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全自动浇灌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2:22: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浇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林、牧等行业已经发展出了一些自动浇灌的装置,现有的浇灌装置分为以下几类:1、采用水缸或蓄水装置蓄水,然后采用灯芯或者输液等装置来延长浇花时间,以实现无人操作就能够持续浇灌花草的目的。此种方式的缺陷在于,浇灌量和时间均不易控制,如果长时间无人值守,就无法对浇灌的水量和时间做到很好的控制,很容易导致土壤湿度过大,甚至导致农作物或植物烂根死亡。2、也有一些基于时钟控制的浇花装置,其通过时钟控制浇灌时间,定时或不定时的进行浇灌,虽然解决了浇灌量过大的问题,但其无法考虑各种植物所处的不同环境对浇水量与浇水时间产生的影响。3、还有装置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采集土壤湿度数据,通过判断土壤湿度值是否低于浇水阈值,再利用自动出水装置浇水,这种浇花装置的接线复杂,而且需要应用单片机等原件,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根据土壤水分的多少,电路自动对负载进行通断电操控,从而实现自动灌溉目的的全自动灌溉控制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全自动浇灌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以及用以向控制电路供电的电源模块,在电源模块和控制电路间电连接有稳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三极管t1、t2、t3,以及与三极管t3电路相连的双向可控硅w,在双向可控硅w与由电源模块引出的输出负极间留有负载接入口;在控制电路与稳压电路之间的输出正极上引出信号输入端q,三极管t1的基极与信号输入端s电路相连;三极管t1、t2、t3的集电极与由电源模块引出的输出正极相连,三极管t1、t2、t3的发射极与由电源模块引出的输出负极相连;三级管t2的基极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电路相连,三极管t3的基极与三极管t2的集电极电路相连。
5.可控硅w一端与220v交流电源电路相连,另一端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相连,另一端还与负载接入口串联后,再与由电源模块引出的输出负极相连。
6.:在三级管t2的基极和三极管t1的发射极相连处与输出负极相连的电路上串联有限流电阻r4。
7.在三级管t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t3的基极相连处与输出正极相连的电路上串联有限流电阻r3。
8.稳压电路包括设置在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之间的稳压块,在稳压块的输入端前并联有滤波电容c1、c2,在在稳压块的输出端后并联有滤波电容c3、c4。
9.在信号输入端q和输出正极间串联有降压电阻r1。
10.在信号输入端s与三极管t1的基极间串联有降压电阻r2。
11.在三极管t3的发射极与输出负极间串联有降压电阻r5和发光二极管v2。
12.在三极管t3的发射极与双向可控硅w之间串联有降压电阻r6。
13.在三极管t3的集电极侧并联有保护二极管v1。
14.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信号输入端q、s可根据土壤内的含水量直接影响三极管t1、t2、t3的工作与否,信号输入端q、s间的土壤含水量高时,信号输入端q、s间的阻值降低,三极管t1、t2开始工作,三极管t3停止工作,从而控制可控硅w断路,进而控制负载k停止工作;信号输入端q、s间的土壤含水量低时,信号输入端q、s间的阻值增大,三极管t1、t2停止工作,三极管t3工作,从而控制可控硅w导通,进而控制负载k工作,实现自动浇灌的目的。本技术仅使用简单的电路元件即可实现自动浇灌的目的,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在取消了传感器、处理器的同时仍然可以根据土壤水分含量的高低自动控制负载工作进行浇灌,这样在实际应用中,简单的结构可避免复杂的接线,安装维修便捷;低成本的电路可降低用户的花销,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16.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17.图例:开关电源适配器dz01e—1201000c,滤波电容c1、c2、c3、c4,稳压块7806,降压电阻r1、r2、r3、r6,限流电阻r4、r5,三极管t1、t2、t3,保护二极管v1,发光二极管v2,双向可控硅w,负载k,信号输入端q、s。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19.