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油气田工程环保的输油管道泄露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1:50: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气田工程环保的输油管道泄露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原油、成品油消耗量日益增大,管道运输是油品运输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部分管网在役时间较长,再加上设计缺陷、腐蚀、运行磨损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泄漏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定期对输油管道进行泄露检测,这就需要使用到检测设备,传统的检测设备防护效果较差,由于输油管道大多都在野外,路面凹凸不平,检测设备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碰撞,造成检测设备内部的器件损坏,影响检测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油气田工程环保的输油管道泄露检测设备,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气田工程环保的输油管道泄露检测设备,具备对检测设备的防护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检测设备防护效果较差,由于输油管道大多都在野外,路面凹凸不平,检测设备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碰撞,造成检测设备内部的器件损坏,影响检测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油气田工程环保的输油管道泄露检测设备,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查设备本体,所述驱动箱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箱,所述定位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相背的一侧从前至后均匀固定连接有缓冲球,两个所述活动板相对一侧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远离活动板的一端与定位箱内腔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箱内腔一侧的上下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靠近活动板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与活动板的连接处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与第一滑槽内腔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驱动箱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压簧,所述第三压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底部贯穿套筒且活动连接有滚轮。
6.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定位箱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配合第二滑块使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的外表面与第二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块,所述驱动箱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第一导向块使用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块的外表面与第一导向
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套杆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块,所述套筒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第二导向块使用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块的外表面与第二导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驱动箱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箱,且电池箱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
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油气田工程环保的输油管道泄露检测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箱、活动板和缓冲球,可以对驱动箱的底部进行防护,通过设置第一压簧,可以对活动板的移动进行初次缓冲,通过设置推杆、第一滑块、第一滑槽和第二压簧,可以对活动板的移动再次进行缓冲,进而可以减小检查设备本体受到的冲击力,避免检查设备本体损坏,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对检测设备的防护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检测设备防护效果较差,由于输油管道大多都在野外,路面凹凸不平,检测设备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碰撞,造成检测设备内部的器件损坏,影响检测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箱结构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筒结构剖视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6.图中:1、驱动箱;2、检查设备本体;3、定位箱;4、活动板;5、缓冲球;6、第一压簧;7、第一滑槽;8、第一滑块;9、推杆;10、第二压簧;11、电动气缸;12、连接板;13、套筒;14、第三压簧;15、套杆;16、滚轮;17、第二滑块;18、第二滑槽;19、第一导向块;20、第一导向槽;21、第二导向块;22、第二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
19.由图1-4给出,一种用于油气田工程环保的输油管道泄露检测设备,包括驱动箱1,驱动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查设备本体2,驱动箱1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箱3,定位箱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4,两个活动板4相背的一侧从前至后均匀固定连接有缓冲球5,两个活动板4相对一侧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6,第一压簧6远离活动板4的一端与定位箱3内腔的连接处固定连接,定位箱3内腔一侧的上下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滑槽7,第一滑槽7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8靠近活动板4的一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推杆9,推杆9远离第一滑块8的一端与活动板4的连接处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两
个第一滑块8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簧10,第二压簧10远离第一滑块8的一端与第一滑槽7内腔的连接处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定位箱3、活动板4和缓冲球5,可以对驱动箱1的底部进行防护,通过设置第一压簧6,可以对活动板4的移动进行初次缓冲,通过设置推杆9、第一滑块8、第一滑槽7和第二压簧10,可以对活动板4的移动再次进行缓冲,进而可以减小检查设备本体2受到的冲击力,避免检查设备本体2损坏。
20.请参阅图2,驱动箱1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气缸11,电动气缸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套筒13,套筒1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压簧14,第三压簧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杆15,套杆15的底部贯穿套筒13且活动连接有滚轮16,通过设置电动气缸11和连接板12,可以带动滚轮16向下移动,使滚轮16与地面接触,进而可以方便移动,通过设置套筒13、第三压簧14和套杆15,可以对滚轮16的移动进行缓冲,进而可以减小检查设备本体2受到的颠簸力。
21.请参阅图2和4,活动板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7,定位箱3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配合第二滑块17使用的第二滑槽18,第二滑块17的外表面与第二滑槽1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滑块17和第二滑槽18,可以对活动板4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也对活动板4的移动进行限位。
22.请参阅图2,连接板1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块19,驱动箱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第一导向块19使用的第一导向槽20,第一导向块19的外表面与第一导向槽20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导向块19和第一导向槽20,可以对连接板12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也对连接板12的移动进行限位。
23.请参阅图3,套杆15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块21,套筒13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第二导向块21使用的第二导向槽22,第二导向块21的外表面与第二导向槽2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导向块21和第二导向槽22,可以对套杆15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也对套杆15的移动进行限位。
24.请参阅图2,驱动箱1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箱,且电池箱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通过设置电池箱和蓄电池,可以对电动气缸11进行供电。
25.工作原理:
26.当需要对检查设备本体2进行移动时,将检查设备本体2放在地面上,然后启动电动气缸11的外设开关,电动气缸11通过第一导向块19和第一导向槽20的导向带动连接板12向下移动,连接板12带动滚轮16向下移动,使滚轮16与地面接触,进而可以方便移动,当检查设备本体2发生碰撞时,缓冲球5首先与碰撞物接触,受到力的作用,缓冲球5会向中间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板4向移动移动,活动板4带动第一压簧6收缩,通过第一压簧6的作用对活动板4的移动进行初次缓冲,同时活动板4还带动推杆9向两侧移动,推杆9带动第一滑块8在第一滑槽7的内表面向两侧移动,第一滑块8带动第二压簧10收缩,通过第二压簧10的作用对活动板4的移动再次进行缓冲,进而可以减小检查设备本体2受到的冲击力,避免检查设备本体2损坏,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对检测设备的防护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检测设备防护效果较差,由于输油管道大多都在野外,路面凹凸不平,检测设备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碰撞,造成检测设备内部的器件损坏,影响检测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