步骤,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强制喂料造成的喂料不均匀,细支高密布料破碎不完全,纤维未取向的问题,经过开松,使纺织物的纤维

纱线

纺织物的交织结构解离,又回到纱线、甚至是单纤维的状态,使得喂料时的纤维长度提高,纤维取向一致。
69.(2)由于纺织纤维和秸秆等草本纤维更细、更软、还有伸缩性,本发明提供的装配
式纤塑型材围墙的制备方法的减容步骤可防止其产生在塑料中分散不匀、不容易形成纤塑界面而导致纤维的增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整体方案更适宜工业化生产;后续的密炼使得纤维在塑料中以纱线或纤维状分散、有一定的取向、且形成塑料包覆的纤塑界面。
70.(3)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的制备方法直接增加了冷却的步骤,保护容易碳化的棉麻等织物纤维,防止其发生碳化或自燃现象;步骤s2和s3之间的冷却保证步骤s3中有足够的密炼时间,使纤维在塑料基体内充分分散、且形成良好的纤塑界面;同时冷却步骤防止物料的聚集与粘连,对后续步骤造成负担并影响制得的复合材料的性能。
71.(4)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同时原料环保节能,制得的纤塑复合材料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
附图说明
7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73.图1为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74.图1中,立柱1、拼装板2和横挡3。
具体实施方式
75.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发明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76.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77.实施例1~4中使用的纺织物为服装厂边角料和回收的制服,来源是“二网融合”垃圾分类分拣。
78.实施例1~4中使用的塑料为pe,来源是“二网融合”垃圾分类分拣。
79.实施例1~4中使用的辅料中木质材料为木材加工厂的废木屑,来源是“二网融合”垃圾分类分拣。
80.实施例1~4中使用的填料为常规市售的100目碳酸钙。
81.实施例1~4中使用的助剂包括常规市售的橡胶操作油,硬脂酸及其衍生物、降解聚烯烃蜡、抗氧化剂1010,紫外线吸收剂uv~531,具体使用辅料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废木屑:碳酸钙:橡胶操作油:硬脂酸:降解聚烯烃蜡: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为10:5:1:1:1:1:1。
82.实施例1:纤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8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纤塑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具备为:
84.(1)将成交织状的纺织物破碎,然后将纺织物打散为蓬松状态重复3次,使用气流分选除去纺织物中的金属碎片和颗粒,最后梳理2次,得到处理后的纺织纤维,所述处理后的纺织纤维体积为纺织物的3倍,为均匀的完全分离的单纤维、或成纱线结构的纤维;
85.(2)将处理后的纺织纤维、塑料和辅料在200℃、100r/min的条件下螺杆挤出进行混合并减容,得到块状纤塑混合物,密度为1200kg/m3,然后将纤塑混合物冷却至140℃;其中纺织纤维、塑料、辅料的重量比为1:0.5:0.2。
86.(3)将纤塑混合物在无氧、200℃的条件下密炼,使得纤维在塑料中分散并形成界面,得到粗制纤塑复合物,所述密炼的转子转速为30r/min,差速比为1.1,时间为12min;
87.(4)对粗制纤塑复合物进行锥双挤出与水冷,得到纤塑复合材料,粒径为粒径为2~6mm,表面温度为80℃以下。
88.实施例2:纤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8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纤塑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具备为:
90.(1)将成交织状的纺织物破碎,然后将纺织物打散为蓬松状态重复4次,使用气流分选除去纺织物中的金属碎片和颗粒,最后梳理3次,得到处理后的纺织纤维,所述处理后的纺织纤维体积为纺织物的4倍,为均匀的完全分离的单纤维、或成纱线结构的纤维;
91.(2)将处理后的纺织纤维、塑料和辅料将在180℃、110r/min的条件下螺杆挤出进行混合并减容,得到块状纤塑混合物,密度为1100kg/m3,然后将纤塑混合物冷却至120℃;其中纺织纤维、塑料、辅料的重量比为1:0.4:0.15。
92.(3)将纤塑混合物在无氧、280℃的条件下密炼,使得纤维在塑料中分散并形成界面,得到粗制纤塑复合物,所述密炼的转子转速为50r/min,差速比为0.9,时间为10min;
93.(4)对粗制纤塑复合物进行锥双挤出与水冷,得到纤塑复合材料,粒径为粒径为2~6mm,表面温度为80℃以下。
94.实施例3:纤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9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纤塑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具备为:
96.(1)将成交织状的纺织物破碎,然后将纺织物打散为蓬松状态重复2次,使用气流分选除去纺织物中的金属碎片和颗粒,最后梳理1次,得到处理后的纺织纤维,所述处理后的纺织纤维体积为纺织物的2倍,为均匀的完全分离的纤维、成纱线结构;
