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14:22: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模具生产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模具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模具进行打磨处理,消除表面毛刺,并且使得模具本体的外表面更加光滑美观,但是在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先使用一个打磨设备将模具本体进行粗磨,然后再转运至另一个打磨设备进行精磨,增加了中间的转运环节,降低了加工效率,并且为了避免模具本体脱落,仅可以对固定不动的模具本体进行打磨,打磨方式唯一,针对上述缺陷,在此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及其工作方法,以期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包括固定座和位于固定座的一侧的两个呈对称安装的支撑板,支撑板和固定座的上端安装有打磨仓体,打磨仓体的底端内壁上对称安装有滑轨,打磨仓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位于滑轨的上端,打磨仓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对称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与打磨仓体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打磨仓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打磨机构,打磨仓体的顶端内壁上设置有夹紧机构,打磨仓体的上端设置有垫板和混合机构,混合机构位于垫板的一侧,垫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夹紧机构进行垂直升降的升降气缸。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收集箱体,收集箱体与打磨仓体的内部相连通。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夹紧机构包含贯穿打磨仓体的顶部和垫板并与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升降柱,以及螺栓固定在打磨仓体的顶端内壁上的防护箱体,升降柱的下端安装有升降块,升降块内部设置有腔室,升降块的两侧均安装有若干个呈等距离排布的喷杆,喷杆的一端延伸至升降块内部设置的腔室内,升降块的下端转动安装有卡接块二。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混合机构包含混合箱体,混合箱体的一端安装有安装板,混合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杆,搅拌轴杆的外表面上均匀排布有搅拌叶片,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轴杆进行转动的混合电机。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防护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与升降块
之间连接有软管一,水泵的输入端与混合箱体的出液管之间连接有软管二。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固定座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轴杆,转动轴杆的外表面上对称安装有齿轮,固定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杆进行转动的驱动电机。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滑动机构包含滑动安装在滑轨的上端的滑动座,打磨仓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滑动座的两侧均安装有位于滑槽内部的限位板,滑动座的上端安装有底座,滑动座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底座进行垂直升降的驱动件一,底座的上端转动安装有卡接块一,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卡接块一进行转动的驱动件二,滑动座的底端对称安装有齿板。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打磨仓体的底端设置有与齿轮相适配的转动槽,齿轮与齿板的齿端面啮合连接。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机构包含滑动安装在固定柱上的打磨组件,以及位于打磨仓体外表面上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推拉气缸,打磨组件靠近打磨仓体内壁的一侧连接有推杆,推杆远离打磨组件的一端贯穿打磨仓体和连接板并与推拉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打磨组件包含滑动安装在固定柱上的滑板,滑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上端设置有旋转座,固定块内置有用于驱动旋转座进行转动的驱动件三,旋转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打磨轮,旋转座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打磨轮,旋转座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打磨轮和第二打磨轮一同进行转动的打磨电机。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1、可以在打磨过程中借助混合机构和夹紧机构配合使用,对打磨位置喷洒冷却液,可以在混合机构中预装调配好的冷却液,也可以先在混合机构中预装水,然后将可与水混溶的冷却剂倒入并且成分搅拌混匀,得到适用于打磨加工的冷却液成品,便于使用者根据不同的加工工件选择适合的用料配比,并且可以起到润滑、带走热量和加工碎屑,避免机器生锈、磨损。