实施例:如图1所示,全自动浇灌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以及用以向控制电路供电的电源模块,在电源模块和控制电路间电连接有稳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三极管t1、t2、t3,以及与三极管t3电路相连的双向可控硅w,在双向可控硅w与由电源模块引出的输出负极间留有负载接入口;在控制电路与稳压电路之间的输出正极上引出信号输入端q,三极管t1的基极与信号输入端s电路相连;三极管t1、t2、t3的集电极与由电源模块引出的输出正极相连,三极管t1、t2、t3的发射极与由电源模块引出的输出负极相连;三级管t2的基极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电路相连,三极管t3的基极与三极管t2的集电极电路相连。本技术中所述的输出负极可以与接地等同。
20.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供电电源和开关电源适配器(dz01e—1201000c,输入100-240v~50/60hz,0.5a,输出12v,1.0a直流),供电电源和开关电源适配器均为已有技术,其具体结构非本技术发明点,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21.可控硅w一端与220v交流电源电路相连,另一端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相连,另一端还与负载接入口串联后,再与由电源模块引出的输出负极相连。所述负载接入口串联在三极管t3的发射极与双向可控硅w之间的输出负极上。负载接入口可以是插座、usb或触点等已有技术,双向可控硅w的通断直接影响到负载k的电路导通与否,即通过双向可控硅w的通断控制了负载k的工作与否。所述负载k可以水泵,或者是带有电磁阀的喷头等,具体选择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负载k为已有技术,其具体结构非本技术发明点,在此不做详细描
述。
22.在信号输入端q和输出正极间串联有降压电阻r1;在信号输入端s与三极管t1的基极间串联有降压电阻r2;在三极管t3的发射极与负压输出间串联有降压电阻r5和发光二极管v2;在三极管t3的发射极与双向可控硅w之间串联有降压电阻r6。
23.在三级管t2的基极和三极管t1的发射极相连处与输出负极相连的电路上串联有限流电阻r4。当三极管t1的基极得电工作时,代表土壤内水分含量较高,无需灌溉,信号输入端q、s导通,电阻r4可使三极管t1的发射极至三极管t2的基极之间的电路处于高压电位,确保三极管t1工作的同时,三极管t2也工作,此时三极管t3的基极失电不动作,双向可控硅w未得到信号处于断路,负载k不工作。
24.在三级管t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t3的基极相连处与输出正极相连的电路上串联有限流电阻r3。当三极管t1的基极失电时,代表土壤内水分含量较低,需要灌溉,信号输入端q、s断路,三极管t2的基极也会失电,三极管t1、t2停止工作;此时,限流电阻r3使得三极管t2的集电极侧电压升高,使得三极管t3的基极得电工作,向双向可控硅w发送信号,双向可控硅w导通,负载k开始工作。
25.为确保三极管t3的稳定性,在三极管t3的集电极侧并联有保护二极管v1。保护二极管v1的有无并不影响本技术的正常使用,保护二极管v1仅作为提高三极管t3工作稳定性的保护元件。
26.稳压电路包括设置在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之间的稳压块7806,在稳压块7806的输入端前并联有滤波电容c1、c2,在在稳压块7806的输出端后并联有滤波电容c3、c4。利用开关电源适配器dz01e—1201000c向控制电路提供直流12v,经滤波电容c1、c2的滤波输入,再经稳压块7806的稳压,最后由滤波电容c3、c4滤波输出直流6v。滤波电容c1、c2、c3、c4相互并联。
27.本技术在使用时,信号输入端q、s设置在两块绝缘板上,两绝缘板相隔一定距离插入土壤,在信号输入端q、s上电路连接插入土壤内,当土壤内水分含量较高时,信号输入端q、s间阻值无限降低,直至信号输入端q、s间导通,三极管t1的基极得电工作,三极管t1的发射极至三极管t2的基极之间的电路处于高压电位,三极管t1工作的同时,三极管t2也工作,此时三极管t3的基极失电不动作,双向可控硅w未得到信号处于断路,负载k不工作,未进行灌溉。
28.当土壤内水分含量较高时,信号输入端q、s间阻值无限增大,直至信号输入端q、s间断路,三极管t1的基极失电,三极管t2的基极也会失电,三极管t1、t2停止工作;此时,三极管t2的集电极侧电压升高,使得三极管t3的基极得电工作,向双向可控硅w发送信号,双向可控硅w导通,负载k开始工作,进行灌溉。
29.由此,信号输入端q、s通过土壤内水分含量的变化,调节三极管t1的基极电路的通断,从而影响三极管t3的动作,进而控制了双向可控硅w的通断,最终实现根据土壤水分含量自动控制负载k工作进行灌溉的目的。
30.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