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大尺寸一体式侧围外板的成型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12:47: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大尺寸一体式侧围外板的成型方法,利用拉延模具实现对所述侧围外板的拉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延模具的上模本体(10)中设置有顶盖侧凹模(11)和上压料板(13);所述下模本体(20)中设置有顶盖侧凸模(21)、可压缩移动的大压料圈(24)和外压料圈(23),所述下模本体(20)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外压料圈(23)移动路径的限位块;所述顶盖侧凸模(21)与所述顶盖侧凹模(11)对应;所述外压料圈(23)与所述上压料板(13)对应;拉延工作时包括如下步骤:s1.压料圈闭合:放置料板,上模本体(10)下行准备拉延料板,直至上模本体(10)与大压料圈(24)闭合,与此同时所述上压料板(13)与所述外压料圈(23)闭合;s2.料板初步成型:上模本体(10)继续下行以驱动大压料圈(24)下行,直至料板与顶盖侧凸模(21)接触并初步成型;同时上压料板(13)同步驱动外压料圈(23)下行至与限位块接触达到限位位置;s3.拉延成型:上模本体(10)继续下行以驱动大压料圈(24)继续下行,所述上压料板(13)和外压料圈(23)夹紧料板的外边并在所述限位块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大压料圈(24)不动;上模本体(10)驱动大压料圈(24)下行到死点,料板的外边拉延成型,顶盖侧凸模(21)与顶盖侧凹模(11)闭合使得板料的顶盖侧拉延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一体式侧围外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侧凹模(11)具有模口圆角,所述模口圆角的半径为r,其中r≥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一体式侧围外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本体(20)中还设置有门槛侧凸模(22),所述上模本体(10)中具有与所述门槛侧凸模(22)相适配的门槛侧凹模(12),所述门槛侧凸模(22)与所述门槛侧凹模(12)闭合使得板料的门槛侧拉延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尺寸一体式侧围外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上压料板(13)同步驱动所述外压料圈(23)下行至与限位块接触达到限位位置时,所述外压料圈(23)与所述门槛侧凸模(22)的平面投影呈一条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一体式侧围外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压料圈(24)与外压料圈(23)在初始状态的平面投影型面高度差异在
±
0.5mm以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一体式侧围外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拉延模具实现对所述侧围外板的拉延后,再通过设置有直修边结构和直冲孔结构的冲压模具进行冲孔加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大尺寸一体式侧围外板的成型方法,涉及对汽侧围外板的加工领域,利用拉延模具实现对所述侧围外板的拉延,所述拉延模具的上模本体中设置有顶盖侧凹模和上压料板;所述下模本体中设置有顶盖侧凸模、可压缩移动的大压料圈和外压料圈,所述下模本体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外压料圈移动路径的限位块;所述顶盖侧凸模与所述顶盖侧凹模对应;所述外压料圈与所述上压料板对应;通过S1.压料圈闭合、S2.料板初步成形和S3.拉延成型的拉延成型步骤,以达到改变传统加工方法而提高了零件毛坯材料利用率的目的。料利用率的目的。料利用率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经 朱平 童钱虎 刘洋 孙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7
技术公布日:2022/1/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