17.2、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收集箱体,收集箱体与打磨仓体的内部相连通,收集箱体用于对使用过的冷却液进行回收,便于再利用,节省冷却花费。
18.3、通过滑动机构将模具本体进行抬升,直至模具本体的上端与夹紧机构卡接,避免在打磨过程中模具本体出现脱落的问题,并且除了在模具本体固定不动时,对模具本体的侧面进行打磨,还提供了额外的打磨方式,即模具本体边转动边进行打磨,将模具本体整体粗磨后再进行精磨,缩短了中间调换打磨轮的时间,提高了打磨效率。
19.4、驱动电机、转动轴杆和齿轮配合使用,会带动与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板移动,进而带动滑动座在滑轨上滑动,限位板始终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可以避免滑动过程中出现倾覆的问题,使得模具本体在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20.5、启动打磨电机,带动第一打磨轮对模具本体进行粗打磨,粗打磨完成后,可以启动驱动件三带动旋转座进行转动,转动至第二打磨轮与模具本体的外表面相接触,对模具本体进行精打磨,经过粗打磨后可以缩减精打磨的耗时,并且可以减少第二打磨轮的打磨损耗,而且无需对模具本体进行转运,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打磨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中驱动电机和转动轴杆的侧视连接图;
24.图3是本发明中驱动电机、转动轴杆和滑动机构的侧视连接图;
25.图4是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的主视图;
26.图5是本发明的打磨仓体、固定柱、打磨机构和夹紧机构的侧视连接图;
27.图6是本发明的打磨组件的侧视图。
28.图中:1、固定座;2、支撑板;3、打磨仓体;4、滑轨;5、滑动机构;6、驱动电机;7、固定柱;8、打磨机构;9、升降气缸;10、混合机构;11、混合箱体;12、安装板;13、混合电机;14、转动轴杆;15、齿轮;51、滑动座;52、限位板;53、齿板;54、底座;55、卡接块一;20、升降柱;21、升降块;22、喷杆;23、卡接块二;24、防护箱体;81、推杆;82、连接板;83、推拉气缸;84、打磨组件;841、滑板;842、固定块;843、旋转座;844、第一打磨轮;845、第二打磨轮;846、打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图6所示,本发明为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用于对模具本体进行打磨处理,消除表面毛刺,并且使得模具本体的外表面更加光滑美观,本发明包括固定座1和位于固定座1的一侧的两个呈对称安装的支撑板2,支撑板2和固定座1的上端安装有打磨仓体3,打磨仓体3的底端内壁上对称安装有滑轨4,打磨仓体3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机构5,滑动机构5位于滑轨4的上端,打磨仓体3的两侧内壁上均对称安装有固定柱7,固定柱7与打磨仓体3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打磨仓体3的两侧均安装有打磨机构8,打磨仓体3的顶端内壁上设置有夹紧机构,打磨仓体3的上端设置有垫板和混合机构10,混合机构10位于垫板的一侧,垫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夹紧机构进行垂直升降的升降气缸9;固定座1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轴杆14,转动轴杆14的外表面上对称安装有齿轮15,固定座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杆14进行转动的驱动电机6;使用时,先将模具本体卡接在滑动机构5的上端,然后启动驱动电机6带动转动轴杆1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齿轮15转动,最终带动与齿轮15啮合连接的滑动机构5在滑轨4上滑动,直至模具本体位于夹紧机构的正下方,然后通过滑动机构5将模具本体进行抬升,直至模具本体的上端与夹紧机构卡接,然后启动两个打磨机构8分别对模具本体进行打磨,由于打磨过程是一种在打磨工具和工件之间产生摩擦的过程,工件需要冷却液来润滑,并且除去热量与打磨过程中刀具和工件上的碎屑,单靠水是不够的,因为它只会冷却而不会润滑,也会导致机器生锈,因此,可以在打磨过程中借助混合机构10和夹紧机构配合使用,对打磨位置喷洒冷却液,可以在混合机构10中预装调配好的冷却液,也可以先在混合机构10中预装水,然后将可与水混溶的冷却剂倒入并且成分搅拌混匀,得到适用于打磨加工的冷却液成品。