97.(2)将处理后的纺织纤维、塑料和辅料将在170℃、100r/min的条件下螺杆挤出进行混合并减容,得到块状纤塑混合物,密度为1200kg/m3,然后将纤塑混合物冷却至140℃;其中纺织纤维、塑料、辅料的重量比为1:0.5:0.2。
98.(3)将纤塑混合物在无氧、200℃的条件下密炼,使得纤维在塑料中分散并形成界面,得到粗制纤塑复合物,所述密炼的转子转速为40r/min,差速比为1.0,时间为5min;
99.(4)对粗制纤塑复合物进行锥双挤出与水冷,得到纤塑复合材料,粒径为粒径为2~6mm,表面温度为80℃以下。
100.实施例4:纤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0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纤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对纤塑混合物的冷却步骤。
102.对比例1:纤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03.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纤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对纺
织纤维的开松。
104.试验例1:纤塑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105.对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纤塑复合材料以及来源自燕山石化1300j的pe新料(注塑瓶盖用)和矿泉水瓶盖的再生pe进行性能测试,其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106.表1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
107.组别拉伸强度(mpa)弯曲强度(mpa)弯曲模量(mpa)pe新料22211100再生pe1818600实施例132403100实施例228352800实施例334312500实施例433362400对比例125282100
108.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实施例其性能效果均明显高于pe新料和再生pe;实施例4缺少了冷却步骤,其性能影响不大,但是其严重影响材料的制备效率,同时对整个工艺中造成安全隐患;对比例1和实施例1相比,由于没有进行开松,其喂料不均匀,布料破碎不完全,纤维未取向,使得其性能比实施例1差很多,但仍高于基体的pe新料和pe再生料。
109.实施例5中使用的纺织物为服装厂边角料和回收的制服,来源是“二网融合”垃圾分类分拣。
110.实施例5中使用的塑料a为pe、塑料b为hdpe,来源是“二网融合”垃圾分类分拣。
111.实施例5中使用的耐磨剂为常规市售的a-186耐磨剂。
112.实施例5中使用的辅料中木质材料为木材加工厂的废木屑,来源是“二网融合”垃圾分类分拣。
113.实施例5中使用的填料为常规市售的100目碳酸钙。
114.实施例5中使用的助剂包括常规市售的橡胶操作油,硬脂酸及其衍生物、降解聚烯烃蜡、抗氧化剂1010,紫外线吸收剂uv~531,具体使用辅料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废木屑:碳酸钙:橡胶操作油:硬脂酸:降解聚烯烃蜡: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为10:5:1:1:1:1:1。
115.实施例5: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及其制备方法
1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其包括包括立柱1、拼装板2和横挡3;所述立柱1以两个为一组;所述拼装板2插入同组的两个立柱1之间;所述横挡3以两个为一组,同组的两个横挡3插入同组的两个立柱1之间,且同组的两个横挡3一个位于拼装板2上方,另一个位于拼装板2下方,使得拼装板2不得发生位移。
117.所述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的制备方法具备为:
118.(1)将成交织状的纺织物破碎,然后将纺织物打散为蓬松状态重复3次,使用气流分选除去纺织物中的金属碎片和颗粒,最后梳理2次,得到处理后的纺织纤维,所述处理后的纺织纤维体积为纺织物的3倍,为均匀的完全分离的单纤维、或成纱线结构的纤维;
119.(2)将处理后的纺织纤维、塑料a和辅料在200℃、100r/min的条件下螺杆挤出进行混合并减容,得到块状纤塑混合物a,密度为1200kg/m3,然后将纤塑混合物a冷却至140℃;纤塑混合物a中,纺织纤维、塑料a、辅料的重量比为1:0.5:0.2,并且,纺织纤维和塑料a为杂
色;
120.将处理后的纺织纤维、塑料b、辅料和耐磨剂在200℃、100r/min的条件下螺杆挤出进行混合并减容,得到块状纤塑混合物b,密度为1200kg/m3,然后将纤塑混合物b冷却至140℃;纤塑混合物b中,纺织纤维、塑料b、辅料和耐磨剂的重量比为1:0.5:0.2:0.2,并且,纺织纤维和塑料b为纯色。
121.(3)将纤塑混合物a和纤塑混合物b在无氧、200℃的条件下密炼,使得纤维在塑料中分散并形成界面,得到粗制纤塑复合物a和粗制纤塑复合物b,所述密炼的转子转速为30r/min,差速比为1.1,时间为12min;
122.(4)对粗制纤塑复合物a和粗制纤塑复合物b进行锥双挤出与水冷,得到纤塑复合材料a和纤塑复合材料b,粒径为粒径为2~6mm,表面温度为80℃以下;
123.(5)将纤塑复合材料a在180℃、100r/min的条件下熔融挤出,得到立柱和横挡;将纤塑复合材料a和纤塑复合材料b在180℃、100r/min的条件下用共挤机挤出,得到拼装板;纤塑复合材料a和纤塑复合材料b的质量比为1:0.3;
124.(6)将立柱、拼装板和横挡进行装配,得到装配式纤塑型材围墙。
12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