31.两个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收集箱体,收集箱体与打磨仓体3的内部相连通,收集箱体用于对使用过的冷却液进行回收,便于再利用,节省冷却花费,夹紧机构包含贯穿打磨仓体3的顶部和垫板并与升降气缸9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升降柱20,以及螺栓固定在打磨仓体3的顶端内壁上的防护箱体24,升降柱20的下端安装有升降块21,升降块21内部设置有腔室,升降块21的两侧均安装有若干个呈等距离排布的喷杆22,喷杆22的一端延伸至升降块21内部设置的腔室内,升降块21的下端转动安装有卡接块二23,启动升降气缸9带动升降柱20下降,进而带动升降块21下降,直至卡接块二23卡接在模具本体的上端,混合机构10包含混合箱体11,混合箱体11的一端安装有安装板12,混合箱体1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杆,搅拌轴杆的外表面上均匀排布有搅拌叶片,安装板1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轴杆进行转动的混合电机13,先在混合箱体11中预装水,然后将可与水混溶的冷却剂倒入其中,然后启动混合电机13带动搅拌轴杆和搅拌叶片一同转动,充分混匀后即得适用于打磨加工的冷却液成品,防护箱体24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与升降块21之间连接有软管一,水泵的输入端与混合箱体11的出液管之间连接有软管二,启动水泵,混合箱体11内部的冷却液成品依次软管二、软管一进入升降块21内部设置的腔室内,喷杆22的下端设置有喷头,则冷却液成品通过喷头喷出,对打磨的模具本体进行润滑,除去热量,并且及时除去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避免影响打磨质量。
32.滑动机构5包含滑动安装在滑轨4的上端的滑动座51,打磨仓体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滑动座51的两侧均安装有位于滑槽内部的限位板52,滑动座51的上端安装有底座54,滑动座5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底座54进行垂直升降的驱动件一即气缸,启动驱动件一即可带动底座54进行垂直升降,底座54的上端转动安装有卡接块一55,底座54的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卡接块一55进行转动的驱动件二即电机,启动驱动件二即可带动卡接块一5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模具本体一同进行转动,在打磨操作中有额外的打磨选择,即模具本体边转动边进行打磨,也可以在模具本体固定不动时,对模具本体的侧面进行打磨,滑动座51的底端对称安装有齿板53,打磨仓体3的底端设置有与齿轮15相适配的转动槽,齿轮15与齿板53的齿端面啮合连接,齿轮15转动会带动与齿轮15啮合连接的齿板53移动,进而带动滑动座51在滑轨4上滑动,限位板52始终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可以避免滑动过程中出现倾覆的问题,使得模具本体在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33.打磨机构8包含滑动安装在固定柱7上的打磨组件84,以及位于打磨仓体3外表面上的连接板82,连接板82上设置有推拉气缸83,打磨组件84靠近打磨仓体3内壁的一侧连接有推杆81,推杆81远离打磨组件84的一端贯穿打磨仓体3和连接板82并与推拉气缸83的输出端相连接,打磨组件84包含滑动安装在固定柱7上的滑板841,滑板84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842,固定块842的上端设置有旋转座843,固定块842内置有用于驱动旋转座843进行转动的驱动件三即电机,旋转座84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打磨轮844,旋转座843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打磨轮845,旋转座843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打磨轮844和第二打磨轮845一同进行转动的打磨电机846,在模具本体卡接在紧机构与滑动机构5之间后,启动推拉气缸83推动推杆81向靠近模具本体的方向移动,直至打磨组件84中的第一打磨轮844与模具本体的外表面相接触,启动打磨电机846,带动第一打磨轮844对模具本体进行粗打磨,粗打磨完成后,可以启动驱动件三带动旋转座843进行转动,转动至第二打磨轮845与模具本体的外表面相接触,对模具本体进行精打磨,经过粗打磨后可以缩减精打磨的耗时,并且可以减少第
二打磨轮845的打磨损耗。
34.根据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基于模具生产用打磨设备的工作方法为:先将模具本体卡接在滑动机构5的上端,然后启动驱动电机6带动转动轴杆1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齿轮15转动,最终带动与齿轮15啮合连接的滑动机构5在滑轨4上滑动,直至模具本体位于夹紧机构的正下方,然后通过滑动机构5将模具本体进行抬升,直至模具本体的上端与夹紧机构卡接,然后启动两个打磨机构8分别对模具本体进行打磨,打磨过程中借助混合机构10和夹紧机构配合使用,对打磨位置喷洒冷却液来润滑和除去热量,最后通过收集箱体对使用过的冷却液进行回收,便于再利用。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7.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